抹灰施工工法_第1页
抹灰施工工法_第2页
抹灰施工工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泥砂浆无空鼓开裂抹灰工法一、前言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抹灰空鼓、开裂多年来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近年来反有加剧的趋势,有的工程甚至到了无墙不裂、无墙不空的程度,且在同一墙面出现多种原因的裂缝,严重的影响到工程的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1、工法形成的原因天昱凤凰城二期工程位于 甘肃省兰州市九州开发区东坪台。 天昱凤凰城二期工程位于 甘肃省兰州市九州开发区东坪台。交房要求为混凝土及抹灰墙面,为保证抹灰的质量,确保抹灰表面无裂缝。2、工法形成的过程经观察,空鼓、裂缝的产生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性质:水泥砂浆属于缩率大和有脆硬、易裂的特性;抹灰基层处理不当,给水泥砂浆抹灰空鼓、开裂留下隐患;施工

2、操作疏于监控,出现违规操作甚至随意性操作的现象; 追求光滑的抹灰表面,加大了水泥用量,甚至刮抹水泥膏,增加了抹灰表面的脆性,使抹灰表面龟裂甚至脱皮。对此我们对传统的抹灰工艺进行了改造,制定了抹灰加强监控,治理基层,分层涂抹,规范操作和要平、要直、 不要光的抹灰工法,有效地治理了水泥砂浆抹灰空鼓、开裂的质量通病,该 工法还有效地治理了抹灰面粉刷层的剥落、粉化的质量通病。二、工法特点:旋挖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速度快、可自行行走,移机方便、无需提供动 力电源、有利于环保、劳动强度小、机械化程度高、成孔质量稳定、混凝土 密实度好、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强、沉降均匀、工程造价低等特点。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

3、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的内、外墙抹灰。四、工艺原理 通过对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抹灰产生的不同形式的裂缝的原因分析,针 对砂浆干缩率大、脆硬、易裂的特性,采取了对抹灰基层的综合处理,规范 操作,分层涂抹和抹灰面不留接茬、要平、要直不要光的抹灰工艺,减小了 水泥砂浆抹灰层的一次性收缩量,降低了抹灰层的脆硬性,消除了导致水泥 砂浆抹灰空鼓、开裂的隐患。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工艺流程:抹灰基层表面处理-堵塞架眼及空洞-混凝土光洁面毛化 预留预埋隐 蔽检查-墙体实测检查-门窗洞口定位找补 线槽及预留洞口补抹墙体抹灰超厚部分找补-不同墙体材料界面处挂网-墙面浇水湿润 -分层抹底子灰-面层抹灰-

4、检查-喷水养护。2、操作要点:1基层处理1.1抹灰前对抹灰基层墙面进行清理,清除浮沉、挂墙灰:对出现泛碱的墙面 要用稀草酸液冲洗干净;1.2对墙面脚手架眼、模板承托板眼等按要求进行严密封堵;1.3对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毛化,对粘结在混凝土表面的脱模剂及粘结在墙 体上的密封胶条清理干净,对混凝土涨模超出抹灰厚度的部位进行剔除找平。2抹灰基层的测量放线2.1对外墙抹灰要先对墙体垂直度进行测量,对控制大角、通天柱垛、用经纬 仪打出垂直线并挂线作出控制线;对门、窗口测出中心线:按设计要求确定 好竖向和水平分格线,对面积过大(超过 25m2 )与设计协商做适当变更,如 不能变更,则要拟定技术方案,避免因

5、面积过大出现抹灰接茬或温度裂缝;2.2室内抹灰墙面抹灰前测量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在墙面贴灰饼,灰饼不 可过大、过多;并测出门、窗口中心线。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内外墙抹灰前均需做隐蔽交接验收。3.1按设计要求逐一对预埋在墙内的管线等做隐蔽检查验收和交接,核对预留在墙上的洞口、接口、插座等有无遗漏;3.2检查不同墙体材料界面处的加强网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加强网应敷设 在薄抹灰层上,不得直接敷设在砌体上;3.3 抹灰前对墙体上已出现的温度裂缝进行加强处理, 轻微的可由施工单位技 术负责人会同监理、业主方拟定加强方案,严重的应报请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对其他原因出现的裂缝务必查明原因,报请设计单位慎重处

6、理;4、抹灰基层线槽的处理。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顺墙体内预埋线管的裂缝 是较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之一。4.1 线槽开槽时要在墙面弹出墨线, 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线槽应尽量缩短 开槽长度;4.2线槽的开槽宽度应比管径大出 16-20mm,深度应比管径大出12-15 mm, 敷管时应把线管用钉卡固定在槽中,钉卡间距300 mm;4.3 线管崁固后,用水顺管槽进行冲洗湿润,然后用1:2.5水泥砂浆用力崁抹,使砂浆能严密握裹线管,崁抹深度应凹入墙面2-3 mm,待砂浆收水后用木抹子抹成毛面。5. 门窗口侧面及上下档的处理。 抹灰层因门窗口侧面抹灰过厚导致门窗口周边 沿抹灰厚度出现裂缝,也是水泥砂浆、水

7、泥混合砂浆抹灰常见的质量通病之 一。5.1 门窗侧边抹灰前按中线向两边进行测量, 如发现中心线的一侧的宽度超过 框的1/2宽度30 mm时,应用同墙面抹灰基层同品种的砂浆分层找抹至20 mm以内。5.2门窗上口经实测距上档大于 30 mm时亦应在大面积抹灰前进行找补至 20 mm;对下窗档,当大于一皮砖厚时应用砖补齐,如大于 30 mm小于一皮砖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补,且找补时找补层略呈内高外低的小斜面。5.3 采取后塞口时,外窗口可采用企口后塞口安装法抹灰,详见( 建筑技术 2006.9黑增武铝合金及塑钢门窗口企口后塞安装法 )。6 对室内阳角的处理。当室内用水泥混合砂浆抹灰时,对室内墙面转角

8、、柱 面和门、窗口的阳角高度 2m 范围内不再用 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所有阳角 均同大墙面抹灰同时进行,以免因抹暗护角时在墙角两侧接茬处出现接茬裂 缝。7 墙面抹灰操作要点7.1墙面抹灰的前一天对墙面进行浇水湿润,浇水湿润时要均匀,不得有遗漏 下浇或浇水过多的现象;7.2 外墙抹灰前,先按弹出的水平和竖直分格线黏贴分隔条。黏贴分隔条时应 先在分格条进行薄抹灰对基层进行覆盖,在薄抹灰层上黏贴分格条;7.3外墙抹灰按方分层涂抹,分层涂抹时,每层抹灰要一次抹完,不得留有接 茬如分格高度超过一步架时,要搭设上下层脚手架,上下同时操作一次抹完;7.4内墙抹灰按一个墙面为一个抹灰单元,分层涂抹,分层涂

9、抹时一面墙要一 次抹完不得留有接茬;遇有门窗洞口及转角处同大墙面抹灰一次完成,不得 二次找抹留下接茬;7.5分层抹灰时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遍数成活,找平层、中间层抹灰时表面均需用 2M 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搓出毛面,每遍的间隔时间不少于 4h.7.6面层的抹灰, 面层的抹灰关键是抹成平直不要光的细棕眼状。 操作方法是: 面层抹灰刮平收水后用手指用力摁压抹灰面有湿感出现手印,用木抹子搓成 毛面且表面有浆丝时,随即用钢抹子抹压,将浆丝及外露沙粒压倒抹平,使 砂浆表面呈细棕眼状即可;对抹压出现过于光滑的部位可用海绵块蘸清水轻 轻擦拭成细毛面。8 注意事项8.1 抹灰所用砂浆的配合比要严格计量,严禁随意加大

10、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8.2 采用本工法面层砂浆最大配合比不得超过 1:2.5基, 层抹灰砂浆最大配合比不得超过 1:3,严禁在抹灰面层的任何部位刮抹水泥膏;8.3在混凝土表面抹灰时应在抹灰面上先刷素水泥浆一道,然后进行抹灰;砖 混结构的墙体的抹灰顺序应先抹混凝土面层,在抹砖的面层;8.4砖混结构住宅楼的楼层单元过人洞口,应在墙面抹灰的一周前进行封堵, 双面均需挂抗裂网片;8.5 抹灰用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应随伴随用,夏季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h,春秋季不得超过2.5h严禁用已初凝结硬的砂浆加水拌合后再用于抹墙。8.6 外墙抹灰时应有遮挡,防止暴晒,干燥天气应及时喷水养护;8.7采用本工法每遍的抹

11、灰厚度均应不得超过 10mm;8.8采用本工法抹灰时,须在主体结构砌体落载完成后进行。六、材料与设备:1 抹灰用含泥量不大于 3%的中砂。2 对所用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试。3 混合砂浆所用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 天,细末石灰粉的熟化期不应少于 3 天。七、质量控制:1 为防止现场操作人员操作时合并抹灰遍数,抹灰前按工作面划分见证验收 批,每抹完一遍,须经监理人员按验收批进行见证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 序的操作;6、2 墙面抹灰质量目测应洁净、颜色均匀一致,无接茬;棕眼状面层应均匀; 分格缝应清晰;实测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质量规范GB50210-2001的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八、安全措施:1 外墙抹灰脚手架应搭设牢固, 符合规范要求; 当使用上下层脚手架同时操作 时,上下层操作人员配合得当,下层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和防护眼镜;2 外墙抹灰时, 操作人员不得为操作方便随意拆除、 斩断脚手架上的软硬拉结 和安全设施,亦不得自己搭设、拆除、翻动脚手架;3 施工中应控制粉尘、污染物和噪声。4 外墙抹灰要严禁高空向下抛扔物品, 对剩余砂浆要及时清理, 用料斗运回地 面集中堆放,及时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