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课件_第1页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课件_第2页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课件_第3页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课件_第4页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杆件在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杆件在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 1,掌握用叠加法计算组合变形,2,熟悉斜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应力和强度计算。3,熟悉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4,偏心压缩杆件的强度计算,5,掌握截面核心的概念。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11.1 组合变形的概念组合变形的概念n在实际工程中,构件的受力情况是复杂的,构件受力后的变形往往不仅是某一种单一的基本变形,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组合而成的复杂变形,称为组合变形。n例如,图11.1(a)所示的屋架檩条;图11.1(b)所示的空心墩;图11.1(c)所示的厂房支柱,也将产生压缩与

2、弯曲的组合变形。 11.1.1 组合变形的概念组合变形的概念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1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解决组合变形强度问题,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将构件的组合变形分解为基本变形;然后计算构件在每一种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应力;最后将同一点的应力叠加起来,便可得到构件在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应力。n试验证明,只要构件的变形很小,且材料服从虎克定律,由上述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上是符合的。11.1.2 组合变形的解题方法组合变形的解题方法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11.2 斜弯曲斜弯曲n对于横截面具有对称轴的梁,当横向力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时,梁变形后的轴线仍位于外力所在的平面内,这

3、种变形称为平面弯曲。n如果外力的作用平面虽然通过梁轴线,但是不与梁的纵向对称面重合时,梁变形后的轴线就不再位于外力所在的平面内,这种弯曲称为斜弯曲。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如图11.2(a)所示的矩形截面悬臂梁,集中力P作用在梁的自由端,其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并与竖向形心主轴y的夹角为。n将力P沿截面两个形心主轴y、z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得nPy=PcosnPz=Psinn分力Py和Pz将分别使梁在xOy和xOz两个主平面内发生平面弯曲。11.2.1 外力的分解外力的分解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2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在距自由端为x的横截面上,两个分力Py和Pz所引起的弯矩值分别为

4、nMz=Pyx=Pcosx=McosnMy=Pzx=Psinx=Msinn该截面上任一点K(y,z),由Mz和My所引起的正应力分别为n= Mzy/Iz =y Mcos/Iz n= Myz/Iy =z Msin/Iy 11.2.2 内力和应力的计算内力和应力的计算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根据叠加原理,K点的正应力为n=+n = Mzy/Iz + Myz/Iy n =M(ycos/Iz +zsin/Iy)n 式中Iz和Iy分别是横截面对形心主轴z和y的惯性矩。正应力和的正负号,可通过平面弯曲的变形情况直接判断,如图11.2(b)所示,拉应力取正号,压应力取负号。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2

5、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因为中性轴上各点的正应力都等于零,设在中性轴上任一点处的坐标为y0和z0,将=0代入式(12.1),有n =M(y0cos/Iz +z0 sin/Iy)=0n则n y0 cos/Iz +z0sin/Iy =0n上式称为斜弯曲时中性轴方程式。 11.2.3 中性轴的位置中性轴的位置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从中可得到中性轴有如下特点:n(1) 中性轴是一条通过形心的斜直线。n(2) 力P穿过一、三象限时,中性轴穿过二、四象限。反之位置互换。n(3) 中性轴与z轴的夹角(图11.2(c)的正切为ntan=y0/z0= Iz/Iytann从上式可知,中性轴的位置与外力的数值有

6、关,只决定于荷载P与y轴的夹角及截面的形状和尺寸。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2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进行强度计算,首先要确定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位置。危险点在危险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对于工程上常用具有棱角的截面,危险点一定在棱角上。图11.2(a)所示的悬臂梁,固定端截面的弯矩值最大,为危险截面,该截面上的B、C两点为危险点,B点产生最大拉应力,C点产生最大压应力。n若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强度相等,则斜弯曲的强度条件为nmax= Mzmax/Wz + Mymax/Wy 11.2.4 强度条件强度条件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对于不同的截面形状, Wz/Wy 的比值可按下述范围选取:n矩

7、形截面: Wz/Wy = h/b=1.22;n工字形截面:Wz/Wy =810;n槽形截面: Wz/Wy =68。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例11.1】跨度l=4m的吊车梁,用32a号工字钢制成,材料为A3钢,许用应力=160MPa。作用在梁上的集中力P=30kN,其作用线与横截面铅垂对称轴的夹角=15,如图11.3所示。试校核吊车梁的强度。n【解】(1) 荷载分解n将荷载P沿梁横截面的y、z轴分解n Py=Pcos=30cos15kN=29kNn Pz=Psin=30sin15kN=7.76kNn(2) 内力计算n吊车荷载P位于梁的跨中时,吊车梁处于最不利的受力状态,跨中截面的弯矩值最大,

8、为危险截面。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3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该截面上由Py在xOy平面内产生的最大弯矩为nMzmax= Pyl/4 = 294/4kNm=29kNmn该截面上由Pz在xOz平面内产生的最大弯矩为nMymax= Pzl/4 = 7.764/4 kNm=7.76kNmn(3) 强度校核n由型钢表查得32a号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Wy和Wz分别为n Wy=70.8cm3=70.8103mm3n Wz=692.2cm3=692.2103mm3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例11.2】图11.4所示矩形截面木檩条,两端简支在屋架上,跨度l=4m。承受由屋面传来的竖向均布荷载q=2k

9、N/m。屋面的倾角=20,材料的许用应力=10MPa。试选择该檩条的截面尺寸。n【解】(1) 荷载分解n荷载q与y轴间的夹角=20,将均布荷载q沿截面对称轴y、z分解,得n qy=qcos=2cos20kN/mn=1.88kN/mn qz=qsin=2sin20kN/mn=0.68kN/m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4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2) 内力计算n檩条在qy和qz单独作用下,最大弯矩均发生在跨中截面,其值分别为nMzmax= qyl2/8 = 1.8842/8kNm=3.76kNmnMymax= qzl2/8 = 0.6842/8kNm=1.36kNmn(3) 选择截面尺寸n根

10、据式(12.4),檩条的强度条件为n Mzmax/Wz + Mymax/Wy n上式中包含有Wz和Wy两个未知数。现设 Wz/Wy = h/b=1.5,代入上式,得n 3.76106/1.5Wy + 1.36106/Wy 10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 Wy387103mm3n由 Wy= hb2/6 = 1.5b3/6 387103n解得 b115.68mmn为便于施工,取截面尺寸b=120mm,则nh=1.5b=1.5120mm=180mmn选用120mm180mm的矩形截面。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11.3 偏心压缩(拉伸)偏心压缩(拉伸)n图11.5(a)所示的柱子,荷载P的作用线与柱的轴线

11、不重合,称为偏心力,其作用线与柱轴线间的距离e称为偏心距。偏心力P通过截面一根形心主轴时,称为单向偏心受压。n(1) 荷载简化和内力计算n将偏心力P向截面形心平移,得到一个通过柱轴线的轴向压力P和一个力偶矩m=Pe的力偶,如图11.5(b)所示。n横截面m-n上的内力为轴力N和弯矩Mz,其值为n N=P Mz=Pe11.3.1 单向偏心压缩(拉伸)单向偏心压缩(拉伸)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5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2) 应力计算n对于该横截面上任一点K(图11.6),由轴力N所引起的正应力为n=- N/A n由弯矩Mz所引起的正应力为n=- Mzy/Iz n根据叠加原理,K点的总应

12、力为n=+=- N/A - Mzy/Iz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6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3) 强度条件n从图11.6(a)中可知:最大压应力发生在截面与偏心力P较近的边线n-n线上;最大拉应力发生在截面与偏心力P较远的边线m-m线上。其值分别为nmin=ymax=- P/A - Mz/Wz nmax=lmax=- P/A + Mz/Wz n截面上各点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所以单向偏心压缩的强度条件为nmin=ymax=- P/A - Mz/Wzynmax=lmax=- P/A + Mz/Wz l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4) 讨论n下面来讨论当偏心受压柱是矩形截面时,截面边缘线上的最

13、大正应力和偏心距e之间的关系。n图12.6(a)所示的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bh,A=bh,Wz= bh2/6 ,Mz=Pe,将各值代入得nmax=- P/bh +Pe/bh2/6 =- P/bh(1- 6e/h)n边缘m-m上的正应力max的正负号,由上式中(1- 6e/h )的符号决定,可出现三种情况: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 当 6e/h 1,即e1,即e h/6 时,max为拉应力。截面部分受拉,部分受压,应力分布如图11.7(c)所示。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7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例11.3】图11.8所示矩形截面柱,屋架传来的压力P1=100kN,吊车梁传来的压力P2

14、=50kN,P2的偏心距e=0.2m。已知截面宽b=200mm,试求:n(1) 若h=300mm,则柱截面中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各为多少?n(2) 欲使柱截面不产生拉应力,截面高度h应为多少?在确定的h尺寸下,柱截面中的最大压应力为多少?n【解】(1) 内力计算n将荷载向截面形心简化,柱的轴向压力为nN=P1+P2=(100+50)kN=150kN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8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截面的弯矩为nMz=P2e=500.2kNm=10kNmn(2) 计算lmax和ymaxn由式(12.6),得n lmax=- P/A + Mz/Wz =(-2.5+3.33)MPa=0.

15、83MPan ymax= -P/A - Mz/Wz =(-2.5-3.33)MPa=-5.83MPan(3) 确定h和计算ymaxn欲使截面不产生拉应力,应满足lmax0,即n - P/A + Mz/Wz 0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 - 150103/200h + 10106/ 200h2/6 0n则 h400mmn取 h=400mmn当h=400mm时,截面的最大压应力为nymax=- P/A - Mz/Wz n=(-1.875-1.875)MPa=-3.75MPan对于工程中常见的另一类构件,除受轴向荷载外,还有横向荷载的作用,构件产生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例1

16、1.4】图11.9(a)所示的悬臂式起重架,在横梁的中点D作用集中力P=15.5kN,横梁材料的许用应力=170MPa。试按强度条件选择横梁工字钢的型号(自重不考虑)。n【解】(1) 计算横梁的外力n横梁的受力图如图11.9(b)所示。为了计算方便,将拉杆BC的作用力NBC分解为Nx和Ny两个分力。由平衡方程解得n Ry=Ny= P/2 =7.75kNn Rx=Nx=Nycot=7.75 3.4/1.5 kN=17.57kN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9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2) 计算横梁的内力n横梁在Ry、P和Ny的作用下产生平面弯曲,横梁中点截面D的弯矩最大,其值为nMmax= Pl

17、/4 = 15.53.4/4 kNm=13.18kNmn横梁在Rx和Nx作用下产生轴向压缩,各截面的轴力都相等,其值为nN=Rx=17.57kNn(3) 选择工字钢型号n由式(12.7),有nymax=- N/A - Mmax/Wz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由于式中A和Wz都是未知的,无法求解。因此,可先不考虑轴力N的影响,仅按弯曲强度条件初步选择工字钢型号,再按照弯压组合变形强度条件进行校核。由n max= Mmax/Wz n得Wz Mmax/ = 77.5103mm3=77.5cm3n查型钢表,选择14号工字钢,Wz=102cm3,A=21.5cm2。n根据式(12.7)校核,有nymax

18、=- N/A - Mmax/Wz=137MPan结果表明,强度足够,横梁选用14号工字钢。若强度不够,则还需重新选择。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当偏心压力P的作用线与柱轴线平行,但不通过横截面任一形心主轴时,称为双向偏心压缩。n如图11.10(a)所示,偏心压力P至z轴的偏心距为ey,至y轴的偏心距为ez。11.3.2 双向偏心压缩(拉伸)双向偏心压缩(拉伸)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图11.10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 (1) 荷载简化和内力计算n将压力P向截面的形心O简化,得到一个轴向压力P和两个附加力偶矩mz、my(图11.10(b),其中nmz=Pey,my=Pezn可见,双向偏心压缩就是轴向压缩和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弯曲的组合。n由截面法可求得任一截面ABCD上的内力为nN=P,Mz=Pey,My=Pez建筑力学14-组合变形n (2) 应力计算n对于该截面上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