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关注和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_第1页
应关注和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_第2页
应关注和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_第3页
应关注和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要】  目的 为了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应关注和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物。方法 参阅大量文献,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和事件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 对一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提出注意事项和措施,为病人安全用药起到积极作用。结论 应关注和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经常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药物治疗学的关键,而药品不良反应却会给病人身心带来很大损害,给社会资产带来损失。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

2、)就曾指出:全球1/3的患者不是死于自然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近年来关于药品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由此而引发的医疗纠纷也经常发生。为了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必须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品。1  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事件不是同一概念,但其结果都会给病人带来意外的有害的反应,因此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1.1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为ADR)  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

3、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是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    1.2  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  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是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    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上报率呈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共收到ADR报表17000份,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前10年(19881977年)报告总合的10倍1。因此,广大医护及药学人员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工作,加强ADR监测工作,经常了解ADR信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2  应关注和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    2.1  重视临床常用药品的不良反应    2.1.1  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  加替沙星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临床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和尿道、肾脏、皮肤等各种传染疾病。此药1999年2月首次在美国和日本上市。在美国原年销售约1亿美元,全世界约1.5亿美元。我国2002年注册生产。    加替沙星自上市以来,全球有多例服用此药的患者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症状,血糖的变化可能引起昏迷和其他严重的问

5、题,甚至死亡。患者通常服用此药后510天开始出现症状。美国2006年3月曾报道,老年患者使用加替沙星会引起血糖升高,使住院的可能性增加16倍;使用此药引起低血糖而住院的病人可能增加3倍。英国某网站报告糖尿病人使用加替沙星出现血糖异常的风险增加,还有几个死亡病例。2006年3月加拿大卫生部和美国施贵宝公司(生产厂家)共同发布加替沙星的安全警示公告,与此类药物相似的还有:替马沙星、格帕沙星、司帕沙星、曲氟沙星。2006年5月12日美国FDA网站发布了美国施贵宝公司关于加替沙星片剂和注射剂终止市场商业行为,从6月2日起已停止向美国药品批发商供应药品2。    加替沙星除易使患者出

6、现低血糖和高血糖症状外,还有以下不良反应:(1)发生肌痛、骨痛、关节炎、肌腱炎或肌腱断裂;(2)少见呼吸困难、皮疹、排尿困难、胃炎、心悸、恶心、口腔溃疡;(3)禁忌证:对喹诺酮类药过敏者、18岁以下患者、糖尿病患者;(4)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    加替沙星在我国仍在使用,而且用量较大。因此,在临床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它的不良反应。在用药的头3天尤其应注意监测患者是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3天后应注意监测患者是否出现高血糖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出现在治疗后第410天之间)。同时要注意此药对肌腱的损伤,患者如有不适,要立即停药并进行治疗。    2

7、.1.2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利复星、来立信、可乐必妥),是一种氟喹诺酮类的广谱抗菌药物,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是环丙沙星2 4倍,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是环丙沙星的4倍,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当。目前,此药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1)偶有横纹肌溶解症,引起跟腱炎或跟腱断裂(国外病例很多);(2)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包括咽、喉或脸部水肿)气管阻塞、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等;(3)有时出现失眠、头痛、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4)偶见震颤、麻木感、

8、精神紊乱等;(5)禁忌证:对喹诺酮类药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有癫痫病史者;(6)慎用:肝、肾功能受损者、高龄患者、有癫痫等痉挛性疾病者3。    2.1.3  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不良反应  右旋糖酐是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平均分子量40000。临床用于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用于抢救由于失血、创伤、烧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血栓性疾病(脑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国家ADR中心曾报道,右旋糖酐40可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肺水肿、肾功能衰竭、过敏性休克等。其中

9、过敏性休克53例,死亡10例4。由此引起过敏性休克多在首次输入数滴至数毫升时发生,因此初次滴注时应严密观察。在使用此药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与复方丹参等中药注射液联合使用,临床用药时要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2.1.4  羟乙基淀粉40、20氯化钠注射液(706代血浆、羟乙基淀粉;低分子706代血浆、低分子羟乙基淀粉)不良反应  此药是血容量补充剂,能补充血容量和改善微循环障碍。临床用于手术、外伤等引起的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低血压及休克,也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抢救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就合成等症。19882005年3月国家

10、ADR中心报道,使用706代血浆和低分子706代血浆(羟乙基淀粉20氯化钠)的ADR报告共84例休克的抢救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中肾功能衰竭1例。国内文献报道,19782005年2月使用低分子706代血浆导致肾功能损害者13例。706代血浆导致肾功能损害者116例。    鉴于上述情况,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尿常规、尿量等指标,一旦发现少尿、蛋白尿升高,应立即停药,及时对症治疗。老年人原有肾功能损害及心脑血管疾患的高危人群应慎用本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他血容量过多的患者、出血患者、少尿或无尿患

11、者、伴有急性脉管炎患者禁用本药5。    2.2  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品种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使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其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断增多,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19931998年收到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涉及三种单方或复方中药,涉及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肝脏损害、胃肠道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和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等6。    2.2.1  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

12、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功能。临床用于治疗肺脓疡、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妇科炎症等。在临床已用多年,有资料报道,目前北京ADR中心收到鱼腥草注射液ADR报表157份,其中皮疹48例、过敏样反应39例、呼吸困难40例、胃肠道反应13例、发热9例、心悸5例、水肿3例。157例中,轻度152例、严重不良反应5例,其中有2例因药源性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国内死亡病例已有30多例。 主要原因是过敏性休克急性死亡,另有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出决定,暂停使用和审批此类药品7。    2.2.2  莲

13、必治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莲必治注射液成分为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具有清热排毒、抗菌消炎等功效,临床用于细菌性痢疾、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治疗。自19882005年3月国家ADR中心报告该药ADR报表50例,表现为肾功能损害、皮疹、头晕、胃肠道反应、过敏样反应等。其中急性肾功能损害17例,并有1例合并肝功能异常8。国内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例有30多例。莲必治注射液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特点为:发病时间短,多在用药后1次后即出现,主要症状为腰酸、腰痛、部分患者尿量正常;均有肌酐、尿素氮的升高,预后良好。    提醒临床医师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对用药患者肾功能的

14、监测。避免与氨基糖苷等有毒性药物联合应用。对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如果有出现腰痛、腰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检查肾功能情况,对症治疗。    2.2.3  穿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穿琥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作为抗病毒药用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国家ADR中心报告,其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血管性刺激疼痛、药疹、胃肠道不适、呼吸困难、寒战、发热、血小板减少等。其中过敏性休克5例、血小板减少5例。提醒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对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要

15、避免使用此药。使用时要加强用药监护。    2.2.4  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葛根素注射液(麦普宁、天保康)1993年上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作用,在临床用于扩张血管等。ADR监测显示,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类型的过敏反应,有皮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休克7例,此外还有引起溶血性贫血8例,有1例死亡。为此,国家药监局在2004年11月发布通知,在禁忌项增加“对本药过敏或过敏体质者禁用”9。提醒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用药监护,对老年体弱患者应注意血常规、肝功能的监测,用药疗程不宜过长。    2.2

16、.5  中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中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患者个体差异:具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通常与药品质量及用药无关,他们在正常剂量下或小于正常剂量的情况下即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2)剂型与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有些是静脉滴注,起效快,与口服剂型比较其不良反应显著增加,尤其表现为过敏反应。(3)药物配伍不当: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容易引起药液pH改变,色泽加深,发生沉淀等变化10。(4)药品质量存在问题:药品在制作过程中原料及提取工艺的不同和改变都会影响药品质量。(5)用药不当:没有按药

17、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或用量过大等。因此,在使用中药注射液时,病人一定要按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使用。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应无配伍禁忌。在用于病人前要检查药液是否有微粒或沉淀,药液澄明时方可用于病人。【参考文献】  1 马爽,郭爱婷.1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药物警戒,2005,2(2):89.2 长征医院药剂科.喹诺酮类抗生素加替沙星副作用的相关信息.实用药学,2006,8(2):105.3 傅宏义.新编医院药物大全,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70.4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右旋糖酐40与过敏性休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简报,2003,(3):19.5 四川美康医药软件公司.药物临床信息参考.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