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在水工构筑中的应用教材_第1页
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在水工构筑中的应用教材_第2页
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在水工构筑中的应用教材_第3页
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在水工构筑中的应用教材_第4页
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在水工构筑中的应用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II-页摘要水工构筑物结构超长混凝土为了避免开裂、 沉降等质量问题通常 设置混凝土后浇带,其特点是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 42 天后方可进 行后浇带施工, 不仅增加了施工周期, 同时在后浇带混凝土与普通混 凝土接缝处的处理存在渗水、漏水等质量隐患。本文通过对 #工程中的预处理综合池施工过程中,该构筑物施 工工期仅为 75 天的情况下,通过与设计、监理等各方主体单位经过 多次讨论论证, 且根据在以往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 在确保施工质 量、加快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决定将预处理综合池的两条后浇带改为加 强带。关键词 :后浇带,加强带,水工构筑物目录摘要 .n绪论 .1、工程概况2.二、用加强带代替后

2、浇带的依据3三、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无缝设计方法 5四、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6.五、 同类工程类比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加强带的加强施工技术措施8.七、施工验证10结论.1.1参考文献12附录1.3-II-第-10-页绪论混凝土后浇带的结构施工,虽是一种较成熟的施工方式,但它存 在如下缺点:1)增加施工环节,需留置临时挡板,断缝处不易振捣密实,且二次 灌注时需清理和凿毛;2)因结构中断,给施工期间的安全造成一定隐患;3)施工顺序倒置,工期有所拖延;4)后浇带处形成结构的薄弱环节,其受影响程度除与施工因素有 关外,还受复杂的不易预料的其他因素影响,稍有不慎容易造成质量 事故。采用加强带取代后浇

3、带的施工方案,既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 又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功能,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确定膨胀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和无缝设计方法、控制好施工流 程、加强技术措施等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1-第2页、工程概况#工程,开工日期为#年#月#日,竣工日期为#年#月#日。 其改造规模是将现有的处理水质一级 B提升至一级A,日处理水量为 6万m3/d。新建建构筑物主要包括预处理综合池、缓冲池、高效沉淀 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池及巴士计量槽、鼓风机房及配电间、加 氯加药间等。预处理综合池在本工程中占地面积最大,其结构尺寸为 62.75mX26.70m,基础底板设计为变截面,厚 450mm500n;

4、也壁高 7.5m,池壁厚450mm混凝土为C30P6。沿南北方向底板设置两条加 强带,宽度为2m,同样位置墙体设置两条后浇带,宽度 800mm混凝 土均为C35 P6微膨胀混凝土。由于设计图纸要求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需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 成42天后,方能进行后浇带的施工,且后浇带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 28天。根据总工期及阶段工期的目标,预处理综合池的施工时间仅 有75天时间,墙体后浇带的施工是满足不了工期目标的实现。故在 结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需将预处理综合池的后 浇带改为加强带。-#-第-10-页-3-第-10-页/&摩參石®ooL1J141JI.r!IL/二

5、匚匸二二二S歸4图1-1预处理综合池后浇带、加强带布置平面图1、用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依据膨胀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适当膨胀,在钢筋和邻位的约束下,在混凝土中建立起一定的自应力(约0.2MPa-0.7MPa,其自应力值按下式计算:(T c= P Es £ P(T c混凝土自应力(MPaP截面的配筋率(%Es钢筋的弹性模量(MPa£ P钢筋的限制膨胀率(%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配筋率和钢筋弹性模量确定的情况下,膨 胀混凝土自应力与膨胀率成正比。这样膨胀加强带部位的自应力增 大,对温度收缩应力补偿能力增大,防止超长结构开裂,其原理示意 图如图2-1所示:B GCH-NDftkE

6、 _一一KL'LMFJx0A图图12-1从图1中可以看出,超长混凝土结构使用普通混凝土的温度收缩 应力曲线为ABCDE,其应力从两边向中间增长至 B、D两点时,(T 如(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开始开裂,释放能量;仅采用 小掺量膨胀混凝土进行补偿的超长混凝土结构,能够抵消部分温度收 缩应力,其温度收缩应力曲线为 FGHNJ,应力从两边向中间随结构 长度的延伸而增长,达到G、N两点时,。最f开始产生开裂,掺膨 胀剂的混凝土达到开裂时的结构长度较普通混凝土延长,到达膨胀加强带部位(K、M)时,由于加强带部位储存较大自由应力(或膨胀 力)对其进行补偿,使其应力降低,随后随长度增加重新增

7、长,但最 终结构中部最大应力值小于混凝土的抗拉标准强度标准值,即c冠f保证超长混凝土结构不开裂,这就是膨胀加强带的主要作用。为避免池壁混凝土贯穿性裂缝的产生,应采取如下四个方面措 施: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保证振捣密实, 加强湿养护,减少池壁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缩短底板与池壁混凝土 的浇注时间间隔,池壁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隐蔽回填, 减小二者之间 的不均匀变形。保证池壁混凝土应有一定截面厚度、应有一定强度 等级,提咼抗拉能力。三、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无缝设计方法在拉应力最大处设置膨胀加强带,使结构收缩得到大小适宜的补|£ 2-(Sd+ST-CT)|v|SK |(3-1)式

8、中:£ 2限制膨胀率;Sd干燥收缩率;ST温度收缩率;CT受拉徐变率;SK极限延伸率。混凝土的最高绝热温升为:Tmax=(W1Q1+W2Q2)/(C 丫 )(3-2)式中:W1 , W2单方混凝土水泥和膨胀剂的用量;Q1, Q2水泥和膨胀剂的水化热;丫混凝土的密度;C混凝土的比热容。此工程取 W仁320kg/m3, W2=38kg/m3 ; Q仁354J/g, Q2=246J/g;Y =2350kg/m3; C=0.97J/(g),得:Tmax=538C。取混凝土墙的一维散热系数为 0.5,则由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T1=269C。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29C,则混凝土内部的平均温度T2=

9、559C。取温度系数a=1.0 X0"5,则混凝土的最大冷缩值 ST= a x(T2-T1)=1.0 X-5X (55.9-26.9)=2.9 1X4。混凝土 7d的最大干缩值为:Sd(t)= £ °y(1-e-°.01t)M1M2 M10(3-3)-5-第7页其中,£ 0y为标准试验状态下最终收缩值,取£ °y=3.24 X0"4; M1 , M2 , M10均为非标准状态下的修正参数。按国家标准 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的附录 B查得,普通水泥影响 系数M1 = 1.0;水泥细度系数M2=1

10、.0 ;骨料系数M3=1.0 ;水灰比为 0.43,M4=1.1 ;水泥浆量系数 M5=1.2;自然状态养护7d, M6=1.0 ; 环境湿度系数M7=0.77;水力半径的倒数系数 M8=1.0;机械振捣 M9=1.0 ;配筋率系数 M10=0.85。代入式 得,Sd(7)=0.246 W4。极限延伸率为:SK=0.5Rf(1+ p /d)初4(3-4)其中,Rf=0.8Rco(lgt)2/3, Rco为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p为截 面纵筋配筋率;d为钢筋直径。将工程各相关参数 Rco=1.43MPa, t=7d, p =1.37, d=1.4cm,代 入式得:SK=1.01X10-4。混凝土

11、的受拉徐变偏于安全地假定为极限延伸率的0.5倍,贝心CT=0.5SK=0.505 XI0-4。最终变形的量值为:| £ 2-(Sd+ST-CT)|=|1.65 10X-(0.246+2.9-0.505) 10-X=0.991 X-4v|SK|。由计算可知,混凝土墙不会开裂。因此,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后 浇带,并连续浇筑混凝土满足要求。四、技术的可行性分析根据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减少混凝土收缩变 形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保证最小水泥用量前提下宜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泥用量,通常有三种可能,一是采用高效减水剂,提高28d强度,二是采用矿物掺合料部分替代。三是提高

12、水泥强度等级。(2)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前提下尽量降低水灰比,增强混凝土 拌合物保水粘聚性。(3)保证施工振捣密实,对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泵送混凝土,应确定合理浇注厚度,一般为 400500mm合理振捣间距,一般 为1030S,既不要漏振,也不要过振,特别是对流动性小的混凝土 不应漏振或欠振,浇注厚度、振捣间距、振捣时间、布料间距宜取偏 下限,以防蜂窝麻面的出现;对流动性大的混凝土不应过振,浇注厚 度、振捣间距、振捣时间、布料间距宜取偏上限,以防泌水离析和骨 料下沉。(4)保证湿养护的及时性、连续性、充分性,及时性是指混凝 土浇注后在终凝前应采取保水措施,连续性是指在养护期间浇水的时 间间隔不

13、能太长,始终应保持湿润状态,充分性是指要有一定湿养护 时间,普通混凝土至少连续养护 7d,加强带混凝土至少连续湿养护 14d。按上述,本工程在将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具备的有利条件可归纳为 以下4个方面。 低水灰比条件:本工程混凝土水灰比为0.40.42之间。 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混凝土浇筑时间正值秋冬季,桐庐县温度不高,湿度大,十分适 宜混凝土施工。 细密布筋的结构条件:加强带处配筋率较普通处高,采用细密布筋,筋间距 50mm对降 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十分有利。(可良好的养护条件基础混凝土采用覆膜养护,墙体混凝土涂刷养护剂养护,养护时 间不小于14d。这种养护方法在石家庄桥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14、中结构施工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证。五、加强带的加强施工技术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加强带外的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其配合比如表1所示表1普通C30混凝土配合比Kg/ 3水泥用量粉煤灰砂石水咼效减水剂3000.252.523.340.50.031加强带内的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其配合比如表2所示表2微膨胀C35混凝土配合比 Kg/ 3水泥用量粉煤灰砂石水UEA膨胀剂3200.252.042.780.430.122、施工工艺流程加强带内外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6-1所示-7-第-10-页图5-13、加强施工技术措施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产生收缩应力的虽大部 位,一般是在结构的

15、中部,每隔30m设置一条。本工程中加强带长度 为22.75m,宽度为2m。在加强带两侧设置与普通混凝土结构分离的通长的钢板网,网眼 尺寸为1cm,在钢板网内外两侧各设置两根竖向的 14钢筋固定,水 平方向设置与墙体钢筋等宽的 14200固定。详见图5-2图5-2加强带加固与钢板网安装示意图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向钢板网,以防钢板网被冲 开,影响加强带效果。加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比带外混凝土等级提 高5MPa为C35,并加入UEA膨胀剂。浇筑时加强带混凝土与两侧普 通混凝土同时浇筑。浇筑完成后,加强带混凝土要浇水覆盖养护至少 14d以防止混凝土开裂。六、施工验证本工程中预处理综合池通过以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方法设计的无缝施工方案,并且强化加强带的的施工技术措施, 实现了加强带内 与外的同时浇筑,进而缩短了施工周期。经过现场的质量检查,外观 没有发现蜂窝、露筋、结构裂缝以及渗水等现象。经过半年多是运行, 仍旧滴水不漏。-9-第-11-页从偏于安全的角度出发,在拉应力比较大的位置设置了两条膨胀 加强带,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