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_第1页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_第2页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_第3页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_第4页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王冬梅吕本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北京100190摘要:文章选取我国2001-2006年间实施过供应链管理的上市公司前后共4年(从实施前一年到实施后两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事件关联影响研究法并剔除行业均值的影响后进行实证研究以探究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受益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只有实施后第二年较实施前一年企业的现金周转期平均缩短了14.7天;管理和销售费用占比平均下降了1.0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平均提高了2.49个百分点。其它业绩指标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从相关和回归分析的结果看,现金周转期的缩短导致管理、销售费用占比的下降,从而显著地驱动营业利润率的

2、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部分地回答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问题,无论对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财务绩效;事件关联影响研究法;实证研究引言企业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与收益之间表现出不相称的现象称之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1,2。在实务中,一些企业由于规划不合理、基础数据不完备等诸多原因而使其在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上的投资收益不能表现或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进一步动摇了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决心。换句话说,企业更为关心的是:到底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投资能否改善企业绩效?如何改善企业绩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体现出绩效的改善?在什么情

3、况下推行供应链管理能够高效地驱动企业绩效的改善?本文拟以实施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将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并部分地回答了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而又悬而未决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问题。相关研究评述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从本质上看,供应链是满足顾客真正需要的价值增值过程中组织间的无缝设计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其首要的、压倒一切的目标就是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即做到将恰当

4、的顾客(Right Customer所需的恰当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恰当的时间(Right Time、按恰当的条件(Right Condition和恰当的数量(Right Quantity送到恰当的地点(Right Place,并使总成本最小(Right收稿日期:2009-02-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70731003。作者简介:王冬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吕本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供应链管理给予高度关注,原因不言自明。随着各国经济全

5、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新的利润来源。据美国经济学家统计,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使订单到交货时间减少50%,可以使库存减少30%-50%,可以满足顾客99%的需求,可以增加销售额3倍3。既然供应链管理的效益是如此之大,有关供应链管理实施绩效的研究也就日益丰富起来。在国外,有关信息系统的投资如供应链管理(SCM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采用事件关联影响研究法(Event Study Analysis。若按数据来源进一步细分的话,可分为两种:基于问卷调查和基于外部数据或会计账户数据的实证研究法。第一种方法所

6、作的研究或是采用企业自己报告的或是通过研究者调查获取的指标来衡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受益程度。显而易见,这类衡量指标缺乏客观性和可靠性4。第二种方法由于原始数据的来源较为客观,因此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如Bharadwaj et al.5采用Tobins q值和Dehning et al.6采用股价的波动来研究供应链系统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这些研究均侧重于较为广泛的、非特定的绩效指标。选取上述绩效指标会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只能发现在信息系统上的投资与企业绩效变动之间的间接关系;其二,有许多其他的因素也会引起上述绩效的变动。Hendricks et al.7选取1989-2000作为时间窗口,

7、以519家发生过供应链故障如生产或运输的延迟等的公司为样本从反方面考察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对股东财富变动的影响程度。在Hendricks et al.的研究中,因变量为围绕故障事件宣布前后的非正常股价波动,且是剔除了行业和市场因素影响后的差额。该研究结果发现供应链故障的发生对股东价值的影响非常显著,引起股东价值减少10.28%;且供应链故障的发生对大公司的负面影响较小,对高成长性公司影响较大;该研究对上述其他类似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修正。Hendricks et al.8选取1991-1999作为时间窗口,以140家宣布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的公司为样本来考察企业在信息系统上的投资

8、对企业长期股票价格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既改善了企业财务绩效也引起了股价的上涨。该研究在指标的选取上兼顾了市场指标和财务绩效指标,只是所选取的财务指标过于综合,从中难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Bruce Dehning et al.9通过选取1994-2000作为时间窗口,以制造业123家公司为样本,以实施供应链管理系统前后企业业绩的变化为应变量,并剔除行业均值变动的影响,考察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显著地改善了企业的财务业绩且是基于供应链流程的改进而对企业总体绩效产生影响的。

9、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发现供应链系统的实施对高技术公司绩效的提升有更明显的作用,而且供应链系统的实施范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很大。这一研究实际上弥补了以上研究在业绩影响途径即传导机制的探讨和指标选取上两个方面的不足。因为该研究选取外部经过独立第三方审计的指标作为应变量,很好地解决了指标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问题。同时选取过程指标如存货周转率和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销售净额的比率等体现了对过程的关注即基于流程而影响企业业绩的思想。在国内,对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以案例分析居多。如欧佩玉等10和王耕11探讨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的应用效果;林斌12探讨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应用效

10、果;王耕13还探讨了战略成本管理在营销过程的应用效果。在实证分析方面,我国学者胡奕明14以1985-1999作为时间窗,从531个企业理财先进经验报道中找出了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包括作业成本、计划成本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目标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质量成本等的企业样本189个,考察了各企业对各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频度、效果和所需的运用环境条件,结果发现我国企业中运用最多的是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管理方法应用的很少。胡奕明的研究截止时间为1999年,供应链管理实务这些年来已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该研究只是就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层面进行的,是局部性的研究,这是该研究的一

11、大不足。除了供应链作业成本管理效果的研究外,在实证分析方面,林丹明等选取2001-2006年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行业集中度、行业资本密集度和行业增长率均对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调节作用15。廖成林等以来自西南和华南等地区的177个企业为实证样本(2006年9-11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供应链管理实施对竞 争优势、组织绩效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并通过竞争优势对组织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竞争优势对供应链管理实施与组织绩效间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16。司林胜等通过10个地市级城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的典型企业进行访谈和问

12、卷调查所获得的56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分析和实施与控制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绩效。系统选型与设计水平与应用绩效不相关17。郑称德等运用“成功事件法”,以81个成功实施ERP的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后发现:ERP实施能提高企业的应收账款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减少单位销售额所需员工数。但由于ERP系统缺乏供应链管理机制,存货周转率没有提高18。纵观以上有关供应链管理实施绩效的研究可以发现:第一,国外的研究较为深入,但真正研究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实证研究较少,多数注重一般信息系统的实施效果的考量。第二,侧重于供应链管理中的作业成本管理这一环节的案例分析

13、较为丰富,但案例分析的结论不具备普遍意义;第三,过于偏重考察信息化指标;第四,原始数据的来源多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数据的客观性难以保证。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拟采用事件关联影响研究法,采用会计账户指标而非股价或Tobins q值(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并不符合有效市场假设并扣除行业均值的影响来全面地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受益程度。研究假设1、各变量的涵义约定为了方便理解本文所提出的各项假设,本文先将各变量的涵义约定如表1:2、制造业供应链价值产生及传导流程图表1各变量涵义约定变量缩写英文涵义中文涵义CSRC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代码RMS Relative Market Share相对市场份

14、额=年度销售净额/行业平均销售净额GM Gross Profit Margin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CR Cost Ratio成本占比=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SGA the Ratio of Selling,General,andAdministrative Expenses to Net Sales期间费用占比=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RMIT Raw Material Inventory Turnover原材料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净额WIPIT Work-in-Process Inventory Turnover在产品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在产品净额FGIT

15、 Finished Goods Inventory Turnover产成品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产成品净额IT Total Inventory Turnover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净额CCC Cash Conversion Cycle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收账期-应付账款付账期AT Asset Turnover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ROS Return on Sales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ROA Return on Assets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总资产ROE Return on Common Shares'Equity净资产收益率=净

16、利润/股东权益LNAT实施供应链管理前一年总资产的自然对数YEAR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年份SCOPE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范围。0为“全局”,1为“局部”。TYPE Type of SCM供应链管理的类型HIGHTECH代表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企业。1为“是”,0为“否”。FSCM Financial Supply Chain代表是否实施过财务供应链管理。1为“是”,0为“否”。NWC Negative Working Capital代表是否实施过负营运资本管理。1为“是”,0为“否”。SFM Similar financial Model代表是否实施过类金融模式。1为“是”,0为“否”。注:TYPE代表供

17、应链管理的类型,1代表采购与销售环节的供应链管理,2代表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流程再造等,3代表全过程供应链管理,4代表第三方物流或外包等,5代表其它形式的供应链管理。 销售,就算完成了一个营业周期。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后勤、服务、保障环节,算作企业的支撑业务。顺着这一业务流程,企业供应链上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就自然产生并依次传导循环,见图1。因此,对供应链财务绩效的 评价也可以按此流程展开,将不同的指标分别归属于不同的环节中。如将原材料周转率归属于采购环节,将在产品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归属于生产环节,将产成品周转率、成本占比、毛利率和相对市场份额归属于销售环节,将期间费用占比归属于支撑环节。最

18、后,存货周转率、现金周转期、营业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则自然属于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整体评价指标。3、研究假设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首要原因在于降低库存、成本和减少周转时间。所以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的周转率会上升。随着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资产周转率也会上升。成本占比会下降,毛利率相应提高。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来说,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将会销售更多的产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相对市场份额会增加。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信息交换和沟通的成本会下降,存货跌价和毁损的损失会下降,仓储、保管和运输费用会下降。而这些费用均属于期间费用中的管理和销售费用,所以,期间费用占比会下降。基于上述各环节指

19、标的改善,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企业的总体业绩指标存货周转率会上升,现金周转期会缩短,营业利润率会提高,总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会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快,如发生供应管理故障,所受损失应更为严重。换句话说,如成功地实施供应链管理,则所获收益会更大。因此,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收益会更高。企业的资产规模越大,实施供应链管理产生显著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小。任何企业或个人均有从前人的失败中取得经验并做得更好的能力。因此,后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将会比先实施的企业取得更大的收益。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的不同环节实施,将会影响不同的业绩指标。因此,不同类型的供应链管理将会使实施供应

20、链管理的企业受益程度不同。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特提出如下10个假设:H 1: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后,原材料周转率(RMIT 会上升。H 2: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后,在产品周转率(WIPIT 会上升,资产周转率(AT 也会上升。H 3: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产成品周转率(FGIT 会上升,成本占比(CR 会下降,毛利率(GM 会提高,期间费用占比(SGA 会下降。H 4: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后,相对市场份额(RMS 会增加。H 5: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企业的总体业绩指标存货周转率(IT 会上升,现金周转期(CCC 会缩短,营业利润率(ROS 会提高,总资产(ROA 和净资产收益率(ROE 会提高。H

21、6: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HIGHTECH 收益会更高。H 7:企业资产规模(LNAT 越大,供应链管理收益就越小。H 8:供应链管理的收益与实施年份(YEAR 成正比。H 9:不同范围的供应链管理(SCOPE 将会使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受益程度不同。H 10:财务供应链管理(FSCM 的实施对企业的绩效有影响。研究方法与研究样本1、研究方法与模型从前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对于测度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实施前后业绩的变化幅度这样的问题适合于采用事件关联影响研究法(Event Study Analysis 。所谓事件关联影响研究法,就是研究某一事件发生后,某些测度这一事件影响程度的关联

22、指标是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差异值是否显著异于零。根据事件关联影响研究图1制造业供应链价值产生及传导流程图资料来源:Bruce Dehning et al.(2007。 法的原理,本文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13个衡量供应链管理绩效的财务指标来考察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前后的业绩变化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具有统计学上的普遍意义,即检验上述的研究假设是否成立。另外,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本文决定借鉴国外同类研究中的做法,对上述13个指标均剔除行业均值即剔除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影响后再做检验,所用的研究模型如(1式所示(以存货周转率为例,其它指标依此类推。对于回归分析部分,本文拟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法,模型如(2式

23、所示(以营业利润率为例,其它指标依此类推。(IT-IT firmpre-(IT industrypost-IT industrypre=IT(1firmpostROS=0+1SGA+2IT+3AT+4CCC+5LNAT+6YEAR+7HIGHTECH+8SCOPE+(22、研究样本第一,我国部分企业可能对供应链管理还只是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却声称已实施了供应链管理,这时以有明确证据证明已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入选为有效样本;第二,有的企业可能在全过程中实行了2-3次供应链管理,最终以哪一次的数据入选为样本对实证研究的结果将会有一定的影响,此时以最后的一次为准;第三,供应链管理(SCM与ERP或客户

24、关系管理(CRM之间的差别在我国难以界定,有的企业实施了ERP即认为实施了SCM,如何甄别对实证分析的结果会有影响,此时以上述途径所获得的相关材料相互印证,若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已实施过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则被剔除。经过上述步骤建立起来的数据库才是本文所要求的数据库。在本文的专用数据库中,剔除了ST公司以及异常值。再经扣行业均值及实施当年减前一年,实施后第一年减前一年和实施后第二年减前一年等操作步骤得到了上述13个指标的差异值。另外,对于企业规模采用实施前一年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对于年份采用实施当年的年份值,并定义“-1”代表实施前一年,“0”代表实施当年,“+1”代表实施后一年,“+2”代表实施后第二

25、年。最终得到有效样本为:实施后一年减前一年79个,实施后二年减前一年57个。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部分公司存货明细指标和净资产收益率缺失,故这两个指标的样本量有所不同,具体情况见表2-表7的频数统计部分。实证分析由于(-1,+1期间的样本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下面就介绍(-1,+2期间的实证分析结果。1、频数统计从表2-表7可以看出,在(-1,+2期间实施供应链管理最多的行业依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零售业和商业经纪及代理业。我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供应链管理形式是采购和销售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占总数的47.4%。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主要是局部范围的供应链管理,占总数的78.9%。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上市公

26、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43.9%,非高新技术企业占56.1%,非高新技术企业多于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在已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我国上市公司中,68.4%同时实施过财务供应链管理。其中实施负营运资本管理的占17.5%,类金融模式的占66.7%。我国上市公司2003年集中实施供应链管理,共18家,占31.6%。 2、描述性统计从表8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二年与前一年相比CCC 、SGA 和ROS 3个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均值来看,现金周转期平均缩短了14.14天;管理和销售费用占比平均下降了2.5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平均提高了1.46个百分点。从中位数来看,现金周转

27、期平均缩短了14.7天;管理和销售费用占比平均下降了1.0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平均提高了2.49个百分点。但从总资产规模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来看,实施过供应链管理的我国上市公司之间在规模上差异不大。3、显著性检验上面是通过描述性统计观察出来的结果。下面将对各指标变动值的均值是否显著地异于零进行检验,以寻求统计意义上的普遍结论。首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从表9的单样本K-S 检验结果可以看出,CR 、FGIT 、AT 、ROA 和ROE 五个指标通过正态分布检验。故对这五个指标先进行单样本t 检验,从表10可以看出这五个变量的均值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实施供应链管理后第二年较前一年企业的成本占

28、比、产成品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皆没有显著提高或降低。其它变量因不符合正态分布,故进行单样本位置参数的Wilcoxon 符号秩检验。从表11并结合表12和表8可以看出,实施后第二年较实施前一年现金周转期(CCC 在5%的水平上显著缩短了14.7天;管理、销售费用占比(SGA 在5%的水平上显著下降了1.01个C8147.0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G813 5.3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G831 1.8计算机应用服务业G871 1.8零售业H11712.3商业经纪及代理业H2158.8总计57100.05610.5总计57100.0表4按实施范围统计类型约定类型公司家数百分比

29、全局01221.1局部14578.9总计57100.0表5按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统计约定类型公司家数百分比否03256.1是12543.9总计57100.0表6按是否实施过财务供应链管理统计财务供应链负营运资本管理类金融模式约定类型公司家数百分比公司家数百分比公司家数1100.057100.057100.0表7按年份统计年份公司家数1831.6 百分点;营业利润率(ROS在1%的水平上显著提高了2.49个百分点。其它绩效指标均没有显著变化。表8描述性统计结果(-1,+2表9单样本K-S正态分布检验CCCRMSGMCRSGAROSRMITWIPITFGITITATROAROE N57575757

30、575745455757575752Normal Parameters(a,bDeviationKolmogorov-Smirnov Z1.729 1.598 1.287 1.157Asymp.Sig.(2-tailed表10单样本显著性t检验Test Value=0t df Sig.(2-tailed.Mean Difference 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Lower UpperAT-.25656.799-.01072-.0946.07324、相关分析由于实施后二年减实施前一年只有五个指标符合正态分布,故除了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之外,同

31、时也与Kendalls tau_b与Spearmans rho相关分析的结果对比。但可以看出:三种相关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由于后两种相关分析无需考虑变量的分布问题,故以后两种相关分析的结果为准。由于CCC、SGA、IT、AT 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没有大于0.5的,故可以上述四个指标为自变量,以ROS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鉴于自变量中有SCOPE、HIGHTECH和FSCM等定性变量,故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回归分析。5、回归分析从表13可以看出,在ROS回归模型中,各因子变量的统计结果为:在57家公司中,45家实施的是局部 范围的供应链管理;25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0家营运资本为负;3

32、8家实施了类金融模式。从表14的方差分析结果看,以ROS 为因变量且考虑交互影响的一般线性模型GLM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成立,R Squared 为0.906,调整的R Squared 为0.886,模型的解释力很强。对ROS 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为SGA 。另外,企业是否实施负营运资本管理和类金融模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都对营业利润率的提高有显著影响。从表15的参数估计来看,SGA 与ROS 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649,即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后第二年较实施前一年管理、销售费用占比的显著下降导致了营业利润率的显著提高。而IT 、AT 、企业规摸LNAT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年

33、份、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范围、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均对营业利润率的提高没有显著影响。但未实施类金融模式相对于已实施类金融模式而言,其营业利润率会下降。既未实施负营运资本管理又未实施类金融模式的企业相对于其它组合而言,其营业利润率会增加。得出的回NMean Rank Sum of Ranks CCC -ZERONegative Ranks569.00Ties 0Total57RMS -ZERONegative Ranks964.00Ties 0Total57GM -ZERONegative Ranks797.00Ties 0Total57SGA -ZERONegative Ranks553.00Ti

34、es 0Total57ROS -ZERONegative Ranks1190.00Ties 0Total57RMIT -ZERONegative Ranks505.00Ties 0Total45WIPIT -ZERONegative Ranks513.00Ties 0Total45IT -ZERONegative Ranks956.00Ties 0Total57表12单样本位置参数的Wilcoxon 符号秩检验CCC -ZERO RMS -ZERO GM -ZERO SGA -ZERO ROS -ZERO RMIT -ZERO WIPIT -ZERO IT -ZEROZ -2.046(a -1

35、.092(b -.234(a -2.173(a -2.888(b -.141(a -.051(a -1.029(b Asymp.Sig.(2-tailed.041.275.815.030.004.888.959.304a:Based on positive ranks.b :Based on negative ranks.c: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归方程为:ROS=0.561-0.649SGA(3ROS=0.561-0.649SGA-1.225(4 (未实施类金融模式相对于已实施类金融模式ROS=0.561-0.649SGA+1.238(5 (既未实施负营运资

36、本管理又未实施类金融模式相对于其它组合表13ROS回归模型中的因子变量统计NSCOPE 012 145HIGHTECH 032 125NWC 047 110SFM019138表14ROS回归模型中的方差分析表Dependent Variable:ROSSource Type III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Total 6.15357Corrected Total 6.14156注:a:R Squared=.906(Adjusted R Squared=.886;*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15参数估计Dependent

37、Variable:ROSParameter B Std.Error t Sig.95%Confidence Interval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以上通过描述性统计、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步骤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本文的结论是:从显著性检验来看,实施后一年较实施前一年企业的绩效没有显著变化。实施后第二年较实施前一年企业的现金周转期(CCC平均缩短了14.7天;管理和销售费用占比(SGA平均下降了1.0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ROS平均提高了2.49个百分点。其它业绩指标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从相关和回归分析的结果看,现金周转期的缩短导致管理、销售费用占比的下降,从而显著地驱动营业利润率的提高。但未发现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前后成本占比(CR有显著的下降,也就是说,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并未引起成本占比的显著降低,一般认为是因为产品价格下降与成本下降相互抵消,这也是主要的绩效指标如毛利率(GM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