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含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_图文_第1页
Nb含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_图文_第2页
Nb含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_图文_第3页
Nb含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_图文_第4页
Nb含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章编号:1671-7872(200702-0134-03Nb含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万荣春,赵星明,斯松华,袁晓敏(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摘要!设计了3种含锯量不同的微合金试验钢,采用热处理模拟方法研究了900!奥氏体化550!等温处理后试验钢的组织、性能及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低锯钢热处理后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加少量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加极少量珠光体,随着锯含量增加,试验钢组织中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含量明显增加,且组织细化;同时随着锯含量的增加强度提高,中高锯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可达400MPa,且屈强比较J(<0.8。3种试验钢中均有锯的

2、碳氮化物粒子析出,但析出量较少。关键词!锯微合金钢;热处理;板条贝氏体铁素体中图分类号!Tg113.12文献标识码:AEffect of Nb Content on Miclostluctule and Plopelties of LowCalbon MicloaIIoyed SteeI by Heat TleatmentWAN Rong-chun,ZHAO Xing-ming,SI Song-hua,YUAN Xiao-min (SchooI of MateliaI Science and Engineeling,Anhui Univelsity of TechnoIogy,Ma'a

3、nshan243002,ChinaKey words:Nb-micloaIIoyed steeI;heat tleatment;Iath bainitic fellite引言低碳微合金高强度钢是目前高强度钢材研究的热点之一。低碳钢通过单独或复合加入微量合金化元素Nb,V或Ti达到晶粒细化,提高力学性能的目的。其中Nb在钢中能显著提高奥氏体的粗化温度和再结晶温度,具有细化晶粒和弥散强化的作用,是提高材料强韧性最为有效的合金元素之一1,2。同时,Nb的加入还能使钢实现高温轧制。并且Nb的价格相对稳定(相对于V与Ti低廉,让Nb更具有经济性和竞争力3。因此锯微合金化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3种含

4、锯量不同的微合金试验钢,并参照实际轧制过程中高温固溶、终轧温度及卷曲温度等关键温度参数,采用热处理模拟方法研究了试验钢组织与性能及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1实验材料及方法为了对比分析,将SPHC钢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试验,表1为SPHC钢和3种含锯试验钢的实际成份。3种含锯试验钢由低锯到高锯的顺序标定为Nb1,Nb2,Nb3。!收稿日期!2006-09-25作者简介!万荣春!1981-"#男#浙江衢州人#硕士生$第2期 !将试验钢圆柱锭在箱式炉中加热,温度为1150!1250",在560kg 的空气锤上进行锻压变形,锻成宽120mm ,厚8mm 的试验钢钢板。将锻压后的钢板试样加

5、热至1230"保温25min ,盐浴淬火进行固溶处理。然后将试样加热至900"奥氏体化5min ,迅速分别放入550"硝盐浴保温10min ,空冷。热处理工艺如图1。在热处理后的钢板上割取金相试样,经研磨,抛光,腐蚀,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试样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另取试样,经研磨,仲片,减薄制取透射试样,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试样的精细组织与粒子析出情况。用网格法4对试样进行组织中铁素体含量测定。!实验结果与分析图2所示为SPHC 钢和3种含锯试验钢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图2(a中,SPHC 钢的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加极少量珠光体。图2(b中,Nb1的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加少量板条状

6、组织加极少量珠光体。Nb2的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加板条状组织加少量粒状组织加极少量珠光体。但板条状组织的含量明显增多,如图2(c所示。Nb3的组织为板条状组织加粒状组织加少量多边形铁素体加极少量珠光体,板条状组织的含量大大增多且出现不少的粒状组织(如图2(d所示。利用网格法对试样进行组织中铁素体含量的测定,结果如图3。可见随着锯含量增加铁素体含量减少。图4所示为3种含锯试验钢透射电镜组织形貌。从图4(a可以看出,Nb1中组织形貌特征为平行分布的板条铁素体片层结构。图4(b所示为Nb2中板条状组织的透射电镜下形貌。典型的低碳板条贝氏体铁素体是由过饱和的板条状铁素体和其间隙中断断续续分布着的细条状碳

7、化物组成,其中铁素体一般在!晶界形核。根据文献5-7可以确定这里的板条状组织就是板条贝氏体铁素体,透射电镜组织形貌也进一步证明这种板条组织为板条贝氏体铁素体。从图4(c可看出,Nb3中粒状组织形貌特征是板条束铁素体基体上弥撒分布有马氏体/奥氏体小岛,且小岛呈不规则形状,无规则地分布在无规则形状的铁素体基体上7。0.0950.1011.3300.0170.0060.0970.0100.3160.251表1试验用钢的实际成份(质量分数/%万荣春等:Nb 含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135!安徽工业大学学报"#$%年 !图5为3种含锯试验钢的第二相粒子析出形貌,可以看到等温阶段

8、在试验钢中析出的细小方形碳氮化物粒子尺寸在几十到100多nm 。图5(a为ND1中板条组织内的析出。图5(D为ND2中多边形铁素体组织内析出。图5(c为ND3中多边形铁素体组织内析出。在3种试验钢中碳氮化物的尺寸多数为40nm 左右,ND3中有100nm 左右的大粒子析出,如图5(c所示。3种试验钢均析出较少,且不同含锯量影响不大。表2所示的是热处理后3种含锯试验钢的力学性能结果。可以看出,3种含锯试验钢在550!等温条件下随着含锯量增加,强度提高,而延伸率有所下降,但下降不大。中高锯钢!S >400Mpa ,且3种含锯试验钢均有较低的屈强比(<0.8。表!热处理工艺下"

9、种试验钢的力学性能4245490.77230.3132!在转变温度下,当奥氏体中有大量的ND 固溶,固溶锯通常对连续冷却过程中的CCT 曲线与随后的相变有重要的影响。微量锯与碳、氮形成锯的碳氮析出物,在奥氏体化中,原先固溶锯形成的这类化合物在奥氏体内和晶界析出,这些锯的碳氮析出物会推迟铁素体相转变,促进贝氏体铁素体形成。结果是转变开始温度降低,获得非多边形铁素体组织的可能性更高,在高的冷速下更是如此。己有的研究表明,溶质ND 改变的不仅是转变温度,淬透性提高也意味着对相同的一般性条件,尤其在高的冷速下,ND 钢将有更多量的低温转变产物,如针状铁素体、WidmanStatten 铁素体和贝氏体型

10、铁素体。在较高锯含量的条件下,锯更有效地阻止铁素体相转变和促进更高体积分数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及在铁素体中锯的碳氮化物析出,从而进一步提高钢的强度8。对比含锯钢和SpHC 表明锯可以明显促进贝氏体铁素体转变,对比含锯钢,随含锯量的增加贝氏体铁素体也明显增加。由于贝氏体铁素体相对于铁素体有更高的强度,贝氏体铁素体含量的增加使含锯钢随着含锯量增加强度提高而延伸率下降不大,贝氏体铁素体与铁素体双相共存使含锯钢有较低的屈强比(<0.8。从表2可以看出ND3中高锯含量并没有带来高的性能,因为随着C 含量的增加ND 在钢中的固溶量降低,ND3中C 含量为0.095"。高的C 含量使ND 在固

11、溶阶段固溶不完全,这一点可以从图5(c中有大的析出物看出。C 含量高使奥氏体中锯的溶解度下降,无法更有效促进在铁素体中锯的碳氮化物析出。这正是ND2和ND3力学性能相近的原因,也反过来说明ND3中有大的析出物和少量小的析出物的原因。"结论(1试验钢在550!等温后,含锯试验钢与SpHC 钢组织有明显变化,低锯钢热处理后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加少量贝氏体铁素体,随着锯含量增加试验钢组织中贝氏体铁素体含量明显增加,且组织细化。(2含锯试验钢在550!等温后,含锯钢中随着锯含量增加强度提高而延伸率却有所下降,中高锯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可达到400Mpa ,且屈强比小于0.8。(3含锯试验钢在550

12、!等温后,有锯的碳氮化物粒子析出,但析出均较少。参考文献!1蔡爱国.锯钒微合金中碳钢的微观组织与强度的关系J.钢铁研究学报,1996,8(2:35-39.2陈国安,杨王明,郭守真,等.低碳微量锯钢形变强化相变的组织演变J.金属学报,2004,40(10:1076-1084.3东涛,付俊岩.锯/钒微合金化400Mpa !级钢筋的生产技术J.中国冶金,2004(5:1-5.4孙业英.光学显微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杜,2003:78-79.5翁宇庆.超细晶钢-钢的组织细化理论与控制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杜,2003.6尚成嘉,胡良均,杨善武,等.低碳微合金钢中针状铁素体的形成与控制J.金属学

13、报,2005,41(5:471-476.7方鸿生,王家军,杨志刚,等.贝氏体相变M.北京:科学出版杜,1999:10-32.8付俊岩.ND 微合金化和含锯钢的发展及技术进步J.钢铁,2005,40(8:1-6.136 Nb含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作者:万荣春, 赵星明, 斯松华, 袁晓敏, WAN Rong-chun, ZHAO Xing-ming, SI Song-hua, YUAN Xiao-min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刊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年,卷(期:2007,24(2被引用次数:3次参考文献(8条1.付俊岩Nb微合金化和含铌钢的发展及技术进步期刊论文-钢铁 2005(082.方鸿生;王家军;杨志刚贝氏体相变 19993.尚成嘉;胡良均;杨善武低碳微合金钢中针状铁索体的形成与控制期刊论文-金属学报 2005(054.翁宇庆超细晶钢-钢的组织细化理论与控制技术 20035.孙业英光学显微分析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