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传染病防控措施_第1页
生态环境与传染病防控措施_第2页
生态环境与传染病防控措施_第3页
生态环境与传染病防控措施_第4页
生态环境与传染病防控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环境与传染病防控措施职业与健康2007年4月第23卷第7期OccupHealthVo1.23No.7Apr2007559响:而测定锰时加入的硫酸汞,测定空气氨氮的纳氏试剂中含有的氯化汞,会对汞测定有很大影响.盐酸和氯化物试剂会成为水中氯化物的干扰;而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和水中硝酸盐氮的玻璃仪器不能用硝酸浸泡,否则会出现假阳性或使定量测定结果出现错误.因此,当测定项目出现阳性或超标时,应考虑有关因素,进行认真复查.综上所述,在化学分析中有很多项目互相干扰,几乎每个项目所用的试剂都可成为另一项目的干扰物.因此,多项目同时测定时的相互干扰更应该引起注意.各个项目之间干扰可通过空气,玻璃器皿,实验台

2、面,毛刷,洗涤剂和洗涤液等途径互相传递.在进行干扰严重的多项目测定时,毛刷和玻璃仪器应该专用,并分开放置.3参考文献1许东.实用医学检验技术.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47451.(收稿:20060828)(本文编辑:冯鹤鸣)生态环境与传染病防控措施王淑萍,王扬,刘永丰,孟卫东,张文彦【专业论坛】摘要该文围绕生态环境和传染病的关系对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建议政府应树立传染病防控的全局观念和社会观念,加强环境保护,卫生科普宣传和普法教育,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应加强传染病防控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疫情环境监测系统和应急系统,提高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

3、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关键词生态环境;传染病;防控措施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8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257(2007)07055902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命环境的物质基础,是维持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发展的基本的自然环境状态,它有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没有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健康发展.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出现了重大变革,生态环境出现巨大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传染病的形势,使人类开始面临传染病的新的挑战.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建国之后即

4、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1960年天花被消灭,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1970年后亦呈平稳下降趋势.我们现就生态环境与传染病防控措施简述如下.1政府领导,部门协调,全面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属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要改变由单一行政主管部门和专业部门负责的思想,充分认识传染病防控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全局观念和社会观念,建立由"各级政府领导,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全面控制传染病"的大卫生发展战略.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领导,把其列入日常工作议程,协调各部门和社会支持,合理调配资源,全

5、方位支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2加强环境保护和传染病预防科普宣传,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倡导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为重点,积极开展环保和传染病知识宣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和有关法规,提高公众的作者简介:王淑萍,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环境卫生工作.作者单位:1.河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石家庄市050071;2.河北师范大学校医院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意识,牢固吸取SARS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关爱环境,杜绝有损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提高公众素

6、养,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3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关部门应与卫生部门配合,加大经济建设和项目开发活动中的卫生监督与评价,防止不合理开发给公众健康环境造成危害或形成潜在威胁.应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的执法力度,禁止滥捕,贩运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加强抗生素管理,合理指导使用,减少耐药病原体的形成.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尽快解决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减轻城市污染危害.要继续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保持较好的生活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4加强传染病防控机构和队伍建设,保证防控经费的投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传染病

7、防控的专业机构,是非创收性质的公益事业单位.疫情监测,本底调查,疫情处理,实验检测等工作消耗较大,且往往具有长期性,均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才能保证传染病控制的成效性.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标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验室改造和仪器装备.要尽量创造条件,吸引优秀人才为疾病控制事业工作.要保障工作经费投入,保证疾病监测,疫情处理,健康教育和疾病干预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5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疫情环境监测系统.加强应急系统建设.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疫情监测是传染病防控的基本手段,是调查本底,监控疫情,分析病因,掌握规律的最有效方法,是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560职业

8、与健康2007年4月第23卷第7期OeeupHealthVo1.23No.7Apr2007的基础.疾控机构要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五级网络为基础,开展生态环境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病原体,动物宿主及传播媒介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疫情动态,密切监视其他国家和地区新发生传染病的传人.同时应尽快建立以政府牵头的应急处理体系,发现疫情能及时处理,控制疫情的传播和流行,提高对重大突发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6与传染病防控相结合,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与传染病的专项研究要加大科研投入,与传染病防控相结合,以应用型,效益型项目为重点,大力加强与生态环境相关传染病防控的科学研究.如环境因素与病原体传播的关系研究,环境中病

9、原微生物的快速监测研究,环境污染对病原体传播能力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媒介传播疾病分布的影响,自然灾害引起的健康损失和应急系统能力评价,卫生医疗设施的合理配置等.要注意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有力提高传染病防控的科技水平和防控效力.7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公布.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收稿:20060901)(本文编辑:冯鹤呜)对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建设的认识【专业论坛

10、】黄玲麟,乔国良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建设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257(2007)07056002人们不难忆起仿佛是在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次次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辽宁海城学生豆奶中毒,南京汤山投毒,山西朔州毒酒事件,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流行,这些事件一次次暴露出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严重不足,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再一次给我国正在发展中的公共卫生事业敲响了警钟."整个公共卫生的形势是严峻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宝珍说:"国际上生物恐怖,化学,放射性物质等以政治性为目的的事件正在威胁着

11、人类.从全球形势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加强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反应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应时而生,有关专家纷纷指出,这一条例的出台意义重大,它是针对我国当前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促进新机制的建立,并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使各项工作得到切实保障.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目前,全国已有66%的乡镇卫生院,93.2l%的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100%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

12、事件网络直报.本市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内容,有步骤地开展了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规范和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制度,强化应急处置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各类卫生应急处置演练,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常态长效管理等,为逐步完善从国家到地方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评估,预警,反应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的形成和全面实施,使本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有了总的行动纲要和有效的处置原则,有利于本区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是提高我区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能力的指南针.没有哪一作者简介:黄玲麟,女,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疾

13、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00个国家可幸免传染病的危害,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号称在传染病前高枕无忧.除了疾病的威胁,各种各样的公共卫生事件也随时可能在人们无法预料的时候出来肆虐,我们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但惟一可以做到的,是在灾难发生之前,健全我们自己的应急反应能力,以防万一.在2003年的SARS疫情中,美国也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但并未发生大流行.专家认为,这与他们相对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不无关系.从人口角度来分析,有人会说SARS重灾区北京和香港人口密集,且流动频繁,可能是SARS在这些地方爆发流行的原因.然而,美国的纽约等大都市人口同样密集,且流动频繁,显然这个解释不

14、能完全成立.分析发现,"9?11"事件后,美国以反生物恐怖的名义,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了应对SARS的防御网,使其能在突然来临的SARS面前,有能力迅速采取以上措施.沉着应战J.从公共卫生专业的层面来看,美国的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一是全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二是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三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机动队伍和网络系统,四是全国大都市医学应急网络系统,五是全国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美国不少专家认为,公共卫生安全是和国防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一样重要的国家安全.即使生物恐怖事件暂时没有出现,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系统也可防治疾病,应对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像当年为国防需要建因特网一样,投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双赢战略.正是基于上述认识,美国建立和加强了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