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基础地质实习报告基础地质实习报告第一部分序言?一、实习地区的地理位置?本次实习地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府 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6° 2816° 3,北纬29° 529° 5实习地区为 天府镇及周边地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以下为天府镇的地图和卫星 地图。?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地图简介?二、自然地理状况天府地区的地表形态为山地类型的低山区,海拔高度为4至75米左右,最高为后峰山,海拔773米,北高南低。 该地区山峰林立、沟谷交错,山和谷的方向大致为北东-南西向呈脉状分布,具一山二岭两槽的地貌特征。一山多与背斜核部一致。两 槽为背斜两翼嘉陵江组的膏溶角砾
2、岩溶蚀所形成,北西翼代家沟-后峰岩-水岚垭槽谷为前槽,南东翼张家湾-三官殿-大土槽谷为后槽。二 岭为抗侵蚀能力强的须家河组的砂岩构成。 区内基岩裸露,产状较陡, 泥薄水浅,森林稀疏。人口密集,梯田密布,清泉暗流。两侧的上三 叠统砂、泥页岩地区,峰峦叠嶂、青松翠柏、苍翠欲滴,组成一条迷人的画廊。例如金剑山、北温泉、缙云山、金刀峡等旅游胜地。三、实习目的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加深和巩固基础地质各门课程 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尤其是沉积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掌握野外地质 调查工作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规范,学会收集和整理地质资料,并编 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增强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分析能力,如褶皱、 节理、断层,肉眼
3、初步确定各类岩性并判断沉积环境。也可培养我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孜孜不倦,互帮互助的精神。四、实习的任务和要求1了解实习区的人文、地理、交通、经济等情况,区域构造位置,地层系统及主要构造特征。掌握野外地质填 图的基本内容、步骤和方法。2确定地质填图的基本地层单位。对主 要地层作剖面实测,绘制导线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剖面图。3通过对地层、断层、构造界限定点、连线,观察岩层产状等进行地质填图。 编绘地形地质图,构造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4了解实习区的沉积发展史,对施家梁东岳庙,白庙子南岸,姚家沟瓦店子三条沉 积相的观察描述,掌握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各类相标志特征, 沉积相分 析方法和岩相古地理环
4、境恢复方法。根据相标志确定沉积相类型编绘 沉积相综合柱状剖面图和相序图。5了解实习区的区域构造特征,发 展史及主要矿产资源情况,含油气特征与断层、节理的研究方法。6.做到六勤,即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追踪、勤记录、勤整理。 7编写实习报告。五、实习方式老师带队,确定住处,安排路线,野 外踏勘,现场教学,着重观察,重点描述,逐步培养我们独立的思维 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六、实习时间 ?21-4-6至21-5-5第二 部分地层及沉积、构造发展史一、地层实习区内褶皱强烈,最老地层 为下三叠统茅口组地层,最新地层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背斜轴向 为北北东-南南西向,并向南西发生倾伏。茅口组为背
5、斜的核部,两 翼的地层分别为龙潭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雷口坡组、 须家河组、自流井组、沙溪庙组。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飞仙关 组依次发生倾伏。、二叠系1茅口组茅口组为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 生物灰岩、砂屑灰岩、晶粒灰?岩,具眼球状构造,在实习区主要沿断层零星分布,组成背斜的核部,连续沉积在栖霞组之上。2龙潭组龙潭组为黄褐色页岩,灰岩,硅化白云岩,夹有黄色中层状砂岩,植 物化石碎片多,为我国南方重要的产煤层,与下覆茅口组呈假整合接 触。3长兴组(P2ch):厚度约长兴组为灰色-中灰色中-厚层状含燧石 生物灰岩,底中顶都含有燧石,中部最多,生物化石丰富,有蜓类、 海百合、珊瑚等,含生物
6、礁,裂缝有沥青质充填,缝孔发育,为川东 地区重要的产气层,与飞仙关假整合接触。(二)三叠系(T)1飞仙 关组(T1f)飞仙关组为暗紫色钙质泥岩、钙质页岩、泥灰岩,灰色 薄-中层灰岩、鲕粒灰岩、泥灰岩,泥岩、页岩与灰岩互层,分为五 段。与长兴组整合接触。飞仙关组一段(T1f1)?顶部和底部为暗 紫色泥灰岩,中部为钙质泥岩,夹有页岩,灰岩透镜体,可见球状风 化。飞仙关组二段(T1f2)?灰色薄-中层状灰岩,含鲕粒、藻纹、 生物碎屑、内碎屑,缝合线发育,中上部含波痕。飞仙关组三段(T1f3)?紫红色钙质页岩,局部夹薄层状灰岩透镜体,生物化石丰 富。飞仙关组四段(T1f4)?灰色薄-中层状鲕粒灰岩、泥
7、灰岩、介 壳灰岩,中上部夹黄褐色页岩。内碎屑(以砂屑为主,也含砾屑)、泥质条带发育。飞仙关组五段(T1f5)?紫红色页岩,中部夹黄褐 色泥岩、泥灰岩。2嘉陵江组(T1j)嘉陵江组为灰色灰岩、白云质灰 岩、白云岩、豹皮灰岩和膏溶角砾岩,岩溶发育,常形成溶洞、槽谷。 可分为四段,整合于飞仙关组之上。嘉陵江组一段( T1j1)?灰色 薄-中层状灰岩和凝泥灰岩,夹有介壳灰岩,含有藻纹、泥纹、内碎 屑、生物碎屑,裂缝发育,缝合线、节理发育,中下部可见黄铁矿, 揉皱,局部有冲刷面和虫迹现象。嘉陵江组二段(T1j2) ?灰色中- 厚层白云岩质灰岩、白云岩、膏溶角砾岩,灰岩为藻灰岩和豹皮灰岩, 可见刀砍纹,在
8、川东为气层。嘉陵江组三段(T1j3)?薄-中层灰岩, 颜色丰富,有灰色、暗红色、褐色、黄褐色,含有砾屑、砂屑、泥质 条带、缝合线。嘉陵江组三段(T1j4)?灰色膏溶角砾岩和泥晶白 云岩为主,夹灰岩,刀砍纹发育。3.雷口坡组(T2j)灰色中层状灰岩 夹白云岩、膏溶角砾岩,底为薄层绿豆岩(火山灰沉积形成,硅质颗 粒,为标准层),与下三叠统平行不整合接触。4须家河组(T3x )须 家河组为长石石英砂岩和页岩,含煤层。分为六段,一、三、五页岩 为主夹砂岩、煤层,二、四、六厚层砂岩为主夹页岩,页岩一般出露 在沟谷处,砂岩在凸出,与雷口坡组平行不整合接触。须家河一段(T3x1)黄褐色页岩,底部砂岩与页岩互
9、层,含有薄煤层,砂岩中可 见白云母。须家河二段(T3x2) ?黄灰色中层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 颗粒均匀,发育斜层理。须家河三段(T3x3)?黑灰色页岩,夹煤 层。须家河四段(T3x4) ?浅黄色厚中-细粒石英砂岩,斜层理发育。 须家河五段(T3x5)灰黑色页岩夹长石砂岩。须家河六段(T3x6)? 浅灰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斜层理发育,顶部褐黄色风化壳,与 上覆地层假整合接触。(三)侏罗系(J) ?侏罗系为一大套红色粘土 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为潜水湖泊相沉积,与下覆地层呈假整合接 触,分五段。1上中统自流井组(J1-2zh)珍珠冲段(J1-2zh1) ? 紫红色页岩为主夹砂岩、粉砂岩。东岳庙
10、段(J1-2zh2)黄褐色页岩、粉砂岩,灰色中层状生物介壳灰岩。马鞍山段(J1-2zh3) ?紫 红色泥岩夹粉砂岩、砂岩。大安寨段(J1-2zh4) ?灰色介壳灰岩与钙质泥页岩不等厚互层,粒序层理和斜层理发育。凉咼山段(J1-2zh5)灰黄色泥岩、粉砂岩、砂岩。2中统沙溪庙组(J2s) 下沙溪庙组(J2s1)紫红色泥岩夹砂岩。上沙溪庙组(J2s2) ?紫色 泥岩类杂色砂岩,分布于向斜轴部一带。二、沉积发展史川东地区因褶皱强烈, 基本上都为三叠系以上的 地层。1寒武纪:川东地区为海洋环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层具明 显两分性:下统为泥沙质和碳酸盐沉积,化石丰富;中上统一镁质碳 酸盐沉积为主,化石
11、稀少。早寒武世川东地区为向东倾斜的混积型缓 坡,为潮下低能碳酸盐沉积。中寒武世以后,扬子区古陆不断扩大, 早期的斜坡发展成镶边型碳酸盐台地。由于康滇古陆的东南部水下隆 起形成半封闭海盆,气候炎热干旱,海水盐度增高,主体发育了一套 化石稀少的白云岩沉积。因陆源碎屑减少,物区为康滇古陆,地壳沉 积缓慢而持续。2奥陶纪:早奥陶世海侵开始,海水不断向西超覆,使川东地区 为浅水海洋环境,海水较寒武纪深,为碳酸盐为主夹砂泥质的开阔台 地相带。海水中生物发育,水质较浑浊,只有红花园组和宝塔组为清 水环境沉积。奥陶纪期间,陆源物质供应总体欠充足,沉积缓慢。奥 陶纪末,海平面下降,康滇古陆与滇黔桂古陆相连,形成
12、五峰期的滞 留海盆,沉积典型的笔石页岩相。3志留纪:志留纪初,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川东地区地壳抬升 为陆,此后被海水淹没成为浅海,水体深,陆源物质充足,生物大量 繁殖。晚志留世,再次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抬升为陆,长期遭受剥 蚀而缺少上志留统、泥盆系、下石炭统的地层。4石炭纪:中石炭世,川东地区为海陆过渡环境,古陆因长期遭 受剥蚀而缺乏陆源物质,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形成了一层白云岩。 此后海水退出本区而缺失上石炭统地层,直到二叠纪才被海水淹没接 受沉积。5二叠纪:早二叠世初的梁山期,本区为海陆交互环境,气候温 暖,植物繁茂,沉积了夹煤线的泥页岩和钙质泥岩。栖霞中期起,因 全球气候转暖导致冈瓦纳大
13、陆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本区又一次成 为浅海环境,各种生物大量生长,有孔虫、蜓类广泛分布,三叶虫、 笔石绝灭,陆源物质缺乏,沉积了栖霞组和茅口组的碳酸盐岩。早二 叠末晚二叠世初,发生东吴运动,炽热基性岩浆从四川西部断裂带 益处,冷却后形成暗绿色的玄武岩。火山喷发之后,海水再次侵入, 形成海陆交互环境,气候温暖,植物繁盛,形成龙潭组煤系地层。此 后海水加深扩大,康滇古陆缩小,变为温暖清澈的浅海,底栖生物发 育,发育小型生物礁,沉积含燧石结核灰岩。晚二叠世末期,碳酸盐 快速沉积,地壳轻微抬升露出地表。6三叠纪:早、中三叠世本区一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晚三叠 世以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占优势。 早三
14、叠世本区为浅水海洋,陆源 物充足,沉积飞仙关相区的紫红色钙质泥岩、泥灰岩、灰岩。早三叠 世后期及中三叠世早期,西部古陆抬升,大巴山古陆出现,使川东地区成为半封闭状态而出现潮上蒸发环境,白云岩广布,还有盐类沉积中三叠世末,受早期 印支运动,四川的构造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发 生大规模海退(即拉丁期大海退),本区上升为陆地。其中发生了一 次火山喷发,形成须家河底部的 绿豆岩。晚三叠世海侵开始,来自 西边的特提斯洋,使四川成为一个巨大湖泊,气候温暖,植物繁茂, 河流、沼泽发育。植物堆积埋藏后形成煤层。晚三叠世末期,地壳有 过短暂的抬升。?7侏罗纪侏罗纪初期,气候温暖潮湿,沉积环境与 晚三叠世基本一样,湖
15、泊沉积,植物大量繁殖,水生生物也大量发育。 中侏罗纪起,气候变暖,湖泊面积减小,地壳断断续续缓慢沉降,至 晚侏罗世为红色泥岩及砂岩夹石膏沉积, 显示干燥气候特征。侏罗纪 末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川东地区发生强烈的褶皱运动,形成北东 -南西向的隔挡式构造。三、构造发展史川东高褶的前地质背景,是在浅变质岩系的基底 上,经晋宁运动以后,开始盖层沉积,古生代为斜坡,中生代为印支 古隆起(实习区位泸州古隆起最北低端),经喜山运动改造完成。主 要动力来自南东和北西方向的对持强大挤压力,由于该区东为七跃 山,西为华蓥山大断裂的制约及基底、古隆起的影响,形成北东向线 状梳妆褶皱,背斜紧闭、向斜宽阔平缓的隔挡式
16、构造。观音峡背斜天 府段的构造,是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而形成的。该区受南东-北西方向的水平挤压,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力学性质,不同方向的构造。 背斜垂直主应力方向,走向逆断层是在剖面剪节理基础上形成的, 平 移断层是早期平面剪节理发育而成的,正断层是由于地层发生倾伏,重力差异所形成。它们均具统一力场的规律。第三部分 ?矿产?四川盆地为多层系的含油气盆地,主要的油气层有:P1m P2ch、T1f、T1j、T3x。黄铁矿位于上二叠统底部的玄武质粘土岩中,规模不大。高岭 土位于上三叠统长石砂岩,价值不大。建筑石材(实习区)多为飞仙 关组第四段的灰岩,作为水泥原料。第四部分 ?沉积相分析(三条单 剖面
17、)一、观音峡南岸(白庙子)飞仙关组下部剖面 1前言白庙子飞 仙关组下段剖面位于观音峡嘉陵江边,剖面完整,各种相标志明显。 由于江水的原因,底部未出露,被淹没。2.沉积特征及环境分析沉积 特征:T1f1 (未见底)?16-22层:暗紫色薄-中层钙质泥岩,局部 夹灰岩透镜体,下部层理发育,可见波痕,上部有低角度纹层,含少 量交错层理,具生物碎屑、砾屑,韵律明显。23-26层:暗紫色中-厚层钙质泥岩,中部夹微细纹层灰色灰岩并含砂屑,上部夹薄层砂屑 灰岩并呈透镜体分布。27-29层:暗紫色泥灰岩。下部中-厚层,夹透 镜状砂屑灰岩,水平纹理明显,具斜层理,局部含生物碎屑。上部为 薄层状夹钙质泥岩,含透镜
18、状条带灰岩,顶部纹层发育。3-33层:暗紫色薄-中层钙质泥岩夹薄层灰岩透镜体,底部含藻纹,顶部含页岩, 可见藻纹。34层:紫灰色厚层藻纹砾屑灰岩,从底至顶层理变薄, 砾屑先变大再变细,排列混乱无规律,风暴沉积形成。35-38层:下部为暗紫色页岩;中部为暗紫色薄-中层泥灰岩夹灰岩透镜体;上部 薄层状砂屑灰岩与页岩互层,其顶部页岩为黄褐色,斜层理和交错层 理发育,具波痕。T1f2?39-4层:灰色薄-中层状砂屑灰岩,中下部 斜层理、交错层理发育,局部可见丘状层理和羽状层理;顶部平行层理发育,色浅粒粗,可见生物碎屑。41-44层:灰紫色薄-中层鲕粒灰 岩,下部鲕粒往上逐渐变大,中部和下部波痕相当发育
19、,波高与波长 都很大,上部夹紫红色页岩。45-46层:下部为紫红色页岩,含紫色 藻纹层,水平层理发育:上部为灰色中层藻纹灰岩夹灰岩和页岩。 T1f3紫红色钙质泥岩,黄灰色泥灰岩夹薄层生屑凝粒岩。未见顶。 环境分析:飞仙关组一段基本上属于浅海陆棚相, 主要为暗紫色钙质 泥岩、泥灰岩和砂屑灰岩。飞仙关组二段为潮坪相,主要为灰色的砂 屑灰岩、鲕粒灰岩、藻纹灰岩和灰岩。.16-26层为浅海陆棚相中的 外陆棚亚相,沉积以中层状水平层理为主的暗紫色钙质泥岩为主并夹 有砂屑灰岩透镜体,可见少许波痕和交错层理,钙质泥岩的厚度大。 表明沉积水体较深,环境开阔,水动力条件较弱,生物不发育(种和 数稀少,可能是由于
20、三叠纪早期的火山喷发所造成)。27-33层为浅海 陆棚相中的内陆棚亚相,沉积以薄层至中层乃至厚层状水平层理为 主,以泥灰岩作为内外陆棚的边界。岩性为暗紫色泥灰岩和钙质泥岩 夹灰岩透镜体,含微细纹层、藻纹和生物碎屑,表明水体较外陆棚浅, 环境安静,水动力弱。.34-4层为潮坪与陆棚的过渡带。下部(34 层)为紫灰色厚层藻纹砾屑灰岩,先逆粒序后正粒序沉积,单层厚度 大,砾屑颗粒大、排列混乱无规律,表明水动力强,为风暴沉积形成 的风暴岩(砾石被打碎、叠置、迅速堆积而成)。中部(35-38层)沉 积为暗紫色的页岩、泥灰岩、砂屑灰岩,仅局部可见斜层理、交错层 理和波痕。岩性多,厚度小,说明陆源物少类多,
21、环境相对安静,几 乎不受波浪潮汐作用的影响,为潮下低能泥坪沉积微相。上部(39-4层)沉积以灰色中层砂屑灰岩,层理发育(斜层理、交错层理、平行 层理、丘状层理和羽状层理),含少许生物碎屑。表明水体动荡不定, 受波浪作用明显,为过渡环境的潮汐通道沉积。.41-46层为潮坪相。 41-44层沉积为灰色薄-中层鲕粒灰岩,波痕发育并且波高、波长大, 层内鲕粒直径向上逐渐增大,表明水体清澈,水动力强,受波浪冲刷 回流作用形成,为潮下鲕滩沉积。45-46层沉积为紫红色页岩、紫色 中层藻纹灰岩和灰岩,发育藻纹层和水平层理,说明水体相对安静, 水体浅,为朝上-潮间带的藻泥坪沉积。3剖面沉积发展史飞仙关组一 段
22、为较稳定的浅海陆棚相,沉积了一套厚度较大的钙质泥岩,安静的 水体使得水平层理发育,可能由于火山的喷发造成这段时间生物不发 育。到飞仙关组二段时期,气候温暖,陆源物丰富,地壳轻微下降, 为潮坪环境沉积,受波浪,潮汐和风暴的影响,水体动荡,波痕层理 发育,其中最明显的是形成了一套风暴浊积岩。4小结本文的沉积环境分析基本上符合各种沉积相的特征,水体大致为由深至浅的环境。 各种沉积微相的划分还不是很准确, 尤其是微相间的界限不明确。飞 一段可作为油气的盖层,飞二可作为油气的生油层。二、姚家沟嘉陵 江组一、二段沉积相剖面1前言该剖面位于北碚代家沟以北约 1公里 的瓦店子姚家沟小煤矿公路侧。地层发育完好,
23、整合于飞仙关组之上。 2沉积特征及环境分析沉积特征: T1j11-16层:灰色薄-中层状泥晶 灰岩为主,夹砂屑、砾屑、晶粒灰岩,下部含藻纹、生物钻孔、水平 层理,中部含鲕粒、波痕和白花斑,上部具白色花斑、生物碎屑、鲕 粒、泥纹、生物钻孔、水平层理。17-4层:灰色薄-中层状凝粒灰岩、 泥晶灰岩为主,夹砂屑、砾屑、藻纹灰岩,下部含藻纹、泥纹和白色 花斑;中部含生物碎屑,具有冲刷面和楔状、透镜状层理,含有黄铁 矿晶体;上部含鲕粒、生物碎屑,顶有交错层理和单向斜层理。41-49 层:灰色薄-中层泥晶灰岩夹凝粒灰岩、砂屑灰岩,局部含砾屑、生 物碎屑、藻纹,顶和底含黄铁矿晶体,含白花斑。5-58层:下部
24、为灰 色薄-中层凝粒灰岩夹泥粉晶灰岩并含黄铁矿晶体,上部为褐灰色中 层泥粉晶灰岩。揉皱现象明显。59层:灰色薄-中层泥晶灰岩夹凝粒 灰岩、砂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生物钻孔特别发育。T1j26-62层: 下部为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中部为褐色厚层细粉晶灰质白云岩, 上部为膏溶角砾岩和白云岩。63-66层:深灰色膏溶角砾岩夹泥晶白 云岩和泥晶灰岩,底和顶为黄褐色页岩。67-7层:膏溶角砾岩与灰褐 色中-厚层泥粉晶白云岩互层。71层:膏溶角砾岩,底含蓝黑色泥岩。 72-74层:下部为褐色中-厚层泥晶、粉晶白云岩夹砂屑、砾屑白云岩; 中部为褐色薄-中层泥晶、粉晶白云、砂屑、砾屑白云岩、灰质白云 岩;
25、上部为泥粉晶白云岩,未见顶。??环境分析:嘉一段为碳酸盐岩 台地泻湖沉积,主要为灰色薄-中层泥晶灰岩、凝粒岩,嘉二段为碳 酸盐岩台地浅滩沉积,为灰色中-厚层白云岩和膏溶角砾岩。 .T1j11-23层为浅滩亚相,沉积为薄-中层的凝粒灰岩、泥晶灰岩夹 砂屑、砾屑灰岩,含有鲕粒、生屑、藻纹、泥纹、波痕、水平层理、 生物钻孔,表明沉积的环境水体浅,水动能较强,养分充足,生物发 育。不时受波浪作用和风暴作用,可能形成了 7-16层的风暴岩相(含 砂屑、砾屑多),也可能是离物源区近而沉积的。24-4层为浅水泻湖 亚相,沉积为灰色薄-中层的凝粒灰岩、泥晶灰岩夹藻纹灰岩、含砾 屑砂屑灰岩。鲕粒、冲刷面、透镜状
26、层理、交错层理、单向斜层理, 表明环境能量高,受波浪和潮汐的作用明显,含藻纹和生物碎屑则说 明为氧气较充足的浅水环境,局部含有黄铁矿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水体 安静,但是大多时候不稳定。41-58层为深水泻湖亚相,沉积为灰色 薄-中层的泥粉晶灰岩夹凝粒灰岩,黄铁矿晶体发育,单层的层理不 明显,可见少量藻纹、生物碎屑。说明沉积环境安静,水体深,生物 不发育,受波浪的作用弱。T1j26-71层为潮上萨布哈亚相,沉积为 中-厚层的泥粉晶白云岩和膏溶角砾岩。白云岩和膏溶角砾岩发育说 明沉积环境干旱炎热,蒸发作用强烈,经常暴露于地表,使得该环境 几乎不含生物。偶尔海水泛侵,带来了一些泥质,沉积了薄层的蓝黑 色
27、泥岩和黄褐色页岩。进一步可以划分为四个微相:6-62层为灰质云 坪、膏云坪微相;63-66层为膏坪;67-7层为膏云坪:71层为膏坪。 72-74层为潮间坪亚相,沉积为薄至中层甚至厚层状泥粉晶白云岩, 说明水体盐度高,生物不发育,没有经常暴露与水面,厚度大表明水 体较安静,沉积速度快,陆源物多。3剖面沉积发展史嘉一段早期发 生了海侵,规模不大,水体稍有变深,但任受波浪潮汐的作用,各种 层理发育,生物大量繁殖,尤其是浅水带的水平生物钻孔发育,中期 水深达最大,发育了黄铁矿晶体,晚期海水逐渐退去,嘉一整体为一 个水体由浅-深-浅的过程。到嘉二段时期,大规模的海退使岩层频繁 的暴露于地表,气候干旱炎
28、热,海水蒸发强,形成了一整套白云岩和 膏溶角砾岩。4小结嘉一与嘉二可以构成一个沉积旋回,即海侵和海退。嘉一中的含砂屑和砾屑灰岩的沉积环境特征不是很明显,有可能为潮汐作用形成的。嘉一段为泥晶灰岩和凝粒灰岩,可以作为油气的 盖层,如果黄铁矿发育好的话也能作为矿床。三、施家梁侏罗系自流 井群东岳庙段沉积相剖面 1前言该剖面位于嘉陵江边的施家梁小学 附近,东岳庙段整合于下覆的珍珠冲段,与上覆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 触。该剖面出露完整,使得观察描述方便。2沉积特征及环境分析沉 积特征:1-6层:紫红色薄-中层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石英砂岩(底部)、 泥页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泥岩、硅质粉砂岩(中部),顶部含泥
29、质结核。7-12层:黄褐色-灰色薄-中层状生物介壳灰岩夹黄褐色页岩, 顶部为一层灰褐色页岩,生物化石丰富、完整。13-14层:下部为灰色页岩,上部为钙质页岩和粉砂质页岩。环境分析:东岳庙段为淡水 湖泊相,沉积为粉砂岩、泥页岩和生物介壳灰岩。1-6层为滨浅湖沉积:沉积物颜色较深,颗粒由粗到细,单层厚度小,含泥质结核,无 生物发育。说明距岸近,水动力强,湖浪的回流冲刷淘洗对沉积物的 改造作用强,水位浅,沉积物有时露出水面,氧化作用强。7-12层为浅湖沉积:沉积物颜色浅,水生生物繁茂,化石丰富,保存完好,为 薄壳的底栖生物,受波浪和潮汐的回流作用,发育了薄层的页岩。13-14层为滨湖:沉积物颜色深,
30、生物不发育。3剖面沉积发展史东岳庙段处于早侏罗世晚期至中侏罗世早期的浅湖-滨湖且湖底开始抬 升的沉积环境,沉积物的颜色自下而上呈紫红色 -黄褐色-灰色,反映 出一个干燥-半干燥-温湿的气候环境。此后有过短暂的暴露。4小结 东岳庙时期水体为一个由浅-深-浅的过程,浅湖生物发育,处于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油能力。第五部分构造特征及分析1.特征简介?天府地区的观音峡背斜属于川东南褶皱带,华蓥山大背斜 向南分支的一个背斜,背斜轴线为北东-南西向。核部地层为龙潭组, 两翼为长兴组、飞仙关组和嘉陵江组,倾角较陡,北西翼大于南东翼。 褶皱总体为一个线状紧闭向南西倾伏的不对称背斜。断层发育,基本发育
31、在背斜的核部和南东翼上,多为走向断层。此次实习共发现了 12条断层,其中1条为逆断层,一条正断层,一条平移断层。此外, 构造缝合线、节理也相当发育,还有南端侵蚀作用形成的两个侵蚀窗。 2断层分析F1 :楼梯沟逆断层该断层位于铁厂沟至仰天窝一带,上 盘地层主要为龙潭组地层,由于断层作用,出露了一段茅口组地层, 下盘地层为龙潭组和长兴组地层,断层产状为31°Z7°断层在仰天窝一带发育在龙潭与长兴组界限处,因此,断层形成时间为长兴期之 后。F1为早期X型剪节理形成的高角度逆断层。断层证据:地层缺 失,毛口组地层仅出露了一段;地形为沟谷地带;有串珠状的泉眼存 在。 F2、F3:小屋
32、基逆断层?这两条断层位于后槽的张家湾至三官 殿一带,F2的上盘地层为T1f3 (产状为138°/45°,下盘为T1f4; F3的上盘地层为 T1f4,下盘为T1f5和T1j1?(产状为134°/51° , F2的产状为312°/6°发育在T1f4中并进入了 T1f3中。因此F2形 成时间为f4时期,为早期X型剪节理形成的高角度逆断层。断层 F3 的产状为38°/6° f4几乎全被切穿,f5呈透镜体出露一部分,断层 形成时间为j1?时期,为早期X型剪节理形成的高角度逆断层。断层证据:f4与f3地层变薄,几乎缺失整套f
33、5的地层;可见断层角砾岩。 F4:三官殿逆断层?断层位于三官殿-沙树湾-长田坎,上盘地 层为f3紫红色钙质页岩(产状为135° / 51°,下盘地层为f4的灰岩?(产状为128°/66°,断层产状为318°/28°断层切穿了 f4与f5, 进入f3和j1?。因此断层形成于j1?时期之后,为追终晚期剖面 X型 剪节理形成的低角度逆断层。该断层有可能在长田坎处开始进入f3并一直往南西延伸至芹菜田附近(此处 f3地层中可见明显的断层现 象,拖拉牵引的特征明显),在三官殿处地层被覆盖严重,断层可能 进入j1?或者与F3或F2构成了一条断层断层
34、证据:在长田坎处f4地 层突然变厚,到沙树湾一带f4和f5地层又突然消失。 F5:天台寺逆断层断层为与廖家坡至天台寺一段,上盘为 f1 紫红色钙质泥岩(产状为139°/ 25°,下盘为f2灰岩和f3的钙质页 岩(产状为135°/51°,产状为31°/3° (或者13°/3°断层被覆盖, 没有确切的断层面存在),断层切穿了 f2地层进入f1。断层形成时间 为f3时期之后,为追终晚期剖面 X型剪节理形成的低角度逆断层。断层证据:f2地层变薄甚至消失,造成f1与f3地层界线不明。 F6、F7:廖家坡正断层、逆断层断层为于
35、廖家祠堂至菠萝山一 带,此处岩层的产状混乱。F7 (逆断层)上盘为P2ch的结核灰岩, 下盘为P2ch的结核灰岩和f1的钙质泥岩,断层产状为126°/44°断 层形成于f1时期,为追终晚期剖面X型剪节理形成的低角度逆断层。 F6(正断层)的上盘为P2ch的结核灰岩和f1的钙质泥岩(产状为264° / 44°,下盘为P2ch的结核灰岩和f1的钙质泥岩(产状为32°/49°, 断层产状为32°/6°形成于fl时期后但比F7晚,使F7错断,为地 层倾伏而形成的横纵断层。断层证据:岩层产状混乱,构造线中断; 老地层位于新地层之上;有断层角砾岩存在;沟谷发育。 F8、F9、F1:螃蟹井逆断层?断层位于螃蟹井至走马岗附近。F8的上盘为fl紫红色钙质泥岩和f2灰岩(倾向为南东向),下盘为 fl、f2 (倾向为北西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测试确认及复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旅游服务保安工作计划
- 2025年湖南怀化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
- 分析市场趋势调整业务策略计划
- 2025年甘肃白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
- 外币风险管理对策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中的沟通与协调
- 亚克力滑道施工方案
- 关键复习资源分享2024年体育经纪人试题及答案
- 工地井盖施工方案
- 实战经验:2024年记者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无线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投资咨询工程师项目后评价试题及答案
-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制度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6.2复数的运算课件(共24张课件)
- 出租车司机岗前教育培训
-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T 277-2024》知识培训
- 肝癌科普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