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治疗顽固性胃脘痛_第1页
辩证治疗顽固性胃脘痛_第2页
辩证治疗顽固性胃脘痛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辩证治疗顽固性胃脘痛【摘要】 胃脘痛又称胃痛, 是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胃脘痛初起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则深入血分。临床辨证,当分气血虚实,久病因虚致瘀,属于本虚标实,病情往往缠绵难愈,形成顽固性胃脘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治疗胃病的西药,其适应证不同,临床疗效各异,现实中很多患者由于失治、误治或滥用药物,往往使病情变得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缠绵难愈。笔者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采取辨证施治的原则治疗年久失治或久治不愈的胃脘痛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关键词】 胃脘痛;临床辨证;辨证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疗效【中图分类号】 R25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2、号】 1005-0019(2014)03-0498-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12 例,均为我院自 2010 年1 月 以来诊治的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76 例,女性 36 例,年龄最小 21 岁,最大 79 岁,平均57、5 岁;病程最长 31 年,最短半月,平均 5 年;其中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33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27 例,胃溃疡 22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7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胆汁返流5 例,胃癌 8 例。其中排除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病变。1.2 治疗方法:全部采用自拟中药汤剂。基本方药组成:三七 20 克、郁金 12 克、

3、香附 10 克 、川芎12 克、赤芍 20 克、砂仁 12 克、木香 10 克、佛手 10克、蒲黄 8 克、白术 20 克、元胡 18 克、甘草 8 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据患者病情随症加减。如呕吐吞酸者,加瓦楞子 15 克、吴茱萸 15 克、陈皮 10 克;胃酸不足者,加乌梅 16 克、鸡内金 8 克;喜温畏寒、四肢不温、自觉背部发冷、阳虚阴盛者,加炮附子 8 克、干姜 10 克;脾虚便溏、食欲不佳者,加山药20 克、山朱萸 12 克、破故纸 10 克;阴虚火旺、大便干结、小便细数者加生地12 克、沙参 12 克、番泻叶3 克;瘀滞重者,加丹参20 克、红花 8 克。2 结果痊愈 65

4、 例,有效 36 例,无效 11 例,总有效率为90、2%。3 典型病例张振兴,男, 51 岁,农民,于 2011 年 3 月 13 日初诊,自诉上腹部不规律疼痛10 余年,加重半月。 10余年前患者酗酒后发生上腹部疼痛,呈针扎样刺痛,恶心,呕吐 2 次,呕吐呈非喷射状,为咖啡样胃内容物,未引起注意,未曾诊治,以后上腹部疼痛间断发作,心情不畅或饮酒后腹痛加重,曾做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用多种中西药物,起初尚能缓解疼痛,以后疗效渐差,近半月来上腹部疼痛加重,伴恶心、流清涎,进食量少,在某医院诊治,给服奥美拉唑胶囊早1 粒、晚 1 粒,阿莫西林胶囊每次3 粒,每日 3 次,枸橼酸铋钾

5、颗粒每次2 袋,每日 3次,效差,腹痛呈进行性加重,以致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故来院。就诊时见:面色晦暗,身体消瘦,神疲乏力,纳差,舌质暗,边有瘀点,苔白厚且干,脉沉细。体检生命体征平稳,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上腹部压痛阳性,未触及包块。电子纤维胃镜示胃粘膜色泽灰白、变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脘痛。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听别人说此病为癌前病变,若不积极治疗,日后极有可能发展为胃癌,患者的思想压力极大,鉴于长期服用西药均效果不佳,故患者强烈要求中医中药治疗,故停服所有西药,改服中药汤剂。脉症综合分析,此患者乃久病失治、误治,虚实并见,虚为胃气

6、虚、胃阴虚,实为本虚标实,因虚致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胃脘部疼痛不止;瘀血内结,上不荣面,故面色晦暗;瘀血内阻,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则纳差;长期化源不足则身体消瘦,神疲乏力;舌质暗、边有瘀点、苔白厚干、脉沉细均为瘀血内结、 气血亏虚之象。 采用上述中药汤剂,辨证施治,服用 3 剂后患者腹痛稍减轻,纳食量较前增加,继服 14 剂,胃脘痛基本消失,效不更方,继服7 剂,痛止,纳食正常,精神亦随之好转,休息2 天,再进 14 剂巩固疗效,后复查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 胃粘膜转为正常,患者临床痊愈。嘱戒烟酒。随访至今未见复发。4 体会顽固性胃脘痛多由病久失治、误治,久病入血入络,病情复杂,虚实

7、并见,给治疗带来了困难,单用一种方法如缓急止痛、如活血、如养阴、如温中、如理气等往往很难奏效,必须抓住其根本点“不通则痛”,采取“通”的方法,通瘀血、通气机,升清降浊,调理脾胃,对此,古代医家也早有认识,清.高世 ?颉兑窖娲?.心腹痛指出要广义理解和运用 “通法”:“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活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 若必以下泻为通, 则妄也!”为我们辨治胃痛拓展了思路。清叶天士倡导“初病在经,久痛入络”的病机特点,治疗方面强调“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受其启发,辨证治疗,以通为主。方中三七、郁金、香附、川芎、赤芍、蒲黄活血化瘀,砂仁、佛手、木香、白术、元胡通理气机,另砂仁、白术健运脾胃,脾胃得养,则四肢百骸得充,肌肤润泽,甘草缓急止痛、调合诸药,诸药和用,使瘀血去、气机通,通则不痛。药简效专,用之临床,效果不错,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