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规范不明确的问题ppt课件_第1页
结构规范不明确的问题ppt课件_第2页
结构规范不明确的问题ppt课件_第3页
结构规范不明确的问题ppt课件_第4页
结构规范不明确的问题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建立厅2019年2月一砌体构造一砌体构造1按照建立部的审查要点,抗震设计的砌体承重构造不按照建立部的审查要点,抗震设计的砌体承重构造不 应设置转角窗。审查要点参照北京院的一致技术措施适当应设置转角窗。审查要点参照北京院的一致技术措施适当放松,在设防烈度为放松,在设防烈度为6、7、8度,度,、类场地时,类场地时,房屋层数在三层及三层以下时,在采取可靠的加强措施后,房屋层数在三层及三层以下时,在采取可靠的加强措施后,可以在房屋转角部位设置转角窗。不符合此条件的不允许可以在房屋转角部位设置转角窗。不符合此条件的不允许设置转角窗。采取的措施有:设置转角窗。采取的措施有: 1角窗两端增设构造框架,

2、构造框架由柱和对角线明梁角窗两端增设构造框架,构造框架由柱和对角线明梁或暗梁构成,柱与墙体应有可靠的拉结。或暗梁构成,柱与墙体应有可靠的拉结。 2加大角窗处房间的楼板厚度,使楼板厚度加大角窗处房间的楼板厚度,使楼板厚度120mm,添,添加角窗范围内的楼板配筋。加角窗范围内的楼板配筋。 3尽量加大角窗梁的刚度。尽量加大角窗梁的刚度。 4洞口尺寸尽量减小。洞口尺寸尽量减小。2 按照抗震规范不应采用砌体和框架构造混合承重的体系。按照抗震规范不应采用砌体和框架构造混合承重的体系。1多层砌体房屋设置通长的阳台时,不应采取通长的框架多层砌体房屋设置通长的阳台时,不应采取通长的框架构造承重。构造承重。2不应

3、采用砌体和钢筋砼墙体混合承重的体系,包括在砌不应采用砌体和钢筋砼墙体混合承重的体系,包括在砌体构造中部分添加少量的砼剪力墙的体系。体构造中部分添加少量的砼剪力墙的体系。3假设遇到个别大开间,在不构成内框架的情况下,可以假设遇到个别大开间,在不构成内框架的情况下,可以在个别横墙间距不超越两开间在个别横墙间距不超越两开间7.2m的范围内设置仅的范围内设置仅接受竖向力的钢筋砼柱。接受竖向力的钢筋砼柱。3 当房屋总高度与总层数已到达规范的限值时,不应在其当房屋总高度与总层数已到达规范的限值时,不应在其上再添加任何方式的构造。上再添加任何方式的构造。4 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普

4、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越应超越3.6m。个别楼层超高时,应于该楼层沿承重墙长。个别楼层超高时,应于该楼层沿承重墙长每隔不大于每隔不大于2m增设构造柱。增设构造柱。5 抗震设防地域,房屋有错层时,相邻楼板高差普通不应抗震设防地域,房屋有错层时,相邻楼板高差普通不应超越超越500mm。1) 当错层不超越梁高或当错层不超越梁高或500mm时,错层部分的圈梁或大梁时,错层部分的圈梁或大梁应采取抗扭措施;应采取抗扭措施;2) 当错层超越当错层超越500mm时,应将两侧楼盖质量作为两个质点,时,应将两侧楼盖质量作为两个质点,层数按二层进展抗震计算。层数按二层进展抗震计算。当相邻

5、楼板高差当相邻楼板高差500mm但不超越但不超越14层高且不大于层高且不大于800mm时,错层交界处的墙体,除两侧楼盖处圈梁照常时,错层交界处的墙体,除两侧楼盖处圈梁照常设置外,还应沿墙长每隔不大于设置外,还应沿墙长每隔不大于2m在墙中增设构造柱。在墙中增设构造柱。3) 当高差超越当高差超越14层高或层高或800mm时,宜按时,宜按GB50011-2019第第7.1.7条设置防震缝。条设置防震缝。二多层剪力墙构造、布置少量二多层剪力墙构造、布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构造和布置少量框架剪力墙的框架构造和布置少量框架的剪力墙构造的剪力墙构造1 对高度不超越对高度不超越28m和层数不超越和层数不超越9层的

6、多层剪力墙构层的多层剪力墙构造,其构造设计的要求允许低于高层剪力墙构造,可参照造,其构造设计的要求允许低于高层剪力墙构造,可参照2019年中的规定。年中的规定。2 抗震设计时,强度计算满足规范要求而弹性位移角不抗震设计时,强度计算满足规范要求而弹性位移角不满足满足1/550或改动不满足规范要求设置了少量剪力墙的框或改动不满足规范要求设置了少量剪力墙的框架构造当剪力墙的倾复弯矩小于构造底部倾覆弯矩的架构造当剪力墙的倾复弯矩小于构造底部倾覆弯矩的25时,仍属框架构造。计算时应按不计入剪力墙作用的时,仍属框架构造。计算时应按不计入剪力墙作用的纯框架构造和按框架纯框架构造和按框架剪力墙构造分别计算,取

7、配筋较大剪力墙构造分别计算,取配筋较大值,框架的抗震等级按框架构造确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值,框架的抗震等级按框架构造确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取三级或四级,剪力墙的配筋按框架取三级或四级,剪力墙的配筋按框架剪力墙构造计算的剪力墙构造计算的结果配筋。构造设计时应尽量防止采用。结果配筋。构造设计时应尽量防止采用。3 在剪力墙构造中设置少量的框架,构造的主要抗侧力在剪力墙构造中设置少量的框架,构造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仍为剪力墙,少量框架根本起不到二道防线的作用,构件仍为剪力墙,少量框架根本起不到二道防线的作用,因此不能将其归类为框架剪力墙构造,在构造设计中应因此不能将其归类为框架剪力墙构造,在构造设计中应采

8、用包络设计的原那么。剪力墙设计时,可不思索框架柱采用包络设计的原那么。剪力墙设计时,可不思索框架柱的抗侧作用,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按纯剪力墙构造取,按照的抗侧作用,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按纯剪力墙构造取,按照框架剪力墙协同任务计算;框架柱设计时,框架的抗震框架剪力墙协同任务计算;框架柱设计时,框架的抗震等级按框架剪力墙构造取,按照框架剪力墙协同任务等级按框架剪力墙构造取,按照框架剪力墙协同任务计算。计算。三复杂高层构造三复杂高层构造1 当构造中只需个别构造为框支转换构造,且其负荷当构造中只需个别构造为框支转换构造,且其负荷面积占楼屋面积范围很小时,可不用把整体构造作为框支面积占楼屋面积范围很小时,可不用

9、把整体构造作为框支转换构造,但其中的框支转换构造的抗震等级、计算、构转换构造,但其中的框支转换构造的抗震等级、计算、构造,仍应符合框支转换构造的要求。造,仍应符合框支转换构造的要求。10%2 建质建质2019220号中规定:不含裙房的楼层改动位移比大于号中规定:不含裙房的楼层改动位移比大于1.4时属超限高层建筑构造,指得是一半楼层超越时属超限高层建筑构造,指得是一半楼层超越1.4。3 地下室连为整体、地上分为假设干独立构造塔楼地下室连为整体、地上分为假设干独立构造塔楼时,可不按多塔楼构造对待,可不用遵守时,可不按多塔楼构造对待,可不用遵守JGJ3-2019第第10.6节的有关规定,但地下室顶板

10、设计应符合节的有关规定,但地下室顶板设计应符合JGJ3-2019第第4.5.5条的相关规定。条的相关规定。4 框支框架指转换构件如框支梁以及其下面的框架框支框架指转换构件如框支梁以及其下面的框架柱和框架梁,不包括不直接支承转换构件的框架。如思索柱和框架梁,不包括不直接支承转换构件的框架。如思索构造变形的延续性,在程度方向上与框支框架直接相连的构造变形的延续性,在程度方向上与框支框架直接相连的非框支框架的抗震构造设计可适当加强,加强的范围不少非框支框架的抗震构造设计可适当加强,加强的范围不少于相连的一个跨度。于相连的一个跨度。四抗震等级确实定四抗震等级确实定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端时,地

11、下一层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构造一样;地下一层以下可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构造一样;地下一层以下可根据详细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顶板不作根据详细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顶板不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端时,实践嵌固部位所在楼层为上部构造的嵌固端时,实践嵌固部位所在楼层与地面以上构造平面对应的部分的抗震等级与地面以上构造平面对应的部分的抗震等级可取为与地上构造一样或根据地下部分构造的有可取为与地上构造一样或根据地下部分构造的有利情况适当放松。利情况适当放松。裙房与主楼相连时,裙房的抗震等级不低于主楼裙房与主楼相连时,裙房的抗震等级不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详细可有以下

12、几种情况:的抗震等级,详细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裙房为纯框架,主楼为剪力墙构造,裙房裙房为纯框架,主楼为剪力墙构造,裙房除按本身确定框架等级外,还不应低于主楼按剪除按本身确定框架等级外,还不应低于主楼按剪力墙构造确定的抗震等级。力墙构造确定的抗震等级。 2)主楼为部分框支剪力墙构造时,其框支层框架应按部主楼为部分框支剪力墙构造时,其框支层框架应按部分框支剪力墙确定抗震等级,裙房可按框架分框支剪力墙确定抗震等级,裙房可按框架剪力墙确定剪力墙确定抗震等级,假设低于主楼框支框架的抗震等级,那么裙房抗震等级,假设低于主楼框支框架的抗震等级,那么裙房与框支框架直接相连的非框支框架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与

13、框支框架直接相连的非框支框架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施。 3)裙房为框架裙房为框架剪力墙构造,面积较大,属乙类建筑剪力墙构造,面积较大,属乙类建筑如大型商场,地震作用全部由裙房本身承当,主楼为如大型商场,地震作用全部由裙房本身承当,主楼为丙类建筑。裙房的抗震等级,按裙房高度的乙类建筑按丙类建筑。裙房的抗震等级,按裙房高度的乙类建筑按提高一度查表和主楼高度的丙类建筑二者较高等级确定。提高一度查表和主楼高度的丙类建筑二者较高等级确定。按照按照第第3.3.3条、条、第第4.8.4条的要求,建筑场地条的要求,建筑场地为为、类时,对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为类时,对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和0.30g

14、的的地域的丙类建筑,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地域的丙类建筑,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和度和9度时的各度时的各类建筑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选定提高一度后,就应类建筑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选定提高一度后,就应按提高一度后的抗震等级采取构造措施。按提高一度后的抗震等级采取构造措施。高度小于高度小于60m的框架一中心筒构造,可以按框架的框架一中心筒构造,可以按框架剪力墙构剪力墙构造确定抗震等级,此时,除应满足中心筒的有关设计要求造确定抗震等级,此时,除应满足中心筒的有关设计要求外,同时应满足外,同时应满足对框架对框架剪力墙构造的其他要求,剪力墙构造的其他要求,如剪力墙所承当的构造底部地震倾复力矩的规定

15、等。如剪力墙所承当的构造底部地震倾复力矩的规定等。 表表6.1.2、表表4.8.2为丙类建筑为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表,对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表,对乙类建筑8度时为一级者,度时为一级者,按按9度查表也是一级,虽同为一级,但对应度查表也是一级,虽同为一级,但对应的顺应高度是不同的,提高一度到的顺应高度是不同的,提高一度到9度后,度后,还能够超越构造的最大适用高度和还能够超越构造的最大适用高度和表表6.1.2、第第4.8.2的适用范围,如高的适用范围,如高度大于度大于25m的框架构造、高度大于的框架构造、高度大于50m的的框架框架剪力墙构造、高度大于剪力墙构造、高度大于60m的抗震的抗震墙构造、高度大于

16、墙构造、高度大于70m的框架一中心筒构的框架一中心筒构造和高度大于造和高度大于80m的筒中筒构造,以上这的筒中筒构造,以上这些构造的抗震措施,主要是抗震构造措施些构造的抗震措施,主要是抗震构造措施应比一级适当加强,加强的幅度与房屋高应比一级适当加强,加强的幅度与房屋高度有关,但有关抗震设计的内力调整系数度有关,但有关抗震设计的内力调整系数普通可不用提高。普通可不用提高。五刚度比的计算五刚度比的计算计算地下室构造的楼层侧向刚度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计算地下室构造的楼层侧向刚度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比时,可采用剪切刚度比,按比时,可采用剪切刚度比,按6.1.14-1式计算。式计算。当高层塔楼部分带

17、有大底盘地下室时,计算地下室楼层侧当高层塔楼部分带有大底盘地下室时,计算地下室楼层侧向刚度可思索塔楼范围以外一定范围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刚向刚度可思索塔楼范围以外一定范围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奉献,其范围尚无一致的规定,可以这样思索:度奉献,其范围尚无一致的规定,可以这样思索: 1)两个方向分别取地下第一层层高的两个方向分别取地下第一层层高的2倍左右;倍左右; 2)在塔楼周边引在塔楼周边引45线伸到地下室底板所划定的范围;线伸到地下室底板所划定的范围; 3)根据根据SATWE或或PMSAP软件提供的构造整体空间振动软件提供的构造整体空间振动简图,从振型图中找出构造大底盘中受上部塔楼振动影响简图,从振

18、型图中找出构造大底盘中受上部塔楼振动影响最显著的部位,即为其范围。最显著的部位,即为其范围。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第第6.1.14条、条、第第4.5.5、4.8.5、5.3.7条的要求,地下条的要求,地下室为一层时,满足上述要求也可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室为一层时,满足上述要求也可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1.1倍倍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时,不应采用无梁楼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时,不应采用无梁楼盖的构造方式。盖的构造方式。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坪的高差大于地下室层高的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坪的高差大于地下室层高的1/3时

19、,时,不宜将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不宜将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六房屋总高度六房屋总高度 、层数的计算。、层数的计算。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的高度,半地下室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七度、七层、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七度、七层、21m、地下室、地下室带半地下室的砌体承重构造,以下两种情况可以以为是嵌带半地下室的砌体承重构造,以下两种情况可以以为是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计算总层数时可不作为一层思索,固条件好的半地下

20、室,计算总层数时可不作为一层思索,建筑物的总高度从室外地坪算起。建筑物的总高度从室外地坪算起。 1)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室室内地坪的高度不小于地下室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室室内地坪的高度不小于地下室层高的层高的12,无采光井或地下室层所开窗洞处均有窗井墙,无采光井或地下室层所开窗洞处均有窗井墙,且每道横墙均延伸到室外窗井处,与周围挡土墙连成整体。且每道横墙均延伸到室外窗井处,与周围挡土墙连成整体。 2)自室外地坪至室内地坪的高度不小于自室外地坪至室内地坪的高度不小于1.5m,室外,室外地坪至地下室顶板上皮的高度不大于地坪至地下室顶板上皮的高度不大于0.9m,开窗的宽度,开窗的宽度不大于不大于0.6m和开

21、间尺寸的和开间尺寸的15,窗高不大于,窗高不大于0.4m。如地。如地下室用隔墙将一个开间分为两个开间时,这两个开间开窗下室用隔墙将一个开间分为两个开间时,这两个开间开窗的宽度之和不大于的宽度之和不大于0.6m和开间总尺寸的和开间总尺寸的15,且两个窗,且两个窗外边之间的间隔外边之间的间隔 不大于地面以上对应位置楼层的开窗宽不大于地面以上对应位置楼层的开窗宽度。度。 不论是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抗震验算和受压计算不论是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抗震验算和受压计算均该当作一层,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均该当作一层,并满足承载力要求。2带阁楼的房屋带阁楼的房屋 1)坡屋顶无吊顶或有轻质资料吊顶,无运用功能,坡坡屋

22、顶无吊顶或有轻质资料吊顶,无运用功能,坡屋顶可不作为一层,但总高度应算到山墙尖的屋顶可不作为一层,但总高度应算到山墙尖的12高度处。高度处。 2)坡屋面有阁楼层,阁楼地面为刚性地面,有运用功坡屋面有阁楼层,阁楼地面为刚性地面,有运用功能,作为贮藏或居住之用时,最低处高度在能,作为贮藏或居住之用时,最低处高度在2.0m以上时以上时应算一层,总高度应算一层,总高度 仍算至山墙尖仍算至山墙尖12高度处;最低处高高度处;最低处高度不超越度不超越2.0m,但算至山墙尖,但算至山墙尖12处的高度超越处的高度超越3.0m时时也应算一层。也应算一层。 3)屋面有部分突出的阁楼层,其面积小于屋面有部分突出的阁楼

23、层,其面积小于12顶层面顶层面积,且阁楼最低处高度不超越积,且阁楼最低处高度不超越1.8m时,可以不算一层,时,可以不算一层,高度也不计入总高度内。此阁楼层作为房屋的部分突出构高度也不计入总高度内。此阁楼层作为房屋的部分突出构件进展抗震强度验算,按件进展抗震强度验算,按GB50011-2019第第5.2.4条将部分条将部分阁楼层作为荷载,并乘以增大系数阁楼层作为荷载,并乘以增大系数3.0计算地震效应,此计算地震效应,此增大部分不往下传送。增大部分不往下传送。 4)当部分突出阁楼层的面积大于当部分突出阁楼层的面积大于12顶层面积时,应顶层面积时,应看作与整层面积一样,按上述第看作与整层面积一样,

24、按上述第2款规定处置。款规定处置。七高厚比的计算七高厚比的计算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超越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超越JGJ3-2019第第4.2.3条的限值,条的限值,当有少量超出时,除构造稳定,倾覆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当有少量超出时,除构造稳定,倾覆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可对侧向位移的限制更加严厉控制。可对侧向位移的限制更加严厉控制。计算高宽比时,构造平面宽度的计算方法:计算高宽比时,构造平面宽度的计算方法: 1 普通情况下,按平面各程度方向的最小投影宽度计普通情况下,按平面各程度方向的最小投影宽度计算,尺寸很小的部分突出的楼梯间、电梯间等宽度不予计算,尺寸很小的部分突出的楼梯间、电梯间等宽度不予计入。

25、入。 2 L形平面的最小投影宽度,取相应直角三角形斜边形平面的最小投影宽度,取相应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高度。的高度。 3 对较为对称的平面凸出或凹进的平面,当凸出部分对较为对称的平面凸出或凹进的平面,当凸出部分宽度或凹进部分宽度不大于总宽度的一半时,取宽度或凹进部分宽度不大于总宽度的一半时,取B3.46 IA ,其中,其中I、A分别为对截面主轴的惯性矩和截分别为对截面主轴的惯性矩和截面面积。援用的是砌体规范中折算厚度的概念。面面积。援用的是砌体规范中折算厚度的概念。构造的高度,普通从室外地面算起至主体建筑屋面的高度构造的高度,普通从室外地面算起至主体建筑屋面的高度,不计入部分突出屋面的部分;大底盘

26、构造的高宽比,可对不计入部分突出屋面的部分;大底盘构造的高宽比,可对整体构造和底盘以上的塔楼构造分别进展核算。整体构造和底盘以上的塔楼构造分别进展核算。八如何思索双向地震和偶尔偏心八如何思索双向地震和偶尔偏心高层建筑构造在思索偶尔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以高层建筑构造在思索偶尔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以及周期比应符合及周期比应符合JGJ3-2019第第4.3.5条的要求,对异形柱构条的要求,对异形柱构造,应符合造,应符合JGJ149-2019第第3.2.5-1条的要求。条的要求。质量偶尔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是两个质量偶尔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是两个完全

27、不同的概念。在地震作用计算时,无论思索单向地震作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地震作用计算时,无论思索单向地震作用还是双向地震作用,都有构造质量偶尔偏心的问题;反之,用还是双向地震作用,都有构造质量偶尔偏心的问题;反之,不论能否思索质量偶尔偏心的影响,地震作用的多维性本来不论能否思索质量偶尔偏心的影响,地震作用的多维性本来都应思索。都应思索。控制偶尔偏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构造的改动效应。当控制偶尔偏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构造的改动效应。当构造在偶尔偏心作用下的位移比大于构造在偶尔偏心作用下的位移比大于1.2时,那么阐明该构时,那么阐明该构造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不均匀,抗改动的才干比较差。对于造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不均匀,抗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