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测设的基本工作ppt课件_第1页
第章测设的基本工作ppt课件_第2页
第章测设的基本工作ppt课件_第3页
第章测设的基本工作ppt课件_第4页
第章测设的基本工作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 11.1 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的测设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的测设11.2 11.2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11.3 11.3 测设巳知坡度的直线测设巳知坡度的直线 放样已知水平距离就是根据已知的起点、线段放样已知水平距离就是根据已知的起点、线段方向和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找出另一端点的地面位置。方向和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找出另一端点的地面位置。放样已知水平距离所用的工具与丈量地面两点间的水放样已知水平距离所用的工具与丈量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相同,即钢尺和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平距离相同,即钢尺和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1)(1)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测设已知长度的直线时,线段的起点

2、和方向是已测设已知长度的直线时,线段的起点和方向是已知的。在精度要求较低时,根据所给定的长度值,先知的。在精度要求较低时,根据所给定的长度值,先按往测初定点按往测初定点BB,然后返测,往返较差在限差内取,然后返测,往返较差在限差内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即在向外或向内量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即在向外或向内量DD,定,定出出B B。B B2返往DDD( (该式说明该式说明ABAB的准确距离为的准确距离为D)D)若若D D设设DD,向延长方向量,向延长方向量DDDDD设DDD D往往A ABBD D返返 当测设精度较高时,就要考虑尺长不准、当测设精度较高时,就要考虑尺长不准、温度温度变化及地面倾斜

3、的影响,即进行三项改正,变化及地面倾斜的影响,即进行三项改正,以便提高测设精度。以便提高测设精度。由第四章距离测量计算公式,可知:由第四章距离测量计算公式,可知:),(精确值观测值 DDDDDDDhtd因而,测设时的公式可写为:因而,测设时的公式可写为:htdDDDDD设计测设hDtDdDDD 解:解: 尺长改正数尺长改正数30.0053046.0000.008m30 DDd0温度改正:温度改正:)(0ttDDt546.000 1.25 10 (1020)0.006m 设欲放样设欲放样ABAB的水平距离的水平距离D=46.000mD=46.000m,使用,使用的钢尺的名义长度为的钢尺的名义长度

4、为30m30m,实际长度为,实际长度为30.005m30.005m,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为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为20 20 ,钢尺的膨胀系数,钢尺的膨胀系数为为1.251.25 10-5 10-5,A A、B B两点的高差为两点的高差为h=+1.380mh=+1.380m,实测时温度为实测时温度为1010。求放样时在地面应量出的。求放样时在地面应量出的长度为多少?长度为多少?倾斜改正:倾斜改正:221.3802 46.00020.021mhhDD 因而,测设长度因而,测设长度D测设为:测设为: 46.0000.008( 0.006)( 0.021)46.019mdthDDDDD 测 设设 计 如下图,

5、安置仪器于如下图,安置仪器于A A点,瞄准并锁定已知方向,沿此点,瞄准并锁定已知方向,沿此方向移动反光棱镜,使仪器显示值为所放样水平距离时,则方向移动反光棱镜,使仪器显示值为所放样水平距离时,则在棱镜所在位置定出端点在棱镜所在位置定出端点CC。为了进一步提高放样精度,可。为了进一步提高放样精度,可用光电测距仪精确测定用光电测距仪精确测定ACAC的水平距离,并与已知设计值比的水平距离,并与已知设计值比较,按照钢尺测设的一般方法确定改正值,改正到较,按照钢尺测设的一般方法确定改正值,改正到C C点。点。1 1、一般方法正倒镜分中法)、一般方法正倒镜分中法) 如下图,已知地面上如下图,已知地面上OA

6、OA方向,从方向,从OAOA向右放样已知水向右放样已知水平角平角 ,定出,定出OBOB方向,步骤如下:方向,步骤如下:(1 1) 在在O O点安置经纬仪,盘左位置瞄准点安置经纬仪,盘左位置瞄准A A点,并使水平度盘读数点,并使水平度盘读数为为0 00000 0000。 (2 2)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值,在此方向线定出值,在此方向线定出BB点。点。(3 3) 在盘右位置同法定出在盘右位置同法定出BB点。点。0 00000 0000O OA ABBBBB Bb b(4)(4)取取BBBB的中心点的中心点B B,那,那么么 A

7、OB AOB就是要放样的已知就是要放样的已知水水平角平角。(1 1) 如下图,先用盘左放样定出如下图,先用盘左放样定出B1B1点。点。(2 2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AO B1 AO B1,准确求其水平角设为,准确求其水平角设为1 1 ,并计算出它与,并计算出它与 已知水平角已知水平角b b的差值的差值1bbb(3 3) 计算改正距离:计算改正距离:b11OBBB(4 4) 从从B1B1点沿点沿OB1OB1的垂直方的垂直方向量出向量出BB1BB1,定出,定出B B点,点,那么那么 AOB AOB就是要放就是要放样样的已知水平角。的已知水平角。O OA AB1B1b1b1b bB

8、Bbb 在某设计图纸上已确定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为在某设计图纸上已确定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为50.500m50.500m,附近有一水准点附近有一水准点A A,其高程为,其高程为HA=50.000mHA=50.000m。现在要把建筑物的。现在要把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室内地坪高程( (0 0标高线标高线) )测设到永久性建筑物基础上,作为测设到永久性建筑物基础上,作为施工时控制高程的依据。其方法如下:施工时控制高程的依据。其方法如下: 测设已知高程是根据已知的水准点,在地面上标定出某设测设已知高程是根据已知的水准点,在地面上标定出某设计高程的工作。计高程的工作。(3)扶尺者将尺子上下移动,当水准尺

9、读数恰好为扶尺者将尺子上下移动,当水准尺读数恰好为1.100m时,在水准时,在水准尺的零端划一道线用红油漆画),此线的高度即为尺的零端划一道线用红油漆画),此线的高度即为0标高线。标高线。(1)水准仪安置于水准点水准仪安置于水准点R与某建筑物与某建筑物A等距离之处,等距离之处,R上立水上立水准尺,假设读得后视读数准尺,假设读得后视读数a=1.600m,根据,根据R点的高程点的高程HR,求,求得水准仪的视线高程仪器高程得水准仪的视线高程仪器高程H视视 H视视= HR+a=50.000+1.600=51.600m(2)设计建筑物第一层地平的标高设计建筑物第一层地平的标高H设设=50.500m,把水

10、准尺靠在建筑,把水准尺靠在建筑物墙上,水准尺应有的前视读数物墙上,水准尺应有的前视读数b应按下式计算:应按下式计算: b应应=H视视-H设设=51.600-50.500=1.100m水 准 点现有建筑物 HR大地水准面ab b应应H H视视第一层地平标高称第一层地平标高称0 0标高标高水准点bdcaHHAB)()(dcaHbHAB 将地面水准点将地面水准点A A的高程传递到高的高程传递到高层建筑物上,方法与上述相仿,层建筑物上,方法与上述相仿,任一层上临时水准点任一层上临时水准点BiBi的高程为的高程为iiABibdcaHH)(HiHi求出后,即可以临时水准点求出后,即可以临时水准点BiBi为

11、后视点,测没第为后视点,测没第i i层高楼上其他层高楼上其他各待测设高程点的设计高程。各待测设高程点的设计高程。 将地面水准点将地面水准点A A的高程的高程HAHA传传递到基坑临时水准点递到基坑临时水准点B B上。上。高程上下传递法高程上下传递法 点的平面位置放样常用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点的平面位置放样常用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四种。至于选用哪种方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四种。至于选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控制网的形式、现场情况、精度要求等因素来选应根据控制网的形式、现场情况、精度要求等因素来选择。择。11.2.1 11.2.1 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 所谓的

12、直角坐标法测设所谓的直角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是指用已知点的平面位置,是指用已知坐标差坐标差xx、yy测设点位。测设点位。此法适用于施工现场有互相此法适用于施工现场有互相垂直的主轴线或建筑方格网垂直的主轴线或建筑方格网时,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测设点的平面位置。A AO OB BP PQ QR RS Sy yx x1 1、首先计算放样数据、首先计算放样数据DAPDAP和和图中为图中为BAPBAP)22)()(arctanarctanAPAPAPABAPABABABAPAPAPyyxxDxxyyxxyybA AB BP PDAPDAPb bAPAPABAB2 2、测设步骤:、测设步骤:(1)(

13、1)将经纬仪安置在将经纬仪安置在A A点,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按顺时针方向测设BAP=BAP=,得到,得到APAP方向;方向; (2)(2)由由A A点沿点沿APAP方向测设距离方向测设距离DAP,DAP,即可得到即可得到P P点的平面位置。点的平面位置。A Ab bB BP PDAPDAP 根据两个角度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此法适根据两个角度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此法适用于受地形限制或量距困难的地区测设点的平用于受地形限制或量距困难的地区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面位置。 (1) (1)如下图所示,根据控制点如下图所示,根据控制点A A、B B、C C和放和放样点样点P P的坐标,计算的坐标,计算11、 2

14、 2、 3 3角值。角值。ABCP123456abcP重 心bb1bbbA AB BC Cbbb1b11 12 23 34 45 56 6重心重心P P误差三角形误差三角形 (2) (2)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A A上,后视点上,后视点B B,根据已知水平角根据已知水平角11盘左盘右取平均值放样出盘左盘右取平均值放样出APAP方向线,在方向线,在APAP方向线上的方向线上的P P点附近插点附近插2 2根测根测钎,如下图。钎,如下图。由于有放样误差,由此产生的这由于有放样误差,由此产生的这三个交点就构成了误差三角形。三个交点就构成了误差三角形。当这误差三角形的边长不超过当这误差

15、三角形的边长不超过4cm4cm时,时, 可取误差三角形的重心作为可取误差三角形的重心作为所求所求P P点的位置。若误差三角形的点的位置。若误差三角形的边长超限,则应重新放样。边长超限,则应重新放样。 根据两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适用于建筑场地平坦,根据两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适用于建筑场地平坦,量距方便,且控制点距待测设点不超过一整尺段长度时测设点量距方便,且控制点距待测设点不超过一整尺段长度时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平面位置。 1. 1.根据根据P P点的设计坐标和控制点点的设计坐标和控制点A A、B B的坐标,先的坐标,先计算放样数据计算放样数据D1D1、D2D2。 2. 2.放样时,至少

16、要三放样时,至少要三人,甲、乙分别拉两根钢人,甲、乙分别拉两根钢尺零端并对准尺零端并对准A A与与B B,丙拉,丙拉两根钢尺使两根钢尺使D1D1与与D2D2长度分长度分划重迭三人同时拉紧,在划重迭三人同时拉紧,在丙处插一测钎,即求得丙处插一测钎,即求得P P点。点。D1D1D2D2P PA AB B A A、B B为设计坡度线的两端点,为设计坡度线的两端点,A A点设计高程为点设计高程为HA HA ,B B点高点高程可计算得程可计算得HB=HA+iHB=HA+iDAB DAB 。为了施工方便,每隔一定的距离。为了施工方便,每隔一定的距离d d打入一木桩,要求在木桩上标出设计坡度为打入一木桩,要

17、求在木桩上标出设计坡度为i i的坡度线。施测的坡度线。施测步骤如下:步骤如下: 1. 1.水平视线法水平视线法 (1 (1标定两端点,并计算中间各桩高程:先用高程放标定两端点,并计算中间各桩高程:先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将坡度线两端点样的方法,将坡度线两端点A A、B B的高程标定在地面木桩上;的高程标定在地面木桩上;然后,按照公式然后,按照公式 Hn = Hn-1 +i Hn = Hn-1 +id d (n n表示某桩号点计算表示某桩号点计算出中间各桩点的高程,即:出中间各桩点的高程,即: 第第1 1点的计算高程点的计算高程 H1=HA+i H1=HA+id d 第第2 2点的计算高程点的计算高

18、程 H2=H1+ i H2=H1+ id d B B点的计算高程点的计算高程 HB=Hn+ i HB=Hn+ id =HA+ id =HA+ iDAB DAB (用于计(用于计算检核)算检核) ddddA123BabbbbbA123BD大地水准面HH水i水 准 点(2)(2)计算中间各点水准尺应有前视读数:在坡度线上靠近已知水准点附近安计算中间各点水准尺应有前视读数:在坡度线上靠近已知水准点附近安置水准仪,瞄准立在水准点上的标尺,读后视读数置水准仪,瞄准立在水准点上的标尺,读后视读数a a,并计算视线高程,并计算视线高程Hi=HHi=H水水+a +a 。根据各桩点已知的高程值,分别计算中间点上水准尺应有前。根据各桩点已知的高程值,分别计算中间点上水准尺应有前视读数视读数bn=Hi- Hn bn=Hi- Hn 。(3)(3)实地打桩:沿实地打桩:沿ABAB方向,打木桩按一定间距方向,打木桩按一定间距d d标定出中间标定出中间1 1、2 2、3 3、nn。 (4) (4) 测设高程标志线:在各桩处立水准尺,上下移动水准尺,当水准仪视线测设高程标志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