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泾川县2008年优秀科技论文集 泾川县田家沟小流域治理开发理念与成效泾川县国土资源局梁春荣摘要 按照田家沟小流域治理开发过程,从起步、发展、突破,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引导,深层开发、发展生态旅游6个阶段阐述了治理开发理念,并对所取得的成效作了简要总结。每个阶段治理开发成果大小与该阶段治理开发理念密切相关。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开发建成的田家沟水土生态风景区。关键词小流域治理开发理念成效一、田家沟小流域基本情况田家沟小流域位于泾川县城以北,是泾河水系的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56.3km2,辖玉都、党原、城关3乡(镇)的15个村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502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多年来,针对流域水
2、土流失特点,按照“综合治理、高效开发、注重效益”的思路,着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了功能齐全、结构完整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面积46.5km2,治理程度达到82.6%,其中:兴修水平梯田1760hm2,营造水保防护林1420hm2,人工种草227hm2,发展果园经济林1247hm2,修筑大、中、小型淤地坝等各类拦蓄工程294项。使全流域实现了“塬面条田林网化、塬坡梯田林果化、沟壑林草郁闭化、沟底库坝川台化、庭园生态经济化”。形成了塬面景观生态系统、坡面景观生态系统、侵蚀沟壑景观生态系统、沟道景观生态系统和庭园景观生态系统。县水保局在16年前创办的田家沟水
3、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试验示范站的基础上,集中3年时间,以示范站为中心,建立了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风景区,壮大了全县旅游产业体系,2004年7月经水利部组织专家评估,正式将其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2004年7月,风景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05年4月,景区被平凉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平凉市委列为青少年生态道德警示教育基地。2006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AAA级旅游风景区,2007年3月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第一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今天的田家沟是一个突出生态旅游、体现地域文化、展示水保成果的风景区,是泾川的一个形象窗口,更是带动泾川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泾川经济建设步伐
4、的动力促生剂。二、治理开发理念与成效田家沟小流域开发可分为20世纪50年代起步,60年代发展,70年代完善,80年代和90年代提高并向综合治理与开发迈进,21世纪初示范引导和目前深层次开发、发展生态旅游6个阶段,分析田家沟小流域治理开发的全过程,发现每个阶段治理开发成果的大小与该阶段水土流失治理开发理念密切相关。(一)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为起步阶段,在农业合作化时期按照保塬固沟、整地造林的宏观水土流失治理理念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为1.13km2,治理程度为2%。(二)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为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全流域按照塬面修条田、地边、沟边打椽帮堰,山
5、地改造老梯田、先治田、后治沟,造林种草的理念掀起了水土保持热潮。60年末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22.63km2,治理程度为40.2%。(三)突破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按照改土治水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理念开展治理,同时提出了分类治理的具体措施,一个以道路为骨架,以农田为主体,渠、路、林、田相配套的塬面防护体系雏型形成,到1979年底,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25.45km2,治理程度45.2%,期间,抗旱保墒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四)综合治理开发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按照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科学配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统筹兼顾的治理理念开展治理,至1999年底,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6.5km2,治理程度达到82.6%。这一阶段,治理开发规模和品位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塬面、坡面、沟壑三个景观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人工生态系统和庭院景观生态系统。依托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立足田家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水土保持社会支持系统和水土保持经济开发技术系统的实践与研究,重点突出了监测评价技术的实践,总结出了富有流域特色,适应黄土高原沟壑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模式。1.塬面景观生态系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配置技术体系塬面地形平坦,土壤侵蚀较轻,是径流的主要产源,水土保持一般发生在低洼集流沟槽部分;农业以旱作为主
7、,是流域粮油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配置技术主要是分散、蓄纳自然降水,防止地表径流的产生和汇集,并存储产生的地表径流,加以利用,防止塬面雨水下坡。塬面建成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932.2hm2,建成农田防护林网 120 hm2,发展“四旁”速生丰产用材林280.6hm2,兴建水窖、涝池等小型拦蓄工程981眼(座)。2.坡面景观生态系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配置技术体系坡面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面蚀、沟蚀、重力侵蚀同时存在,交替进行。水土保持综合配置技术主要是缩短坡长、改变坡度,实施以分散、拦蓄地表径流为目的的坡面复合农林牧种植体系。实施以护坎埂、提高土地生产力及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地坎埂利用
8、技术措施,建成护路林、沟头防护林和陡坡地退耕还林体系。截至1998年底,流域建成坡面护路林160 hm2、沟头防护林210 hm2、陡坡退耕还林645 hm2,建成优质牧草基地147 hm2,兴修水平梯田715 hm2、水窖810眼。多年来,以“梯田+水窖+经济林果+地埂苜蓿+加工”治理开发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推动山区农户脱贫致富。3.沟壑景观生态系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配置技术体系沟壑是泥沙的主要产区和通道,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强烈。水土保持综合配置技术是固沟护坡,全面采用工程整地方法,增加地面糙度,推广应用径流林业技术,大面积集中连片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沟底采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方法,抬高侵蚀
9、基点,防止沟床下切,拦洪拦沙,建成主沟骨干拦蓄工程、支沟中小型淤地坝和谷坊工程以及沟坡和沟底防护林体系。截至2007年底,流域120条沟壑全部绿化,建成480 hm2防护林,形成以刺槐林为主景观的沟壑防护林体系,兴建治沟骨干坝9座、淤地坝26座、谷坊495座,建成沟台地、沟坝地80 hm2,流域调洪、滞洪功能大大提高。4.庭院景观生态系统截至1998年底,全流域庭院形式为四合院式,其院中空闲地适宜建小果园、小菜园或小花园,栽植苹果、梨、杏、柿子等果树,种植辣椒、韭菜、大蒜等常用蔬菜;墙角可架葡萄,房檐下种植丝瓜、牵牛花等;围墙外围可栽植各类速生用材林和桃、杏、花椒等经济林木,树下空间栽种黄花菜
10、、席芨草等;门口小平场前可因地制宜建成小果园,或种植瓜类、蔬菜等。庭院内修建有畜禽圈舍,养牛养猪养鸡;空间房舍可兴办小作坊或小加工厂,开展农副产品加工,使整个庭院形成一个小单元的种养加综合发展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党原乡丁寨村郑来贵,全家8口人,6个劳动力。可供开发利用的庭院空隙地约0.06hm2,他家充分利用劳动力充足,庭院面积较宽广的优势,种养业和服务业全面发展,多业配置,综合经营。2007年,全家出售活羊及羊毛收入2850元,养猪、养鸡收入6880元,院内果品收入670元,拖拉机收入2870元,庭院经济总收入13270元,人均1659元。农户庭院经济建设,既美化了家庭环境,增强了家庭凝聚力
11、,给家庭造成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又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使特质和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5.示范引导阶段世纪之交,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各类措施优化组装、环境容量平衡、适应市场经济、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理念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各类措施对位配置,全方位治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水沙资源和光热资源,扩大林草覆盖面;以生态经济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各类措施空间分布和结构布局科学合理,水沙调控有度,充分发挥群体功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正确处理人与地、人与粮、草与畜、林与薪等矛盾,达到农、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综合治理机制,
12、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农村税费改革后,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本着“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通过示范引导,鼓励和吸引各行各业、集体和个人通过投资、投劳参与治理开发,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治理开发实体,促进了治理开发稳步、快速发展。期间,流域经济结构快速优化,新建优质果品基地290hm2,新建优质牧草基地270hm2,养蓄11000头,养羊56010只。粮经比由1998年的7:3调整到2007年的5.2:4.8;农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2007年果品产量达到1205T,收入137万元,林果业产值达到148万元,牧业产值达到180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5160万元,分别较1998年增长了66.7%,62.
13、3%,和15.8%;农民收入有效解决,2007年,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206元,林果业收入达到275.5元,牧业收入达到600元;“三农”健康、快速发展。2007年底,建成文明小康示范村10个,推动了全流域扶贫攻坚战略。6.深层次治理开发,发展生态旅游阶段2002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泾川人的自豪为题报道了泾川县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配发了山川秀美大有希望的评论员文章,泾川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再次享誉全国。同年,泾川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战略,要求把泾川的旅游产业尽快纳入西部特色旅游的大体系、大框架中。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生态环境建设,把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
14、续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一阶段,按照立足流域区位优势,挖掘流域天然资源和水土保持措施资源,将水土保持生态景观与人文、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构建生态旅游、文化展现、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的理念开发建设,2004年6月建成田家沟水土保持生态风景区。景区内开挖鱼塘5个,水面达到1.3 hm2,投放成鱼1.5万尾;开挖人工湖1个,水面达到0.87 hm2,购置划船6只;修建养殖厂房22间,396m2,养殖场三处23330m2,养殖梅花鹿、猴子、孔
15、雀、驼鸟、水牛、红腹锦鸡、狗、黄羊、荷兰猪等动物8种165头(只);修建别墅2幢619m2,新增床位22张;修建接待中心综合服务楼一幢,面积1400m2,客户、多功能会议室、餐厅、雅座齐备,设施完善;修建延安式窑洞4孔;修建民居式砖木结构院落一座,房屋14间210m2;修建蒙古包4座,亭子3座,修建垂钓休息室、接待室、门房共11间,10656m2;修建牌坊1座;硬化主干道路1条3km,改造支路25km,铺垫砂石3000m3,安装道牙3.2km,架设低压线路3.5km,埋设地下线路1700m,安装路灯16盏,各类地灯、射灯40盏,新修提灌工程1处,增加有效灌溉面积8.7hm2;修筑各类拦蓄工程7
16、处,衬砌、加固渠堤2处176m,衬砌水渠450m;修建狩桃树、沙棘、四倍体洋槐、速生杨等树种76种111万株;修建水土流失治理开发展示馆2座,以宣传“绿化祖国,造福子孙”的植树理念为目的的名人植树园1处。2005年5月,按照景区规划设计方案建成沟口停车场、沙滩浴场、中心人工湖三处功能景观区。目前形成了珍稀植物展示区、水上观光游乐区、垂钓中心区、特色畜禽养殖区、综合服务接待区、无公害果蔬生产区、黄土文化展示区等系列游乐、宣传教育区间,构建起了风景区的框架。垂钓狞猎、观光游览、划船登山、划水踏浪、动物观赏、植物识别、儿童乐园、民族歌舞等游览、休息项目体现着以休闲观光、宣传教育为目的的生态旅游。风景
17、区经过6年的建设取得的成效,总结得出以下经验与启示:科学决策是前提,有了科学的定位,才有科学的实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是着关键,创新是小流域治理开发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旅游经济的融资方式和经营机制;自力更生是根本,在资金紧张、制约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依靠职工,自力更生,苦抓实干;各级支持是保证,景区开发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坚持发展是出路,主动出击,抢抓机遇求发展,靠发展赢得上级的支持,靠发展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干劲,增强合力。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8月以来对全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整治。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 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期末试卷填空(苏教版)
-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什么
- 宜昌金东方高中届高三9月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脑血管介入治疗病例分享
-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出高分3语用+默写+文化常识+诗歌形象含解析
- 职业技术学校安全技术及管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 2025-2030中国现场和异地ATM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焊接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建筑工程装饰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知识培训
- 婚恋-职场-人格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二年级下册递等式计算练习400题及答案
- 2021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 办公用品易耗品供货服务方案
- 中英文双语费用开支报销单.doc
- 混流式水轮机水力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 毕业设计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