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X县劳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1页
浅析X县劳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2页
浅析X县劳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3页
浅析X县劳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X县劳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今年初,州委书记到南部县调研时强调,南部边疆地区要因势利导,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狠抓劳务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一直以来,红河南部边疆地区因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制约,社会发育程度低,农村人口比重大,民族众多,贫困面大,城镇规模小、城镇反哺农村能力弱,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落后边缘。重视和发展劳务产业是南部边疆地区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兴县富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南部边疆地区要与全州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一、发展劳务产业对南部

2、边疆地区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发展劳务产业,不仅直接增加南部边疆地区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人多地少、提供就业平台、转变农民思想观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务产业促农增收。“输出一人,脱贫一家”、“输出一批,致富一方”。近几年,南部边疆地区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2007年,xx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50元,其中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19(2007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6348万元)。全县外出打工者人均收入3653元,相当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倍。许多农民认为“辛辛苦苦种田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季”。许多外出务工者,摘掉贫困的

3、帽子。如马街乡木梳贾村委会是一个青一色的哈尼族村寨,全村730户3659人,平均海拔1800米,气候寒冷,经济来源主要靠水稻、玉米、黄豆和饲养生猪。1995年前,全村男女老小闭守在村子里,吃不饱穿不暧,是远近闻名的“穷山寨”。在县委、政府发展劳务产业政策的指引下,现外出务工达700户2000余人,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外出务工,甚至全家老小都搬到石屏、建水等地,平均每个人月工资500元。2007年,全村靠劳务经济的毛收入达100万元以上。随着送妹新村的搬迁,仅2007年下半年至今,有120户盖起了崭新亮丽的钢筋水泥房,过上舒适甜蜜的日子。劳务产业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人多地少矛盾。南部边疆地区农业人口比

4、重大,农村劳动力数量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城镇建设滞后,二、三产业不发达,就业容量小。2007年,xx县农民人均耕地仅0.87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415人,加之高中、中专、大学毕业人数约400人,失业和待业人数为815人,除通过招考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录用少数人员外,政府积极以转移劳动力的方式,安置了368人失业下岗人员,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3%。将剩余劳动力向县外转移、向发达地区转移,是南部边疆地区缓解城乡就业压力,拓宽发展空间的现实选择。近年来,xx县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劳务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之一。2007年全县外出务工3.5万人,占农村劳动

5、力21万人的20,年劳务收入12787万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1722万元的11。劳务产业为群众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许多打工者走出山门,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经历了城市文明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熏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如马街乡牛街村白玉开,今年27岁,2000年从昆明艺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奔波上海、浙江、江苏一带,从事房屋装璜,因工作出色,如今一跃升为分管150个职工的某公司中层干部,年收入达20万余元,成为村里的年青致富能手。同时他把村里刚毕业的几个大学生和自己一家人全部带出去,安排在他所在公司务工,其中一个大学生月工资达3000余元。劳务产业转变

6、了农民的观念。“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外出务工者,打工不仅挣票子,还“更新”了脑子。很多外出务工者经所见所闻,而有所悟,转变了观念,从脑海里认识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再苦孩子”的道理,举家携妻带孩走出家门,把孩子送进了内地发达县市的学校接受教育。如马街乡送妹村外出务工250户1045人,在外上学的有165户257人。劳务产业拉近了城乡发展间的距离。以前城与村,农民与市民,一个天,一个地,相差甚远,成为多年亘古不变的篱笈。如今农民进城务工,经过一番拼搏后,随着自身技能的不断提高,有的不仅能养家糊口,而且带回不少的资金和技术,返乡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致富了一方百姓,生活不逊于

7、城里人;有的与城里人结婚生儿育女,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变成了“城市人”,破除了城乡二元制的束缚。二、南部边疆地区劳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一)全州劳务输出的现状近年来,州委、州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投入少,见效快,效益明显的重要扶贫措施来抓,多措并举,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从2003年起每年安排50万元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培训资金;2004年成立了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05年成立了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会。有固定的输送路线,如弥勒、泸西输往广东,xx输往浙江、福建,绿春输往上海等。2007年,全州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7625人

8、,创收入9083.25万元。2006年,xx县集中力量,一次性有序输出2000余人到浙江嘉兴家俱厂务工。目前,红河州劳务输出已由过去群众自发组织,小打小闹,规模小,没培植成一项支柱产业转变为政府组织、规模输出的一项新的支柱产业。(二)南部边疆地区劳动力资源状况南部边疆地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大量农村富余劳力闲置在农村里。2007年,xx县有34万农业人口,劳动力20万人,富余劳动力7.8万人。除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3.5万人,目前农村仍未转移的富余劳动力达4.3万人,加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毕业学生近千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荒费在农村。(三)南部边疆地区劳务输出现状物竞天流,适者生存。随着改革开放的

9、不断深入,农民不甘贫穷,千军万马涌入务工的潮流中,寻求脱贫致富之路。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xx县外出务工者达3508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5266人,占15%,第二产业8615人,占25%,第三产业18333人,占52%;自发转移13841人,占39%,亲朋介绍5917人,占43%;媒体引导1414人,占15%,政府组织1333人,占9%,其它3221人,占23%;年龄大小不一,以青壮年为主。16岁至35岁4.51万人,占57.97%,36岁至45岁2.24万人,占28.79%,46岁至60岁1.03万人,占13.24%。全年劳务收入约12787万元,人均劳务收入3653元。输送城市主要有浙

10、江、福建、广东、深圳、上海、昆明、西双版纳,州内外县主要有建水、个旧、石屏,县内乡外有南沙、新街等地,主要从事建筑、种植、公路、采矿、商业营销、餐饮服务、宾馆服务、保安、食品加工、厨师、家政服务等。三、发展劳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整体素质和就业层次低,收入低。据统计,2007年,xx县富余劳动力7.78万人中,小学文化及以下的4.68万人,占60.1%,初中文化的2.58万人,占33.2%,高中及以上文化0.52万人,占6.7%。xx县外出务工者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偏低,影响了收入。劳动者素质决定就业层次。打工者文化程度低,加之未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没有一技之长,不能胜任高层次的技术型、

11、智能型工作,只能从事简单、粗重的体力型工作,其中大部分甚至不能入厂进车间,只能依靠打零工卖苦力维系生计。以南沙为例,从事装璜、维修等技能型的人员廖廖无几,而上下工、搬运工等粗活却比比皆是,供大于求。(二)组织化程度不高。南部边疆地区劳动力输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粗放无序,大多数打工者以亲缘、地缘、人缘关系为依托,80以上是通过家庭成员和亲邻帮带、介绍和示范外出务工,而经劳动部门有组织、有计划输出的比重甚小。2007年xx县有组织输出仅1333人,占总数的35084人占9。由于盲目外出,每年约有近17民工因找不到工作无功返乡,甚至饿肚子、连路费钱也没挣着的大有人在。(三)兼业性和季节性强,工作不稳

12、定。外出务工人员大都保留着土地承包权,相当一部分打工者心系两头,“身兼数职”,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具有兼业性和季节性。一般来说,家庭劳动力较多、工种较好、收入较高的,在外务工时间较长,反之则短。这种亦工亦农、往返奔波式的打工,工作往往不稳定,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四)政策限制多,管理服务不力,难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目前部分地区对外地民工在户籍登记、居住、招工、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歧视性政策,影响了农民进城打工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民工文化水平低,缺乏法律保护意识,加之劳动部门对输出劳务缺乏法律援助、跟踪管理和服务,部分企业存在用工不签协议、工作超时超强度、拖欠工资、安全防护不力等现象

13、层层不穷。有的民工连签合同的意识也没有,即使签了,也不懂如何来维权,一旦出事故,只能自认倒霉,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五)观念陈旧,不愿外出打工,浪费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南部边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民族风俗,人们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比较严重,不愿或不敢外出,如今还有很大部分有“养牛耕田,养猪过年,养鸡换油盐米”和“金窝银窝不如我的土窝”的落后思想。再者,外出务工者背井离乡,居无定所,住着简陋的房屋,生活条件差,没有吃苦耐劳劲头,缺乏创业精神,无功而返。xx县富余劳动力77738人,转移35084人,还有72654人闲置在农村,制约了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速度和规模。(六)缺乏资金

14、,成为制约劳务输出的“瓶颈”。兵马打战,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劳务输出就没有保障。据统计,政府有序输出1个劳务者,需投入600元,因工作不稳定性,垫支后难以收回。加之每年开展的培训,需要大笔资金。发展劳务产业的诸多措施和计划,因“囊中羞涩”而难以顺利开展,制约了劳务产业的发展壮大。(七)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纳劳动力极其有限。南部边疆地区缺少乡镇企业、龙头企业,力量薄弱,就地就近劳务输出难、岗位稀少,难以消耗社会庞大的务工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南沙电站招用130余名本地民工从事保安、建筑施工、后勤、文秘等工作,为xx县劳务输出提供了较大空间和环境。若多有几家像南沙电站一样就业空间大的乡镇企

15、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大有希望。四、南部边疆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及建议南部边疆地区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发展劳务产业列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头等大事,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工程、民心工程和富民惠民工程来抓,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劳务输出工作机制。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管理和服务,引导劳务输出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切实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结合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劳务输出作为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民心工程,摆上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像抓“千村卫生公厕”和重要项目建设一样抓劳务输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组织机构、领导责任制和干

16、部挂钩联系制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的良好局面。真正将劳务输出放在心,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二是加强劳务输出基层队伍建设。目前,xx县有14个劳务保障所15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4个4人,远远难以满足新时期劳务输出工作的要求。乡镇至少要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动保障服务管理工作,为各类劳动力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搭建强有力的平台。村级成立服务站,由村委会主任兼职,每个月由各乡(镇)政府拔出50-100元的作为其报酬。三是发展订单劳务。xx县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劳动保障部门、福建省石獭市富贵居鸟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冠彰公司、昆明家政服务

17、公司及州内多家签订劳务输出订单,在此基础上,要扩大订单劳务,派人专门实地了解外省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广泛收集劳务市场信息,洽谈合作意向,发展订单劳务,拓宽就业岗位。(二)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务工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南部边疆地区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就要充分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而做大做强劳务产业,最关键是提高劳务者过硬的技能和素质。通过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载体,切实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和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务农向务工经商转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一是创新

18、培训专业,提高就业层次。目前xx县培训专业主要有杂交水稻、热带水果栽培、稻田养鱼、制茶、餐饮服务等,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层次,逐步从从事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如电焊工、汽车维修、烹调、电工、钳工、木工等技术含量相对高、收入稳定的专业。二是突出培训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认真搞好培训与就业的衔接。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三是积极筹措培训经费。就业、教育、扶贫、农业局、农广校、财政等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切实保障培训经费。(三)立足本土,以产业化带动全方位就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部边疆地区除拓展外部就业环境外,还要依靠自身的优势开发和创造更多的就业环境,增强“造血”功能。xx县要按照“三围、四带、六培植”的发展战略,紧紧依托旅游、热区、水能、矿产等四大资源优势,大力开发黄金、铅、锌、铜、铁等矿产和水电产业,着力打造矿产、电力、糖酒等产业群,把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实现大资源促进大开发,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大发展拉动大就业。旅游产业既能富民,又能富县。xx哈尼梯田是xx民族特有的象征,是民族文化大品牌,更是商机无限的朝阳产业,要以哈尼梯田文化旅游为核心,形成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旅游业。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着力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实现xx县富余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