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金华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_第1页
金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金华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_第2页
金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金华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_第3页
金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金华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_第4页
金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金华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金华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首届金华市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和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通知各县(市、区)语委办、教育局,市直属学校:根据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首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的通知(浙语办20094号)和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通知(浙语办20095号)精神,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广大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生的风采,决定在全市举办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首届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和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现将比赛

2、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对象、作品内容和格式要求详见浙语办20094号、5号文件(附件1和附件2)。二、选送要求(一)选送名额1教师普通话大赛:每县(市、区)分幼儿园组、小学组、中学组(含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各3名,各组名额不能打通使用。直属学校每校推荐1个节目,初赛后推荐2个节目参加全市比赛。2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每县(市、区)150件作品(不含高校)。直属学校每校推荐5件作品,初评后推荐20件作品参加全市比赛。(二)选送方式:参赛作品寄送方式与省要求相同,填写首届金华市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参评节目登记表(附件4)、首届金华市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参评节目目录(附件5)首届浙江省大中

3、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作品登记卡登记卡(附件6)和 首届金华市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参赛作品目录(附件7)用快件形式寄: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地址:八一南街588号5楼),也可直接将作品送到金华市教研室。以县(市、区)为单位选送,直属学校直接送。联系人:毛玉文;联系电话:82057716,83113898。(三)选送截止时间:2009年5月20日。三、评奖办法(一)教师普通话大赛:分幼儿园组、小学组、中学组三个组,各设一、二、三等奖,另设组织奖若干。(二)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分小学低年级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和初中组、高中组(含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5个组别,按软笔和硬笔两类书体评奖,各

4、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另设“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四、活动组织1本次活动由金华市语委、市教育局主办,市语委办公室、市教育局教研室承办。2成立大赛组委会,名单见附件3。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语委办。联系人:马晓红,电话:82469586;章毅,电话:82312649 。五、其他事项1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参赛费等。各县(市、区)初赛等活动所需经费,由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解决。市里比赛等有关活动所需的经费,由承办单位负责解决。严禁有关单位和学校以本次比赛名义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2各县(市、区)和直属学校应做好作品资格和原创的把关工作。

5、严肃比赛纪律,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并对作者及所在学校予以通报批评。    3所有参赛作品一律不予退还。附件:1. 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首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的通知2. 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通知3. 首届金华市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和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组委会名单4. 首届金华市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参评节目登记表5. 首届金华市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参评节目目录6. 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作品登记卡7. 首届金

6、华市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参赛作品目录 金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金华市教育局办公室 二九年四月十三日浙语办20094号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首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的通知各市及义乌市语委、教育局: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我省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风采,省语委、省教育厅决定举办以“祖国颂”为主题的全省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对象1.省内中小学、幼儿园在编在岗教师(不含实习、临时兼职教师)。2.大赛分设幼儿园组、小学组、中学组(含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二、作品要求1.参赛作品要以歌颂祖国、歌颂人民

7、、歌颂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为主要内容,也可以是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诗歌、散文体裁不限。2.个人朗诵或集体朗诵形式均可。个人朗诵节目时间不超过5分钟;集体朗诵节目时间不超过8分钟,人数(包括伴舞)一般不超过20人。3.可以适当配以音乐、舞蹈,以增强艺术效果。三、选送要求1.以市为单位组织报名。各市自行组织初赛,根据初赛结果,幼儿园组、小学组、中学组各推荐3个节目参加全省复赛(义乌市每组推荐1个节目参加复赛)。各组名额不能打通使用。2.推荐参加复赛的作品请以DVD格式刻成光盘,并附上朗诵内容的文字稿,填好参赛节目登记表,于6月30日前报送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虞莉莉老师(邮编:310012

8、,地址:杭州市文二路328号,联系电话: 057156870081,电子信箱:56870081)。四、评奖办法1.比赛按三个组分设一、二、三等奖。另设组织奖若干,对组织动员工作出色的单位进行奖励。2.复赛采用录像评比,评出参加决赛的节目。3.决赛将于今年教师节前后举办。选手现场竞赛,专家当场评分。决赛具体日期另行通知。五、活动组织1.本次活动由省语委、省教育厅主办,省语委办公室、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2.成立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语委办。联系人:朱丹、毕立志,电话:(0571)88008959,88008958。3.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参赛费

9、等。市初赛等活动所需经费,由市有关部门解决。省复赛和决赛等有关活动所需的经费,由承办单位负责解决。附件:1.首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组委会名单2.首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参评节目登记表 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附件1 首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组委会名单主任:张绪培(浙江省语委副主任、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副主任:李建章(浙江省语委办主任、省教育厅语管处处长)刘宝剑(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 何志云(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 成员:朱 丹(浙江省语委办、省教育厅语管处副调研员)柯孔标(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黄杭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蔡少军(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滕春

10、友(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虞莉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幼儿教育教研员)附件2首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参评节目登记表选送单位:_ 联系人:_联系电话:_ 邮 编:_节目名称节目组别(在打“”里打“”)幼儿园组 小学组 中学组节目类别(在打“”里打“”)个人朗诵节目 集体朗诵节目参加人数朗诵( )人 伴舞( )人对现场表演环境的要求(指舞台、音响、灯光、话筒、台阶以及其他设备的要求):主题词:语言文字 教师 竞赛 通知 抄送:教育部语用司、语信司,省政府办公厅,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3月25日印发浙语办20095号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11、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通知各市及义乌市语委、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为提高学生的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决定举办“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浙江省内中小学和高校的在校学生。二、作品要求1.作品内容。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以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为内容,也可以写中华经典诗文、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2.作品形式。作品分软笔楷书、软笔隶书、软笔行书、硬笔楷书、硬笔隶书、硬笔行书6个类别。每位选手可兼报2种不同类别,每类作品限

12、报1份。作品必须用规范汉字书写,均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和“二简”字,不得出现自造字和错别字,也不得出现多字或漏字的情况。隶书字体可参照通用打字软件中的“隶书”样式。3.作品格式。(1)软笔作品限于4尺宣纸对开,一律采用竖式,从右到左逐列书写。本次比赛不收对联、横幅。(2)硬笔作品用一张A4纸或16开纸张,田字格、方格、横格、竖格均可。提倡横式书写,也可采用竖式。(3)作品必须在最后一行或最后一列署上作者姓名。书写日期、钤印等视作品需要而定,不做统一要求。4.书写工具。(1)软笔作品一律使用毛笔。(2)硬笔作品,小学低年级(1-2年级)使用铅笔或钢笔,其他组别均要求使用钢笔。5.正确填写参赛作

13、品登记卡(见附件3)。每件作品必须在背面的左上角贴上参赛作品登记卡。参赛卡必须用钢笔楷书书写,最好用电脑打印。学校名称要用全称,填写“某某少年宫”、“某某培训班”的作品一律不予入选。原创承诺需要本人签字,没有原创承诺的作品不予入选。6.参赛作品不要装裱。三、评奖办法1.本次大赛分小学低年级组(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组(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组(五、六年级)、初中组(初一至初三年级)、高中组(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高校组(本、专科及硕、博士在校生)等6组进行。2.按六个组别、软笔和硬笔两类书体评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并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各组获

14、奖名额见附件2。四、参赛办法1.学生自愿报名,学校进行初选,中小学每校六个类别的作品合计不超过60件,高校每校不超过100件。2.各市和高校可组织初赛。获奖作品,中小学以市为单位,高校以学校为单位寄到省里参加复赛。3.请各市(高校)将作品分硬笔和软笔两类,分别装袋,并填好参赛作品目录(见附件4),用快件形式寄往: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吴琼英老师(邮编:310012,地址:杭州市翠苑四区14幢,联系电。请勿用包裹的方式邮寄。各市(高校)也可直接将作品送到省教研室附小。4.参赛日期截至2009年6月15日,以邮戳日期为准。主办单位将在7月下旬组织专家进行评比。五、

15、其他事项1.本次比赛不收报名费。严禁有关单位和学校以本次比赛名义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2. 各市和高校应做好作品资格和原创的把关工作。严肃比赛纪律,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并对作者及所在学校予以通报批评。3.所有参赛作品一律不予退还,获奖作品版权归大赛主办单位所有,主办单位有权印制、出版、宣传获奖作品。4.本次大赛由省语委、省教育厅主办,省语委办公室、省教育厅教研室承办,省教研室附属小学协办。成立大赛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语委办,联系人:朱丹,电话毕立志,电话附件:1. 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组委会名

16、单 2. 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获奖名额 3. 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作品登记卡4. 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参赛作品目录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附件1 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组委会名单 主 任:张绪培(省语委副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副主任:李建章(省语委办主任、省教育厅语管处处长)刘宝剑(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成 员:朱 丹(省语委办省教育厅语管处副调研员) 柯孔标(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 冷 莹(省教育厅教研室美术教研员) 李 纲(省教研室附属小学校长) 李信余(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杂志主编)附件2 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

17、大赛获奖名额组别奖级软笔硬笔小学低年级组一等奖515二等奖1030三等奖2060优秀奖4090小学中年级组一等奖1020二等奖2040三等奖3580优秀奖60100小学高年级组一等奖1525二等奖3050三等奖4590优秀奖80120初中组一等奖1525二等奖3050三等奖4590优秀奖80120高中组一等奖1525二等奖3050三等奖4590优秀奖80120高校组一等奖1525二等奖3050三等奖4590优秀奖80120备注:获奖数最后视参赛数量和作品质量作适当调整。附件3 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作品登记卡县(市、区)学校(盖章)年级(院、系)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邮编联系电话作

18、品类别作品名称指导老师原创承诺本作品系本人亲笔书写,特此承诺。 作者签名:附件4 首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参赛作品目录市(高校): 作品类别: (软笔、硬笔)编号班 级作者姓名作品类型(楷书、行书、隶书)指导老师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备注:目录按软笔和硬笔两类分开填写,即软笔、硬笔各一张,一张不够请复印。主题词:语言文字 学生 比赛 通知 抄送:教育部语用司、语信司,省政府办公厅。 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3月26日印发附件3首届金华市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和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组委会名单主任:戴 玲(市语委副主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副主任:许 璋(市教育局正局级调研员、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任)吴惠强(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王荣文(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成员:马晓红(市教育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