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资料_第1页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资料_第2页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资料_第3页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资料_第4页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图形资料的综合理解、分析运算的能力。其试题是给出一段文字资料、图表资料或图形资料,需要考生对已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处理,然后选择出正确答案。主要考查:理解能力和读懂资料的能力它所涉及的题目,难度并不高,最主要是要明确此段资料所要表达的意思资料分析的题型分为三类:1、文字资料分析2、图表资料分析3、图形资料分析文字资料分析题:给出一段文字,文字当中有很多条件、关系、数据,需要你对其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分析,然后选择出正确答案图表资料分析题:给出一个二维的表格,让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图形资料分析题: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进行表示,需要考生对图

2、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数字资料。三类题的难度是自下而上递增,相对简单的是:图形资料分析、因为它是将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才得到的图形,它是属于较深层次,主要是给出图形,让你根据图形去还原出图形或者是文字资料信息;图表:它是最直接的反应一个事物的本质,是经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文字资料分析难度相对较大,因为它是所有资料分析的基础,属于底层的资料分析。首先介绍:文字资料分析给出一段文字,在文字中会有众多的数据,需要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1、 文字资料分析首要在于理解只有理解文字,并从文字中读出它所暗含的意思,才能很好的进行解题。考生在做题时,往往由于所提供的文字资料比较长、数据比较多,

3、不愿花时间去理解文字,而是直接观察备选答案,然后返回到题中去找与之相关的信息。按此方式会造成误选答案,因为文字资料往往会存在许多暗含的条件陷阱,如果不对文字资料进行理解,直接根据备选答案从题中的表面去进行选择,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某个班级在20个学生缺课的条件下,男女比例为:3:2问:这个班男女比例为多少?很多人根据题面,男女比例为:3:2,会直接选出答案3:2。但实际上此答案错误,因为它有一个隐含条件:当在20个学生缺课的条件下,男女比例才为:3:2。在出题时往往会将这个条件,放在最前面或者最后面,以及隐含在一段描述中的某个位置,不是属于一个明显的条件。因此,如果不仔细理解此段文意,

4、就会造成误选提醒大家注意:在做题时,应熟读上下文,完全理解整段文字的意思,并找出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及其它条件暗含的非明显已知条件。2、 数据的统计能力给出的题往往会出现文字、数据相当多而且比较复杂,这时就要求考生有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可以首先将给定的文字资料转换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由图表来进行数据分析,可以一目了然地得出答案。或是统计出暗含的条件(即是属于题面已知条件没有指明的条件)。普通的统计有:求和、求平均数、求最大值、求最小值、求比例求某段某点(即某个时段某个点的值)等等。3、 数据的分析能力数据间有可能暗藏某种规律或者关系,需要应试者分析出这种规律或者应用这种规律进行推理答题。文字资

5、料分析最主要的是具有以上能力,首要的是进行理解,将题中的文字资料完全理解,然后去观察备选答案。我们不提倡先看备选答案,不读材料直接进行答题的方式,按此方式容易跌入出题者的陷阱。还需要具有普通的统计能力,比如:求和、求平均数、求最大值、求最小值、求比例等等。以及根据数据,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或者事物间的关系。4、 解题方法:(1) 找出命题中的关系,明确各关系的内涵在一段文字资料中,往往会给出几段命题,每一段命题有自己独立的意思,相互之间有些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有一部分是属于因果关系,有一部分属于反对关系或者矛盾关系。因此需要将这些关系找出,并且明确各关系的内涵命题时往往是根据各个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命

6、题。(2) 将数据和文字转换为图表,方便分析(3) 根据题目分析答案下面以中央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真题进行讲解例1:根据教育部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为104 ,0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747万平方米。其中危房741.4万平方米,危房率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普通初中理科实验设备、分组实验条件和图书藏量达标学校占初中总校数的比例分别是:71.5%、68.3%、73.4%,分别比上年提高3.2、3.7和4.3个百分点。小学理科实验设备、分组实验条件和图书藏量达标学校占小学总校数的比例分别是:44.4%、38.6%和63%,分别比上年提高2.

7、0、2.3、和3.8个百分点。此段文字资料文字比较长,数据也比较多,运用以上介绍的解题方法,找出各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句号”作为分隔。分为三个命题:(1)全国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为104 ,0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747万平方米。其中危房741.4万平方米,危房率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列出下表:年度总面积危房1999年104070万平方米741.4万平方米1998年(1040704747)万平方米设1998年为X,表示为:(X741.4)/X=0.3%(2)普通初中理科实验设备、分组实验条件和图书藏量达标学校占初中总校数的比例分别是:71.5%、68.3%、73.4%,分别比上年提

8、高3.2、3.7和4.3个百分点 。列出下表:初中:类别1999年提高比例理科实验设备71.5%3.2分组实验条件68.3%3.7图书藏量73.4%4.3 (3)小学理科实验设备、分组实验条件和图书藏量达标学校占小学总校数的比例分别是:44.4%、38.6%和63%,分别比上年提高2.0、2.3、和3.8个百分点。列出下表:小学:类别1999年提高比例理科实验设备44.4%2.0分组实验条件38.6%2.3图书藏量63%3.8以上的文字转化为上面的表格,根据命题规则往往会要求我们对表中所出现的数字进行分析,或者是进行推理、计算找出其中隐含的数据信息。下面来看问题:1、 与1998年相比,199

9、9年小学理科实验设备、分组实验条件和图书藏量达标学校占小学总校数的比例增长最快的是:A、理科实验设备B、分组实验条件C、图书藏量D、不能确定从表上可以看出,占小学总校数的比例增长最快的是:图书藏量,提高3.8个百分点正确答案为C2、从上述阐述中可以得出:A、全国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B、普通初中比小学理科实验设备达标比例上升得慢C、小学比普通初中分组实验条件达标比例上升得快D、普通初中比小学图书藏量达标率上升得慢观察备选答案:答案A、全国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由表中可以看出,所有的办学条件都在增长,因此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正确答案B、普通初中比小学理科实验设备达标比例上

10、升得慢对照上表:初中:3.2 个百分点;小学:2.0个百分点,结果是:初中比小学上升得快。不正确答案C、小学比普通初中分组实验条件达标比例上升得快对照上表:小学:2.3个百分点;初中:3.7个百分点,结果是:小学比初中上升得慢。不正确答案D、普通初中比小学图书藏量达标率上升得慢对照上表,初中:4.3个百分点;小学:3.8个百分点,结果是:初中比小学上升得快。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A3、在改革办学条件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是:A、增加中小学的图书藏量B、改善中学的理科实验设备C、改善小学的分组实验条件D、以上三项都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明是:所占比例相对偏低的项,从上表可以看出:小学的分组实条件只有

11、:38.6%,属于最差的条件,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观察备选答案:答案A、增加中小学的图书藏量中学图书藏量为:73.4%,小学图书藏量为:63%,虽然是需要增加,但并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正确答案B、改善中学的理科实验设备中学的理科实验设备为:71.5%,虽然是需要增加,但并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正确答案C、改善小学的分组实验条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答案D、以上三项都不是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C4、1998年,普通初中分组实验条件达标学校占初中总校数的比例比小学分组实验条件达标学校占小学总校数的比例多出:A、28.3% B、29.7% C、36.3% D、64.6%根据上表数据,多出的

12、比例,即:68.3 %3.7%(38.6%2.3%)=28.3%,得出正确答案A5、1998年,全国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中危房约是多少万平方米?A、741.4 B、743.6 C、993.2 D、1553.7设危房面积为X,(X741.4)/X=0.3%,解出:X约为:743.6,正确答案为B此题虽然可以从文字上进行解题,但不如将其转换为表格更直观,因此在做题时,凡是关系能够被列出来,都按此方式进行转换。此类题是最易得分的题目。例2: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1998年人均药品消费80元左右(不到10美元),与美国人均用药水平相差近40倍,而现在中等发达国家人均用药水平4050美元,我国药品消

13、费需求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2000年底,老年人口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未来5年,老年人口将以3%的速度增长。按目前用药水平人均每年385元计算,到2005年消费总额将达到616亿元,比2000年老年人用药消费净增79.69亿元。全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城市人口平均每年按增加1.5%的速度来计算,到2005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2亿,农村人口8.657亿,分别占总人口的37.63%和62.37%。城市居民人均用药水平到2005年将达到400元,消费总额增长约600亿元。预测到2005年,农村药品消费总额将由2000年的300亿元增长到400亿元左右。根据已知条件(1)1998年人均药品消

14、费80元左右(不到10美元),与美国人均用药水平相差近40倍,而现在中等发达国家人均用药水平4050美元列出下表:年度中国美国中等1998年80元400美元4050美元(2)2000年底,老年人口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未来5年,老年人口将以3%的速度增长。列出下表:年度老年人数比例人口总数非老年人数2000年1.3亿10%13亿(131.3)=11.7亿2005年1.3(1+3%)5(3)按目前用药水平人均每年385元计算,到2005年消费总额将达到616亿元,比2000年老年人用药消费净增79.69亿元。列出下表:目前385/人2005年总共616亿2000年(61679.69)=

15、536.31亿(4) 全国城市人口平均每年按增加1.5%的速度来计算,到2005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2亿,农村人口8.657亿,分别占总人口的37.63%和62.37%。城市居民人均用药水平到2005年将达到400元,消费总额增长约600亿元。预测到2005年,农村药品消费总额将由2000年的300亿元增长到400亿元左右。列出下表: 总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用药水平消费总额增长城市5.2亿37.63%400元600亿元农村8.657亿62.37%300亿增长到400亿虽然此资料相当复杂,但四个表之间是并排的关系,相互之间无依附关系,所涉及的题目一般会在四个问题中独立出现,只会涉及到命题的一、两方面

16、,命题之间是属于并列关系,相互之间没有其它的因果关系、矛盾关系。不会与其它关系发生混淆。下面来看问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目前老年人用药总消费为500多亿元B、 1998年美国人均用药水平为400美元左右C、 目前我国药品消费总额约为800亿元D、 目前农村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很低观察备选答案:答案A、目前老年人用药总消费为500多亿元。求出目前老年人用药总消费额,根据已知目前用药水平人均每年385元,需要计算老年人目前的人口数,2000年为1.3亿,老年人口将以3%的速度增长,2002年人数为:1.3(1+3%)2=1.379亿,用药总消费额为:1.379385约为:530.9亿元。

17、疑似正确,再观察其它答案答案B、1998年美国人均用药水平为400美元左右。从第一个表上可以直接得到。正确答案C、目前我国药品消费总额约为800亿元从表中观察:在1998年人均药品消费80元左右,如果当时有10亿人就已经达到800亿元,因此,到2002年时,肯定远远高于此水平。不正确答案D、目前农村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很低命题中指出:农村药品消费总额将由2000年的300亿元增长到400亿元左右。与城市的人均药品消费相比,偏低。正确因此,题中要求选择不正确的答案,答案为C2、 预计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药品消费总额是:A、2080亿元 B、2000亿元 C、600亿元 D、616亿元从题中可知:2

18、005年城市人口为:5.2亿,人均用药水平为:400元,城市居民药品消费总额是:5.2400=2080亿元。因此,正确答案为A3、 目前全国城市和农村的药品消费总额大约是:A、2080亿元 B、1720亿元 C、1232亿元 D、1060亿元从以上得到:2005年城市药品消费总额为:2080元,消费总额增长约600亿:2080600=1480,农村由2000年的300亿增长到400亿,即:1480+300=1780,因此,最接近的答案是B4、 下列选项最不可能的是:A、 老年人的药品消费增长不会很大B、 城市人口增加,药品的消费水平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C、 目前农村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很低,预示市

19、场潜力巨大D、 目前城镇人口数为5.125亿观察备选答案:答案A、老年人的药品消费增长不会很大题中指出:比2000年老年人用药消费净增79.69亿元,增长不是很大。正确答案B、城市人口增加,药品的消费水平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为计算药品消费水平是通过人口比例来进行计算的,因此,人口增加,消费水平也会增加。正确答案C、目前农村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很低,预示市场潜力巨大由题中可知:预测到2005年,农村药品消费总额将由2000年的300亿元增长到400亿元左右,消费水平很低,预示着市场潜力巨大。正确答案D、目前城镇人口数为5.125亿题中指出:全国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5%,2005年为:5.2亿

20、,则计算出:2002年为:5.2/(1+1.5%)3约为:4.97。不正确因此,题目要求选择不可能的答案,答案为D5、2005年的全国人均药品消费大约为:A、100元 B、180元 C、250元 D、400元由题中可知:2005年城市人均消费为:400元;农村人口为:8.657亿,总额为:400亿,则人均为:400/8.657=46.2元:(400+46.2)/2=223.1 ,因此约为:250元。正确答案为C例3:据一分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

21、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增加额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

2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此题文字资料比较长,数据非常多,考生往往对此类题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实际上做题时,我们应该根据定义的分类将其分开,将一个长而复杂的命题变为多个简单的命题,根据以上描述,将已知条件列出。条件(1)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列出下表:公有非公有1997年总值金额比例金额比例747724566762758%180962242%(2) 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

23、%和339%。列出下表:国有集体实现总值比例实现总值比例312956419%253806339%(3)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列出下表:1997年:公有制增加值比例6517187%国有集体4860265%1656922%下面观察题目:1、 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各种经济成分中增长最快的是: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C、非公有制经济 D、不能确定由题中可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国有经济增长了:1.5个百分点

24、,集体经济增长了:0.2个百分点,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得出正确答案为C2、1996年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的增加值约为:A、4856亿元 B、5767亿元C、6104亿元 D、6408亿元根据题中可知: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增加额比1996年增加1.7个百分点,1997年增加值是:6517.1亿元,设1996年为X,则:X(1+1.7%)=6517.1,解出:X约为:6408.1,正确答案为D3、 从上面材料中可以得出A、我国所有制结构经过调整逐步趋于完善,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B、公有制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快C、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增长得慢D、混合所有

25、制经济增长最慢观察备选答案:答案A、我国所有制结构经过调整逐步趋于完善,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我国的经济以前主要是以国有经济为主,现在出现了: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因此,此答案疑似正确答案B、公有制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快根据题中可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因此,实际上是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快。不正确答案C、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增长得慢从命题中可知,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增长得快。不正确答案D、混合所有制经济增长最慢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包含非公有制经济,因此它不是属于增长最慢。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A4、 下面哪项陈述可

26、以从上面材料中得出:I、 公有经济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成分实现的增加值II、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成分都有发展,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有所增加III、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只有第I项 B、只有第II项C、I项和III项 D、全部三项I: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在公有制经济中,也有一部分是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正确II: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成分都有发展,一些经济成分比重增加,必然会导致另外一些经济成分比重减少。不正确III: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增长很快,因此,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27、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因此,正确的是I项和III项,答案为C5、 如果下面的圆图代表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圆圈中阴影所占比重最接近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的是:1997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2%,即正确答案为A以上介绍的就是文字资料分析,在做此类题时:首先必须读懂文字资料,明确文字之间的关系,以图表的形式将文字之间的关系列出第二类:图表资料分析它是来源于文字资料分析,文字资料进行归纳得到图表,它比文字资料分析相对简单一些,在命题时,为了加大命题的难度,往往在做题时所需要的数据不会在图表上直接告知,需要我们去找出图表中隐含的条件或者通过计算才能得出1、 二维图表的含义项目1981

28、198219831984全社会投资总额961.011230.401430.061832.87农业投资额108.51124.59121.32128.68农业投资比重(%)12.9010.128.487.02它由以下部分组成:标题:它是表的名称标目:横向、纵向的项目所表示的内容。通常称为表格的:横标题和纵标题表格中的数值都是由横坐标和纵坐标对应的坐标值进行表示线条:指表格的:边框线、边线、底线等等,用来将各个单元格进行分隔数字:即是表格当中的值往往在考试时,只会给出二维表,或者是多张二维表,在对表进行观察时,一定要注意:表的总标题、纵标题、横标题的含义指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够准确地答题。2、 二维图

29、表中暗含的已知条件它在命题时,往往会省略一些已知条件,比如在表中有总人数和男生人数,通过换算可以得到女生人数;比如知道总成绩和另外两科的成绩,就可以得到第三科的成绩。3、 明白数据含义以及它的值高、值低所表示的含义比如:值越高代表越好,还是值越低代表越好注意以上几点,有利于我们对图表进行统计和分析例1:根据下表回答:15题某航空公司19901991年收到乘客投诉统计资料 %分类1990年1991年航班误点行李差错服务质量差乘客超载理赔问题票价问题订票与确认问题饮食问题吸烟广告信誉问题20.018.313.110.510.16.45.83.33.21.21.022.121.811.311.88.

30、16.05.62.32.91.10.8特殊乘客其他0.96.2100.00.95.3100.0收到投诉总件数22988件13278件知道投诉总件数和每类投诉所占的比例,可以确切地知道每一类投诉的件数下面观察题目:1、 该公司1990年接到有关票价的投诉意见的件数大约为:A、220 B、860 C、1200 D、1500根据上表可知:1990年接到有关票价的投诉为:6.4%,则可以计算出它的件数:229886.4%约为:1471.23,与答案D最接近,因此,正确答案为D2、1991年与1990年相比,投诉意见下降的百分比约为:A、42% B、58% C、75% D、94%由题中条件可知:1991

31、年为13278件,1990年为22988件,投诉意见下降的百分比约为:(2298813278)/22988,约为:42.23%,正确答案为A3、从1990年到1991年,公司改进最明显的是:A、服务质量 B、理赔 C、饮食 D、信誉根据:1991年为13278件,1990年为22988件,通过计算得出:(1)服务质量:1990年为: 2298813.1%约为:3011,1991年为: 1327811.3%约为:1500,改进:(30111500)/3011约为:50.18%;(2)理赔:1990年为: 2298810.1%约为:2321.8,1991年为: 132788.1%约为:1075,改

32、进: (2321.81075)/2321.8约为:53.7%;(3)饮食:1990年为:229883.3%约为:758.6,1991年为:132782.3%约为:305.3,改进: (758.6305.3)/758.6约为:59.8%;(4)信誉:1990年为:229881.0%=229.88,1991年为:132780.8%约为:106.2,改进: (229.88106.2)/229.88约为:53.8%。因此,改进最多的是:饮食问题,正确答案为C4、 如果下面的圆图代表1991年乘客投诉意见的总数,圆图中阴影所占的比例哪一个最接近“航班误点”的比例?1991年航班误点的投诉比率为:22.1

33、%,观察备选答案中C答案阴影最接近此比率。正确答案为C5、 下面的陈述哪项可以从统计资料表中得出?I、 在1990年及1991年中,乘客关于航班误点、行李差错及服务质量三项的投诉意见超过全部投诉意见的50%II、 特殊乘客的投诉意见数量1991年与1990年相比没有变化III、 与1990年相比,1991年有关航班误点的投诉意见的数量增加了A、只有第I项 B、只有第II项C、I项与III项 D、全部三项首先看第I项,1990年为:20%+18.3%+13.1%=51.4%,1991年为:22.1%+21.8%+11.3%=55.2%,正确第II项,1990与1991年的投诉比虽然都为:0.9%

34、,但数量发生了变化,错误第III项,1990年为:20%22988=4597.6,1991年为:22.1%13278约为:2934.4,错误因此只有第I项正确,得出正确答案为A例2:根据下面的数据回答15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走势经济增长率(%)2000年2001年2002年全球4.72.63.5七国集团3.41.11.8美国4.11.32.2日本1.50.50.2德国30.81.8法国3.422.1意大利2.91.82英国3.122.4加拿大4.422.2欧元区3.51.82.2发展中国家5.84.35.3中国87.57.1印度64.55.7非洲2.83.84.4拉丁美洲4.21.7

35、3.6经济转型国家6.344.1中欧3.83.54.2俄罗斯8.344观察题目:1、 从2000年开始,对全球经济最不恰当的描述是:A、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缓慢B、 整体增长速度减慢,由此可能进入全球经济衰退期C、 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传统的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D、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要明显好于发达国家观察备选答案A、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相对比较缓慢,疑似恰当答案B、整体增长速度减慢,由此可能进入全球经济衰退期,疑似恰当答案C、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2000年增长率为:8、6,2001年为:7.5、4.5,增长率比较高,说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

36、”,疑似恰当答案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要明显好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虽然高于发达国家,但由于它们的基数不同,因此,并不一定增长率高,基数就高;并不一定增长率低,基数就低。上述结论不恰当因此,要求选择不恰当的项,答案为D2、 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组织或者国家是:A、 美国 B、 欧元区 C、 日本 D、俄罗斯由上表可知,从2000年到2002年经济增长率:美国为:4.1、1.3、2.2,欧元区为:3.5、1.8、2.2,日本为:1.5、-0.5、0.2,俄罗斯为:8.3、4、4,可见最为缓慢的国家是:日本。正确答案为C3、 从上面的数据表可以得出:A、 美国的经济经过短暂的衰退后,会

37、马上繁荣起来B、 日本将很快(在一至两年内)走出经济衰退期C、 七国集团的经济规模大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总和D、 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形势可能趋于稳定观察备选答案:答案A、由于已知条件不全,不能得出此结论,不正确答案B、从增长率上无法得出,日本是否会走出经济衰退期,不正确答案C、此句本身说法正确,但从表中的增长率无法得出此结论,不正确答案D、经济转型国家从2000年到2002年增长率为:6.3、4、4.1,首先它在增长,必须要经济稳定才会增长,另外它的增长程度相对比较平均,趋于稳定。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D4、 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接近的是:A、8.1% B、7.5% C、

38、7.2% D、6.2%由上表可知: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8%、7.5%、7.1%,平均值为:(8%+7.5%+7.1%)/3约为:7.5%,因此,正确答案为B5、 下列最能描述三年间的全球经济走势的图表是:由上表可知,2000年到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7%、2.6%、3.5%,最符合的是答案A例3:以下是某市通过1038份网上问卷对打折购买商品进行调查的结果。请根据此表回答:15题打折商品消费场所服装(%)鞋、包(%)家用电器(%)其他商品(%)综合性百货商场43.010.216.018.8主题商场22.625.028.443.8超市26.647.244.425.0小店7.817.611.212.21、 打折时网民如想购买电冰箱,最可能去的购物场所是:A、 综合性百货商场 B、 主题商场 C、 超市 D、小店根据上表,电冰箱属于家用电器,调查中去超市所占比率是:44.4%,即:它是最可能去的场所。正确答案为C2、 总的来说网民最少光顾的打折场所是:A、综合性百货商场 B、主题商场C、超市 D、小店光顾最少的场所应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