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车身校正课件_第1页
轿车车身校正课件_第2页
轿车车身校正课件_第3页
轿车车身校正课件_第4页
轿车车身校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二 轿车车身校正课题一 轿车车身严重损伤的检修第一节 概 述轿车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遭遇交通事故,无论是车与车相碰撞,或是车与固定物相碰撞,都可能导致轿车受到严重损伤。修复这种严重损伤的轿车,通常需包括检查、校正车身和车架的变形(包括扭曲、偏离、下垂、皱折、菱形变形等)以及需更换已被严重损伤的焊接钣件等,(如图2-1所示)。图2-1 轿车严重损伤的修复 任何损伤车辆要对其进行正确的修理,都必须首先准确地诊断出它的损伤,包括确定损伤类型、部位及损伤程度等。在诊断碰撞损伤时应进行如下工作: (1)应知道车辆的结构类型。 (2)观察、分析碰撞点的位置。 (3)观察确定碰撞力的方向及传递方向,确定可

2、能被损伤的部位,并对其进行检查。 (4)确定损伤是仅局限于车身,还是涉及到其它功能部件或组件(例如车轮、悬架、发动机等)。 (5)沿着碰撞力传递的路线对损伤部位进行系统地检查,以找到不易被发现的任何损伤,例如,通过检查车门的装配状况就可确定车身立柱是否被损伤。 (6)对车身、车架主要部件进行测量,并检查车身高度。通过比较实际测量尺寸与该车型修理手册规定的尺寸。也可使用中心表,比较车身左边与右边的测量尺寸,来确定车身状况。 (7)使用适当的测量装置来检查悬架系统和车身的全部损伤。 在一般情况下,车辆碰撞损伤诊断可按(如图2-2所示)程序进行。图2-2 车辆碰撞损伤状况的诊断一、汽车碰撞状况的确定

3、 为了确定车辆碰撞时的状况,必须预先知道以下信息: ·车辆的类型、尺寸、形状和碰撞时车辆相互陷入的速度。·车辆在碰撞时的速度。·车辆在碰撞时的角度和方向。·碰撞时车内乘员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不同碰撞类型,会导致车身和车架产生不同类型的损伤。例如,汽车前部正面碰撞,若碰撞点在下部(如图2-3所示),由于车身的惯性质量就可能导致车身后部向上变形。如果碰撞点较高,就可能导致发动机舱和车身顶板向后移动,而使车身后部向下移动。如果汽车前端与较大面积的阻碍物碰撞和汽车前端与小面积的阻碍物碰撞,其碰撞后的车身变形情况是十分不同的,(如图2-4所示)。图2-3 轿车前端

4、碰撞的结果图2-4 前部正面碰撞实例A、前端碰撞面积较大的实例;B、前端碰撞面积很小的实例对于带有车架的轿车,当碰撞部位不同时,其变形方式和变形部位也不一样。(如图2-5所示)为带有周边梁的车身,在前或后端发生碰撞时,可能发生折叠的部位,图中画有圆圈的部位为车架设计时为了吸收前、后碰撞时主要碰撞能量的较软部分,这种车身用橡胶支承垫安装在车架上可以减少冲击由车架传递给车身的影响。当汽车受到较大撞击时,车身与车架的连接螺栓可能被弯曲,导致车身与车架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图2-5 周边梁车架可能发生折叠的部位二、车架碰撞损伤的类型当碰撞类型不同时,车架可能发生五种损伤形式。(如图2-6所示)为各种侧向

5、偏离损伤。这是当汽车不同侧向部位遭碰撞时的损伤。通常车架的侧向偏离发生在车架中部或后部,通常侧向偏离损伤点是可以观察到的,车架的一根梁向内弯曲,而另一根梁的相对部分向外弯曲,(如图2-7所示)。车架侧向偏移,可通过车身部件出现的异常现象来判断,例如车门,在长边处出现间隙,在短边处出现皱折等。图2-6 不同的车架侧向偏离损伤A、车架前端侧面受撞,车架向一侧偏离;B、车架后端斜碰撞,车架向上和向另一侧偏离;C、车架外部发生双向偏离;中心线图2-7 车架侧向偏移损伤规则车架产生下垂损伤,(如图2-8所示)汽车右前端碰撞,碰撞力向下,使车身发动机舱部位下移,导致车架左前端下垂。下垂损伤通常是由于从前端

6、或后端对其进行撞击而引起的。它也可能发生在汽车一侧或在两侧,(如图2-9所示)。中间部位的下垂损伤通常可通过观察来发现,即通过观察护板和门之间的上、下间隙来确定,若上部间隙比下部宽,则表明有下垂损伤。同时也可看到车门的铰链被冲撞而显得太低。在大多交通事故中,汽车产生下垂损伤的类型是共同的,车架出现足够的下垂量,是为了防止车身钣件因产生皱折或弯曲,而使车身失准,而车架自身的缺陷未被发现。图2-8 车架的下垂损伤实例A、下垂损伤发生在车架右前端;B、下垂损伤发生在车架左后端图2-9 车架中部的下垂损伤A、因前端碰撞使边梁下垂;B、因后端碰撞使边梁下垂 折叠损伤是指汽车车架部件的任何部分,当其尺寸较

7、标准长度短时,则认为发生折叠损伤。折叠通常是因前发动机舱罩向前受到限制或后风窗向后受限制而引起的(如图2-10所示)。如果车门未受影响,其装配位置正常,开闭未受阻碍。而严重的变形和皱折将发生在护板、发动机罩和车架的触角处。车架通常在车轮上部向上拱起,而导致弹簧壳被损坏(如图2-11所示)。在出现折叠损伤时保险杠通常只出现很小的垂直变形。这类损伤是因前或后直接碰撞引起的。图2-10 折叠损伤实例A、折叠损伤出现在前左边梁;B、折叠损伤出现在后左边梁图2-11 车架前后部出现的折叠A、汽车前端碰撞,车架出现折叠和弯曲;B、汽车后端碰撞,车架折叠 菱形损伤(如图2-12所示),它通常是指汽车的一边向

8、前或向后移动,而使车架或车身偏离正确形状(矩形),而呈现出类似的平行四边形。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汽车的一角或前或后部发生偏心碰撞。菱形损伤将影响整个车架。菱形损伤不仅发生在边梁,而且发动机罩和后行李舱盖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如果发现发动机罩和行李箱盖未对准则表明车架已出现菱形损伤。图2-12 菱形损伤将影响整个车架的对准 领近轮罩的翼子板可能出现弯折或者顶板与翼板连接处弯折,皱折和弯曲损伤还可能出现在乘客舱或行李舱地板。通常出现菱形损伤时伴随有折叠和下垂等组合损伤。 扭曲损伤(如图2-13所示),它表示汽车的一个角较正常时高,而相对应的一个角可能较正常时低。扭转损伤可能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碰撞隔离桩

9、或中间隔离带而引起的。当汽车后角受到碰撞时亦有可能。诊断扭转损伤时,必须细致,即使钣件未出现损伤,车架亦可能有扭转变形。因为,扭曲损伤往往是隐蔽在车下的。当汽车的一个角由于撞击而被推向上,而邻近的角被扭曲向下。如果汽车的一个角被撞击下垂,并导致弹簧损坏时,通常必须检查扭曲损伤。图2-13 扭曲损伤将对整个车架产生影响 当车辆的一角被碰撞时,其变形情况(如图2-14所示),扭曲损伤的诊断,通常是根据实际经验来确定车架可能产生哪些变形。并按下列次序来检查损伤:侧向偏移、下垂、折叠、菱形、扭曲。无论哪种损伤,都是因损伤部位承受与碰撞方向相反的拉力或推力。而修理时必须按与损伤形成过程相反的程序进行。图

10、2-14 扭曲变形的诊断在一般的碰撞和交通事故中,导致车辆出现的损伤往往是一种或多种损伤的组合。例如,侧向偏离和下垂损伤往往是同时频繁发生的。而且在这些碰撞中通常会影响车架的横梁,特别是前横梁。例如在翻滚事故中,前横梁因安装有发动机,由于发动机的重量,会对前横梁部位产生拉或推力,而导致前横梁下垂,而前横梁的损伤又是人们最不希望发生的,因为前横梁会影响汽车的操纵性,所以一旦损伤必须校正。三、车身车架碰撞损伤的检查 汽车车架的缺陷可以通过比较车身摇臂钣与前后车架之间的空隙予以检查,通过比较前护板和轮毂前后之间的空隙(如图2-15所示)来判断。为了检查前车架的缺陷,可测量前保险杠后安装孔至前车架梁部

11、件的左右两边尺寸进行比较。图2-15 测量轮罩下部尺寸测量尺寸;保险杠后安装螺母;前车架梁邻近孔 对于承载式车身在碰撞时可能发生损伤的部位,最好按(如图2-16所示)的锥形规则来检查。承载式车身为了吸收碰撞时的能量,车身通常设计成在遭到碰撞时通过使车身折叠和破裂来吸收冲击能量。碰撞力的传递结构,是通过扩大车身的变形范围来吸收的。这种力的传递特性,直至碰撞能量被完全吸收。因此,可将碰撞点视为锥形的顶点。锥形的中心线可作为碰撞方向上的作用点,锥形的深度和扩展范围,表示碰撞力的作用方向和经车身的传递范围。图2-16 对整体式车身确定碰撞对其影响的最好方法是利用锥形概念 由于承载式车身结构是由薄金属钣

12、件连接而成,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大部分为金属钣件所吸收,而且碰撞冲击波的影响,是通过车身构件传递的,所波及的损伤称为第二次损伤,(如图2-17所示)。通常这类两次损伤发生在承载式车身的内部构件或朝向汽车侧向相对端,(如图2-18所示)。图2-17 碰撞能量为乘员舱周围构件吸收碰撞力;压皱区域 图2-18 侧向碰撞时车顶由于惯性质量的影响朝被撞击一侧移动碰撞力;惯性力;碰撞力导致的损伤区域 为了防止和控制第二次损伤产生的变形,以获得较大的乘客舱安全空间,承载式车身的设计,通常是通过使汽车前端或后端部件折叠来控制的(如图2-19所示)。这些区段是车身设计时事先设定的损伤区。因此,碰撞冲击波传到车身构件

13、的能量及车身构件消耗的能量大大减少。此外,汽车前部的碰撞冲击能量是由车身前部及其折叠区段吸收的(如图2-20所示);汽车后部的碰撞冲击是由车身后部吸收的(如图2-21所示);而汽车侧向碰撞冲击是由摇臂板、车顶侧架、中间立柱和车门部件的变形来吸收的。图2-19 承载式车身碰撞冲击能量吸收区段的实例图2-20 承载式车身前折叠变形区段实例图2-21 承载式车身后部碰撞冲击能量吸收部件实例变形部位;吸收碰撞能量的部件 对于承载式车身,在不同碰撞事故中,其损伤情况分述如下: 前部碰撞:汽车前部碰撞时对汽车的损害取决于汽车的惯性质量、速度、碰撞冲击部位和碰撞原因等。当汽车发生局部(非重要)碰撞时,保险杠

14、被推向后、汽车前部部件损伤。如保险杠支承、前护板、散热器支架、散热器上支架、发动机罩锁支柱等。如果汽车前端碰撞能量进一步增大时,前护板将接触前门。发动机罩链将向罩顶部方向向上弯曲,而且前边梁将向前支承横梁弯曲,(如图2-22所示)。如果冲击能量足够大,则前护板围裙和前车身立柱(特别是前门上铰链安装部位)将被弯曲,而引起前门下垂。此外,在前部被撞时,车身前部侧向元件将产生变形,前悬架部件将产生弯曲并撞击钣件和前部地板盘,使其弯曲以吸收冲击能量。图2-22 承载式车身弯折和分隔作用弯折;分离 如果前部碰撞不是正面碰撞,而是呈一定角度的斜碰撞。则车身前部侧向元件,还会产生轴向和侧向的转动变形(弯折)

15、以及垂直弯曲,(如图2-23所示)。由于左右前部侧向元件是经横向元件连在一起的,因此冲击能量也会从冲击点传至相对的一侧,导致其变形。图2-23 整体式车身侧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弯曲变形 后端碰撞:汽车后端发生碰撞时,其损伤程度取决于碰撞部位、碰撞时的相对速度、碰撞物的特性和汽车的惯性质量。当碰撞能量比较小时,后保险杠、后部钣件、行李舱盖和后地板盘可能会产生变形,而且后部翼钣将凸出。如果碰撞能量足够大时,后部翼板将向地板盘和汽车四个车门的方向被压扁,汽车中部立柱可能被弯曲。冲击能量,被以上所述部件的变形及后侧梁上扰所吸收。 侧向碰撞:汽车产生侧向碰撞时,其损伤程度,取决于汽车结构。通常,当碰撞严重时

16、,车门、前部和中间立柱以及地板均将发生变形。当前护板或前翼板遭受到一个大的垂直冲击时,冲击能量传递给汽车相对一侧。当汽车前护板中部遭受冲撞时,前轮被推向内,而且冲击能量从前悬架横梁,传给前边梁。在这种情况下,前悬架元件会被损坏,而且前轮定位角会发生变化。由于转向装置通常在侧向冲击时会受到影响转向装置的连接杆件、转向器或转向齿条可能会被损伤。 顶部撞击:当有外来下落的物体撞击在车顶上时,它不仅会导致车身顶板变形,而且会影响顶板边梁、翼板及风窗玻璃出现损伤。当汽车发生翻车事故时(汽车翻滚),车身立柱和车顶钣均会产生弯曲,而且弯曲立柱的相对端立柱亦会受损伤。根据汽车翻车的方式不同,例如纵向滚翻时,车

17、身前部或后部被损伤,在这种情况下,损伤程度可根据车窗和车门周围的变形来确定。第二节 碰撞损伤范围的直观确定一、常见的损伤部位 在大多情况下,因碰撞而损伤的部件都伴随有结构变形或断裂的迹象。在进行直观检查时,检查人员应站在汽车后部观察整个汽车,以评估碰撞的方向和尺寸(即汽车遭受碰撞的部位);评估碰撞能力是如何传递的,并确认损伤部位。也就是说,检查人员应全面调查整车有无扭曲、弯曲、歪斜等损伤。然后观察各部件并确定其有无损伤,以及哪些损伤是由碰撞引起的。汽车上很多部件的损伤是因碰撞力的传递而引起的,这些损伤表现在车身的一定部位,这是由于碰撞力的传递特性,表现为在车身坚固部位易于通过,并在末端呈现构件

18、断裂。然后深入传递给车向部件。因此,在进行损失检查时,必须沿碰撞力的传递路线,即沿车身断裂构件或应力最大部位的路径进行检查,即按一定次序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逐个证实应力的存在,以及车身各构件连接部位是否出现错位、断裂和漆膜的剥落,常见的损伤部位(如图2-24所示)。图2-24 整体式车身侧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弯曲变形部件横断面发生突然变形的位置;、构件间连接部位、角和边缘部位;构件出现弯曲、扭曲、断裂或破损 由图2-24可见,车身构件易损伤的部位为:部件横断面发生突然变形的部位,以及部件已出现破裂或缺损的部位;加强筋或修补有缺口的部位;部件与部件的连接部位等。车身构件的角部和端部也容易出现损伤

19、。当检查碰撞损伤传递给车架构件时,例如边梁,其损伤位置是易于确定的,它通常在凹入的一面,因为它损伤后的形状是凹痕或弯折,而其相对一边的边梁则呈现凸出变形。车身的设计应保证其遭到碰撞时,其碰撞能量能沿着预定的路径传递,即能量从开始的碰撞点,经过车身构件传递,直至全部冲撞能量被吸收或消耗,(如图2-25所示)。因此,出现损伤迹象的部件,通常是非常靠近碰撞点的,因为撞击能量传递时,已逐步被消耗或吸收,其能量是逐渐减少的。图2-25 碰撞和损伤程度严重损伤;轻微挤压;轻微损伤;严重挤压二、损伤的检查与检查部位的分段1、检查部件间的间隙与配合各个车门部件使用铰链安装在车门立柱上的,为了确定车门立柱是否损

20、伤,可采用关闭和开启车门的简单方法,来观察车门位置是否正确,(如图2-26所示)在前端碰撞事故中,重要的是检查后门与摇臂板之间的间隙和水平差异,另一方法是比较汽车在左右两侧的间隙图2-26 车门位置的检查汽车经一段时间运行后,车门铰链由于磨损,会导致车门下垂,特别是驾驶员侧的车门,由于开关十分频繁。当车身因挠度影响而被抬起时,与之配合的车门亦会受到影响,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检查。2、惯性引起损伤的检查在有些情况下,由于部件的质量较大,例如发动机安装在橡皮支承垫上,当车辆遭碰撞时,由于惯性会产生强大的习惯力,而且是按其背部原来位置的轨迹移动的。因此,应对固定或悬置的部件和钣件损伤进行检查,对于具有

21、非承载式车身的轿车,其车身是通过橡胶支承垫固定在车架上的,当汽车遭到强烈碰撞时,通常车身和车架会移位,使车身的支承垫损伤。汽车碰撞时,车内乘员和行李因惯性可能引起车身产生两次损伤。这种损伤取决于乘员的位置和碰撞的严重程度。损伤频率较高的部件是仪表板、方向盘、转向柱和座椅靠背。行李舱中的行李,在惯性力作用下可能损伤车身后部翼板。3、承载式车身的检查段为了有助于检视承载式车身可能发生的全部损伤,将承载式汽车分为五个部位进行检查:第一部位:直接碰撞部位,该部位包括初始损伤部位;第二部位:除直接损伤外的其它车身损伤,称为第二次损伤;第三部位:机械部件的任何损伤,包括动力传动系及其附件;第四部位:乘客舱

22、及乘客舱内所有的装饰件、灯、附件、控制件和涂层;第五部分:乘客舱外的装饰件。(1)第一部位第一检查区域是对直接碰撞点导致的车身原始损伤(如图2-27所示)进行观测检查并列出损伤清单。仔细地检查车身外板涂装、附属的塑料板、玻璃、装饰件和外板下面的金属结构件的损伤状况。在汽车前端碰撞的情况下(如图2-28A所示)应检查的部位至少应包括:前保险杠系统、格栅、发动机罩、前护板、前灯、玻璃、车门和车轮。如果碰撞点在汽车后部(见图2-28B),应检查的部位至少包括:后保险杠系统、后翼板、行李舱盖、后灯、玻璃、车轮等;如果碰撞点在汽车侧面(见图2-28C)应检查的部位至少应包括:车门、顶板、玻璃、立柱、地板

23、盘、悬架等。图2-27 第一检查部位:直接碰撞点的原始损伤图2-28 碰撞部位A、汽车前部;B、汽车后部;C、汽车侧面在汽车被仔细检查后,车辆应从地面升起(如图2-29所示)以检查损伤涉及的范围。检查时应检查车身下部地板盘、支承部件,如发动机支架等,结构上的支承部位及梁等。在检查损伤部位的同时应观察能为损伤程度提供线索的信息,如撕裂缝、突缘损伤、焊点脱开、金属畸变等。图2-29 将汽车升起,检查汽车下部损伤(2)第二部位第二检查部位是指除碰撞点以外发生在其它部位的损伤(又称二次损伤部位),(如图2-30所示)。如前所述,大多第二次损伤是由于碰撞力引起的,即由于碰撞力经车身构件传递而引起的,碰撞

24、力从碰撞部位向车身的邻近部位传递,如果力传递到邻近的钣件,碰撞力就被吸收。因此它可能涉及较大的范围。检查二次损伤时,应查清碰撞力的大小、方向(角度)、吸收碰撞力元件的强度等。搞清这几点,就可按(如图2-31所示),对二次损伤进行检查。例如观察钣件移动的痕迹和护钣、发动机盖车门间配合处不均匀的间隙。尽管在前部碰撞时去检查后行李舱盖看来是十分可笑的,但实践中在前碰撞时导致车后部钣件移位,以及行李舱盖关闭不严还是经常遇到的。图2-30 第二检查部位:二次损伤部位图2-31 对二次损伤的检查表面留下的伸展或皱缩痕迹;焊缝撕裂;车门、风窗、盖等位置失准;焊接失效;吸收碰击力的构件强度;碰撞力;碰撞力方向

25、; 当前部严重碰撞时,风窗立柱上部和门窗框架的上前角部位之间的间隙增大。比较右和左两边,可以看到发动机舱罩推动立柱向上移动的痕迹,而且导致车顶板移位。 对于屈伏的观察,车顶板的屈伏直接发生在中心立柱以上,它是当中心立柱共同遭受一强烈撞击所致。如果车辆顶钣呈月状,应在各拐角处检查屈伏。 检查后轮上面挡泥板和车门背面有否撕裂和屈伏。检查后翼板正好在后翼板风窗立柱下面有无屈伏痕迹,并检查后部车身梁的弯曲痕迹。 打开发动机舱和行李舱盖,观察有无油漆涂层撕裂和焊缝撕裂痕迹。观察钣件连接处焊缝。钣件焊缝(或焊点)周围被拉紧或撕裂,使漆膜松动。 (3)第三部位 第三部位主要是检查汽车机械部件的损伤。在一次碰

26、撞事故中,汽车的机械部件可能受损伤,特别是支承部位易损伤(如图2-32所示)。有些损伤必须检查尺寸,否则是不易发现的。为了对承载式车身的机械部件进行概略的检查(如图2-33所示),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图2-32 对机械部件损伤的检查 图2-33 对发动机舱进行检查 首先进行观察:检查部件或组件的弯曲;检查安装部位是否撕裂或分离;检查是否油液泄漏。 若有可能起动发动机或转动曲轴,注意倾听有无刮擦或撞击的噪音;使用操纵装置,如制动器、转向器、加热器和空调器等,工作是否正常;是否有油液泄漏。 对转向和悬架装置进行快速检查:如果汽车的转向器为齿轮齿条式,悬架系统为麦克弗式烛式悬架。检查时,使其处于直线工

27、作位置,对其进行振动回弹检查,即可检查出该装置有无损伤。(4)第四部位 第四部位主要是检查乘客舱内部附件的损伤,(如图2-34所示)。拉起地毯和周转隔热材料,观察金属钣件移动的痕迹,检查座椅安装、安全带锚栓、仪表板和车内由于乘员动量而导致的损伤痕迹。具体检查步骤如下:图2-34 检查乘员舱内部 转动方向盘,使车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检查方向盘是否在中间位置,有无自由行程;根据直接碰撞的部位*大型板件*玻璃*发动机罩*前护板*前翼子板*行李箱盖*保险杠与能量吸收系统*接合处保护层*散热器*格栅*大灯*停车制动灯*转向灯*尾灯*牌照灯*焊缝*附属部件*内部结构板*支撑杆*两侧车门*车门和中间立柱部件

28、*支承中心*加强筋*支架部件*边缘焊缝*焊点*空调冷凝器 第二检查部位*焊缝断裂或撕裂*漆膜起皱*漆膜脱落*地板起皱 *大型板件*板件围栏*车门槛地板*后翼子板*车顶板*车顶侧板*车顶支撑件*后围板 第三检查部位*仪表板和安装点*仪表*音响控制*暖风控制*空调系统控制*仪表板贮藏箱*蓄电池与支架*装饰板及装饰部件*车门内外装饰件*座椅支架*后视镜*雨刷器及部件*方向盘*轮悬*悬挂系统*变速杆和连接杆*车门控制系统*安全带及锚扣系统 表2-1 车身各部位的检查项目检查仪表板部件;检查座椅是否弯曲或移位;各操纵踏板是否移位或发生变形,是否相互干涉;操纵变速杆,检查其是否正常;检查车门控制;检查仪表

29、板贮藏箱;检查音响系统;检查加热器和空调系统,检查后视镜等;在后行李舱检查搁板支架的固定、行李舱地板和备胎固定,观察其有无移动痕迹。(5)第五部位 主要检查汽车外部(如图2-35所示),仔细检查表示有二次损伤的迹象,如外形是否匹配;装饰线是否对齐,以及涂层状态,以确定专门材料,如塑性填料和玻璃纤维填料的状况。此外,还必须检查;天线、后视镜、手柄和雨刷等,见表2-1所示。列出了五个部位的必须检查项目。当碰撞部位不同时,根据检查结果可以让我们了解碰撞力的传递有多远。因此损伤的类型和方向还不能完全明白,必须要通过测量后,才能完全弄清。图2-35 检查汽车外部部件的损伤情况 第一检查部位 课题二 轿车

30、车身损伤校正车身校正工作表面上看它是一个既粗糙有困难的体力工作。但如果掌握了车身的校正原理又有适当的校正设备,车身校正又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工作,而最重要的是校正要求精度高,特别是对承载式车身而言,车身是否校正校准会直接影响车轮定位,因此消除车身结构件和车架因碰撞而产生的内部应力及其变形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就需要使用各种液压校正设备,(如图2-36所示)而且还需要一套如前所述的精密测量系统。图2-36 车身液压校正实例第一节 轿车车身校正原理车身校正的的基本原理是在碰撞损伤部位施加一与碰撞方向相反的拉力,如图2-37所示,这种校正方法,对碰撞能量较小,损伤情况较简单,仅发生单一的变形

31、,例如仅产生局部折叠时是适用的,但当车身严重碰撞时,其原有形状用简单的校正方法已不能将其恢复至标准的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车身的钣件,受碰撞力的作用已变形成一复杂的正式正式形状并改变面貌了它们的强度。并改变了它们的强度。如果采用简单的在碰撞方向上施加拉力,由于各个钣件的强度和恢复率存在差异,因此,很难使其恢复原状。必须使校正能力按照每人钣件的恢复率来变化其大小和方向,以满足校正过程中,各个钣件对力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的要求。在确定校正力(拉力)的方向时,使校正设备置于一定角度,使用的拉力正交于弯曲部分,如图2-38所示。改变作用力方向的一种方法,是将校正力(拉力)分为两个或多个方向的分力(

32、用这种方法来改变合力的方向)。使用这种方法可获得最好的效果,如图2-39所示。图2-37 校正力(拉力)的施加方向A.输入方向在箭头方向后面,引起的损伤在Y和Z方向;B.校正力在输入方向相反的方向;C.如果Y和Z损伤程度不同,需要根据Y和Z损伤的程度改变校正力的方向碰撞力输入方向;校正力与输入力的方向相反;拉力在有效拉力方向;拉力在输入力方向相反方向图2-38 确定校正力(拉力)方向的原理A、B.认为修理部位已完全校正的状况,是沿着假想线,安置一参考点,使校正力方向如图所示,使轴沿要求的轴线方向伸展;C.当施加校正力并使弯曲恢复,该部件已被校直拉校参考点;固定点由于校正和仅作用在一个部位,它将

33、不可能导致正确的修理结果。因此,应推荐同时在多个部位施加校正力(拉力)。这为将校正力(拉力)的方向施加于输入方向相反的有效方向上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二节 校正设备每个碰撞修理设备,都必须具有能按修理需要实施各种基本修理功能的装置。除非该装置已被善至要求的水平。更确切地说,现有车身修理车间已具有的校正设备的功能已完全能满足前轮驱动式轿车车身校正的要求,可使其恢复至制造标准,这些校正设备可提供:图2-39 如果校正力(拉力)被分为两个方向(X和Y),则合力方向(Z)可通过改变两个分力大小,使其方向和大小发生任意改变(1)对所有车身构件进行精确校准;(2)具有复合结构锚栓和固定夹紧装置;(3)具有复合

34、式校正油缸,并可在全程内校正(拉)。在非承载或半承载式车身的汽车上,如果车身下部的结构(车架)已被修复至正常状态,即车架的各控制点均已校准,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汽车的悬挂系统、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安装位置应已被校准。但对承载式车身的汽车而言,其“车架”即意谓着是整个车身结构,而承载式车身的控制点(参孝点),有些控制点则在结构件的一定高度上,因此已超出通常二维磁针准设备的范围。虽然承载式车身的结构,可容忍校正过程中的这种“近似和误差”,这是因为承载式车峰的结构是用薄钢钣冲压焊接的。这一点对第一次正确使用校正装置是特别重要的。所以说,一个校正装置仅能指示何处有失准现象是不够的,对于承载式车身的修理还

35、要求校正装置必须能指出各控制(参考)点的失准量与失准的方向。具有这种功能的校正设备可帮助车身修理技工在准确地规划整个校正次序及如何监控每次校正时效果和进展程度。目前不少制造厂家已生产有多种能适用于常规式或承载式车身碰撞损伤的修理。一、地板式校正系统地板式校正系统有两种型式:一种如图2-40A所示的“拉桩抓钩”式系统;另一种如图2-40B所示的“底架式校正系统”,它具有由标准型钢焊制成的底架和拉桩、抓钩等。这两种类型的校正设备都是利用车身内地板来进行校正的,当使用“拉桩抓钩”系统进行固定时,必须注意使用两个方向上固定的拉力相互平衡。另外,这两种类型的校正系统都有一个液压油泵,用于或压缩空气操纵,

36、以提供校正力,推动一个校正泵柱塞进行校正工作。校正链条将校正柱塞与汽车相连,而且拉桩柱塞的支承点通过链与底架的格栅系统相连。被校正的汽车通常支承在有支座的带有横向管状支承卡的台架上,如图2-42所示。图2-40 底板式校正系统 A.“拉桩抓钩”系统;B.型钢格栅底架系统横管支承卡被装在横管上并被可靠紧固,链被安置到横管支承卡上,而且链被钩在锚桩或底架格栅上,拉紧链条使其安全地固定。当链条松弛时应用紧链器使链条倥短拉紧,如图2-43所示。图2-41 固定装置在两个方向上的拉力必须平衡图2-42 固定支承瞳的安置图2-43 链条的拉紧方法 紧链器为了进一步做好校正前的准备,柱塞在柱塞支座中的位置应

37、保证其施加校正力的方向符合要求,使柱塞上升至要求高度,拉紧链条并使其销定在带有横销的链条端头,将链钩在支承架上。应使支承架、柱塞支座、和与汽车上的连连接点均应保证校正力(拉力)方向的直线上。将泵钩挂在柱塞上并连接一根空气管到泵上。接通泵收紧松驰的链条并开始进行校正(开始拉)。地板式校正系统对小型车身修理车间而言,是一种理想的校正装置。因为这类柱塞或校准及动力附属设备是十分简单易得的,且使用方便。其校正部位还可用作其它目的。如果采用两个地板式校正装置可提供快速地钩挂,采用单个或复合式校正(拉),而且明确固定不会牺牲空间。大多数地板式校正系统均使用一个被称为“动力柱”或“动力桩”以提供外部的校正动

38、力,如图2-44所示。而且在校正时“动力柱”或“动力桩”常常提供的是拉力。二、无链式固定系统这种无链式固定系统被设计成低外形,以使它能足够接近于地板并能快速地对汽车加载,而且其高度也足以能方便地接近汽车的车身下部。该部件可调长度、宽度,使车身修理技工可以有效地去调整所有的汽车尺寸。(1) 利用无链式固定系统进行校正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2) 将汽车的一端抬走并安装下车身夹紧装置,如图2-45A所示(3) 经过下车身夹紧装置和汽车下部底座插入支承管,如图2-45B所示;(4) 确保该系统柱塞锁止位置与地板支点的固定可靠,如图2-45C所示;(5) 在汽车介部相对端重复上述工作,如图2-45D所

39、示。图2-44 和种“动力柱” 图2-45 将汽车安装于无链支承系统上的安装步骤汽车在无链校正装置上校正时应确保在支座上固定可靠。这种校正装置允许在围绕汽车360范围内的进行校正,校正时采用“动力柱”或“动力桩”来提供校正拉力。三、车身和车架拉器图2-46所示为一种校正车身或车架的校正装置,这种装置带有液压动力系统,它安装可拆式主车架和用校正链和车架损伤部位夹紧装置之间。这种校正装置通常使用在校正一些局部损伤。这种校正装置易于拆卸和易于安置在汽车损伤部位的任何方向以保证校正力方向与碰撞力方向正好相反,如图2-47所示。必须指出,这种校正装置只能在单一方向进行校正。因此只能校正简单的损伤。图2-

40、46 利用车身和车架拉器进行校正工作实例图2-47 利用车身和车架拉器可易于安置在碰撞操作输入方向的位置碰撞方向牵引方向四、台架式校正系统大多数台架式校正系统都是具有施拉“动力柱”或铰链臂等,可提供车身修理技工在汽车的任意角度,任意高度的360范围内的位置上进行校正,它可以按需要向上拉,也可以向下拉,如图2-48所示。实际上,它可以在台架的整个与地板相平的高度上进行校正,如图2-49所示。而且大多台架是液压倾斜的,因此,可以利用汽车的动力或利用配选的动力铰力盘来拉,如图2-50所示。大多数台架式校正系统还带有测量装置,如图2-51所示,带有通用量系统的台架式校正设备。五、固定式或移动式校正台架

41、这种校正装置是在固定的台架上校正车身和车架的,亦能同时进行多方向的牵引和同时测量与校正车轮定位。校正台架有两种类型,即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图2-52所示为一种固定式校正台架;图2-53所示为一种轻便或移动式的校正台架。当利用轻便式或移动式校正台架进行车身和车架校正工作时,其操作步骤如下:1、 首先将汽车安装在校正台架上,使汽车固定于运送横梁上。应用维修摇杆式千斤顶将汽车前台升起,将运送横梁滚入汽车下,调整底盘托架并安置它们使与焊接梁夹紧,紧固托架螺栓(见图2-54A),升起汽车的一端,使其相对于轴有最大的伸出;图2-48 利用台架式校正设备进行车身校正A向上拉;B向下拉图2-49 有些台架式校

42、正设备可以被安置在与汽车底板持平的全台架高底上进行校正 图2-50 许多台架式校正设备是液力倾斜的经便能利用汽车自身动力或利用动力铰盘的拉力来校正 图2-51 用于大多台架式校正系统的通用测量系统 (1)对汽车的另一端进行上述相同的工作,并确保所有的底盘托架被固 定坚固。如果运送横梁与车轮相配合,表明车辆已位于正确位置,如图2-54B所示;(2)将千斤顶置于汽车下面的支承部位,当车架升至与运送横梁相遇时,用丝杠安置横梁在最接近千斤顶与车架外,如图2-54C所示。继续升起车架直至高度适合于校正工作时为止,然后将轴落在架上。并在另一端进行相应的工作,最后用固定螺栓拧紧;(3)当进行校正时,将校正器

43、或柱塞安装在校正梁上,用轮子将其滚入到要求的位置并用螺栓将其固定在该位置。梁的方向决定了拉力的方向,例如,当校正车身横向偏斜变形时,校时横梁的位置应与主架呈直角,如图2-54D所示。此外,还有普及型台架校正系统,如图2-55所示,它由地板固定装置和拉校系统两部分排列组合而成(有两种型式:拉桩挂钩和底架式),再加上一个支架。这种地板/支架校正装置的排列有两种最佳方式,一个称为台架式固定系统,这已在第六章第四节中讨论过。将汽车放在这类校正装置的台架上之前,为了最有效地利用台架,有几件事必须要做。这包括汽车和台架自身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必须先观察确定汽车损伤的程度,并根据损伤情况制订

44、一个修复它的方法和规划。作为一般规则,一个台架系统,无论汽车遭受的损伤是否包括悬架、转向或动力传动系的安装点,都可以使用该系统。当然 ,包括损伤的型式和原因,例如,一个侧向碰撞,如果悬架部件和它们的固定没有被直接损伤,由于损伤变形发生在汽车结构件的中部,使全部车身发生偏离,确定碰撞损伤情况是否为特殊碰撞,用眼观测是否符合此规则,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者用测量尺或测量规进行测量,包括采用对角线测量以检查菱形变形和测量长度以检查皱褶变形等,并初步分析损伤的起点和终点。运用全部有关车身的尺寸数据,包括车身尺寸手册、汽车使用维修手册,或者通过对未损伤的同型同年代一进行检查所获得的尺寸。通过测量并与标准尺

45、寸相比较,以确定是否利用台架式校正系统。图2-52 一种固定式校正台架图2-53 一种轻便式或移动式校正台架图2-56为型架式台架校正系统,利用型架图表(如图2-57所示),将型架安置在汽车损伤部位的横梁上,如果运用螺栓穿入式夹紧机构,则螺栓应被穿入汽车相应部位或被安置在横梁上。这种校正装置要求有最少三个控制点点应在汽车的损伤部位,以保证汽车能被正确地安装在台架上,这三个位置将成为基准平面,作为以后所有测量的基准。通常要求所选的型架在未损伤部位安装时,不拆卸或尽可能少拆卸部件。图2-54 利用轻便式台架进行校正工作的操作步骤A.将汽车前端升起并安装在托架横梁上;B.将汽车后端升起并安装在托架横

46、梁上;C.用千斤顶升起车架一端,用丝杠安置横梁在最接近千斤顶与车架处,再将车架升至合适高度,使轴落入架上。然后在另一端进行相应工作;D.校正横向斜移变形时,使校正横梁与主架成直角图2-55适用于地板固定式校正系统的台架图2-56将型架夹紧装置安置在专用台架上图2-57型架参考图表 对于汽车前部损伤,型架安置在汽车中部和后部未损伤部位。而对于汽车后部损伤,则应将型架安装在汽车中部和前部未损伤部位。总之校正时型架的选择和它的安置应根据汽车的结构和它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在有些损伤部位校正时,是不需要利用型架的,如图2-58所示。在有些情况下,由于车辆遭到严重损伤,例如严重的侧向碰撞,在汽车上已找不到三

47、个未损伤的控制点,这种台架式校正系统仍然可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可在车身下部寻找三个不是原定控制点的三个点,这三个点应能被安置在台架上,安装时可能要求汽车在台架上的位置有所移动,直至完成被可靠安装在台架上为止。这样就可利用前述的常规测量方法,对安装在台架上的汽车进行测量。一旦汽车被安置在横管上(图2-58),而且台架已滑入车下,检查(测量)损伤部位和型架的位置以准确地确定损伤的位置、方向和损伤的程度。宽松地安置最外面的一个型架的位置上,如果螺栓正好能插入型架(如图2-59),用千斤顶顶起台架,直至型架能与汽车上的正确控制点及台架上的安装位置相匹配,如图2-60A所示,继续用千斤顶直台架,直至汽

48、车的重量已离开横管,拆除横管、支架和下车身夹紧装置(如果安装时装有夹紧装置);并使汽一和台架落下;第二步如图2-60B所示,将固定夹紧装置啮入并夹紧;重复上述过程在汽车的另一端和另一边,并安装固定型;此时,汽车已被安置在台架上,如图2-60C所示。此时,汽车已作好校正或进行其它修理工作的准备。车上的有些部位是不能安装型架的,如图2-61所示。大部分台架式校正装置都安置有“动力柱”或“动力校正臂”等校拉装置。“动力柱”可以在台架或平台的360范围内安装在任意位置或任意角度,以提供所需的校正拉力,如图2-61所示。大多数台架式校正系统都配备有车身测量装置。图2-58安置汽车在横管上图2-59安置型

49、架在正确位置 六、其它校正附件大多数校正装置经常使用的两种附件是发动机保持(图2-62)和一种轻便式的可以拉或推的校正臂(图2-63)。每当需要拆除发动机或变速器的固定装置时,这种发动机保持架可以用来在校正台架上支承发动机或变速器,它支承在内护板及可调的宽度上。在其中间装有一个可调的链钩,用来将链固定于发动机上。拉/推校正臂可以围绕台架的两端从突缘上的中心位置作完全的旋转运动。在其它位置上它也可达到台架的端部和一边。该校正臂亦可用于沿台架一边的任何位置,用钩夹持在相对一边外突缘上。图2-60 型架的安装步骤A.用千斤顶顶起台架一端使型架与汽车的控制点和台架对齐;B.将固定夹紧装置啮入并夹紧;C

50、.重复上术过程,使型架安装在另一端;D.安装车身夹和链,使汽车固定在台架上轻便式液压校正臂已在车身修理动力工具一章中阐述,它是一种通用的校正工具,其结构如图2-64所示。因为它能被用于推、延伸、夹持和拉等,如图2-65、2-66所示,图中概括了这种轻便式液压校正装置的各种应用。图2-61 汽车上不需安装型架的部位不需采用固定装置;不需要采用固定装置;推荐采用固定装置图2-62 大多数台架式校正系统都具有校拉装置,图示为利用“动力柱”拉发动机图2-63发动机保持架用于保持发动机在安装位置图2-64 轻便式拉/推校正臂图2-65 轻便式液压校正臂系统的主要部件1推力柱塞;2高压液压管;3泵手柄;4

51、液力泵;5液压油贮油罐;6泵油塞;7、21、30连接附件;8、24、27、31、33插入式连接器;9柱塞;10、34套筒式连接器;11、22延伸管;12扩张器;13楔块;14.5/8"行程柱塞;15.21/4"柱塞;16拉力柱塞;17卧式液压泵;18工作手柄位置(仅10吨型有);19泵活塞向下时工作最佳;20立式液压泵(软管端向下作为最佳工况);23管;25柱塞;28管连接器;29锁销;32管连接器;35快速管接头;36柱塞A.轻便式液压泵的核心系统:高压液压管和液压柱塞、楔块或扩张器;B.泵的位置及其操纵;C.螺纹连接;D.快装式连接;E.快速同时连接(用于拉力系统)图2

52、-66 基本的柱塞系统机构包括标准的推、延伸、夹持、拉和扩张符号,以指示车身修理技工如何去进行每项工作1、21、30鞍形物;2柱塞连接器;3、4平座;5滑动扩张锁;6连接器;7推力符号;8、11、14、15、20、32、55柱塞;9、90V形座;10底座;12趾;13管;15、16、24柱塞下端;17楔柱塞;18扩张器柱塞;19扩张符号;22夹头;23管;25夹紧符号;26趾;27管;28销;29连接器;31夹头;33夹具;34钩;35链;36夹具钩;37拉力符号;38轴环;39环;40夹具;41拉力柱塞连接器;(一对);42延伸管;43拉力柱塞;44环;45夹具;46延伸符号;47销;48小

53、型拉力夹具;49、50延伸管;51销;52、53套圈;54、56连接器;57大型拉力夹具图2-67 用轻便式液压校正臂进行各种车身校正工作的概括1轻微的拉校工作;2轻微的推校工作;3使用动力柱拉校;4轻微的扩张工作;5标准的推校(10吨);6轻微的夹的紧校正;7轻微的推校工作;8标准(10吨级)推校;9校准(10吨级)扩展;10标准(10吨级)夹紧;11标准(10吨级)推校;12标准(10吨级)推校;13标准(10吨级)拉校;14楔块扩展;15扩展器柱塞扩展;16轻微的推校工作;17轻微的拉校工作;18标准(10吨级)拉校工作第三节 车身校直与重校技术对于传统非承载式车身、车架的汽车通常可采用

54、一系列单方向的拉校来校正,单个的在一个方向进行拉校对非姑载式车身/车架而言是有效的。当车身钣件的厚度为3.2-6.4mm时产生过拉或撕裂金属钣件的可能性不大,然而,这种情况在承载式车身汽车的修理时是少有的。因为,承载式车身是由24种规格的钢钣冲压装焊而成的,它的结构更为复杂,而且碰撞力更易于通过汽车扩展。因此,大多数承载式车身的损伤修理工必须采用复合拉校,有时校正时需采用4个或更多的拉校方向,而校正设备则必须具有这种功能,而且还可提供专用的夹紧装置以防止在拉校时结构件进一步损伤。对于承载式车身,如果采用单一的,在一个方向用较大拉力拉校时,则可能在被校正之前撕裂金属钣件。对于车身的校正过程通常的

55、步骤如下:(1)熟悉校正设备安全操作规则;(2)进行车身损伤分析(详见第六篇第四章);(3)用校正装置检查初始的夹紧装置;(4)在实施校规划时应用附加的夹具和校正装置进行检查。第四节 校正工作的安全意识 当使用校正设备时,如果安装不适当,不符合任何规定的规划,或者不正确地操作都会导致材料或其它严重的物理损伤。因此,校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校正设备严格按照制造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2)绝不允许不熟悉或不经正规培训的人员去操作校正设备;(3)查明摇臂板点焊处和底盘夹紧装置;(4)使用于拉校和固定的链,应符合推荐的尺寸和等级;(5)在进行校正前车辆必须可靠地固定。检查底盘夹紧和固

56、定螺栓的坚固;(6)牵引链必须可靠地安置在汽车的固定位置上,应确保其在校正时不会脱开,应防止链安置在尖角处周围;(7)对用力拉校的一边,在拉校时必须使用外部支承以防止拉校时汽车离开校正台架;(8)决不允许在进行校正时,用千斤顶作为汽车的支承,也不允许在车下进行其它工作;(9)应使用专用的汽车支承架作为汽车的支承,而且只使用推荐的汽车支承架作为校正装置;(10)拉校时使用夹具往往会滑动而引起金属钣件撕裂。因此通常使用保险丝来防止车身损坏和金属件损伤;(11)绝不允许台架与拉链或夹紧装置在一直线上。否则,当链断裂、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的的打滑或金属钣件被撕裂时,就会引损害或损伤,必须记住,这对于在汽车内部与外部同时进行校正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