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_第1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_第2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_第3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_第4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第2 2课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墨、名、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局面。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1.经济:铁器牛耕推动生产力进步,促进经济:铁器牛耕推动生产力进步

2、,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根本)(根本)2.2.政治: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政治: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3.3.思想文化:私学兴盛;思想文化:私学兴盛;“士士”阶层兴起。阶层兴起。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孟子与儒家一、孟子与儒家名轲,字子舆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孟子孟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 1、思想主张、思想主张(1 1)政治:)政治:“仁政仁政”(核心核心) 民贵君轻民贵君轻(2 2)人性论:人性本善)人性论:人性本善(3 3)道德观:养浩然之气;重义轻利)道德观:养浩然之

3、气;重义轻利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告子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不以规矩, ,无以成方园。无以成方园。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穷则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达则兼善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

4、人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 2、孟子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四书之一。一。” ” 3 3、孟轲被后世尊为、孟轲被后世尊为“亚圣亚圣”。2 2、孟子思想的影响、孟子思想的影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二、荀子与儒家二、荀子与儒家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荀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1、思想主张、思想主张 a.a.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思想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思想 “ “天行有常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 b.b.人性论人性论:“:“性恶论性恶论” c.c.治国

5、思想:礼法并施治国思想:礼法并施2 2、影响、影响战国百家思想的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的影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治之经,礼与刑。治之经,礼与刑。” “” “君者,舟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再涅,与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再涅,与之俱黑俱黑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以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为背景,深度刻画了人类在面对战乱纷以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为背景,

6、深度刻画了人类在面对战乱纷扰时最原始的人性,剧中的主角是来自于扰时最原始的人性,剧中的主角是来自于墨家墨家的革离,他带领人民的革离,他带领人民抵抗庞大的军队攻击。抵抗庞大的军队攻击。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三、墨子与墨家三、墨子与墨家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墨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1、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尚力尚力 尚贤尚贤节用节葬节用节葬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 2、评价、评价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的利益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战国以后,其思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战国以后,其思想不再受重视想不再受重视

7、.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庄子,名周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要代表四、庄子与道家四、庄子与道家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朝三暮四朝三暮四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1、思想主张、思想主张“齐物齐物” ” “逍遥逍遥” 天与人天与人“不相胜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人必须顺应自然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五、韩非与法家五、韩非与法家l韩非韩非l战国后期思想家战国后期思想家l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的集大成者l韩非子韩非子法不阿贵,刑过不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匹夫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1、思想主张:、思想主张: a. 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法、术、势结合,建立

8、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央集权国家 b.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2 2、影响、影响 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要,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六、孙膑与兵家六、孙膑与兵家l孙膑孙膑l战国时期兵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家代表人物l孙膑兵法孙膑兵法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思想及影响、思想及影响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有利于已的形势,

9、重视人的作用。 他的军事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的军事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派 代表思想主张影响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法家 韩非子墨家 墨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 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

10、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等学生自我觉悟。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1、(、(20122012山东)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山东)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

11、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这一学派是 A A儒家儒家 B B道家道家 C C墨家墨家 D D法家法家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2. (20122012海南高考)儒家经典强调:海南高考)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上敬;上好义,则上好礼,则民莫敢上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情。”这段话体现的是这段话体现的是A.A. 民本思想民本思想 B.B. 仁政思想仁政思想C.C. 礼法并重礼法并重

12、D.D. 礼治为先礼治为先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3. 3. (20102010山东)山东)“视人之国,若视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这一主张属于A.A.儒家儒家“仁爱仁爱”思想思想B.B.墨家墨家“兼爱兼爱”思想思想C.C.儒家儒家“礼治礼治”思想思想D.D.墨家墨家“非攻非攻”思想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5(2011浙江文综浙江文综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

13、小国寡民小国寡民”相相关的是(关的是( ) 老子向往的理想社老子向往的理想社 屈原追求的屈原追求的“美政美政”理理想想 罗马法的基础罗马法的基础 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B C D【解析解析】C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6、(、(2011广东文综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孟子的这段话认为(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

14、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解析解析】C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7(2011福建文综福建文综16)唐律疏议唐律疏议记载: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解析解析】D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8(2011安徽文综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图图3A 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