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分类及承载力等_第1页
岩土分类及承载力等_第2页
岩土分类及承载力等_第3页
岩土分类及承载力等_第4页
岩土分类及承载力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录A 铁路岩土工程分类及其性质的划分本附录仅列出常用的分类标准,其它分类标准见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A.0.1 土的分类及名称1 土的颗粒分组应符合表A.0.11的规定。表A.0.11 土的颗粒分组 表A.0.12 碎石类土的划分 注:定名时应根据粒径分组,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3 砂类土根据土的颗粒级配的划分,应符合表A.0.13的规定。表A.0.13 砂类土的划分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4 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 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重量5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5 黏性土应根据土的塑性指数,按表A.0.14划分。表A.0

2、.14 黏性土的划分 注:Ip=WL Wp W L 液限 p 塑限6 由坡积、洪积、冰水沉积形成的,颗粒级配不连续,粗细颗粒混杂的土,应判定为“混合土”。土的名称为在主要土名前冠以主要含有物的名称。当主要含有物(碎石类土、砂类土、粉土、黏性土)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25%时,应定名为“微含”,如微含黏土角砾土、微含碎石黏土等;当主要含有物的含量大于或等于25%时,应定名为“含”,如含黏土角砾土、含碎石黏土等。A.0.2 土的密实程度1 碎石类土的密实程度应根据结构特征、地貌、天然坡形态、开挖及钻探情况,按表A.0.21确定。表A.0.21 碎石类土密实程度的划分 表A.0.22 砂类土密实程度的

3、划分 注: Dr =minmax maxe e ee -式中:max e 最大孔隙比;min e 最小孔隙比;天然孔隙比3 粉土密实程度的划分,应根据孔隙比按表A.0.23确定。表A.0.23 粉土密实程度的划分 4 黏性土的压缩性应根据压缩系数,按表A.0.24确定。表A.0.24 黏性土压塑性的划分 注:a 0.10.2为0.10.2MPa 压力范围内的压缩系数。A.0.3 土的潮湿程度1 碎石类土、砂类土的潮湿程度应根据饱和度,按表A.0.31确定。表A.0.31 碎石类土和砂类土潮湿程度的划分 注:S r =vw VV 100%式中:w V 水所占的体积 V V 孔隙(包括水及气体)部

4、分的体积 2 粉土潮湿程度应根据天然含水率,按表A.0.32确定。表A.0.32 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 3 表A.0.33 黏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 注:I L =ppI w w -式中: w 天然含水率 pw塑限含水率 pI塑性指数A.0.4 岩石的分类1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应符合表A.0.41的规定。表A.0.41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c 符合表A.0.42的规定。表A.0.42 Rc 与定性划分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 3 岩石的软化性按软化系数分类,应符合表A.0.43的规定。表A.0.43 岩石软化性分类 注:软化系数k r 为同一岩体中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与风干状态下岩石单轴抗压

5、强度的比值。4 新鲜岩石抗风化能力分级,应符合表A.0.44的规定。表A.0.44 新鲜岩石抗风化能力的分级 1 岩体按节理宽度分级应符合表A.0.51的规定。表A.0.51 岩体按节理宽度分级 表A.0.52 岩体节理发育程度分级 表A.0.53 岩体按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划分 表A.0.54 岩体完整程度划分 注:岩体完整性指数是岩体弹性纵波速度与同一岩体中岩石的弹性纵波速度比值的平方。5 岩体按风化程度分带应符合表A.0.55规定。表A.0.55 岩体风化程度分带 注:1 k f是同一岩体中风化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与未风化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比值;2 k p 是同一岩体中风化岩石的纵

6、波波速与未风化岩石的纵波波速的比值。6 岩体按结构类型分类应符合表A.0.56规定。表A.0.56 岩体按结构类型分类 7 岩层按层厚分类应符合表A.0.57规定。表A.0.57 岩层按层厚分类 A.0.6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应符合表A.0.6的规定。表A.0.6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注:1软土(软黏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泥炭)的施工工程分级,一般可定为级;多年冻土一般可定为级。2 表中所列岩石均按完整结构岩体考虑,若岩体极破碎、节理很发育或强风化时,其等级应按表对应岩石的等级降低一个等级。附录B 地基承载力本附录的地基承载力只适用于铁路路基、桥涵、隧道等工程。房屋、厂房等工程建筑的地

7、基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等的有关规定执行。B.0.1 岩土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岩土地基的基本承载力,一般情况下可按表B.0.11至表B.0.111确定。当有经验或用原位测试方法确定时,可不受附表限制。对重要工程应采用载荷试验、理论公式计算及其它原位试验方法综合确定。1 岩石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应符合表B.0.11的规定。表B.0.11 岩石地基基本承载力0(KP a ) 注:1 对于溶洞、断层、软弱夹层、易溶岩的岩石等,应个别研究确定;2 裂隙张开或有泥质充填时,应取低值;3 对于成岩程度极差(如第三系岩层)及风化成土、砂、砾状的岩层,可比照黏性土、砂类土

8、、碎石类土确定,当颗粒之间还保持一定联系时可适当提高。2 碎石类土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应符合表B.0.12的规定。表B.0.12 碎石类土地基基本承载力0(KP a ) 注:1 半胶结的碎石类土,可按密实类的同类土的表值,提高1030%;2 由硬质岩块组成,充填砂类土者用高值;由软质岩块组成,充填黏性土者用低值; 3 松散的碎石类土在自然界中很少遇到,需特别注意鉴定;4 漂石土、块石土的基本承载力值,可参照卵石土、碎石土表值适当提高。3 砂类土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应符合表B.0.13的规定。表B.0.13 砂类土地基基本承载力0(KP a ) 4 粉土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应符合表B.0.14的规定。表B.

9、0.14 粉土地基基本承载力0(KP a ) 注:1 e天然孔隙比,w 天然含水率。有括号者仅供内插。2 在湖、塘、沟、谷与河漫滩地段以及新近沉积的粉土,应根据当地经验取值。5 Q 4冲、洪积黏性土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应符合表B.0.15的规定。表B.0.15 Q4冲、洪积黏性土地基基本承载力0(KP a ) 注:土中含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按质量计占全部质量的30%以上时,0可酌情提高。6 Q 3及其以前冲、洪积黏性土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应符合表B.0.16的规定。表B.0.16 Q3及其以前冲、洪积黏性土地基基本承载力0(KP a ) 注:1 压缩模量为对应于0.10.2MPa 压力段的压缩模量

10、;2 当压缩模量小于10MPa 时,其基本承载力可按表B.0.15确定。7 残积黏性土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应符合表B.0.17的规定。 注:本表适用于西南地区碳酸盐类岩层的残积红土,其它地区可参照使用。8 软土地基的承载力1)容许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k15.14CU+h (B.0.1)式中:h 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m ;对于受水流冲刷的墩台,由冲刷线算起;不受水流冲刷者,由天然地面算起;基底以上土的天然重度的平均值,kN/m2;如持力层在水面 以下,且为透水者,水中部分应采用浮重度;如为不透水者, 无论基底以上水中部分土的透水性质如何,应采用饱和重度; CU 不排水抗剪强度,kPa ;k 安全系

11、数,可视软土的灵敏度及建筑物对变形的要求等因素 选用1.52.5;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2)对于小桥和涵洞等一般建筑物基础,其基本承载力可按表B.0.18确定。表B.0.18 软土地基基本承载力0(KP a ) 1)新黄土(Q 3、Q 4)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应符合表B.0.19的规定。表B.0.19 新黄土(Q 3、Q 4)地基基本承载力0(KP a ) 注:1 非饱和Q 3新黄土,当0.85e 0.95时,表值可提高10%; 2 本表不适用于坡积、崩积和人工堆积等黄土; 3 括号内表值供内插用。2)老黄土(Q 1、Q 2)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应符合表B.0.110的规定。表B.0.110 老黄

12、土(Q 1、Q 2)地基基本承载力0(KP a ) 注:1 老黄土黏聚力小于50kPa ,内摩擦角小于25°,表中数值应适当降低20%左右;2 w天然含水率;w L 液限;e 天然孔隙比。10 多年冻土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应符合表B.0.111的规定。表B.0.111 多年冻土地基基本承载力0(KP a ) 注:1 本表序号15类的地基基本承载力,适合于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当序号15类的地基为富冰冻 土时,表列数值降低20%; 2 含土冰层的承载力应实测确定;3 基础置于饱冰冻土的土层时,基础底面应敷设厚度不小于0.200.30m 的砂垫层;4 表列数值不适用于含盐量和泥炭化程度分别超过

13、表B.0.112及表B.0.113中数值的多年冻土。表B.0.112 盐渍化冻土的盐渍程度界限值 表B.0.113 泥炭化冻土的泥炭化程度界限值 B.0.2 岩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岩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根据现场载荷试验或静力触探计算公式获取。也可按表B.0.21表B.0.211确定。1 岩石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表B.0.21的规定。表B.0.21 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p u (KP a ) 注:1 对于溶洞、断层、软弱夹层、易溶岩的岩石等,应个别研究确定;2 裂隙张开或有泥质充填时,应取低值;3 对于成岩程度极差(如第三系岩层)及风化成土、砂、砾状的岩层,可比照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确定,当颗

14、粒之间还保持一定联系时可适当提高。2 碎石类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表B.0.22的规定。表B.0.22 碎石类土地基极限承载力p u (KP a ) 注:1 半胶结的碎石类土,可按密实类的同类土的表值,提高1030%;2 由硬质岩块组成,充填砂类土者用高值;由软质岩块组成,充填黏性土者用低值; 3 松散的碎石类土在自然界中很少遇到,需特别注意鉴定;4 漂石土、块石土的极限承载力值,可参照卵石土、碎石土表值适当提高。3 砂类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表B.0.23的规定。表B.0.23 砂类土地基极限承载力p u (KP a ) 4 粉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表B.0.24的规定。表B.0.24

15、 粉土地基极限承载力p u (KP a ) 注:1 e天然孔隙比,w 天然含水率。有括号者仅供内插。2 在湖、塘、沟、谷与河漫滩地段以及新近沉积的粉土,应根据当地经验取值。5 Q4冲、洪积黏性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表B.0.25的规定。表B.0.25 Q4冲、洪积黏性土地基极限承载力p u (KP a ) 注:土中含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按质量计占全部质量的30%以上时,p u 值可酌情提高。6 Q3及以前冲、洪积黏性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表B.0.26的规定。 注:1 压缩模量为对应于0.10.2MPa 压力段的压缩模量;2 当压缩模量小于10MPa 时,其极限承载力可按表B.0.25

16、确定。7 残积黏性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表B.0.27的规定。表B.0.27 残积黏性土地基极限承载力p u (KP a ) 注:本表适用于西南地区碳酸盐类岩层的残积红土,其它地区可参照使用。8 软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表B.0.28的规定。表B.0.28 软土地基极限承载力p u (KP a ) 9 新黄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表B.0.29的规定。表B.0.29 新黄土(Q 3、Q 4)地基极限承载力p u (KP a ) 注:1 非饱和Q 3新黄土,当0.85e 0.95时,表值可提高10%; 2 本表不适用于坡积、崩积和人工堆积等黄土;3 括号内表值供内插用。10 老黄土地基的极限

17、承载力应符合表B.0.210的规定。 注:1 老黄土黏聚力小于50kPa ,内摩擦角小于25°,表中数值应适当降低20%左右; 2 w天然含水率;w L 液限;e 天然孔隙比。11 多年冻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表B.0.211的规定。表B.0.211 多年冻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p u (KP a ) 注:1 本表序号15类适合于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当序号15类的地基为富冰冻土时,表列数值降低20%; 2 含土冰层的承载力应实测确定;3 基础置于饱冰冻土的土层时,基础底面应敷设厚度不小于0.200.30m 的砂垫层;4 表列数值不适用于含盐量和泥炭化程度分别超过表B.0.112及表B.

18、0.113中数值的多年冻土。附录C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C.0.1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应根据围岩基本分级,受地下水、高地应力及环境条件等影响的分级修正,综合分析后确定。C.0.2 隧道围岩基本分级的划分,应符合表C.0.2的规定。其中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表C.0.2 铁路隧道围岩的基本分级 本分级;当有少量地下水时,围岩基本分级级者对应修正为级;当地下水量较大时,围岩基本分级级者对应修正为级。 C.0.4 隧道围岩受高地应力影响时,应按表C.0.4进行分级修正。表C.0.4 高地应力对隧道围岩的分级修正 注: 围岩岩体为较破碎的极硬岩、较完整的硬岩时,定为级;围岩岩

19、体为完整的较软岩、较完整的软硬 互层时,定为级。 围岩岩体为较破碎的极硬岩、较破碎及破碎的硬岩时,定为级;围岩岩体为完整及较完整软岩、较 完整及较破碎的较软岩时,定为级。C.0.5 隧道洞身埋藏较浅,应根据围岩受地表的影响情况进行分级修正。当围岩为风化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围岩基本分级考虑;围岩仅受地表影响时,应较相应围岩降低12级。附录D 环境水侵蚀性判定标准及防护措施本规定适用于铁路桥、隧、路基工程中遭受环境水侵蚀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房屋、厂房等工程建筑环境水的侵蚀性判定标准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D.0.1 环境水的水化学定量分析,应按下列的测定项目进行: 1

20、pH值 (氢离子浓度);2 游离二氧化碳(CO 2)含量;3 重碳酸根离子(HCO 3-)含量,当pH 9时,应测定碳酸根离子(CO 32-) 含量;4 氯离子含量(Cl -);5 钙离子含量(Ca 2+); 6 镁离子含量(Mg 2+);7 硫酸根离子(SO 42-)含量;8 钠(Na +)、钾(K +)离子含量;9 溶解固体(溶解盐或蒸发残渣)或矿化度; 10 腐植土、淤泥中有机物含量。D.0.2 环境水对混凝土的侵蚀,应根据水中硫酸根离子(SO 42-)、镁离子(Mg 2+)、重碳酸根离子(HCO 3-)、氢离子浓度(pH 值)、溶解固体(溶解盐或蒸发残渣)等含量及相应的环境条件特征,按

21、表D.0.2的规定,判定侵蚀类型和侵蚀程度,并据以采取防护措施。表D.0.2 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类型及侵蚀程度的判定标准 D.0.3 当按本附录D.0.2条得出环境水对混凝土具有硫酸盐型、盐类结晶型或溶出型侵蚀的结论时,应根据侵蚀类型、侵蚀程度按表D.0.3采用下列防护措施:如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及掺合料,保证最小水泥用量,控制最大水灰比,满足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等。此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防水层、降低环境水侵蚀性、排水、换填土、降低地下水位及设防护层等工程措施。表D.0.3 混凝土受硫酸盐、盐类结晶或溶出型侵蚀的防护措施 注:1 溶出型侵蚀类型不宜使用抗硫酸盐水泥;2 当最大水灰比小于或等于0.

22、5时,均应掺用减水剂。如不掺用,则水泥用量应比表列数量增加10%; 当水灰比大于0.5,且无抗冻性要求而掺外加剂(减水剂或引气剂)时,水泥用量可减少10%; 3 当具有高水头压力又有耐腐蚀要求时,不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4 本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最小水泥用量中含掺合料。D.0.4 当按本附录D.0.2条得出环境水对混凝土具有硫酸型酸性侵蚀及镁盐侵蚀时,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最大水灰比分别不应大于0.50(弱侵蚀)、0.45(中等侵蚀)和0.40(强侵蚀);最小水泥用量分别不应低于330kg/m3(弱侵蚀)、360kg/m3(中等侵蚀)和390kg/m3(强侵蚀);抗渗等级应分别达

23、到P6(弱侵蚀)、P8(中等侵蚀)和P10(强侵蚀)。同时,还应采用本附录D.0.3条所列的工程措施。附录E 水、土、砂、石试验项目取样数量及要求E.0.1 水质分析取样数量及要求: 1 取样数量按表E.0.1规定执行表. . 水质分析项目及取样数量 2 取样要求:1)盛水容器应用洗净的硬质玻璃瓶或耐酸碱的塑料瓶,取样前必须用水样将容器刷洗23次,然后取样,瓶塞应采用磨口玻璃塞或耐酸碱的塑料塞,严禁使用木料纸团玉蜀黍杆及金属作的瓶塞。2)水样不可盛满,须留1520ml 空隙,以防气温、水温改变时瓶子破裂。 3)水样取好后,塞好瓶塞,先用胶布黏再用石腊密封瓶口,然后按要求填写样品标签并贴牢。4)

24、取孔内水样时,应先抽除孔中积水,然后取样,抽水试验孔的水样,应在每个落程稳定之后采取。5)取江、河、湖泊水及井水时,应在水体中心处水深0.5m 以下采取。 6)填写送样单要注明水源类别,取样日期,当时气温水温。如系地下水还应写明含水层的地层岩性,按送样单填好要求后,连同水样立即送试验室(或现场试验组)验收。7)所取水样须装入木箱,用木屑或纸屑等塞紧,防止在运送过程中受震损坏。8)作特殊分析项目的取水要求,由地质人员和试验人员根据有关资料研究确定。E.0.2 土工试验取样数量及要求: 1 取样数量:1)黏性土:一般物理力学试验项目原状土89mm ×200mm 一筒,每增加一种剪力试验加

25、取一筒。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89mm ×200mm 一筒。渗透试验89mm ×200mm 一筒。固结试验89mm ×200mm 一筒。 2)软黏土作三轴剪力试验89mm ×200mm 四筒。 3)黄土湿陷性试验120mm ×150mm 二筒。4)轻型击实试验取扰动土样20kg 以上,重型击实试验取扰动土样40kg 以上,粗粒土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 。 2 取样要求:1)原状取样时,必须保持土的天然结构和含水率,样品必须标明上下面。 2)原状土样取好后,迅即用铁皮取样盒装好,按要求填写样品标签并贴牢。用胶布和石腊密封(应保证标签内容清晰),暂放潮

26、阴处,以防水份损失。然后尽快送试验室,以免样品变质。3)原状土样密封后,应放在木箱内用木屑,稻草或纸屑塞紧,以防运送途中受震损坏。4)送样单位应在送样单上,填好试验项目、要求、工程名称、地层年代及成因类型等项目,连同样品送交试验室核对验收。若样品质量不符要求,试验室可不予验收。若样品数量及所填试验项目与工程要求不符,可协商解决。 E.0.3 砂、石试验取样数量及要求: 1 取样数量:1)砂性土作物理力学项目取样2kg ; 2)拌合混凝土用粗集料卵石不少于50 kg; 3)拌合混凝土用细集料砂样不少于10 kg;4)筛选卵石道碴、天然级配卵石道碴不少于200 kg。 5)砂子道碴不少于5 kg;

27、6)熔炉矿滓道碴不少于50 kg;7)碎石道碴应取粒径6070mm 的碎石200kg ,200×160×140(mm )块石4块,如岩石层理分明,应补加取样方向平行于层理方向的试样2块。 8)碎石道床底碴应取碎石80kg ,且粒径一般不大于45mm 。9)料石作物理项目,抗压及抗冻试验样品需取边长为15cm 的立方体3块。做混凝土碎石项目需取边长为15cm 的立方体2块。园柱体岩样做抗冻及其他物理项目试验,其直径应5cm ,高度应为直径的1.5倍以上取6块。 8)岩石薄片鉴定需取100×40×40mm 一块或岩心柱一节。 上述试件数量皆为一组试验所需要的

28、数量。 2 取样要求:1)砂样应用四分法取样。2)粗、细集料,砂碴、卵石道碴等样品装,需保证细颗粒不得和雨水冲刷。 3)岩石样品应标明上下面。4)作薄片鉴定样品应在送样单上明野外鉴定名称、地层、产状、构造、上下层接触关系和岩性描述。5)岩石样品尽可能装箱托运,并用木屑或纸屑塞紧,以免途中震损。E.0.4 土、石试验项目:1 岩石试验项目应符合表E.0.41的规定。表E.0.41 岩石试验项目 注:1 有括号者即必要时才做试验; 2 本表未分勘测阶段,均按施工图要求进行考虑。2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项目应符合表E.0.42的规定。表E.0.42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项目 注:1有括号者表示按需要

29、确定; 2本表所列试验项目,系按施工图设计要求考虑。3 土的力学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压缩性试验的最大压力,宜略大于预估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但不得小于400kP a 。2)剪力试验的剪切方法,应结合工程性质,土的结构及地基土的排水条件确定。对均匀的黏性土,可采用直剪试验,必要时作少量三轴剪力试验,对具有裂隙的黏性土,宜作三轴剪力试验,当判定地基稳定性时,一般采用固结不排水剪(固结快剪)或不排水剪(快剪)试验。附录F 土、砂、石建筑材料技术要求F.0.1 路基土石填料分类,应符合表F.0.1的规定。表F.0.1 路基土石填料分类 注:1 软块石填料组别:B 组指不易风化的,C 组指易风化

30、的,D 组指强风化及全风化的;2 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和圆砾土、角砾土的填料组别是根据细粒土含量确定的:含量小于15%者为A 组, 含量在15%30%者为B 组,含量大于30%者为C 组;3 表内填料组别为A 、B 组者:组指级配良好的(u ,c ),组指级配不良的(u ,c )。其中不均匀系数u 1060d d ;曲率系数c 601030*2d d d ;d 10、d 30、d 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0%、30%、及60%含量的粒径;4 硬块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30MP a ;软块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30MP a 。F.0.2 砌石材料技术要求1 砌体工程的石料应质地

31、坚硬,不易风化且未风化,无裂纹。2 石料依其凿切和加工程度的不同而分为下列几种。1)片石:普通片石的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 ;用作镶面的片石宜选用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且边缘厚度不得小于15cm 。2)块石:形状应大致方正,无锋棱凸角,顶面及底面大致平整,厚度不宜小于20cm ,长度及宽度不应小于其厚度;用作镶面的块石外露面应稍加修凿。3)粗料石:外型规则,厚度不应小于20cm ,并不应小于长度的1/3;宽度不应小于厚度;长度不应小于厚度的1.5倍。4)半细料石及细料石:规格尺寸同粗料石,但修凿加工程度应比粗料石更细。 5)漂石: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5cm ,圆蛋形及薄片状

32、者不得使用。3 石料强度等级应以边长为70mm 立方体试件的饱和极限抗压强度(MPa )表示,石料的强度等级分为MU120、MU100、MU90、MU80 、MU70、MU60、MU50、MU40、MU30、MU20、MU15、MU10。1)片石、块石不应低于MU40,用于附属工程的片石不应低于MU30。 2)粗料石、半细料石及细料石(包括拱石)不应低于MU60。 3)破冰体镶面石不应低于MU100。4)浸水和潮湿地区主体工程的石料软化系数,不应低于0.8。对于沉井填心、拱桥填腹及各类防护工程的石料,可不考虑软化系数的要求。5)在严寒或寒冷地区使用石料,其抗冻性指标应分别符合冻融循环25次和1

33、5次的要求,且表面无破坏迹象。6)当附属工程采用漂石代替片石时,其石质及规格应符合片石规定。 F.0.3 各类道碴技术要求 1 碎石道碴碎石道碴由开山块石破碎、筛选而成,根据材质性能和参数指标分为一级道碴和二级道碴。特重型轨道、隧道内轨道及宽枕轨道应用一级道碴;重型轨道宜用一级道碴;其它轨道可用二级道碴。其分级标准应符合表F.0.31的规定。 2 筛选卵石道碴1)筛选卵石颗粒应为540mm ,大于40mm 或小于5mm 颗粒各不得超过总重的5%,大于45mm 卵石和70mm 碎石必须除去。 2)小于0.1mm 尘末应不超过总重的1%。3)筛选卵石中的软弱颗粒应不超过混合物总重的10%。4)根据

34、卵石中2040mm 颗粒的数量,掺入510mm 的碎石,掺入量符合表F.0.32的规定。5)采用洛杉矶磨耗机试验磨损率应不大于总重的30%及尘末不大于1%;6)根据表F.0.33的标准,确定使用地区的气候分区,在经受下列的冻结和融化的循环次数后,应无任何破坏的迹象;严寒地区25次 寒冷地区20次 温暖地区15次表F.0.31 碎石道碴分级标准 注:新建石场加做石料单轴抗压强度、石料冲击韧度试验表F.0.32 卵石中掺入碎石的含量 表F.0.33 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 3 天然级配卵石道碴1) 360mm 的卵石颗粒应占混合物总重的5080%; 2)小于3mm 的砂子应占混合物总重的2050

35、%;3)60100mm 的卵石颗粒不容许超过总重的5%,大于100mm 的卵石应予除去; 4)小于0.5mm 砂子不得超过砂子重量的50%;5)砂子中石英砂颗粒应不少于全部砂子的50%;6)天然卵石的软弱颗粒(包括软石灰岩、黏土质砂岩及风化花岗岩等)应不超过卵石总重的15%;7)天然卵石中小于0.1mm 尘末和用膨胀法测定的黏土含量,占混合物总重的百分数,应符合表F.0.34的规定。表F.0.34 尘末和黏土的含量占混合物总重的百分数 注:如在技术经济上有适当根据,经部批准后,可采用表中括弧内数值。8)采用洛杉矶磨耗机试验磨损率应不大于总重的30%及尘末不大于1%; 9)根据表F.0.33的标

36、准,确定使用地区的气候分区,在经受下列的冻结和融化的循环次数后,应无任何破坏的迹象;严寒地区25次 寒冷地区20次 温暖地区15次 4 砂子道碴、砂子底碴1)砂子应基本全为石英砂或石英砂最少占总重的50%以上;用作底碴时,石英砂含量一般应25%,困难时也不得小于20%。 2)砂子道碴中0.53mm 的颗粒占主要成分,且大于0.5mm 颗粒应超过总重的50%; 3)砂子中含有小于0.1mm 尘末不容许超过总重的10%;用作底碴时,尘粉不容许超过总重的10%。用膨胀法测定的黏土含量不容许超过总重的2%。 5 熔炉矿滓道碴1)矿滓道碴的化学成分必须是酸性的,中性矿滓经过三年堆放而无分解现象时方能使用

37、,碱性矿滓不容许使用。2)矿滓道碴按颗粒大小配成下列组合:2070mm 1540mm 320mm各组中大于或小于上述尺寸的颗粒各不得超过总重的5%,2070mm 的道碴中大于100mm 的颗粒,320mm 的道碴中大40 mm 的颗粒和1540mm 的道碴中大70 mm 的颗粒应除去;3)矿滓中小于0.1mm 尘末不得超过总重的1.5%(细道碴容许2%): 4 矿滓道碴应清洁,无黏土块和杂物;5)矿滓道碴必须是密实的结晶体,其中含有玻璃状和多孔海绵的颗粒,不容许超过总重的5%;6)在水的作用下,矿滓不容许有石灰质及铁质分解现象;7)矿滓的天然容重应不小于20kN/m3。8)采用洛杉矶磨耗机试验

38、磨损率应不大于总重的30%及尘末不大于1%;9)根据表F.0.33的标准,确定使用地区的气候分区,经受下列的冻结和融化的循环次数后,应无任何破坏的迹象;严寒地区25次 寒冷地区20次 温暖地区15次6 碎石道床底碴1)底碴材料可取自天然砂砾材料,也可由开山块石或天然卵石、砾石经破碎、筛选而成。2)底碴材料的粒径级配应符合表F.0.35的规定,且0.5筛以下的细集料中通过0.075mm 筛的颗粒含量应小于等于66%。表F.0.35 底碴材料的粒径级配 3)在粒径大于16mm 的粗颗粒中带有破裂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少于30%。4)粒径大于1.7mm 的集料的洛杉矶磨耗率不大于50%。5)粒径

39、大于1.7mm 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12%。6)粒径小于0.5mm 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7)黏土团及其它杂质含量的质量百分率小于等于0.5%。F.0.4 混凝土用骨料技术要求1 细骨料1)混凝土用的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 以下的天然砂(河砂、海砂、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制成的机制砂。2)天然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F.0.41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3)砂的粗细程度应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砂: 3.73.1中砂: 3.02.3细砂: 2.21.6特细砂: 1.50.7拌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砂;当采用粗砂时,

40、应提高砂率,并采用符合混凝土和易性要求的水泥用量;当采用细砂时宜降低砂率,并应保证混凝土强度;特细砂只能用于一般工程或附属工程,不得用于主体工程和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并满足砂率及水泥用量、标号等要求。表F.0.41 天然砂颗粒级配区 注:砂的实际颗粒级配应与上表所列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5.00mm 和0.630mm 筛档外,其余可稍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4)天然砂的坚固性应采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在硫酸钠饱和溶液中经5次循环浸渍后,其重量损失应符合表F.0.42的规定。表F.0.42 天然砂的坚固性指标 注:对有腐蚀性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或有抗疲劳、抗磨、抗冲击要

41、求的混凝土用砂,其重量损失率应小于8%。5)天然砂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F.0.43的规定。6)混凝土用细骨料的碱活性,经检验确定具有潜在碱活性时,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应符合表F.0.49的规定。7)采用海砂配制混凝土时,其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混凝土中海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下同)。B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当必需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8)采用山砂拌制强度等级低于C30的混凝土时,其压碎指标不得大于35%,级配应控制在、区内,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F.0.43的规定。拌制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的混凝土时,应经试验,

42、确认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使用。由白云岩和石灰岩形成的山砂,其技术要求应按机制砂办理。表F.0.43 天然砂中有害物质含量 注:1 泥块系指砂中粒径大于1.25mm ,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mm 的颗粒;2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3 当砂中发现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仅在确认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可使用。9)机制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A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F.0.44的级配范围内。表F.0.44 机制砂颗粒级配范围 B机制砂技术要求应符合表F.0.45的规定。表F.0.45 机制砂技术要求 注:本表适用于由石灰

43、岩、白云岩、花岗岩和玄武岩为母岩经开采、机械轧制的机制砂;当混凝土强度C30需使用机制砂时,应经试验,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2 粗骨料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卵石或两者的混合物,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 。2)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宜符合表F.0.46的规定。单粒级可用于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混凝土不宜用单一的单粒级拌制。3)粗骨料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或压碎指标值表示。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应符合表F.0.47的规定。表F.0.47 粗骨料压碎指标 注: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深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

44、石英 岩等;喷出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且火成岩抗压强度不宜低于80MPa ,变质岩抗压强度不宜低于60MPa ,沉积岩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0MPa 。4)粗骨料的坚固性应采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在硫酸钠饱和溶液中经5次循环浸渍后,其重量损失应符合表F.0.48的规定。表F.0.48 粗骨料坚固性指标 注:1 当粗骨料未达到上表的坚固性指标,但在混凝土试验中有足够的抗冻性时,也可采用;2 粗骨料的吸水率小于0.5%时,可不再做坚固性试验;3 有腐蚀性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或有抗疲劳、抗磨、抗冲击等要求的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其坚

45、固性指标不应大于8%。5)混凝土用粗骨料的碱活性,经检验确定具有潜在碱活性时,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应符合表F.0.49的规定。6)粗骨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F.0.410的规定。表F.0.46 粗骨料颗粒级配范围 注: 累计筛余按重量计(%);公称粒径的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表F.0.49 混凝土最大碱含量(kg/m3) 注:1. 带*号项的混凝土必须用非碱活性骨料;2. 处于含碱环境的一般工程结构,在限制混凝土含碱量的同时,应对混凝土表面作防水、防碱涂层处理。否则应换用非碱活性骨料;3. 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包括水泥、外加剂、骨料、水及掺合料的碱含量之和;4. 一般工程是指普通的混凝土结构;重

46、要工程是指大中型混凝土结构其重要预制构件,如桥梁、隧道、涵洞、 轨枕、接触网支柱、电杆等;特殊工程是指不允许发生开裂破坏的混凝土结构;5. 干燥环境是指不直接与水接触、空气相对湿度长期小于80%的环境;潮湿环境是指直接与水接触的环境、干湿交替变化的环境、水下或与潮湿土壤接触的环境;含碱环境是指直接与海水、含碱工业废水、化冰盐等接触的环境;干燥环境或潮湿环境与含碱环境交替变化时,均按含碱环境对待。表F.0.410 粗骨料中有害物质含量 注:1 有抗渗、抗冻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应符合大于或等于C30混凝土的技术要求;2 当粗骨料中发现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

47、在确认能满足耐久性要求时方可使用;3 凡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附录G 饱和砂类土、粉土液化判定标准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时,对于测试深度内有可能液化的土层应进行测试,并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其地震时是否液化。G.0.1 标准贯入试验法:1 当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N 值小于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Ncr 值时,应判为液化土。Ncr 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cr=N01234 (G.0.11)式中 N0当ds 为3m ,dw 为2m

48、,du 为2m ,4为1时土层的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15g (相当于基本烈度七度)时为8,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3g (相当于基本烈度八度)时为1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4g (相当于基本烈度九度)时为16; 1地下水埋深dw (m )修正系数;2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深度ds (m )修正系数;3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du (m )修正系数;4黏粒重量百分比Pc 修正系数。2 1按下式确定:1=1-0.065(dw-2) (G.0.12)3 2按下式确定:2=0.52+0.175ds-0.005ds2 (G.0.13)4 3按下式确定:3=1-0.0

49、5(du-2) (G.0.14)5 4按下式确定,或按表G.0.1取值:4=1-0.17Pc (G.0.15)表G.0.1 Pc修正系数4 静力触探试验法的判定标准,应符合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BJ37的有关规定。 G.0.3 当可能液化土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的影响,不进行液化判定: 1 地质年代属于上更新统及其以前年代的饱和砂土、粉土。2 土中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的测定方法测得的黏粒重量百分比Pc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15g 时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3g 时1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g 时16。附录H 标准贯入试验杆长修正系数当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测试砂类土

50、的密实度时,其锤击数应进行杆长修正,修正系数符合表H.0.1的规定。表H.0.1 杆长修正系数表 注: 1. 杆长超过21.0m 均按0.7考虑;2. 如竖行为5,横行为0.5,表中对应的数据0.93即为杆长5.5m 的修正系数。附录J 物探方法选择原则物探方法应根据其物性参数、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场地条件及工程要求综合考虑,选择原则应符合表J.0.1的规定。表J.0.1 物探方法的应用范围及适用条件 附录K 原位测试方法选择原则原位测试方法应根据其适用范围、岩土类别、建筑物基础设计对参数的要求综合考虑,选择原则应符合表K.0.1的规定。表K.0.1 原位测试方法适用范围 注:+ + + 很适

51、用,+ + 适用, + 较适用。附录L 岩性描述地层岩性的描述是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内容,是查明各种地质现象的基础,也是评价工程地质条件的基本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对地层岩性的描述。为了建立在描述上的共同语言,正确反映各种岩层的特性,特提出下列描述,以供参考:L.0.1 对各类岩质岩层的描述,一般应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干、湿润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和构造,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风化程度与裂隙情况,产状要素,地层时代和接触关系等。除此以外,对各类不同的岩层,还应有下列不同的描述重点:1 沉积岩类:对碎屑岩类应描述: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分选情况,胶结

52、类型和胶结物质的化学成分,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层面构造(如波痕、泥裂等)和结核等。对泥质岩类应描述物质成分,结构层面软化、泥化和崩解特性等。对化学和生物岩类应描述化学成分,结晶情况,特殊的结构和构造(如鲕状结构、晶粒结构、生物结构、碎屑结构、竹叶状构造、斑点状构造,虎斑状构造等),层面特征及可溶性与岩溶现象等。沉积岩的构造按层理的稳定性分为平行的、斜层的及波状的,按层厚则分为:块状层(>2米),巨厚层(12米),厚层(10.5米),中厚层(0.50.1米),薄层(0.10.01米),微层(页片理)(0.010.001米),显微层(<0.001米)。沉积岩按胶结物分为:硅质、铁质、石灰质及泥质等。结合工程,对上述各种岩类,应着重描述软弱夹层,如页岩、泥岩、石膏、煤层、白垩、泥炭等,研究其分布、层位、层次层间接触性质、厚度和延续等情况。 2 岩浆岩类:对侵入体应描述其与围岩间的穿插和接触关系,接触带特征,所处的构造部位和构造环境、流线、流面、析离体和捕虏体等情况,并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划分出岩相带,描述岩床、岩墙、岩脉的风化破碎情况和软弱矿物的富集带等。对喷出岩应描述喷发与溢流的形式,岩性岩相的分异变化规律,构造情况,注意喷发或溢出次数及各次间的间歇情况,软弱的凝灰岩,凝灰质岩石及其泥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