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_第1页
探索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_第2页
探索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_第3页
探索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_第4页
探索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索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内容提要 班级,就像一个家庭,一个小社会,每天的事层出不穷,既烦杂又难当。作为班级灵魂人物的班主任,除了爱心、细心、耐心,还应当让学生们都来参加班级的管理,给予他们锻炼才干的机会,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同学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成为班级的主人,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也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站得更高,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教育的原则。他曾说:“一个班级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关键字 班级管理模式 学生主体意识 值日长 班级议事会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学校的教育、教育活动基本上都是按班级进行的。班级是学校

2、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级集体的情况,比如:班风、学风、正气等,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陶冶审美情趣,形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言行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情操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在现代教育中,班级管理模式较多地采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班级工作流于“班主任指手划脚当导演,几个小干部忙忙碌碌当主角,绝大部分学生互不关心当观众”的形式。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优化环境中学习、成长,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试图通过班级机构改革,促进优秀班集体建成,去圆满完成

3、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1 理论假设1.1 新课标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就对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方面,只有在良好的班级集体中才能得以实现。为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全面发展。1.2 班级社会学认为:班级是一个人学习

4、、人格成长、社会性发展三位一体的集体。班级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又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地方,还是学生关心、合作、参与、仁爱、理解、同情等社会性发展的场所。从班级类型来说,班主任应当使班级成为参照集体。所谓参照集体是指集体对于班级成员来说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地方,成员具有相同的观点、想法、思想及感受。为此在班级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从而唤起和激发他们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1.3 “破窗理论”即美国政治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

5、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可能就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能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每件大事都有无数小事也就是细节构成,将细节尽量做到完美,将来的结果才有可能完美。1.4 班集体犹如一个小社会。建立社会认可的学生集体自治机构,该机构应具有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明确的学生集体自主权利、职责范围;具有明确合理的自主管理系统和工作程序;在自我管理活动中,具有自主能力、自控能力及自我组织能力。该组织机构较为健全,能根据班级集体的各种目标进行科学设计。各层次、各部门的职责

6、分工和相互关系明确,合理,不相重叠,班内各种工作和活动都能在组织协调下,既分工又合作,有条理地展开。1.5 班集体作为一个有自主能力的教育主体,它的发展和形成是在教师集体教育、教学、管理和指导下,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产物。自我管理既是集体主义能动性的表现,又是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1.6 班集体组织机构的设计与创新作为自变量是可以操作的。具体地说可以从操作起点、内容、契机、条件、信息入手。操作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集体的自主需要和动机。1.7 开展班集体组织机构的设计与创新的目的在于完善新形势下班级管理模式,以达到三方面的目标:一是形成班内集体主义的责

7、任依从关系,提高班集体自主性水平;二是班集体与班级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协调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三是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补充。2 模式建构我们按照理论假设,对原有的班级组织机构进行了改革,试行并完善了“三制两会”的班级管理新体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制”指“人人岗位责任制” 、“常务班长制”和 “值日长制”。“两会”指“班委会”和“班级议事会”。2.1 “人人岗位责任制”就是人人是班级的管理者,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负一定的责任,既是干部,又是群众;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班级的荣辱与集体成员息息相关,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普遍

8、的增强。“岗位责任制”包括“专项任务承包责任制”和“班级管理事务责任制”。2.2 “常务班长制”就是由班会竞选产生,任期一学期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任期时间。常务班长职责包含以下内容:2.2.1 全面负责班级同学德、智、体、美、劳各项活动的开展,在为同学服务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2.2 及时传达学校及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要求,并组织同学将要求落到实处。 2.2.3 班主任老师在校时,及时听取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意见,班主任不在校时,代行老师的责权。 2.2.4 负责领导指挥班委会成员开展工作。凡通过竞选产生的班长,有权根据工作的需要任免班委会成员或某个班干部职务。 2.2.5 负责指挥值周班长、

9、值日班长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2.2.6 协助值日长能灵活机动地处理能处理的、问题不大的班级偶发事件。2.2.7 随机对班集体中出现思想动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意见或月小结。 2.2.8 通过竞选产生的常务班长,当任期已满时,负责组织并主持下一任常务班长的选举。2.3“值日长制”就是指班里每一位成员参与班级情况的观察、监督、记载班里发生大小事件,以及对当天值日情况进行评价的权利。按学号轮流,轮到者既为值日长。一般学号排序要考虑男、女间隔,以及能力强弱问题来排序。由于初中阶段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管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差距很大。所以值日长记载的内容、方式、职责、功能以及要求的强度可以适时、适

10、当地调整。一般记载的内容以及评价跟某阶段要实现的目标相适应。值日长职责主要包含以下容:2.3.1 负责记载当天的出缺席情况,有情况及时汇报给老师,对迟到的同学提出批评,并予以处罚。2.3.2 维护自习课纪律,对自习课说话同学予以批评与处罚。自习课有准假权。(非班委会成员视情况限制权利。)2.3.3 维护课间纪律。对在教室内或走廊上打闹行为予以制止并相应处罚。2.3.4 领导两名值日生搞好班级卫生以及包干区卫生检查。随时检查班里卫生情况。2.3.5 在任值日长当天早自修以前,选择一条对班级现状有针对性的格言“我的信念”写在黑板的左侧。2.3.6 认真填写好“值日长日报表”,准备好第二天的发言词,

11、对当值日长一天的感受、体会以及对班里学习、纪律、卫生的评价。 通过多年的实验,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守纪的同学在自已当“值日长”这一天多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也很负责。经调查原来当他违纪的时候,其他同学便群起而攻之,实际上大家都在监督他,不当“值日长”违纪时别人也会说他,这样他本人的行为也就在同学的监督和帮助下回归了集体。2.4 “班委会”由常务班长组阁产生或班会选举产生。人数不限可多可少,其条件是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或积极的、好学向上的、希望为班级服务的成员。通过“班委会”的竞选,产生“常务班委”三至四名,任期一个月。“常务班委”包括“常务班长”。2.4.1 每天从“班委会”成员中产

12、生一名“班委监理”。具体负责对“值日长”一天的班级管理事务进行协助、监督、审核、评价。班委会服务于班级,直接对“常务班长”负责。“班委监理”的产生可以由“值日长”从“班委会”成员中选定一位,也可以从“班委会”成员中轮流产生。2.4.2 每周从“常务班委”成员(不包括常务班长)中产生一名“值周班长”。具体负责:(a) “值日长日报表”的发放、收集工作;(b) 班长不在时,代行班长职责;(c) 完成班长交给的各项任务;(d) 领导值日长发行各项职责;(e) 统计当周同学违纪次数并安比列相应处罚、或对好人好事行为进行统计并相应给予表扬或奖励;(f) 下周一对本周的学习、纪律、卫生方面的小结,分析存在

13、的问题以及整改意见。(g) 把每周“值日长日报表”整理好上交给班主任。“值周班长”服务于班级,直接对“班委会”负责。2.5 “班级议事会”这里指利用班会课或活动课、把班级的重要事务先在班会上讨论或先召集“常务班委”进行讨论,形成统一决议后,再付诸于实施的过程。由于制度或规则是由学生自己讨论产生的,大家心悦城服,心情舒畅,实行起来也容易了。在形成班级制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民主意识。魏书生老师有两句话。一句话是在做学生的工作中“不要总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少”。第二句话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凡是多和学生商量商量”。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魏老师在工作中善于找规律、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调动学

14、生参与班级管理、走“群众路线”的管理思想。我们的班主任很辛苦,往往从早上忙到晚上,有时为学生的某一违纪行为苦口婆心磨破嘴皮,但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其实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包办的太多,往往只是把学生当作被管理的对象,而没有去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学生的某一违纪行为如果通过班集体进行评议,或许老师说十句还不如评议同学说一句来得有效果。“班级议事会”这里包含“班会”、“每周值日长会”、“常务班委会”、“每日报告会”四个方面。一般情况每周由“常务班长”召集、召开一次会议。召集对象可以是全体学生、或一周内的值日长、或常务班委会成员。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参加。“每日报告会”是指“值日长”在某一时间

15、里把前天的值日情况向全体同学作个汇报。可以畅谈自己的感想;也可以指出某同学的违纪行为或批评指正。被批评的同学可以反驳、说明、谈自己的感想;也可以针对某一现象,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达成共同认识。“值日长”汇报完后,由“班委监理”对“值日长”作简要的评价,并对当天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作个小结。常 务 班 长2.6流程结构图值日生/包干区打扫安排等班级各项工作安 排、检 查认真负责各班干部协助协助、监督值 日 长值周班长产生常务班委 竞选、产生产生班 委 会班委监理每周小结/讲评/或提出整改意见协助、监督完成“值日长日报表”的填写 每日评价/小结3 操作要领和具体要求3.1 树

16、立正确的教育观,确立操作基点。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师生应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信任是理解的前提。从人格上来讲,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实行转变,一方面学生不是任意摆布的小孩,而是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他们的权利要得到尊重。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可能和需要,让每个学生在组织机构中发挥、发展其潜在能动作用从而使他们的自发个性获得积极自主的发展。教师只有树立起这样的教育观,才能进行正确的操作。3.2 事事落实到人,培养职任感与职任心。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了调动每一个学

17、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做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3.3 处理好三种关系,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活力。第一,处理好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的发展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彼此之间是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伙伴关系;第三,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彼此信任的,有问题应该及时找老师沟通。3.4 建立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氛围。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比如按各人意愿、兴趣自愿结合的各种学科小组,学习互动小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小组,有

18、临时性小组,如学雷锋小组,还有各种班级管理小组,如卫生小组等等每个小组定时定点开展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交流。多样化的小组几乎为每个同学提供了参与尝试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样一方面每个同学可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丰富学生角色体验,发展集体中丰富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每当班级开展活动时,各小组能自动投入参与班级活动,组员们在创造既有民主又有纪律的班级生活中体现负责精神,并确实地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3.5 及时对学生集体提出富有激励性的目标,抓住操作契机。班集体建设须在一个个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实现,目标达成的过程,也正是学生自信力,自我管理能力,班集体发展水平(因变量)提高的过程。3.6 开展系列

19、化班级活动,创造操作的条件。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生命。通过活动才能完成班集体建设目标中提出的任务,班集体的组织机构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完善,发挥它的骨架作用,而学生的个性也只有在活动中得到协调发展。为此,我们根据各机构的功能,围绕目标精心设计活动,每项活动有目的,有准备,有组织,有总结。从时间看,活动有固定的、随机的。从内容看,有思想教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学习方法指导活动、游戏活动等。活动为自变量的操作提供了条件。3.7 经常进行评价,沟通操作信息。为使自变量的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能及时进行调整,须保证班集体建设的信息反馈渠道畅通,而评价则是主要手段,从评价主体角度看,要千方百计让全体学生

20、参与,从评价时间看,有总结性评价(班委会、每日报告会结束前都要进行)和即时性评价(每当班级或学校举行活动结束后进行如主题班会、校运会);从评价内容看,不仅评价各种活动和交往的结果,更加重视评价其过程的合理化程度;从评价形式看,重视积极性评价,重视随机口头表扬,重视书面表扬。4 成效分析这一模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其作用尤显特殊,它对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乃至日常生活中许多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4.1 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得到有效培养。这一模式要求学生在班集体中增强自我的责任感,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操作过程中,逐步使学生改他律为自律,使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需要,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4.2 让学生个性得以很好发展。这一模式的正常运转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自为。他们在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