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的检验._第1页
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的检验._第2页
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的检验._第3页
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的检验._第4页
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的检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型效率。范龙振、张兵、李晓明(2003)选取沪市从市场成立时到2003 年的综合指数和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的检验摘要:中国股票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和争议,鉴于此,文章提出中国 股票市场已基本达到弱式有效,并用两种检验方法对此观点进行了论证。文章介绍了两种 检验方法,即 ADF检验和游程检验,并运用这两种检验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关键词: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ADF检验;游程检验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374 (2009) 13-0064-03所谓市场有效率,就是该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形成中充分

2、而准确地反映了全部相关信息。如果市场中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可获得的信息,投资者可利用技术分析的方法获取超额利润。市场有效性能够说明市场的成熟程度。Fama ( 1970)将市场有效性按其强弱程度化分为三个水平: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强式有效。我国股市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建立以来,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从我国现实来看,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是否已达到弱式有效。吴世农(1993)对深市 5 家上市公司采用自相关检验模型,得出深市尚未达到弱式有效性结论。俞乔(1994)运用误差项序列相关检验、 游程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三种方法对沪市和深市19901994年的综合指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标明沪

3、市和深市不具备弱式有效。陈小悦(1997)采用 Dickey-Fuller检验方法发现深市在 1991 年已达到弱型效率,而上海股市在1993 年后才可以认为实现弱型效率。范龙振、张兵、李晓明(2003)选取沪市从市场成立时到2003 年的综合指数和388 只个股为样本,采用渐进有效性检验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在1997 年之前中国股市无效, 1997 年之后中国股市呈现出弱式有效。我国股市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建立以来,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从我国现实来看,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是否已达到弱式有效。吴世农(1993)对深市 5 家上市公司采用自相关检验模型,得出深市

4、尚未达到弱式有效性结论。俞乔(1994)运用误差项序列相关检验、 游程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三种方法对沪市和深市19901994 年的综合指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标明沪市和深市不具备弱式有效。陈小悦(1997)采用 Dickey-Fuller检验方法发现深市在 1991 年已达到弱型效率,而上海股市在1993 年后才可以认为实现弱1997 年388 只个股为样本,采用渐进有效性检验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在 之前中国股市无效, 1997 年之后中国股市呈现出弱式有效。一、检验方法的选择和叙述弱有效性检验的基本思想:考察收益序列是否存在某种形式的依存性。目前国内外检验市场弱有效性的方法主要分为

5、两类:(1)时间序列自相关检验方法。该检验方法是判断某一时间序列的前后变化之间是否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2)非参数游程检验法。即通过检验期内股票价格游程数目的多少及其显属性来判断股票价格变化是否是随机的。根据Fama对鞅和随机游走过程的定义,可知两者的区别是:满足随机游走过程一定满足鞅过程,但是满足鞅过程的不一定满足随机游走的假设。因此,简单地运用随机游走过程的检验方法来确认市场的弱式有效性存在不妥之处。本文运用符合有效市场假说包含鞅假定要求的ADF检验,以期从中找到更多有关我国市场有效性的证据,除此之外,还采用游程检验对中国股市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分析,目 的是通过全程和分段年度的游程检验的结果

6、,来动态地考察中国股市有效性的进程。(一) ADF检验DF 检验全称为 Dickey-Fuller 单位根检验。即一个时间序列存在单位根时,普通最小二乘法所计算岀的t统计值不能用来检验它。由于直接使用DF检验时,假设随机扰动项着t总会存在自相关而使结果岀现偏误。为保证模型的单位根检验有效性,对DF检验进行 拓展即得到ADF检验。检验步骤:1 .根据所观察的数据序列,用OLS法估计模型1,回归系数?酌的OLS估计为:2 提出假设 H0 :,检验用常规 t 统计量3 计算在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t统计量值,查 DF检验临界值表的临界值,比较DF临界值。若t > DF检验临界值或小于零,则接受原假

7、设,说明序列存在单位根,经济变;反量受到冲击后, 没有回到原有的轨迹, 而呈现非平稳的过程 (比如出随机游走的状态)之,说明序列不存在单位根,经济变量受到振荡后,又逐渐回到它们的长期趋势轨迹,此 时再检验模型 2、模型3,方法同上,在模型 3检验中,t仍然 DF临界值或大于零,则认为此序列不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二)游程检验( Runs test )游程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它的基本思路:通过检查序列实际游程数偏离随机 游走条件下期望游程数的显著性程度,来检验序列的随机游走性质。一个游程被定义成价格变化保持相同符号的序列。股票的价格变化有三种类型,即正 的价格变化、负的价格变化和零价格变化,

8、游程相应也有三种类型。由于中国股市中零价 格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本文实证研究中把它们划归到正的价格变化。检验步骤:仁提岀假设H0:游程分布服从随机游走规律,H1 :游程分布不服从随机游走规律。2 .根据Z=计算Z的值。3 .在显著性水平?琢下,比较Z与临界值的大小,若Z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H,游程检验不能通过。若 ZV临界值,可以接受原假设H,认为该市场已经达到了弱式有效。二、样本数据和实证检验本文将上证指数、深证成分指数的日收盘指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数据是,沪市: 数据跨度从 1990 年 12 月 19 日(开始交易日)至 2005 年 12 月 30 日,数据间隔为日,数 据个数为

9、3696 个。深市: 1991年 4 月 3 日(开始交易日)至 2005 年 12 月 30 日,数据间 隔为日,数据个数为 3639 个。数据来源于中国银河证券海王星 V2 软件。(一) ADF检验用 Eviews3.1 软件完成。则上证指数 ADF检验结果见表 1表2、表3:从表 1中看出 1991年、 1996 年、 1997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3 年没有通过第一 个模型的单位根检验,因此进入第二个模型。从表 2 中的数据看出, 1991年没有通过第二个模型的检验,因此,进入第三个模型。表 3 中 t 仍大于零,未通过检验,因此,1991年不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

10、二)游程检验在?琢=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分布表得Z?琢/2=1.96,根据公式E(m)= +1, ?滓 m=()1/2 , Z=。用ExceI计算结果如下:其中整个区间的E ( m是将各年份的 E ( m值取整后加总的和。三、分析和结论1 .根据ADF检验的实证结果,从整个样本区间看,中国股票市场上证指数和深证成分指数都通过了弱式有效的检验,存在单位根,说明相应的市场已初步具备了弱式有效的基本特征。按照弱式有效理论,任何投资者都不能通过使用任何方法分析这些历史信息以获取超额收益,股票价格的进一步走向主要取决于各参与主体对公开信息披露的态度以及内幕信息的处理。 从分年度检验来看, 除了沪市

11、 1991 年没有通过检验, 其他各年份沪市和深市都通过。2.通过游程检验结果表 4,从总体时间段( 1990年12月19日2005年12月30日)上来说,沪市的Z=-3.00033 > 1.96,否定样本的随机游走特性。因而沪市从全程上考虑,股票价格变化不服从随机游走分布, 市场运行效率没有达到弱式有效。 而深市 Z 值通过检验,肯定股票价格变化的随机游走特性,市场趋于弱式有效。从各年段的检验情况看,1993 年以前我国股市未达到弱式有效, 自 1993年开始, 以后每年沪市和深市均通过游程检验。此,可能由于 1993 年以前股市规模较小,市场规范程度较低,尤其是1992 年以前,我国股市执行限价交易政策,过度的限价政策使得股价不能及时地对信息做出反应。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流动性的加大,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投资者的进一步成熟,股票市场经历了一个逐步达到弱有效的过程。3两者比较, 可以看出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