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下列结论中是正确的。(A)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问题。(B)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C)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D)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类杆件中力与材料的关系。1-2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1)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强度。( 2)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刚度。( 3)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稳定性。( 4)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A) ( 1),( 2),( 3)。 (B) ( 4)。 (C)全对。(D) 全错。1-3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2、 1)外力是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 2)杆件的自重不属于外力。( 3)支座约束反力不属于外力。( 4)运动杆件的惯性力不属于外力。(A) ( 1),( 2)。 (B) ( 1),( 4)。(C) 全对。 (D) 全错。1-4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内力的方法。(2)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应力的方法。(3)截面法是分析杆件截面上内力与应力关系的基本方法。(A) ( 1)。(B)( 2)。(C)( 3)。(D) 全错。1-5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N=0 ,則各点的正应力 也为零(既 =0)。(2)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 若各点的正应力均为
3、零(既 =0),則轴力必为零 (既 N=0 )。(3)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 若各点的正应力均为零(既 =0),則弯矩必为零 (既 M=0 )。(A) ( 1)。(B) ( 2)。(C)( 3)。(D) ( 2),(3)。1-6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 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 若轴力 N 为正(既为拉力),則各点的正应力 也均为正 (既均为拉应力)。(2) 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均为正,則轴力N 也必为正。(3) 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N 不为零,則各点的正应力 也均不为零。(4) 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均不为零,則轴力(A) ( 1)。(B) ( 2)。(
4、C)( 3),( 4)。(D) 全对。N 也必定不为零。1-7若采用 Oxyz 座标系,并使x 轴与杆轴重合,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 杆件横截面上一点处,总应力 p 可分解为正应力 和剪应力 ,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p2=2+2。(2) 杆件横截面上一点处, 剪应力 可分解为 y 方向的分量 y和 z 方向的分量 z,且 2=y2+z2 。(3) 设横截面面积为 A ,则该截面上的轴力 N= A dA ,剪力 Q= A dA 。(4) 设横截面面积为 A ,则该截面上的剪力分量 Qy= A ydA , Qz= A zdA 。(A)( 1),( 2)。(C)( 1),(2),(
5、 3)。(B)( 3),( 4)。(D)( 1),( 3),( 4)。1-8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2)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3)若物体产生变形,则物体内总有一些点要产生位移。(A) ( 1),( 2)。 (B) ( 2),( 3)。(C) 全对。 (D) 全错。1-9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 应变分为线应变 和角应变 。(2) 应变为无量纲量。(3) 若物体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4) 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A) ( 1),( 2)。 (B) ( 3),( 4)。 (C)
6、( 1),(2),( 3)。 (D) 全对。1-10 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种,既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2) 当杆件产生拉伸变形时,杆件横截面只产生线位移。(3) 当杆件产生扭转变形时,杆件横截面只产生角位移。(4) 当杆件产生弯曲变形时,杆件横截面可能同时产生线位移和角位移。(A) ( 1)。(B) ( 2),(3)。(C) ( 1),( 2),( 3)。(D) 全对。2-1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1)轴力是轴向拉(压)杆横截面唯一的内力。( 2)轴力必垂直于杆件的横截面。( 3)非轴向拉(压)的杆件,横截面上无轴力。( 4)轴力
7、作用线必通过杆件横截面的形心。(A) ( 1),( 3)。(B) ( 2),( 3)。(C) ( 1),( 2),( 3)。(D) 全对。2-2图示杆件中,哪些杆件或杆段属于轴向拉(压)?答:。PPPPPPPB1PB3B4B2C2C3C4D2D3D4A1A2A 3A4(A) 杆 A1B1。(B)杆 A1B1,杆 A2B2。(C) 杆 A 1B 1,杆 A 2B ,B 3C3 段, C4B4 段,D4A4段。(D) 杆AB,杆AB,B3C段, D3A段,B C段,D A段。11223344442-3图示为等直杆AB 受自重作用,杆件的容重为,横截面积为A,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A( 1)
8、杆 AB 的重心在截面 C 上。( 2)在杆的 AC 段,各横截面上的轴力为零。( 3)在杆的 CB 段,各横截面上的轴力为- AL。B( 4)在截面 C 上,轴力为 -1/2 AL。(A) ( 1)。 (B) ( 2),( 3)。 (C)( 1),( 4)。 (D) 全对。C2-4 图示两等直杆,荷载均为集中力P(不计自重) 。设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内轴力分别为 N 1 和 N2,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1) 两杆的轴力图均为一矩形。( 2) 两杆的轴力图完全相同。 ( N1=N 2)。( 3) 若 A 1 A 2 ,则两杆的轴力图不同( N1 N2)。(A) ( 1)。 (B)
9、( 1),( 2)。 (C) ( 1),( 3)。 (D) 全错。PL/2L/2A1 和 A2,杆P2-5等直杆 AB 在水平面内绕A 端作匀速转动,角速度为,如图所示。设杆件的横截面积为 A ,容重为,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1) B 端处的轴力 N B =0。L C( 2) A 端处的轴力 N A = /2gAL 。2(3) 截面 C 处的轴力 NC2A 。= /2gAx(A) ( 1),( 2)。 (B) ( 2),(3)。 (C)( 1),( 3)。 (D) 全对。2-6变截面杆 AD 受集中力作用,如图所示。设NAB 、 N BC 、N CD 分别表示该杆AB 段, BC
10、段和 CD 段的轴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P(A)NAB >NBC >N CD 。(B)N AB =NBC=N CD。ABC(C)N AB=N BC >NCD 。(D)N AB <NBC=N CD。2-7图示桁架, =30 o 设 NAB 和 NBC 分别表示AC 和杆 BC 中的轴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3P1,。(1)若 P2=0 ,则 NAC =NBC=AB3( 2)若 P1=0 ,则 NAC =P2, N BC=-P2 。(3)若 P1 0, P2 0,则 N AC=3 P1+P 2 , NBC=3 P1-P2。33。P2CP1xPD(A
11、) ( 1),( 2)。 (B) ( 2),( 3)。 (C)( 1),( 3)。(D) 全对。2-8 变截面杆如图示,设F1、 F2、 F3 分别表示杆件中截面1-1, 2-2, 3-3 上的内力,则下列结论中是正确的。123(A)F1 F2, F2 F3。(B)F1=F 2, F2>F3。P23(C)F=F, F=F3。(D)F =F,F<F3。1221222-9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应力公式=N/A 在什么条件下不适用?答:。(A) 杆件不是等截面直杆(B) 杆件(或杆段)各横截面上的内力不仅有轴力,还有弯矩。(C) 杆件(或杆段)各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同。(D) 作用于杆件
12、的每一个外力,其作用线不完全与杆件轴线相重合。2-10变截面杆 AC 如图所示。设NAB, NBC分别表示AB 段和 BC 段的轴力, 和 分ABBC别表示 AB 段和 BC 段的横截面上的应力,则下列结论中是正确的。(A)NAB=NBC =(B)NABNBC P, ABBC。,ABBC。(C) NAB=N (D)NABN =BC ,ABBC 。BC,ABBC 。C2-11 变截面杆 AC 受两个集中力作用,如图所示。设AB 段和 BC 段的横截面和许用应力分别为A AB, ABC和 AB , ,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BC( 1)若 BC=ABBCABABABPP ,则必定A A,(
13、 A=P/ )( 2)若 =2AB ,则可取 ABC =AAB ,( AAB =P/ AB )BC( 3)若 <2 AB ,则必定 ABC >AAB ,( AAB =P/ AB )CBC(A) ( 1),( 2)。 (B)( 2),( 3)。 (C)( 1),( 3)。 (D) 全对。2-12桁架如图所示。杆1 和杆 2 的材料相同,许用应力为 ,横截面积分别为A 1 和 A 2,横截面上的轴力分别为N 1 和 N 2。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1)N 1sin =N2sin 。( 2)N 1cos + 2Ncos =P。( 3)A 1N1/ , A 2N2/ 。(A) (
14、 1),( 2)。 (B) ( 3)。 (C) 全对 (D) 全错。12 P2-13桁架如图所示。杆1 和杆 2 的面积均为A ,许用应力均为。设 N1 和 N2 分别表示杆12 P1 和杆 2 的轴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 荷载 P= N12。cos + Ncos( 2) 最大许可荷载Pmax= A ( os + cos)。( 3) 若 =,则最大许可荷载Pmax=2 Acos 。(A) ( 1),( 2)。 (B) ( 2),( 3)。 (C) (1),( 3)(D)全对2-14 桁架如图所示。杆1 和杆 2 的面积均为A ,许用应力均为 (拉,压相同) 。设荷载P可在横
15、梁DE 上移动,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P12DACBEaaaa( 1)当荷载 P 为于横梁中央时,必须使P 2A 。( 2)当荷载 P 为于结点 A 或 B 处时,必须使 P A 。( 3)当荷载 P 为于梁的端部D 或 E 处时,必须使 P 2/3 A 。( 4)当荷载 P 在 DE 间自由移动时,最大许可荷载Pmax=2 A 。(A) ( 1)。 (B) ( 1),( 2)。 (C)( 1),( 2),( 3)。 (D) 全对。2-15矩形截面杆两端受荷载P 作用,如图所示。设杆件的横截面积为A ,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mPPm( 1) 在截面 m-m 上的法向内力 N
16、=Pcos。( 2) 在截面 m-m 上的切向内力(剪力) Q=Psin 。( 3) 在截面 m-m 上的正应力 =P/A sin 。( 4) 在截面 m-m 上的剪应力 =P/A cos。(A) ( 1),( 2)。(B) ( 3),( 4)。(C) 全对。(D) 全错2-16矩形截面杆两端受荷载P 作用,如图所示。设杆件的横截面积为A ,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1)杆件横积面上的正应力 0=0。0=-P/A ,剪应力( 2) 在截面 m-m 上的正应力 =P/A cos。( 3) 在截面 m-m 上的剪应力 =P/A sin 。mPP m(A) (1) (B) ( 1),( 2
17、)。 (C) ( 2),(3)。 (D) 全对。2-17 矩形截面杆两端受荷载P 作用,如图 1-13所示。设杆件的横截面积为A , 和 分别表示截面 m-n 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 和 分别表示截面m-n1 上的正应力和剪应11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m2 cos。( 1) =P/A cos, =P/A sinP2( 2) =P/Asin , =- P/A sin cos。11( 3)无论 取何值, n=- 。n11(A) ( 1) (B) ( 1),( 2)。 (C) ( 3)。 (D) 全对。2-18 阶梯杆 ABC 受到拉力P 作用,如图所示。AB 段的横截面积为A1 ,B
18、C 段的横截面积为 A 2,各段杆长均为L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此杆的最大线应变max 为。PAPBCLL(A)P/EA 1+P/EA 2。(B) P/2EA 1+P/2EA 2。 (C)P/EA 2。 (D) P/EA 1。2-19 如图所示两杆,其中杆1 为变截面圆杆,杆2 为等截面圆杆。两杆材料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是正确的。(A)杆 1的伸长小于杆2 的伸长。Pd2d1(B)杆 1的伸长等于杆2 的伸长。AB(C)杆 1的伸长为杆2 的伸长的2.5 倍。L/2L/2(D)杆 1 的伸长为杆2 的伸长的2 倍。P2d2L2-20如图所示结构中,梁AB 的变形及重量可忽略不计。杆1, 2 的
19、横面积均为400mm2,材料的弹性模量均为200Gpa。已知 L=2m , l 1=1.5m , l2=1m,为使梁 AB 在加载后仍保持水平,荷载P 的作用点 C 与点 A 的距离 x 应为m。oo(A)1.2 。l21xP2l 1(B)1.10。OCO B(C)1.00。(D)0.80。LPPP2-21 阶梯形杆AC 如图所示。设AB 段、 BC 段的轴力分别为 Nl 和 N2 ,应力分别为1 和 2,则(A) N 1 =N2, 1=2; (B) N 1 N 2, 1 2;(C) N=N , ;(D) N N2, =。12121122-22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A
20、) 分别是横截面、45o 斜截面;(B) 都是横截面;(C) 分别是 45o 斜截面、横截面;(D)都是 45o 斜截面。2-23对于低碳钢,虎克定律 E成立,则单向拉伸应力不大于(A) 比例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极限 ;(D) 强度极限 。pesb2-24现有钢、铸铁两种棒材,其直径相同。从承载能力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图示结构中的两杆的合理选材方案是(A) 1 杆为钢, 2 杆为铸铁;(B) 1 杆为铸铁, 2 杆为钢;(C) 两杆均为钢;(D) 两杆均为铸铁。2-25 图示简单桁架,杆 1 和杆 2 的横截面面积均为 A ,许用应力均为 ,设 N 1、N 2 分别表示杆
21、 1 和杆 2 的轴力,则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载荷 PN 1cos+N 2cos ;(B) N 1sin N2sin ;(C) 许可载荷 P A(cos 十 cos);(D) 许可载荷 P A(cos十 cos)。3-1“齿形”穕连接件尺寸如图所示,两端受拉力接件的挤压强度条件为。P 作用。已知挤压许用应力为 C,则连(A)2P/( h-e) bC.(B)P/ebC. (C)P/( h- e) bC.(D)2P/ebC.PePaabb3-2如图所示“齿形”穕连接件两端受拉力P=40KN作用。设=120mm,b=80mm,a=350mm,e=50mm,(1)挤压应力C=10Mpa.(
22、2)(3)剪切应力C=0.71Mpa.(4)则下列结论中挤压应力C=14.3Mpa.剪切应力C=1.43Mpa.是正确的。(A)( 1),(3)。(B) ( 1),( 4)。(C) ( 2),( 3)。(D)( 2),( 4)。3-3图 2-2 所示矩形截面的低碳钢板状拉伸试件,在上下端部开有圆孔,孔内插入销钉, 荷载通过销钉作用于试件。试件与销钉的材料相同,许用剪应力为 ,许用挤压应力为 C ,试件的拉伸强度极限为b。为使试件被拉断时,断裂面出现在AB段,上下端部不破坏,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 销钉直径 d 4bt b 。(2)销钉直径有d bb及 d2btb两式确定。cPd
23、(3)试件端部宽度c bb。ctL 0(4)a bb。2(A) (1),(2).(B)(3),(4).(C) (1),(2),(3).(D)(2),(3),(4).aPc3-4图示铆接件,荷载为P,铆钉直径为d,上部板件的形状尺寸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铆钉在剪切面上的剪应力=4P/3 d2.(2) 铆钉的挤压应力C=P/3dt.(3) 上部板件在截面 1-1 处拉应力 1=P/3 ( b1-d ) t.(4) 上部板件在截面 3-3 处拉应力 3=P/ (b3-d ) t.( A) (1),(2). (B) (3),(4). (C)全对。( D) 全错tPP123b1b
24、2b31233-5插销穿过水平放置的平板上的圆孔, 在其下端受有一拉力 P该插销的剪切面面积和挤压面积分别等于2(A) ,dhD/4;22(B) ,dh (D-d )/4;2(C) Dh,D/4;22(D) Dh, (D。-d )/43-6在图中,若板和铆钉为同一材料,且已知 bs 2,为了充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则铆钉的直径 d 应该为(A) d=2t; (B) d=4t ; (C) d 4t ; (D) d 8t 。4-1左端固定的直杆受扭转力偶作用,如图所示。在截面1-1 和 2-2 处扭矩为。(A) M 1-1=12.5kNm, M 2-2=-3kNm 。(B)M 1-1=-2.5kNm
25、, M 2-2=-3kNm 。(C)M 1-1=-2.5kNm, M 2-2=3kNm 。12214.55(D)M 1-1=2.5kNm,M 2-2=-3kNm 。214-2 图示传动轴的转速n=300r/min, 主动轮 A 的输入功率 NA =500kW ,从动轮B, C,D的输出功率分别为 N B=N C=150 kW , ND=200 kW (不计轴承摩擦所耗的功率)。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1) 各轮转动的方向与轮作用于轴的扭矩方向一致。TA(2 )T =4.78kNm。B(3) 轴内最大扭矩M max 出现在 CA 段。TBTCCTDDBA(4) 轴内最大扭矩 M max
26、=9 .56kNm。(A) ( 1),( 3)。 (B) ( 2),( 4)。 (C) ( 1),( 2),(3)。 (D) (2),( 3),( 4)。4-3 圆轴 AB 的两端受扭转力偶矩 TA和 T作用,如图所示。假想将轴在截面C 处截开,对B于左右两个隔离体 ,截面 C 上的扭矩分别用M n 和 M n1 表示,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TBTA(A)M n 为正, M n 1 为负 。ACB(B)1为负 。M n 为正, M n(C) M n 和 M n1 均为正。(D) M n 和 M n1 均为负。MnM n1ACCB4-4如图所示,传动轴的转速n=200r/min ,主动轮
27、A 的输入功率为N A=40kW ,从动轮B,C,D ,E 的输出功率分别为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答:N B=20kW ,。NC=5kW , ND =10kW , NE=5kW ,下列结(1) 轴上最大扭矩 M max 出现的部位在 BA 段。(2) 轴上最大扭矩 M max 出现的部位在 AC 段。BACD(3) 轴上 BC 段的扭矩与 AC 段的扭矩大小相等,符号相反。(4) 轴上最大扭矩M max =0.955kNm 。(A)( 1),(3)。(B) (1),( 4)。(C) ( 2),(4)。(D) ( 3),( 4)。4-5下列单元体的应力状态中哪些属于正确的纯剪状态?答。(1)(2)
28、(3)(4)(A) ( 1),(2)。 (B)( 3)。(C) ( 4)。(D)( 1),( 2),( 3),( 4)。4-6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答:。(1) 剪应力互等定理是根据平衡务件导出的。(2) 剪应力互等定理是在考虑平衡、几何、物理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导出的。(3) 剪应力互等定理只适用于受扭杆件。(4) 剪应力互等定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杆件。(A) (1) , (3) 。(B) (1) , (4) 。(C) (2) , (3) 。(D)(2) , (4) 。4-7空心圆轴受扭转力偶作用,横截面上的扭矩为M n,下列四种 (横截面上 )沿径向的应力分布图中是正确的。4-8实心圆轴受扭
29、转力偶作用,横截面上的扭矩为M n,下列四种 (横截面上 )沿径向的应力分布图中是正确的。(A)(B)(C)(D)4-9直径为 D 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 作用,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若轴的外径为 D/2 ,内径改为 d /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变为。(A)2。(B)4。(C)8。(D)16。4-10外径为 D ,内径为 d 的空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 作用,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若轴的外径为D/2 ,内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变为。(A)2。(B)4。(C)8。(D)16。4-11外径为 D ,内径为众 d 0.5D的空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 作用,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 。
30、若轴的外径不变,内径改为d1=0.8D ,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变为。(A)1.82。(B)1.59。 (C)1.35。(D)1.14。4-12有两根圆轴, 一根是实心轴, 直径为 D 1,另一根是空心轴, 内径为 d2,外径为 D2,d2/D 2=0.8若两轴横截面上的扭矩相同,且轴内的最大剪应力相等,则它们的外径之比D2/D 1为。(A)1.19。(B)1.25。(C)1.50。(D)1.81。4-13设空心圆轴的内径为d,外径为 D,d/D ,则其横截面的极惯性矩Ip 和抗扭截面模量W t的表达式为.4 4(A) I p=1/64 D(1-),4 4(B) I p=1/32 D(1- ),4
31、 4(C) I p=1/32 D(1- ),44),(D) I p=1/32 (D-dW t =1/32W t =1/16W t =1/16W t =1/1633D(1- ).33D(1- ).34D(1- ). 33(D-d ).4-14 材料相同的两根圆轴,一根为实心抽,直径为D1,另一根为空心轴,内径为d2,外径为D, d /D 。若两轴横截面上的扭矩Mn和最大剪应力 均相同,则两轴横截面积22 2max之比 A1/A 2为。(A)242/3。1-。(B) ( 1-)(C)242/3。(D)42/32( 1-)( 1-)( 1-)/(1-)。4-15等截面的空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
32、2kNm 作用。若圆轴内外径之比 d/D=0.9 ,材料的许用剪应力 50MPa,则根据强度条件,轴的外径D 应为mm。(A)106mm。(B)95mm。(C) 84mm。(D)76mm。4-16图示变截面圆轴,d =60m m ,d =40mm,若 T =2kNm ,T=1kNm ,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1212为Mpa 。T1T2d1d2(A)79.6(B)70.7(C)64.5(D)53.84-17一根空心轴的内、外径分别为d、D 。当 D 2d时其抗扭截面模量为(A) 733;(C) 154(D) 74d/16;(B) 15 d/32d/32;d/16。4-18当实心圆轴的直径增加1 倍时
33、,其抗扭强度、抗扭刚度分别增加到原来的(A) 8和 16倍;(B)16 和 8倍;(C)8和 8倍;(D) 16 和 16 倍。5-1简支梁受集中力作用,如图所示,以下结论中是错误的。PA AC 段,剪力表达式 Q( x) =Pb/L 。B AC 段,弯矩表达式 M ( x)=Pb/L x 。C CB 段,剪力表达式 Q( x) =Pa/L。D CB 段,弯矩表达式 M ( x)=Pa/L (L-x) 。ACBxabL5-2简支梁受三角形分部的荷载作用,如图所示,以下结论中是错误的。q0(A)支座 A 的反力 RA =1/6q 0L() 。A(B)支座 B 的反力 RB=1/3q 0L()。x
34、B(C) 梁截面的剪力表达式 Q( x)=1/6 q 0 L- q 0x2/2L 。(D) 梁截面的弯矩表达式 M ( x) =1/6 q 0Lx- q 0x3/3L 。5-3 外伸梁受载情况如图,以下结论中是错误的。(A)梁上各截面的剪力Q( x) 0。q(B)梁上各截面的弯矩M ( x) 0。(C)在 a<x<2a 处, Q 值相同。(D)在 a x 2a 处, M 值相同。LqxABaaa5-4 多跨静定梁的两种受载情况1 和 2,如图示。以下结论中是正确的。PP12LaLa(A)两者的 Q 图和 M 图完全相同。(B)两者的 Q 图相同, M 图不同。(C)两者的 Q 图不
35、同, M 图相同。(D)两者的 Q 图, M 图均不同。5-5多跨静定梁受集中力偶作用,如图示。以下结论中是正确的。(A) 各截面剪力相等。(B)右支座的反力R=M 0/a()。(C) 各截面弯矩 M (x) 0。(D) 梁内 M max =M 0。5-6多跨静定梁受集中力偶作用,如图示。以下结论中(A) 各截面剪力相等。(B)右支座的反力R=M 0/a()。(C) 各截面弯矩 M (x) 0。(D) 梁内 M max =M 0。5-7多跨静定梁的两种受载情况如图示。以下结论中M 0xLa是正确的。M0xLa是正确的。M 0(A) a 值愈大,则 M A 也愈大。(B)L 值愈大,则 MA也愈
36、大。M AACB(C)a 值愈大,则 RA 也愈大。aL(D)L 值愈大,则 RA也愈大。RA5-8 梁的受力情况对称于中央截面,如图示。以下结论中是正确的。(QC 和 M C 分别表示中央截面 C 上的剪力和弯矩) 。(A) QC=0, M C=0。(B) QC 0, MC 0。(C) 一般情况下 QC=0, M C 0。(D) 一般情况下 QC 0, M C=0。qPPqCABLabbaL5-9梁的受力情况如图示。求跨度中央C 处的剪力 QC 和弯矩 M C,以下结论中是正确的。(A) QC=0, M C=0。(B) QC=qa/2, M C=0 。(C) QC=-qa/2 , M C=0
37、。(D) 这是超静定问题,必须利用变形协调条件来求解。5-10 长 4m 的简支梁,其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梁的受载情况为qABaCa。Mx(A) 在 0 x 1m处及 3m x 4m处,有均布荷载作用。(B) 在 1 m x3m 处,有均布荷载作用。(C) 在 x=1m 及 x=3m 处,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集中力作用。(D) 在 x=1m 及 x=3m 处,有大小相等方向向下的集中力作用。5-11 左端固定的悬臂梁,长 4m,梁的剪力图如图所示。若荷载中没有力偶,则以下结论中是错误的。(A) 梁的受载情况是:2m x4m 处受均布荷载q=10kN/m()作用。x =4m 处有集中力P=10kN
38、()作用。(B) 固定端有支反力R=10 kN()和支反力偶矩M=20 kNm(逆时针)作用。(C) 弯矩图在0 x2m 处为斜直线,在2m x4m 处为二次曲线。Q10kN(+)(-)x(D) 梁上各截面的弯矩均为负值。2m2m10kN5-12 右端固定的悬臂梁,长4m,梁的剪力图如图所示。若荷载中没有力偶,则以下结论中是错误的。Q10kN(A) 梁的受载情况是: 0 x2m 处有三角形分布荷载 q( x) =A x( )作用 ,A=5kN/m,在 2m x4m 处受均布荷载 q=10kN/m() 作用。(+)(B)弯矩图在0 x2m 处为三次曲线,在 2m x4m 处为二次曲线。(-)(C)在 x =2m处,弯矩值为 20/3 kNm 。2m2m10kN(D)在 x =4m处,弯矩值为 -2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木坑果场承包经营与农产品出口合同3篇
- 2024建材销售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4虚拟现实游戏内容制作及授权合同
- 2024年电厂煤炭供应与支付条款标准协议版B版
- 2024年跨境电商仓储物流合同
- 2024年项目投资与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装修合同范本3篇
- 2025便利店品牌授权与区域管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环保项目投资合同投资金额与环保效果
-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 (高清版)JTG 2232-2019 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天天练带答案
- 合作学习构建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思考
-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评估数学试卷
- 成功九大理念
- 初中英语七选五经典5篇(附带答案)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课件
- 产品生产进度计划汇总
- 东软新一代电子病历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