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部编本(第一单元分数乘法)_第1页
2014年最(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部编本(第一单元分数乘法)_第2页
2014年最(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部编本(第一单元分数乘法)_第3页
2014年最(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部编本(第一单元分数乘法)_第4页
2014年最(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部编本(第一单元分数乘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学科教案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 分数的乘法2. 分数混合运算3. 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

3、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授课时数:10课时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第1课时学期总第1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主备教师任国强使用教师任国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

4、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占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占八、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流程教学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3)计算:1 23333666101010.333.计算130130130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2 .引出课

5、题。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二)探究新知。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出示例1,指名读题。(1)分析演示:2师:每人吃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水如9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t块,三个人吃了几个t块?使学生从99一,一.,.2,.、一,.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2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9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2-2-=!=f(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999993一一,,2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3(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

6、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一一.22.一,.2.一一教师板书:-3。再后发学生说出-3表不求3个6相加的和。9992(3)比较93和12X5两种算式异同: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点:23是分数乘整数,12X5是整数乘整数。9(4)概括总结: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7、问:2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1的和。板书:1+99922,222,.一2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丁一。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6:(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993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一、232(2)引导观察:厂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8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99(互相讨论)、,一23一.2一.观察结果:d的分子部分2X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3)概括总结:一、一一.一2.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23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9,.一2一一,.,2,,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

8、出23是用分数£的分子299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一2根据2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92后再乘。约分后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23按简便方9法计算。【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反馈练习: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9、作业设计练习一2、3题。分数乘法板书设计小新、爸爸,蚂妈一起吃一个蛋然,每人吃差个.3,V广-T/LT.£7-NAIa':5t-;r;:二坛|1IV7a'/"yv/人一共吃多少个?f.U二-ITi!2/222-2+2+2;2x362,人、9x3:=y+9-F9=9r9=9=3(个)餐一一l1M._l_l12_2x3_2,人、9八3-g33教学反思第2课时学期总第2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法(一)主备教师任国强使用教师任国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

10、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占八、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占八、推导算埋,总结法则。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及手段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及相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卜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2X47X4-X21458721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1 .投影出示例题2。(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

11、X3。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开?”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2)问题二:1桶水共多少升?2指名列出算式:12X1。2提问:根据什么列示的?启发学生思考:1桶就是半桶,求工桶是多少开?就是求12L的一半22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1是多少。2(3)问题三:工桶水共多少升?4指名列出算式:12X1。4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启发学生思考:求工桶是多少?就是求12L的工是多少。442 .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X2”和“12X1”这两个算式表24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12X1表示12L的1是多少:12X工表示12L的工是多少。22443 .总结:

1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4 .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总是多少千克。10(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投影出示例题3。李伯伯家有一块1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工,种玉米的25面积占3。5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示呢?(实际上就是求1公顷的1是多少公顷,列示是:lxlo)2525(2)探究1x1的计算方法。25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一公顷,先画出它的1,表示工22公顷。再涂出1公顷的1。25引导理解:求1公顷的

13、1是多少公顷,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252其中的1份。观察交流。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想一想,1公顷的1是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25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求1公顷的工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252分,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X5)份,取其中的1份,即AF磊。板书:1X1=13=1(公顷)252X5102 .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学生独立列出算式:1x325提问:“1X3”等于多少呢?你能用颜色表示工的曰吗?2525.公埃的母是?公携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X5)份,不同的是要取

14、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1x3=12色=W(公顷)252X5103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分母。(板书)三、巩固练习。1 .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这道题是有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练习。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 .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这是一道看图计算的练习,皆在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3 .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这道题是运用所学的

15、分数乘法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加深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的同时,又可以巩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4 .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5题。先学生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四、全课小结。作业设计练习二第3、4题。板书设计分数乘法12X3想: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2x11x1=11=(公顷)2252X510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2L的工是多少。1x2=123=a(公顷)2252X51012x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4想:求12L的1是多少。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4教学反思第3课时学期总第3课时教学课题

16、分数乘法(三)主备教师任国强使用教师任国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占八、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教学难占八、熟练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法与学法交流讨论,加深理解;通过练习巩固,促进内化。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的例4,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3、6、7、9题。教学过程:一、复

17、习导入3X30=12x2=532x1=7x3=5384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二、探索新知1 .出示例题。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1千米/分。102 .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上。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45米?阅读理解。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得出:乌贼的速度是2千米/分。10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2千米/分的2。1045列式解答。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悬嚷=25-启迪思考。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

18、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1294,9X410x45输105K45=(千米)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5学生独立解答,约分: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9XW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1045板书:(计算过程)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约分。5 .小结。三、巩固练习。L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6 .教材第5

19、页“做一做”第2题。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X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7 .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阅读与理解,求这个人的身高是多少米,就是求28米的2是多少。35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订正。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6题。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订正。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分数乘法10X445=19X45=4360=;259W:5=2:=x:。1av<utii>1X30=X&=27Ckm>1教学反思第4课时学期总第4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法练习课主备教师任国强使用教师任国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

20、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占八、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法与学法自主练习、交流讨论。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流程教学内容:练习一第7、8至13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一个数乘分数的息义是什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L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

21、算,再进行交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2.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到第13题。这六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设计到很多课外知识,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位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总,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三、全课总结。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作业设计补充练习(略)教学反思第5课时学期总第5课时教学课题小数乘法分数主备教师任国强使用教师任国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

22、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占八、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占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教法与学法自主学习、重点讲解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及相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卜面各题。3X1521X23x15x15385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5431.20.43.51.25855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3.谈话导入新课

23、,并板书。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5。学生阅读题目,理解图中的信息。组织交流。2.解决问题一。出示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14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得出: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是分数和分数相乘或分数和整数相乘,而这个算式是分数和小数相乘。探索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2.1x2=21x2=63(dm)4104402.1x3=2.1X0.75=1.575(dm)43 .解

24、决问题二出示问题。学生独立解答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小数化成分数进行计算。?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34341Jm二d X X c 4 6 4 8 * *-. 一 2 oz d=-4 .观察比较,回顾反思。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通过交流,启发学生明白: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合于所有小数化成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计算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

25、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2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3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3、4题。独立解答,讲评订正。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作业设计完成相关的练习册。板书设计小数乘分数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小数化成分数:2.1x彳=21乂?=案(dm)分数化成小数:2.1x3=2.1X0.75=1.575(dg教学反思4第6课时学期总第6课时教学课题

26、练习课主备教师任国强使用教师任国强|授课时间L一.一一LLL一L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占八、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占八、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法与学法自主练习、重点讲解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及相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复习题。5X6+7X315X(3427)16X4

27、-7X9(35+21)X28704X636X2+15不要求学生计算,只要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即可。2.引出课题:刚才复习的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出示例题6。间框需要多氏的木条?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提问: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画框长4m,画框宽Lg52求“需要多长的木条?”就是求画框的周长。2 .学生独立列式。(4+1)x2或4X2+1x252523 .启发自学,交流收获。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

28、序相同4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在一个没有算式的括号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运算。)三、巩固练习1 .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题。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计算错在哪里,再进行独立改错练习。2 .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3 .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7题。本题既复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又加强了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4 .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8、9题。先让学生独

29、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完成相关的练习册。作业设计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设计一个画框的尺寸如右图,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4 八 1八_ X2+X25 24 X2+15-(m)5(4+1)X252=13X210=13(mD5教学反思第7课时学期总第7课时教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主备教师任国强使用教师任国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

30、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感度价观情态与值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占八、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占八、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及相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2 .能举例说明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

31、处吗?3 .用简便方法计算:25X7X40.36X1014 .谈话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分数简便计算的知识。二、探索新知1 .出示算式。11/1111(zxIHOiK(fxt)/111111/1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启发学生思考: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2 .知道观察,发现规律。第一组运用乘法交换律。第二组运用乘法结合律。第三组运用乘法分配律。3 .总结规律。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4 .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出示例题7。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

32、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指名板演:(612(65)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三、巩固练习1 .出示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讲评。2 .出示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这道题先算“2X100”会使计算更简便。503 .出示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第10、11、12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4 .出示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第13、14、15题。这三道题都是解决问题的练习题,都是与分数混合运算相关的问题

33、,前两道是连乘的问题,第三题是乘加混合计算的问题。四、课堂小结你有哪些收获?作业设计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板书设计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5 1(-)126 45 12-12(应用乘法分配律)6 4103133,1、-(5)56-(5-)(应用乘法父换律)5631-X(5X-)(乘法站合律)5612教学反思第8课时学期总第8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一)主备教师任国强使用教师任国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34、,发展学生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重占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教学难占八、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教法与学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课本第1314页的例8,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13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说下歹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32112X-一x一4522、列式计算。-13一.)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54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二、新授出示例题8y卜他仃刎千方粒【阅读与理解】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整个

35、大挪的酬是:萝卜池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红萝卜地的面根占萝卜地面机的0要求的是的面积C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空,再组织交流。【分析与解答】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学生折一折。1计算萝卜地的面积:480X-=240(平万米)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1,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工,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441再折出一半的1。4学生动手折一折。1一、.计算出红罗卜地的面积:240=60(平万米)4列综合算式解答。480X1X1=60(平方米)24讨论不同的解法。小组交流。组织汇报。先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1 X12 481一、.再计

36、算出红罗卜地的面积:480X8=60(平万米)11一、.综合算式是:480X(-X-)=60(平万米)24【回顾与反思】大家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检验一下这个答案的合理性吗?学生尝试检验。组织全班交流。11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检验:60+240/或240+48042只要学生检验方法合理,教师都有给予肯定。三、巩固练习1 .教材第14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指名学生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展开交流。2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1、2、3题。这三道题都是和例8类似的连乘应用题,每道题都有两种不同解法。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讲评订正。四、课堂

37、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解答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不同点是分数连乘应用题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题关键是要找准每一步的单位作业设计相关练习册分数应用题整个大棚的面积是喈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枳的红萝卜地的面积占骐卜地面枳的板书设计要求的是BD m扑神罗卜)包3人辆质书1480乂2=240im2)1240x =60(m-)1480x =60|m综合算式是:480x1x1=60(平方米)24教学反思二60(平方米)480=2检验:60+240=14240第9课时学期总第9课时教学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主备教师

38、任国强使用教师任国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i军决问题,加深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占J、通过对比分析,止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占八、通过对比分析,止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的例9,完成“做一做”和练习的三第4、5、6、7题

39、。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找出单位“1”和比较量。(1)三峡工程7的发电量用在了东南沿海地区。、,一.2(2)一瓶墨水已经用了-o5(3)学校图书馆儿童读物占全部图书的5,儿童读物的3是科普读物。78学生观察后,独立思考。汇报时,让学生找到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根据关键句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9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4 一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5【阅读与理解】学生独立读题。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信息。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求

40、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学生完成教材例题9中“阅读与理解”的填空。【分析与解答】找到单位“1”.、一一,4提问:题目中4是把谁看作单位“1”?5画线段进行分析。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板书线段图:曾少隼,藕it片蚌小昊儿IL_I_I_s_一2u7次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交流解题思路。思路一:先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思路二: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学生汇报算式,教师板书。75+75黑&75X(1+蜀二75+60-尸9=135(次

41、)"5呵=135(次)【回顾与反思】回顾分析题意时采用的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先让学生自主检验,再组织交流汇报。先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13575=60(次);再算多出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60+75=-o52.教材第15页“做一做”。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交流对题目的理解。介绍有关“噪音”的知识。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A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80分贝18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解法一:8080X8=801

42、0=70(分贝)(6)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80分贝A(现在?分贝I18解法二:80X(11)=80X(=70(分贝)88(7)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音B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3.小结。三、巩固练习1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4、7题。求这道题是“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2 .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5题。求这道题是“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3 .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6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