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千秋遗爱在人间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 千秋遗爱在人间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 千秋遗爱在人间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 千秋遗爱在人间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语文 千秋遗爱在人间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千秋遗爱在人间(选读文本)名师导航内容感知 本文是当代作家刘征泰游览成都武侯祠时写的一篇散文。武侯祠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郊,始建于六世纪,初建时与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祠庙相邻,明代初年并入昭烈庙,大门的门额上书有“汉昭烈庙”四个大字,是合祭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庙。祠内诸葛亮殿与刘备殿相邻,殿宇宏伟开阔,正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贴金泥塑坐像,殿的内外,有歌颂赞扬诸葛亮学识功绩的匾额、对联十余件。文章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祠堂的景物,叙述了与祠堂有关的故事,将传说和历史融为一炉,写得亦真亦幻,开合自如,表现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与怀念之情。游记散文的取材和落笔往往比较自由,材料的取舍用弃,主要是看作者表达情感与

2、主旨的需要。而游览先贤遗址的观感散文则比较难处理:一则受建筑的空间方位的限制,不能自由发挥;二来容易受历史的局限,不能凭空杜撰;三是容易被前人的文章束缚,难以另辟蹊径。但此文在这三点上均处理得很好,这就是本文能在众多同类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秘诀 基础梳理 一、字音踏罡步斗(gng) 崩殂(cú)严饬(chì) 遗骸(hái)褒颂(bo) 龟趺(f)葳蕤(wi ruí) 楹联(yíng)遒劲(qiú jìn) 叱咤(chì zhà)修葺(qì) 崔嵬(wéi)莞尔(wn) 剑鞘(qi&

3、#224;o)赍(j)志以殁(mò) 二、字形 三、词义 季世:一个朝代的末期。崩殂:(书)帝王的死亡。严饬:整顿,整治。茂林修竹:繁茂的树林,高高的竹子。楹联: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遒劲:雄健有力。 礼秩:封建阶级所推崇的上下礼节和尊卑秩序。修葺:修理、整新建筑物。葺,用茅草覆盖屋顶,泛指修理房屋。统率·统帅 统率:统辖率领,动词。如“统率三军”。统帅:统领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淡泊·淡薄 淡泊:不追求名利。如“淡泊名利”。淡薄:(云、雾等)密度小;(兴趣等)不浓厚。偶尔·偶然 “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

4、外。以致·以至 以致:连词,致使。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断定·一定·必定 断定:通过推断确定,如:“我却敢断定,它,必定也是千真万确的。”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如:“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器宇轩昂:人的仪表、风度、气概、度量等非常出众。轩昂,精神饱满、振奋的样子。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盘马弯弓:比喻先做出惊

5、人的姿势,不立刻行动。踏罡步斗:脚踩极风,步走北斗。形容本领超群。 四、文学常识1.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文章出师表之中所表现出来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职忠诚精神千古流传。2.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南朝宋时史学家,曾为三国志作注。 五、名篇名句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1.有的人活着,等同死去;有的人长眠九泉,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剖析:这是文中作者直接抒情的一个语句。这句话化用了臧克家的有的人

6、一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生前造福百姓、服务社会的人的赞美之情,并用这句话引出本文要瞻仰缅怀的对象诸葛亮。在作者心中,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曾经有过许多“英雄好汉”,但是真正属于历史而不朽的,并不是很多,诸葛亮是这其中“值得后世景仰”的一位。这样就为下文缅怀诸葛亮的事迹、追怀他的功绩作好了铺垫,渲染好了情感与氛围。2.历史最怕的是假设。 剖析:这是文中充满哲思的一个语句,是针对有人对诸葛亮“北伐中原”是利是弊的讨论而发的,作者用这个语句表明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事实已经证明诸葛亮不可抹煞的贡献。“历史最怕的是假设”的意思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既成的事实,事实是不容假设的,也不可能重新再来。我们不能

7、用假设的条件推论历史,演示既成的事实,所以我们要从事实的角度来评价人物。诸葛亮平定南中,夷心归化;发展农桑,境内安康;厉行法制,贵贱无欺;严饬军纪,众口皆碑:这些都是事实,都是历史。这些是不能假设的,诸葛亮的功绩是不容怀疑的。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夫子的一句格言。心中有人民,人民才会为他的事业去奋斗、去效死,这真是一条万古不变的至理! 剖析:这句话在文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语句,由上文写诸葛亮的功绩转到下文写人民对他的怀念。在这句话中,作者引用了论语中孔子的话,意在说明诸葛亮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造福百姓,是“心中有人民”的。正是因为他“身正”,人们才听从他的“令”

8、,人们才会为他的事业去奋斗,去效死;在他死后,人们才会怀念他,铭记他。在诸葛亮所到之处,都流传着他的事迹,许多地方都以他的名字为名,甚至到处都有纪念他的祠庙。所有这些,都证明他是得民心的,得民心的人们将永远纪念他,这是万古不变的至理。4.不管这个说法是否有根据,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一个德范万世的表率,已经化为一座石的雕像,或者,一棵根植于人民心田的枝叶常青的大树 剖析:这是紧承上文的一个抒情语句,是对诸葛亮的高度赞美。“德范万世的表率”一句,是对诸葛亮一生最好的肯定,这个结论不是从诸葛亮的战功上作出的,也不是从诸葛亮的智谋上概括的,而是从他的品德上、从他造福人们安定一方的思想上评价的。这就有别于

9、“至圣先贤”,更有别于“王侯将相”。“化为一座石的雕像,或者,一棵植根于人民心田的枝叶常青的大树”,是用两个比喻句来比喻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前一个比喻写出了他在人民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后一个比喻写出了他给人们的荫庇以及人们对他永远的怀念。 二、重点语段1.很早很早以前,我就知道这样一个传说,而且,相信它必定是真实的。 剖析:这是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作者用岳飞在武侯祠抄录出师表的故事,引出全文,在赞扬岳飞手迹的同时,更主要的目的是赞扬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引出作者对武侯诸葛亮的凭吊。这句话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很早很早以前”,一是“相信它必定是真实的”。“很早很早”,表明这个传说由来已久,

10、“我”对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特别关注。“相信它必定是真实的”,表达了作者对传说中人物的敬仰与爱戴,而且这两个人物都是忠贞爱国的,这种传说符合他们的性格与精神,我宁愿相信这种传说的存在。2.我不知道我是否找到了斧头印,但却再也无法忘记白胡子老人讲的这个故事。虽然它和岳飞题写出师表一样,仅仅是个传说,我却敢断定,它,必定也是千真万确的。 剖析: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写了一个关于武侯祠前古柏的传说,不仅扣住了文章的开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说明诸葛亮在人们心中,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人的形象,人们认为他是一个神灵,武侯祠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是人们的一方精神家园,包括这里的一草一木。作者相信这些都是真

11、的,并不是出于迷信,而是出于崇敬。结构图解 主旨探讨有关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1.本文通过对成都武侯祠的记叙和描述,表现了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赞颂了诸葛亮一心为公、鞠躬为民的高风亮节,抒发了对武侯诸葛亮的无比景仰之情。2.作者通过对成都武侯祠的记叙和描写,特别是插入了大量的有关传说和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景仰与赞美,从而说明只有一心为公、造福人民的人才会被后人铭记与爱戴。我的观点:_审美鉴赏 文笔摇曳多姿,情感至真至诚 作者要抒发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文章一开始却写了一个关于武侯祠的美丽的传说,这个传说是岳飞夜录出师表的故事,引出作者将要抒怀的圣地。这是深有寓意的,岳飞和诸葛亮都是

12、一代忠臣,为了各自的朝廷鞠躬尽瘁。岳飞夜录出师表时,泪湿征衫,既是对诸葛亮的景仰,也是借出师表表露自己的心声,情感至真至诚。 第三段由岳公的木刻手迹起笔,开始介绍武侯祠。但在介绍之前,作者先写了一段抒怀文字,这段抒怀文字,为下文的写景奠定了基础,使作者所写之景、所述之事,都饱含着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景仰之情。接着文章简要叙述了武侯祠的位置,并将主要笔墨用来介绍武侯祠修建的有关情况,介绍了历代人们对武侯祠的保护。这是作者寄寓深意的地方。人们对诸葛亮的纪念,对这位英雄的缅怀通过对武侯祠的修建和保护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而作者多次游武侯祠也是出于对诸葛亮的敬仰。文章接着按照作者的游踪,由武侯祠而至诸葛殿,

13、写了这里幽静的环境,写了诸葛亮像的气宇轩昂,此处的文字也比较精约,作者将主要的笔墨又放在了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追忆上:从三顾茅庐到北伐中原,从隆中定计到赍志以殁,字字饱蘸感情,句句充溢着景仰。特别提到了蜀中人民对他的神化,对他的铭记,将他比喻为一棵植根于人民心田的枝叶常青的树,这些都是对这位伟人的高度赞颂。最后作者收回漫游的神思,将视线聚焦在殿前的古柏身上,并由古柏引出又一个传说,作者坚信这两个传说一样,都是千真万确的。这种写法十分独特,将故事和记游结合起来,文笔酣畅,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可谓摇曳多姿。问题探究 问题:诸葛亮死后被封为武侯。全国有许多地方都有纪念诸葛亮的祠堂,仅以“武侯祠”为

14、名的祠堂就有九处,以成都的为最大,河南南阳的为次。诸葛亮仅此一人,而同名的祠堂就有九处之多,这说明了什么?请选取其中一处考察,探究其原因。 导思: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时琅琊郡人,幼年丧父,其后随叔父来到豫章,以豫章经荆州定居南阳,晴耕雨读,刻苦学习、研究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各种学派的政治主张。尔后协助刘备火烧博望和赤壁,建立西蜀霸业,又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全国有许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祠堂,这说明了他在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成了受人敬仰的英雄和伟人。 探究:第一,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将他神化,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