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初步教程_第1页
颜真卿书法初步教程_第2页
颜真卿书法初步教程_第3页
颜真卿书法初步教程_第4页
颜真卿书法初步教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颜真卿书法初步教程颜真卿额勤礼碑笔法解析一、颜真卿书法艺术颜真卿(公元709785),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唐代中晚期杰出的书法家,曾出任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和太子太师,俗称为“颜平原”和“颜太师”,官至监察御史、刑部尚书、 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等高职,被封为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为人舍身取义、大义凛然,为官刚正忠良;在书法上他的楷书被称为“颜体” , 行书 祭侄文稿被称为 “天下第二行书”,对后世影响极大,千百年来盛行不衰。自颜以后的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大都取法于颜体。颜真卿的代表作碑刻有多宝塔碑、 李元靖碑、 东方朔画赞、 鲜于氏离堆记、 额勤礼碑、 颜家庙碑及麻姑仙坛记等;

2、墨迹有 自书告身、 祭侄文稿; 大字石刻有大唐中兴颂等。本帖字例选自颜真卿颜勤礼碑,该帖是颜真卿 60 岁时为他的曾祖父颜勤礼撰并书写的神道碑。此碑44行,每行38字。本碑气势雄浑苍劲,雍容大方,笔力充沛,笔法精熟,最具颜体特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二、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书法的基本工具,自古以 来,就有“文房四宝”之称。毛笔当称为文房四宝之首。毛笔从笔锋原料 来看,可分为三类:一是用兔毫、狼毫、鼠须、 鹿毫、豹毫为原料制作的毛笔称为硬毫笔。二是 用羊毫、鸡毫、胎毫为原料制作的毛笔称为软毫 笔。三是软硬毫兼用的毛笔,如“七紫兰羊”、“五紫羊、“三紫七羊”及各号称之为“白云"的 毛笔

3、即是。墨从品种来看,可分为油烟和松烟两种。油 烟墨是用油烧烟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 松烟墨则是用松树枝烧烟,再配以胶料、香料而 成。油烟墨质地优良、坚实细腻,乌黑发光;松 烟墨色黑但缺少光泽,腔质较轻。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的古老 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造纸被发明之前,汉字被契刻在甲骨上, 铭铸于青铜器上,书写于竹简、木牍、帛书上。 我国古代造纸大抵从东汉蔡伦造纸开始,后经不 断发展进步,到了隋唐五代,我国的造纸术已传 播到国外,宣纸的大量出现在唐代就已经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今天的书法爱好者除选用宣纸和皮纸外。 练习时常用竹纤维纸和用稻草纤维制作的元书纸,既经济

4、又实用。砚是古人用来研磨墨和盛墨所用,有端砚和歙砚两大名贵种类。古人用的砚除具有实用价值外,还兼有象征身份、地位和工艺品的价值。三、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1、正确的写字姿势。双足分开,其距离与上部双肩相等双足必须很自然地踏稳地面;腰、背都应很自然地伸直,切忌僵硬用力;两肩应齐平,不得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前胸正向桌边,与桌边至少要相隔一拳头以上距离。2、执笔的方法。执笔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条,一是使笔管垂直。二是指实掌虚,三是切忌握笔过紧。手指捉笔的姿势大致有三指执笔和五指执笔两大类。正确理解执笔原则和方法是每位初学书法的八必衙掌握的基本功。四、关于笔法1、起笔。古人对书法的用笔作了精准的论述: “用

5、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缅三过其笔” 。 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一笔一画的过程中,都要关注三个组成部分,即起笔、行笔和收笔,简称为“三折法”起笔是一画的开始也称之为 “落笔” 或 “发笔” 。起笔可分为平起、侧起、逆起三种,其笔锋有藏有露。形态有方有圆。所谓平起,也就是笔锋和笔画方向一致,从左至右,由轻而重行笔,笔锋不上翘。多呈细尖状。侧起是指下笔稍顿,然后调整笔锋再向右行笔。起笔处呈斜面,如刀削。逆起即笔锋逆向落笔 然后折回向右行笔。逆起可分为藏锋逆起和露锋逆起两种。2、行笔。行笔在书法上又叫“走笔”。行笔时要求中锋走笔,注意力量、速度的把握,即轻重、徐疾、提按等。3、收笔。收笔是一个笔画的

6、结束,凡事有始有终,有往有收,这是自然的法则。收笔有露锋收和藏锋收两种,但都必须力至笔端,不可虚晃而过。4、中锋。中锋是指书者的笔心要在所书写的笔画痕迹的中间走,而不是上侧或下侧。中锋行笔有利于笔画的厚实和光泽,有利于笔画的丰满和骨力的形成。5、侧锋。侧锋是指笔锋在笔画痕迹中的一侧运行, 一般规律是笔偃则侧。侧锋能使笔画神采飞扬,清秀劲朗。但不能久侧,久侧由呈虚弱 的病态。6、藏锋。藏锋是指笔锋的锋芒内敛在笔画中间而不外露,藏锋巧妙,可以使笔画呈现出含蓄之美。7露锋。露锋是笔锋的笔芒外露,其用笔直截了当,痛陕淋漓,给人的感觉是精神外露,神情毕现,俊秀可人。8、转锋。在笔画运行过程中有时有转折的

7、部位,为了美观地实现转折,遂用转锋。所谓转锋,即指笔毫触纸后稍提起,然后转换笔锋,作曲度较大的弧线运动, ”以转成圆”。9、折锋。折锋是先顿笔,然后稍提锋,紧接着改变行笔方向。作折线运行。折锋巧妙,使笔画的棱角清晰, “折以成方”,险峻之神毕现。10、方笔。在书击名词中,对方圆的解释即为笔画起笔、收笔和行笔处的形状和笔画的运行方式。方笔是指笔画的起笔、收笔处为方形,折笔处有棱角。方笔是从隶书中继承的笔法,方笔的使用,使笔画深沉而厚重,险峻而富有骨力。1l 、圆笔。圆笔是指笔画的起笔、收笔和转折处圆润无棱角起笔用裹锋(笔锋保持圆锥状),收笔用转锋,是从篆书中继承和发扬的一种运笔方法。 圆笔使笔画

8、呈现内敛沉静、筋血丰满之态。12、 提笔和按笔。书法的运笔实际上有两种力量和运行方向,一是向前后、上下遁动的平面运动,这种运动一一般呈“ s”形;另一种运动为纵向运动,是由执笔者相对纸平面从纸 “外”向纸“内”不断加力和减力的运动,这种运动以力量的大小为主要特征,用力向下接为按笔,将笔上提为提笔。提笔和按笔是运笔的重要手段,是使笔画形成粗细对比,产生节奏和韵味的关键。 因此, 在学习书法过程中,要不断反复练习,认真体会。书法运笔的提按极为多见,变化也很多,一般有如下运笔动作:(1)抢笔:指行笔至笔画尽处,提笔离纸时的”回力“动作:(2)顿笔:指在垂直纸的方向作向下重按的用力动作;(3)蹲笔:指

9、按笔动作力量小于顿笔的动作;(4)驻笔:指按笔动作小于“顿”和“蹲”的动作驻笔用于蓄势,而不作用于形;(5)挫笔:指运笔时突然停止,提笔变向再接的动作;(6)衄笔:笔锋既下行叉逆返,与回锋不同回锋用转。衄锋用逆;(7)翻笔:指运笔过程中翻转笔势急速而行 后一笔的开始和前一笔的结束处重叠,其状多呈方形;(8)绞笔:指运笔过程中环转笔势缓慢而行,前后两笔一般不重叠,其状多为圆形;(9)放笔:由提笔圆转而出动作跨度大。笔画的书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形态的千变万化,力量的变化多端,方向和角度的千差万别 是学书者需要长久,乃至一生都应该勤学苦练的过程。所谓书法以用笔为上。正是说明了笔法在书法中的重要作

10、用和地位极其重要。重结构轻笔画,或重章法轻笔画都是很多人学书难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以此共勉。关于笔画点l 、逆锋向上方人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中锋短促行笔后重按笔; 4、回锋向左上收笔。 横l 、逆锋向左上方人笔: 2、转笔向右下方向顿笔; 3、中锋向右铺毫力行; 4、转腕、顿笔略往上推锋; 5、收腕回锋向笔画内收笔。 悬针竖1、逆锋向上人笔; 2、转锋向右下顿笔; 3、调整笔锋为中锋向下山行; 4、稍驻、提笔慢收出尖。 撇l 、逆锋向右上行笔: 2、转锋向右下顿笔; 3、调整笔锋为中锋; 4、转动手腕向左下边行边提; 5、疾收出尖。 撩1、逆锋向左上方向轻人笔; 2、转锋向左下轻顿笔

11、作弧3、向右下方向边行边按; 4、顿笔重按; 5、向上回并调整笔锋至笔画上端; 6、提笔向右下收尖。 竖钩1、逆锋向上抢人; 2、向右下方向顿笔; 3、调整笔锋为中锋力行; 4、顿笔向左作弧; 5、转锋向上稍驻,提笔收尖。 竖弧钩 l 、逆锋向上轻入笔; 2、向右下顿笔: 3、调笔为中锋力行; 4、向左推锋作弧; 5、回锋向上稍驻笔; 6、提笔向左收尖。 折1、逆锋向左轻入笔; 2、向右下斜向顿笔; 3、向右中锋力行; 4、转腕推锋顿笔;转锋向下。颜体笔法之颜勤礼笔法二十诀墨中最好少掺水,笔用纯羊得厚重,纸选熟宣看真迹,变化捻管作转锋。 提手微弯背朝右,上部若小底来托,背左脚左单双人,竖心一般

12、背朝左。 日目口国左写直,撇要轻出力到梢,宝盖必罩下边小,捺要重下收残刀。 弋头横短要让点,木旁微弯稍带钩,横取斜向竖有别,左耳高小右下走。 起笔逆向收笔出,断笔虚收现灵动,画少宜壮画多细,勤礼最重慢成功。关于笔画形态的变化长点 l 、起笔可逆锋,亦可露锋顺势入笔; 2、行笔短促有力; 3、转腕折笔; 4、重按顿笔并调整笔锋; 5、向左上方向收笔。 撇点 l 、逆锋向右上入笔; 2、向右下方向顿笔; 3、折笔转腕蓄势; 4、向右下方向力行; 5、疾行快提笔出 上挑点1、自左上方向右下方露锋入笔; 2、顿笔折回调笔为中锋蓄势; 3、收笔上挑疾出尖,与下一笔行断意连。 竖点1、逆锋向上入笔; 2、

13、转锋向右下顿笔; 3、向下中锋力行; 4、顿笔向左作弧;5、回锋向笔画内收笔。方点l 、逆锋向左上入笔;2、转锋向右顿笔; 3、中锋短促行笔;4、顿笔向下作弧; 5、回锋向笔画内收笔。 垂点l 、顺锋向左下人笔; 2、轻入后逐渐重按; 3、转腕顿笔稍驻; 4、回锋向上疾收。 平横1、向左抢笔逆锋轻入; 2、向右下方向重顿笔; 3、向右转腕中锋力行; 4、向右下重顿笔; 5、向左回锋收笔。 右尖横1、逆锋向左轻人笔; 2、转锋向右下重顿笔;3、向右偏上方向疾行;4、露锋疾收笔。 左尖横 l 、露锋轻入笔; 2、由轻到重行笔; 3、向上推锋转笔向右下顿笔; 4、急停向回锋收笔。 短竖 l 、逆锋向

14、上入笔; 2、向右下方向重顿笔; 3、中锋向下力行; 4、轻顿作弧; 5、回锋向上收笔。 垂露竖1、向上抢笔逆锋轻入; 2、向右下顿笔; 3、中锋向运指力行; 4、提腕力行逐渐重按; 5、向右下重顿笔; 6、回锋向上收笔。 短撇 l 、逆锋向右上方向入笔: 2、向右下方向重顿笔;3、转笔为中锋蓄势;4、向左下疾行收尖。直撇1、向左上方向抢笔轻入;2、转笔向右下方轻顿笔;3、转腕调整为中锋蓄势;4、中锋由慢到快力行;5、稍快收尖。竖撇1、 向上抢笔轻入;2、 转笔向右下方向轻顿笔;3、 转腕调笔为中锋蓄势;4、 中锋由慢到快向下力行;5、 边行边作弧疾收尖。 弧捺1、 逆锋向左抢笔轻入;2、 转

15、笔向下轻顿笔;3、 向右上作弧;4、 中锋向右下边行边按笔;5、 逐渐重按并作弧;6、 回锋向右平出尖。 平捺1、 逆锋向左抢笔轻入;2、 向下转笔轻顿;3、 向右上左弧;4、 中锋逐渐向下行笔;5、 回锋向右平出尖; 反捺1、 露锋向右下方向斜入笔;2、 逐渐铺毫向右下作弧;3、 向右下顿笔;4、 回锋向笔画内收笔。 左弯钩1、 逆锋向左上轻入笔;2、 转锋向右下轻顿笔;3、 中锋向下力行;4、 逐渐向左下方向作弧;5、 向左下方推锋并上围;6、 向左上方出尖。 横折钩1、 逆锋向左轻入笔;2、 向右下轻顿笔;3、 中锋向右力行,笔画轻而有力;4、 向右下顿笔;5、 中锋向下力行逐渐重按;6

16、、 回锋收笔。 刀钩1、 逆锋向左轻入笔;2、 向右下轻顿笔;3、 中锋向右力行;4、 顿笔回锋;5、 中锋力行;6、 稍驻,向左上慢收尖。 左耳钩1、 露锋入笔并顿笔;2、 向右上方向疾挑;3、 顿笔转锋作短撇;4、 露锋另起笔轻入;5、 顿笔回锋向左上收尖。 右耳钩1、 露锋入笔并顿笔;2、 向右上方向疾挑;3、 顿笔转锋作短撇;4、 露锋另起笔轻入;5、 顿笔回锋向左上收尖。 戈钩1、 逆锋向左上抢笔轻入;2、 转笔顿笔蓄势;3、 运指钩笔向右下下;4、 运腕向下作弧;5、 轻顿稍驻蓄势;6、 回锋向上疾收尖。 心钩1、 露锋轻入笔;2、 逐渐重按;3、 转腕向上作弧;4、 向左回锋蓄势

17、;5、 向左上方向疾出尖,与下一笔意连。 右弯钩1、 向左上逆锋轻入笔;2、 顿笔转锋;3、 中锋向左下力行;4、 折笔转弯作弧;5、 中锋向右运腕力行;6、 顿笔回锋向上收尖。 右向钩1、 逆锋向上轻入笔;2、 顿笔调整笔锋;3、 中锋向下力行;4、 疾收笔;5、 顺势另起笔并重顿笔;6、 向右上风疾收尖。 单耳钩1、 露锋入笔并顿笔;2、 顺势向右急行笔;3、 顿笔转锋;4、 向下中锋力行;5、 顿笔回锋向右疾出尖。 短折1、 露锋入笔轻顿笔;2、 中锋向右力行;3、 向上推锋重顿笔;4、 斜向左下疾行;5、 疾停向上回锋收笔。 左竖折1、 逆锋向上轻入笔;2、 转锋向右下顿笔;3、 中锋

18、向下力行;4、 向左提笔;5、 向右下顿笔;6、 中锋向右力行;7、 顿笔回锋收笔。 高折1、 露锋强入笔;2、 向右力行,笔画较轻;3、 重顿并调整笔锋;4、 中锋向下力行,稍带弧度,笔画较重;5、 向左回锋疾收。 左短折1、 逆锋向上轻入笔;2、 向下中锋力行,笔画略向右倾斜;3、 转锋轻顿;4、 向右疾行;5、 露锋向左急收笔。 右短折1、 逆锋向上轻入笔;2、 向下中锋力行,笔画略向右倾斜;3、 轻顿笔,稍驻;4、 向左方向撇出,露锋收笔。 左角折1、 卢锋向左下轻入笔;2、 重按稍驻蓄势待发;3、 向右上急速挑尖;4、 顺势逆锋另起笔;5、 重按稍驻蓄势,向左下急速挑尖。 斜角折1、

19、 逆锋向右上轻入笔;2、 转锋向右下中顿笔;3、 向左下急速撇出;4、 顺势逆锋另起笔,稍驻;5、 向左下慢行,疾收笔。 走之折1、 逆锋向左入笔轻顿;2、 转锋向右行笔;3、 稍驻蓄势;4、 向左下急速挑出;5、 顺势露锋入笔,也可顺势另起笔;6、 向左下方向出尖。 长弧折1、 逆锋向右起笔;2、 向右下方向顿笔;3、 中锋向右上方向疾行,不能写得太平;4、 顿笔回锋;5、 向左下方向中锋力行;6、 转笔向左下作弧疾收笔。 横折钩1、 逆锋向左轻入笔;2、 向右下顿笔;3、 中锋向右力行,笔画不宜太粗;4、 向右上方向推锋,或提笔另起;5、 向左下急挑出尖。 竖弯钩1、 逆锋向上轻入笔;2、

20、 转锋向右下顿笔;3、 中锋向下力行;4、 提笔向右转笔;5、 向右中锋力行;6、 急停向左回锋收笔。 双撇折1、 露锋向右下轻入笔;2、 向右慢性蓄势;3、 折锋稍顿向左下撇出;4、 疾停顺势起横;5、 顿笔待发;6、 向左下中锋力行出尖。 回锋撇1 逆锋向上轻入笔;2 转锋轻顿笔;3 中锋向左下行笔;4 顿笔作弧;5 回锋向左上收笔,钩尖可藏可露。关于部首文字头上点要逆收,动作不可减省,其形状应厚重 端庄,横画则两端凝重,中间瘦劲,中间略上拱, 点与横可断开,也可相连。常字头先写中间竖点,形状应有倚有正,以求变化。 再写左挑点,最后写右撇点,左右两点不宜过tWj 或过低,两点还要相互顾盼,

21、彼此吸引。宝盖头先写上点,起笔可藏克露,再写左边的垂点, 此点当略向左倾斜,以避免与右边的钩雷同。横 画的起笔可藏可露,但不要与左点相粘连。钩尖 应指向字的中间,形如鸟视其胸。春字头横画都要向上倾斜,三个横的长短、轻重要 有变化,撇画要在中间处起笔,形如战刀,捺画 起笔处切不可与撇相连,其形不可直而短。山字头先写中间的竖,略向左倾斜,起笔藏笔可露 锋,收笔可露锋。再写左竖,横画多另起笔,并 向右上倾斜,右边的短竖,可以写得正直,也可写得倾斜。聿字头先写横折,其肩应高耸,折笔内收,略向上 拱,接着写下面三个横画,应注意三个横的长短 变化,不可雷同。最后写中间竖,宜厚重挺直。 草字头先写左边的右肩

22、横,略向右上倾斜,再写左 竖,该竖多为下尖竖,略向内收,接着写右边的 左尖横,此横宜平直。最后写右弧竖,其形似撇。 竹字头左边的个字的三个笔画多半排列紧密,右边 的个字的笔画多开放舒展,两边应尽量分开。臼字头先写中间,再写左边上横,接着写左竖,右 边则先写横折。此部首为三截,宜中部高两边低 矮,上松下紧。平宝盖左边的点和右边的钩,不能写得过于平正。 应略有变化,横和左垂点必须留有空隙以便透 气。日字头曰字头的形状如同倒梯形须上宽下窄,中横 靠作竖,不与右竖相连接,上面可以连接也可以 断开。四字头四字头要求横长竖短,形状扁平,如倒梯形, 笔画之间可断可连,但不可全部断开,也不可全 部连接。单人旁

23、撇要写得直而短促,切不可写得曲而狭长, 下面的垂露竖应对准撇头起笔。左耳旁先写上面的横折,折角向右上方向。再写下 面的横折,折角则向右下方向,与上折角相反。 最后写竖,竖要写得略带弧度。提手旁横画应写得斜而短,竖钩的起笔应靠右些, 钩则向左上方勾出,与挑的起笔意连,挑不宜写 得太低。方字旁点与横不能写得太近,横取斜势,撇在点的 下面起笔且不能太长,横折钩应尽量倾斜。弓字旁弓字旁的笔画都应取斜势,应把上面部分写紧凑,把下面部分写得舒展,钩要写的弯曲弯曲 而有力度。子字旁子字旁笔画多取斜势,上挑画向左下逆锋起 笔,而下挑画则露锋起笔,钩则要弯曲有弹力。 竖心旁先写两点再写垂竖。左边的点应写得低一

24、些,一般在格子的中间,右边的点要写的高一些, 竖要靠近右边的点。口字旁先写一个短的撇,再写一个长的折撇,最后 一点应写在中间,整体状应该是向左倾斜。双人旁上撇写得短而急促,下撇起笔应该正对上撇 的撇头,右边不能超出上撇,竖的起笔也是对准 上撇。三点水先写两个侧点,两点稍靠拢,第二点略向外 阔,第三点要写成上挑点,起笔处则要对准上点, 三个点成一个弧形。女字旁女字旁整取斜势,先写上撇,然后写长点, 再写下面的长撇,撇与点的交叉点应与上撇的头 对正,最后写中间的挑。王字旁颜体字的王旁多半写成瘦长形,先写两个较 短的横,再写中竖,然后写一个挑,挑画可向左 延伸。日字旁日字旁形状窄长,横画多倾斜,中横

25、也可以 改为点。下横则全部改写挑,左竖较短,右竖较 长。木字旁先写一个短横,再写横的偏右的地方写一个 竖或者竖钩,撇应与上横相连,捺则改写一个点。 月字旁先写一个竖撇,再写一个短横长折钩,最后 写中间两个段横。整体形状为瘦长,中横不要与 右边相连接。J、小子芳上点变为段横,横与撇应该分开写,撇头和 下竖的起笔处都对准上点的中间,最后一点应写 细一些。牛字旁先写一个短的竖折,再在靠右边写一个长而 直的竖钩,钩尖可露也可藏,最后一个挑要求左 伸右缩。禾字旁先写上面一个平撇,再写一个短横,竖钩要 对准撇的中间,下面的撇和点应尽量上提。衣字旁上点可变短横,横撇不能挨着上点,竖应该 对准上点中间,右边两

26、点应有变化,多数写成下 挑点和侧点。车字旁车字旁的横画较多,应安排匀称,左右两边 的短竖要写斜一些,中间竖要写得正直。言字旁上点靠右,第一横可以向左伸展,中间两横 要求斜而短促,下面的口字一般不要封口,整体 则为右齐左不齐。贝字旁形状窄长,下面的一个点和两横可以放开 些,中间两横应写短些。左竖短右竖长,右点要 藏在竖之下。十字旁形状窄长右边齐而左边伸展,上竖要向左倾 斜,以求变化,下竖正直,上横短下横长。食字旁撇短而有力,起笔要厚重,上点细而高扬, 中间的点要对正上撇头,挑可以向左伸展,最有 一点要对准挑尖。金字旁撇短而有力,捺画变成点,中竖应对准撇头, 左点低而向上挑,右点高而向下挑,底横可

27、平写 也可斜挑。立刀旁竖画应写得短而偏上,竖钩可直也可弯些。 写竖钩上半部应靠手指伸展来抢入,竖钩的下半 部则靠提腕来送到位。右耳旁先写上面的横折,折角要想上扬,再写下面 的斜钩,钩角则下垂。竖要写成悬针竖,要求厚 重直挺。上撇短小,横画应尽量写在撇的底部,下撇 轻而弯曲。捺要求弧而重,撇捺的交叉点要对准 上撇头。力字旁力字旁要取斜势,横画轻而斜向上。钩画重 而斜向左,起钩处要对准横与撇的交叉点, 撇画 知而长。殴字旁上撇直而短,折笔时上折方而下折圆,又字 的横撇轻而舒展,捺长而粗壮,捺的起笔多穿插。 三撇旁三个撇都要写得直而短,书写速度要快捷、 果断,不要拖泥带水,三个撇的重心要对正,切 不

28、可向左偏移。见字旁左边的竖轻而短,右边的竖重而长,横画多, 要写得均匀,撇不能写得太长,钩的起笔要对准 撇头。佳字部先写左边的撇,在撇的中间起笔写一个长 竖。右边偏上写一个下挑点,再写两个短横,然 后写右竖,最后写下面的两个横。左字头横画短时,撇直而长,横画长时,撇重而短, 横与撇的交叉点要在中间,撇高而横不能出太多。尸字头先写一个扁平的横折,要横轻折重,再写下 面一个横,收笔可露也可藏,最后写撇,撇不能 太倾斜。厂字头先写一个平横,要平正稳重,再写一个斜弯 撇,撇头要与横画分开,撇的中间部分可稍微厚 重些。广字头上面一点要写在字的中间,写横时要求与上 点相连接,可以写成拱横,竖撇不要与横相连。 虎字头虎字头有两种写法,这两种写法都应该写成 左边密集邮编松散,竖要对直,撇不能写长。老字头先写一个短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