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测序及其应用_第1页
二代测序及其应用_第2页
二代测序及其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许诗瑶最近几年里,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平台在那些大型测序实验室 中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 便是二代测序!那么,究竟何为二代测序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传统测序吧。San ger法是根据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开始,随机在某一个特定的碱基处终止,并且在每个碱基后面进行荧光标记,产生以C、G结束的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在尿素变性的PAGE胶上电泳进行检测,从而获得可见的DNA碱基序列。San ger测序法一直以来因可靠、准确,可以产生长的读长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它的 致命缺陷是相当慢。所以,这并不是人们想要的理想速度,而后,新 一代的测序技术应运而生,它们利用大量

2、并行处理的能力读取多个短DNA片段,然后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接下来,便来揭开二代测序的神秘面纱。Synthesis),即通过捕捉新合成的末端的标记来确定DNA的序列,现有的技术平台主要包括Roche/454 FLX、Illumina/Solexa GenomeAnalyzer和Applied Biosystems SOLID system。这三个技术平台各有优点,454 FLX的测序片段比较长,高质量的读长(read)能达到400bp;Solexa测序性价比最高,不仅机器的售价比其他两种低,而且运行成本也低,在数据量相同的情况下,成本只有454测序的1/10;SOLID测序的准确度高,原始碱

3、基数据的准确度大于99.94%,而在15X覆A、T、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核心思想是边合成边测序(Seque ncing by盖率时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9.999%,是目前第二代测序技术中准确度 最高的。二代测序作为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必将使得生物学研究新领 域不断被挖掘探索,而此项技术也将会被不断运用发展, 在越来越多 的领域中发挥巨大的力量。目前,二代测序主要有以下应用:1.基因组从头测序及重测序,从头测序主要应用于基因组序列未知的物种,重测序是指该物种基因组序列已被测序, 有参考基因组序 列的测序工作。在二代测序技术的推动下,大量生物的全基因组被顺 利测序,大量物种的基因组计划完成。2.RNA

4、测序,灵敏度高,数字信号,无需事先知道基因组信息3. smallRNA测序4.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测序,研究体内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5. DNA甲基化,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在临床诊断、药物敏感性检测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既然已经知道二代测序在技术方面的应用,接下来再看看二代测 序在具体领域的应用。二代测序在临床的应用前景:“二代测序”技术带领基因组学研 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给临床复杂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带来 了新的曙光。对于多基因致病的复杂疾病或致病基因结构庞大复杂的 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传统的一代测序往往束手无策,而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候选基因扩增子测序方案实现

5、在两 个工作日内完成40个患者100个候选基因的筛查,快速准确的定位 致病位点。全外显子测序方案适用于已知基因无法解释的部分患者或 致病基因仍未知的罕见遗传相关性疾病,特别是以家系形式表现的遗 传病,不仅扩宽了我们对遗传疾病的认识, 更有助于探索已知疾病仍 未被认识的发病机制,从而找寻新的治疗靶点,具有突破性的革新意义。全基因组测序方案适用于体细胞突变和染色体重组的筛查,对于认识肿瘤细胞的发生和迁移有着重要的意义;RNA组测序方案不仅可以高通量的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还能发现RNA的选择性剪切、编辑和融合转录。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测序方案灵活多样, 将不同的 方案进行有机的结合更会为我们认识疾病带来全新的视角。二代测序在法医的应用前景:1.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目前STR已成为各国法医DNA数据库的基础,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将使高通量、低成本、高灵敏度且能同时检测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 更多STR基因座多态性很快成为现实2.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3.Y染 色体分析4.法医微生物分析,Fierer等用新一代测序技术,通过对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菌进行宏基因组测序进行个体识别5.人群来源和表型推断,近年来,采用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行人群来源和表型推断,已成为法医学的研究热点6.表观遗传分析,新一代测序技术可以一次性获得数百万条microRNA序列,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