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及造景_第1页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及造景_第2页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及造景_第3页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及造景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及造景1. 概述植物造园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古人认为: “庭园中无松 , 是无疑画龙而不点睛也。 庭园中很讲究植物的配置 ,“栽梅绕屋、“移竹当窗 , 这也是人类向往自然的天性的表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人口迅速膨胀 ,用地紧张 ,高耸的建筑 ,密集的楼群 ,将城市居民与 大自然隔离开了 , 阻挡了郊外新鲜空气的流通 , 因而产生“热岛效应。另一方面, 工厂烟尘的排放 , 车辆、机械的轰鸣 , 又污染了城市居民的嗅觉、视觉和听觉 , 进而使城市空间境域内 的生态失调 ,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这就使得现代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到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 绿色世界之中去。这种返朴归真

2、的趋势也影响到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 , 要求设计师们能顺应这种心理趋势 遵循以“自然美为指导思想 , 以植物造园为主 , 来改善生态环境。英国造园家克劳斯顿 (B. Clauston )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 , 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这正是国外园林设计师所 遵循的设计思想。 西方国家园林也正朝着植物造园这个方向发展。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闻 名世界的“花园城市。 德国慕尼黑市有公园 1134处,公园内绿草如茵 ,鸟语花香 ,秀丽的景 色吸引着众人。1718世纪期间,英国政府以种种名目派人到世界各地收集植物种类,极大地丰富了英

3、国园林植物材料 , 为英国园林中的植物造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英国公园中 常有各种特色的专类园 , 以植物命名的有蔷薇园、杜鹃园、禾草园、槭树园、松柏园、竹园 等等。近年来 , 我国的园林绿地建设比较注重植物景观的设计 , 强调植物的合理配置 , 为提高 环境生态效益 , 实现大地园林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但有些地方 , 园林绿地的规划建设还没有 突破传统古建园林的模式 , 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和假山叠石 , 忽视绿色植物的功能作用。 不可否 认,中国传统园林是世界造园史上的艺术瑰宝 ,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但是, 随着时代的进步 ,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热门课题。以

4、生态学为指导, 在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方面也是必以植物为主体 , 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是当今世界保护环境的必 然趋势。植物不仅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不可少的。2. 我国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现状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公园绿地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 及其他活动的场所, 也为人们认识自然带来了方便。同时,它对美化城市面貌,平衡城市生 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的作用。人为创造的植物景观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 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这一点, 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但我国公园的园林水平与国外相比, 还存在着较大的 差

5、距。1.1 植物种类贫乏国外公园中的观赏植物近千种,而我国广州 300 余种,上海、杭州 200 余种,北京 100 余种,西部兰州等地还不到百种。我国的植物园收集的植物没有超过5000 种的,这与我国资源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1.2 植物育种及养护管理水平低一些以我国为分布中心的花卉,不但没有很好的加以利用,有的甚至已经退化得不能 再用。1.3 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 环境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统一、调和、均衡、韵律) ,体现处出 植物的个体或群体美。 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极为细腻复杂, 要巧妙的充分利

6、用植物的形 态、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和生命周期变化,形成一幅活的动态构 图。3. 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的原则公园绿地这一环境带来的效益,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的存在, 历来中外园林均首选植 物美感为要素,用其构成特色环境条件。我国古典园林在植物配置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选择植物题材上, 有许多传统 的方法和独到之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植物造景上,除了保 留古典园林中一些园林艺术的精神部分之外,还需要发挥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植物造景应根据不同公园绿地的功能、性质而定。 要注意与城市天际线、街景形成统一景观。 在植

7、物种类选择上,避免使用有异味、有毒、多刺、易引起过敏性的植物。 植物造景应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植物种类避免单一,应显示季相变化,保证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这是对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的总的要求,不同性质的公园具有不同的造景原则和布局方2.12.22.32.42.52.6法。4. 公园绿地植物造景手法园林植物形态各异 , 有圆锥型、卵状圆锥形、卵圆形、伞形、圆球形等。园林植物的叶 色也多种多样。紫、红、橙、黄、深绿、淡绿。在植物绿色的基调上, 可用不同色彩的花木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物体可以象植物这样生机勃勃、 千变万化。“万 竹引清风 , “秋风动桂枝 ,利用植物材料 ,

8、 可以创造富有生命活力的园林景观。3.1 园林植物能表现时空变化。园林空间是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 这个空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的 这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相演变方面。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天繁花盛开, 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 ,冬季枝干苍劲的不同景象 ,由此产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 “霜叶红 于二月花的时间特定景观。 随着植物的生长 , 植物个体也相应变化 , 由稀疏的枝叶到茂密的 树冠,对园林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 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 ,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 ,产生某种特有景观 , 给人不同的感受。而植物与山水、建筑的配合, 也因植物的季相变化

9、而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这比一个亭子竖在那里, 永远是一种样子要好看得多。3.2 利用园林植物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等创造观赏景观。植物材料是造园要素之一。这是由园林植物独特的形态、 色彩、风韵之美所决定的。园 林中栽植的孤立木 , 往往因其浓冠密覆或花繁叶茂而格外引人注目。银杏、银桦、白杨主干 通直,气势轩昂 ,松树曲虬苍劲。这些树往往作为孤立木栽植, 构成园林主景。几棵树按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形成树丛 , 这种形式既能表现树木的群体美 ,又表现树木个体美 , 整体上有高 低远近的层次变化 ,能形成较大的观赏面。 更多的树木组合如群植 , 则可以构成群体效果。 如 “万壑松风、 “梨花伴月、“

10、曲水荷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风景点。 选一种有花有果可 赏的树木 , 造成一片小型群植 , 即通常所说的单纯林 , 如中国传统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在园林中颇受欢迎。还可以利用树木秋季变色造“秋色林 , 如枫香、乌桕、银杏、槭树、 黄栌、 重阳木等都可以形成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 这种形式在园林绿地中既可以成为 构图主景 ,又能作为屏障 , 掩盖某些不美观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多种树种的配植必须主次, 有较强的景观效果。, 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 色彩绚丽 , 受到分明 , 疏密有致 , 由一种或两种为主 , 突出主题。色彩缤纷的草本花卉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 组成美丽的图案画面 , 就是通常所

11、说的花坛。它是利用花卉植物的色彩来吸引众人。一般在 城市广场中心、 大门口和建筑前的广场上常以各式各样的花坛做为主景 如玄武湖公园道路中间的花坛及近年来出现的立体花坛 人们的欢迎 , 对城市景观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3.3 利用植物创造空间, 利用植物材料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根据需要可以将绿地划分为各种空间。, 树要栽得稀疏 , 树冠要高干或低于视线, 四周城市园林绿地不仅能用建筑、山水等来分隔空间 中国画讲究“疏能走马 , 密不透风 , 植物配置也同理 一般地说 , 植物布局应疏密错落 , 在有景可借的地方, 临水草坪由树林相隔 , 构成半封闭空间。用绿 南京市太平北路的珍珠廊小游园是用绿

12、篱将该绿地与城市交以保持透视线。对视线杂乱的地方则要用致密的树加以遮挡。玄武湖翠洲有一块草坪 用雪松、海桐封闭 , 形成较封闭的安静休息区 篱来分隔空间是最常见的方式。 通干道分隔的 , 既达到减弱噪音 ,构成封闭、安静的街头绿地 ,又与城市道路绿化相结合 ,为过往行人和附近居民提供小憩活动场地。3.4 利用植物改造地形。园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 ,往往使人产生新奇感 , 同时也增强了空间的变化。 利用植物能强 调地形的高低起伏。地形较高处种植高大的乔灌木, 能加强高耸的感觉 , 种于凹处使地形平缓。园林中有时要强调地形的起伏变化 , 常采用挖士堆山的方法 , 此举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物 力和财力

13、 ,若能用植物来弥补地形变化的不足 ,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南京市情侣园 ( 原 名药物园) ,地形平坦、 起伏变化不大 ,为强调地形变化 ,在略为突起的地面上栽植雪松 ,摆放 山石 ,修筑小径 ,增加了地形的起伏变化 ,浓荫蔽目 ,极富山林情趣。3.5 利用植物改造地形。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 ,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以及自然曲线, 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 , 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现代园林中往往以常 绿树作雕塑的背景 ,通过色彩对比来强调某一特定的空间 , 加强人们对这一景点的印象。 建筑 物旁的植物通常选用具有一定的姿态、 色彩、芳香的树种。 一般体型较

14、大 , 立面庄严 ,视线开 阔的建筑物附近 , 要选干高枝粗 , 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玲珑、精美的建筑物四周 , 要选栽一些叶小枝纤 ,树冠致密的树种。植物与山石相配 , 要表现起伏峥嵘 ,野趣横生的自然 景色 ,一般选用乔灌木错综搭配 , 树种可以多一些 ,树木姿态要好 , 能欣赏山石和花木的姿态 之美。3.6 利用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植物不仅能令人赏心悦目 , 还可以进行意境的创作。人们常借助植物抒发情怀, 寓情于景。例如用松柏苍劲挺拔、蟠虬古朴的形态 , 来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蜡梅 不畏寒冷、 傲雪怒放 , 常常被喻作刚毅的性格。 园林绿地可以借鉴植物的这一特点 ,

15、创造有特 色的观赏效果。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 “梨花伴月”便采用植物造景来营造出诗情画意 的艺术境界。我国是一个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 各地都有富具特色的各类乡土树种。若 能用上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 , 在环境绿化方面就会有新的突破。目前在世界各国, “城市森林已愈来愈受到普遍重视。 用植物改造人工环境 , 多一点自然情趣 , 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 需要。我们相信 ,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利用绿色植物创造美 好的环境 , 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5. 不同类型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要点5.1 综合性公园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结合不同的自然分区,

16、将公园的出入 口、园路、广场、建筑小品等设施与绿色植物合理搭配形成景点。1)大门:公园的主要出入口,大多面向城市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 门建筑相协调。 大门前的停车场,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 以便夏季遮荫及隔离周围环境。在 大门内部可以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像或导游图相配合,也可铺设草坪种植花灌木, 但不 应有碍视线,且需交通便利,便于游人集散。2)园路:主干道绿化可以选用高大荫浓的乔木和耐荫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置花境,但 在布置上要有利于交通, 还要根据地形、 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次路则渗入到公园的各 个角落,其绿化要更丰富多彩, 达到步移景异的目的。园路交叉口是游人视线的焦点

17、, 可以 用花灌木点缀。3)广场:是一种聚散性场地,绿化既不能影响交通,又要形成景观。如休息广场,四 周可种植乔木、 灌木,中间布置草坪、 花坛, 形成宁静的气氛。 停车铺装广场, 应留有树穴, 种植落叶大乔木,利于夏季遮荫,但冠下分枝应高于4m以便于停车。公园的小品建筑附近,可设置花坛、花台、花境、沿墙可以利用各种花卉,成从布置 花灌木。所以树木花草的布置, 要和小品建筑协调统一, 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四季色彩变 化要丰富,给游人以愉快之感。公园的植物造景要和功能分区相适应。1)游览休息区:在植物配置上根据地形起伏和天际线的变化,采用自然式配置树木, 在林中空地设置草坪、建筑、座椅等,在路边

18、或转弯处可设月季园、牡丹园等专类园。2)公园管理区:要根据各项活动的功能不同而因地制宜的进行绿化,但要与全园的景 观相协调。3)体育活动区:在植物选择上应以不妨碍体育活动为宜,不选用落花、落果、种毛散 落的植物。为了使公园与喧闹的城市环境隔离,保持园内宁静,可在周围特别是靠近城市主要干 道的一面及冬季主风向的一面布置防护林带。5.2 纪念性公园5.1 植物选择纪念性公园是通过形象思维而创造的一种激起人们的思想感情的精神环境。主要包括 烈士陵园、墓园等类型。主要任务是供人们瞻仰、凭吊、开展纪念性活动和游览、休息、赏 景等。因此,在纪念性公园中多选择一些树形规整、枝条细密、色泽暗绿的常绿针叶树种, 如松柏类等, 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在非纪念性功能区多由长绿阔叶树种、 竹林以及 各种灌木组成的郁郁葱葱、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的林木景观。5.2 植物配置和造景布局纪念性公园的植物配置,应与其公园的特色相适应,既有严肃的纪念性活动区,又有 活泼的非纪念性休息活动区。植物造景要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