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植物与土壤测试卷(B)浙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植物与土壤测试卷(B)浙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植物与土壤测试卷(B)浙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植物与土壤测试卷(B)浙教版_第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植物与土壤测试卷(B)浙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科学(下)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B)卷一、选择题(共75分,每小题3分)1砂粒多,黏粒少 黏粒、砂粒均多 砂粒、黏粒等量 土壤颗粒粗 土壤颗粒细 土壤质地均匀,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选择是 ( ) (A) (B) (C) (D)2某地区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3如右图所示,不久发现本来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这个实验可证明 ( )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中含无机盐 (D)土壤的密度大于水4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在生活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

2、加,原因是 ( )(A) 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 (B)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 (C)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D)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5生命的起源初期,地球上并没有土壤,以下哪种生物的出现使这成为可能 ( ) (A)低等植物 (B)高等植物 (C)动物 (D)真菌6右图为壤土类土壤组成成分的积分数,如果因为外界 影响导致以下变化:空气含量增多,水分含量减少,则 说明 ( ) (A)通气性好,保水性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B)通气性好,保水性差,有利于植物生长 (C)通气性好,保水性差,不利于植物生长 (D)通气性差,保水性差,不利于植物生长7小明把一块大理石埋进花园

3、的四五厘米深土壤里,用黑土把石板盖住,上面播下几 粒豆科植物,等到秧苗出土、茎蔓吐须时,挖开土层,发现植物的一部分根遇上了石 板,洗去土壤后,小明发现大理石亡有网状的条纹,这可能的原因是 ( ) (A)根在重力作用下使石板受压而形成的 (B)受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颗粒的摩擦作用形成的 (C)土壤中小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 (D)根呼吸时在土壤中产生酸性物质腐蚀而成的8学习植物与土壤的内容后,小华提出一个问题:没有土壤也能种植物吗?如果要实现不用土壤也能种植物,你认为小华应该提供给植物什么物质就可以 ( ) (A)只要水 (B)要有空气和水 (C)水和养料 (D)只要养料9玉米和大豆是“亲家”,玉米

4、需要氮肥,大豆的根瘤菌是个小小的氮肥加工厂,它能把氮固定在土壤里,大豆加工的氮主要来自 ( ) (A)人工施肥 (B)空气 (C)植物残体 (D)细菌10自然界中有些植物可以成为地质学家找矿的好向导,如开浅粉红色花的紫云英,地下可能会找到铀矿;在锦葵丛生的地方,可能有镍矿,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 )(A)植物吸收各种元素时会有选择性 (B)可证明植物根吸收矿物质的能力强(C)土壤中哪些元素多,植物就多吸收一些 (D)不同植物从土壤吸收的元素会不同11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 ( ) 土壤结构 土壤肥力 光照强度 水分状况 通气状况 (A) (B) (C) (D)12小明的爸

5、爸在对盆栽花卉移盆时,采取移盆植物带土移植的方式,其目的是 ( ) (A)能保持根的活性 (B)使植物的根得以固定 (C)增强水分的吸收 (D)减弱根的呼吸作用1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经根、茎到达叶中,则三者间的细胞液质量分数比较( ) (A)根>茎>叶 (B)根>叶>茎 (C)叶>茎>根 (D)叶>根>茎14把某植物种植在沙质盐碱地,发现植物因发生“烧苗”而死亡,其原因是 ( ) (A)植物因吸收过多的无机盐而死亡 (B)植物细胞失水过多死亡 (C)此地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死亡 (D)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强度过大导致死亡15池塘中发生“水花”现象,水

6、中藻类大量繁殖,最后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其最终的原 因是 ( ) (A)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过高 (B)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过多 (C)水中的微生物含量过高 (D)水生生物因缺少食物而死亡16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 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B)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C)从植物的年轮可让我们知道南北方向的差异(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17小青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人几株插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哪个功能有关 ( ) (A)导管的输导作用

7、 (B)筛管的输导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18小明为探究植物茎的物质运输,把一植物枝条作环割处理,结果发现该枝条长势不好,其原因是 ( ) (A)导管受损 (B)筛管受损 (C)外树皮被破坏 (D)木质部受破坏19茶叶出现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也带了许多褐斑,则说明 ( ) (A)缺氮 (B)缺磷 (C)缺钾 (D)缺镁20乔木在生长过程中以下哪个结构会使茎变粗变大 ( ) (A)外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21植物细胞无时不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排出体外 ( ) (A)根部 (B)茎部 (C)外树皮 (D)气孔22植物细胞会从土壤中吸收大

8、量的水分,但细胞却不会破裂,这是与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有关 (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液泡23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从气孔中自由进出 ( ) 氧气 二氧化碳 蛋白质 矿物质 水蒸气 (A) (B) (C) (D)24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 (A)光合作用 (B)存储在细胞中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25以下各种措施对防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不利的是 ( ) (A)扩大林草比例,建设人工防护林 (B)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为提高牧业产量,大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推广使用清洁无污染能源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2

9、6在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如_、_、_等。27农田覆盖地膜是一项农村广泛利用的技术,使用容易自然分解的地膜的好处是 _.28树的年轮一般是许多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是树结构的_,通过观察发现, 相邻两个同心圆间的距离在树生长时朝南的方向疏一些,而朝北的方向却密得多,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29土壤有较强抵抗污染的能力,当污染物进入土壤后,能被土壤里的_和_分解。30土壤分为_、_、_三类土壤。.31如果土壤黏性很强,则表示土壤中_性能好,但_性能差.32植物根尖的结构分为_、_, _等部分.33植物茎的结构中与输导有机物有关的是_。34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很难生存,但一些耐盐碱植物却生

10、长良好,这主要原因是此类植物的细胞液浓度_土壤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5人们发现在中午时分,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减弱,这时叶表面气孔会_,气孔的变化与两个半月形的_有关。36植物体内生成的有机物是通过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输导方式进入各个组织。37据说山东有棵数百年生的老枣树,空心的树干可容一个人避雨,但枣树还年年结果,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38洪灾过后,因田间积水时间过长,大豆、棉花等旱作植物会死亡,这说明植物根在土壤中生活需要_。39。小明家门口有一块菜地,种有许多蔬菜。在夏天的午后,小明发现青菜的叶子会低垂、皱缩,其原因是_;如果棵青菜枯死后,会发现其逐渐

11、腐烂,最后消失,这是由于_的作用。40有些山区的土壤中缺少碘元素,会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疾病;而有些地方的土壤中富含有碘元素,却不易发生这类疾病,原因是碘元素可通过被_吸收,最后进入人体内。41小华家的屋顶上种有许多绿色植物,夏天屋内很凉爽,这和植物_有关。42为治理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现 象,专家建议,要提高植物覆盖率, 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 中的水分蒸发_。(填“减 慢”或“加快”)43某地区的土壤适应于种植大麦,由于近年来酸雨污染严重,大麦的产量急剧下降。根据上面表格提供的数据,你认为该地区应种植哪类作物最好_。三、分析说明题(共15分)44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

12、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消失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垃圾在土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_.(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_,其原因是_ _.(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_.45.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照射。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

13、取出枝条洗净。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_, 该部位的主要功能是_.(2)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_,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3)本实验证明了 _.答案:1、D 2、B 3、B 4、D 5、A 6、C 7、D 8、C 9、B 10、B 11、B 12、A 13、C 14、B 15、A 16、D 17、A 18、B 19、C 20、D 21、D 22、B 23、C 24、D 25、C 26、细菌,真菌,放线菌 27、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28、木质部,气候条件 29、微生物,小动物 30、砂石类,黏土类,壤土类 31、保水,通气32、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