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集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集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集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集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找教案 教案时间年 月 日总课时课 题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课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 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学习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 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 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体会化学与 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 的价值。重点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 和培养难点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理解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 的关系。教 法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开放 式

2、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过 程教学内容师生 互动导入导语:新的学期,我和大家一起将走进一个新的学 习领域,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目前相对于同学们而言, 有如这张白色的纸一样(岀示一张用酚酞试液写有“化 学”字样的纸)是一片空白。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和探究, 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学生倾听,思考,举例化学使 世界变 得绚丽 多彩首先,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课件展示课题) 播放录像:武陵源风景一一黄龙洞 课件展示:中国人上天了 课件展示:隔水透气的鸟笼 课件展示:焰火使夜晚绚丽多彩 适当小结,适时赞许鼓励。什么是化学针对上面同学们提岀的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 能否做岀比较科学的解

3、释。课件展示:中国人上天了,结合图片阐述物质的 性质、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变化等内容,揭示化学 的研究对象。化学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天天和物质打交道,化 学无处不在,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课件展示:“铁锅烧 菜”、“白色污染”。你能举岀我们身边可能与化学有关 的一些实例吗?你还能举岀在现代科学、 高新技术中应用化学的实 例吗?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生动 师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探究小结课件展示探究活动:(1) 用生活经验鉴别物质;(2) 探究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的组成特征;(3) 假如没有化学,展开你的想象,设想世界将会怎样?小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离不开化学。岀示课后探究题:将一

4、枚新鲜鸡蛋浸入盛有200 mL食醋的透明茶杯中,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热水瓶用久 后瓶胆內会留下水垢,请你设法除去水垢(水垢成份与蛋 壳相似)。请记录下你观察到的现象和你的实验设计。出示课后探究题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板 书 设 计【板唏盪计】語一单元题化学世盟 果趣1优学做世界燮得宅如细丽彩黑1.件么昱化尹?榊乳石X石麥是什隹形昵的7飞船、马茏村餐脊什氐持黠性務?塔火火葩燃料燃條、1©火爆炸时发生了汁么变也研刪飒贯组亦结悴性厢、变优规评的科学一匕学2化学在號号边轶镐城菜、调料ifcte*氛權汽:tiw骞去 髭略 材轧 園际 环境愎护、IM卫也 贸淖利用铝合盘: 过痢乙韻教 学 反 思

5、年月日找教案案时间年 月 日总课时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 本的变化形式,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单的 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会搜集资料,提高对信息的获取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渴望热 情,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重点难点教具教学过程创设

6、情境引入课题学法指导观察记录教学内容【师述】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 的作用。我们知道,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 子,构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 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你能举岀生 活中的例子吗?认识物质的这些变化的特点, 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 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使人类的生活得到进步和提高。下面 我们观察几个小实验。过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 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

7、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你能描述吗?请把观察到 的现象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描述:1. 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2. 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这个过程是胆矶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 概念,理解物质的两种性质物理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 物质的生成师生互动学生倾听,思考,举例: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 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 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 热等。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1、描述实验现象;演示实验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 片上有

8、小水滴附着。演示实验2先展示胆矶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演示实验13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演示实验1 4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 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 感觉到发热。找教案 教学过教学内容师生 互动程分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分组讨论、交流结果:析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一、物质的变化讨演示实验1-5物理变化论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以上前两个实化叫做物理变化。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2 特征:没有其

9、他物质生成,只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的变化。化。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 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岀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2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归形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现为颜色改变、放岀气体、生成沉纳成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淀等总概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结念将物质

10、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岀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热、放热、发光等。讲解例如,胆矶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例如:木柴燃烧一化学变化;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木柴能燃烧一化学性质;铁生锈一成。这里物质表现岀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化学变化;过渡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一一分析讨论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岀来的性质叫做物化学性质;理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一一得岀结论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化学性质;就表现岀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岀来的性胆矶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质。化学变化;小结化学变化和

11、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胆矶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演示实验1-5举例说明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鼓励学生要对物质的性质 以及探究方法的学习,会对身边的世界有更新的。 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哪些知识?应一化学性质。板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变化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书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设化学变化1 .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岀气体、生成沉淀等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教 学

12、反 思年月日时间年 月 日总课时课 题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 型新 授 课教 学 目 标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等 获得有价值的结论重点难点教 法学生探究,教师指导教具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找教案 知识储备:探究活动是由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等组找教案 成。课 堂 导 引探究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验,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是O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点燃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图 1-10和图1-11实验熄灭时进行图1-12实验对人体吸收的空气和呼出

13、气体的探究(完成探究报告或自制报告)找教案 探究报告探究活动名称:探究活动目的:步骤现象分析结论:问题和建议:用品(可自选):教学 过程教学内容找教案 找教案基 础 训 练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A、均匀的变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空气B、水蒸气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C、二氧化碳D、氧气3、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

14、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4、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 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 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 C、观察 D、推理5、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还可以使燃着的小木条。6、为证明某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小红同学把杯口向下使杯子浸没在盛水的盆里,她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吗?请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方法现象找教案 找教案 时间总课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15、能:了解空气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培 养学生能够设计和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 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 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重占八、难占八、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设计及 操作。找教案 以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归纳为探究主体, 教师进行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大胆的探究、 讨论、猜想、尝试、交流使学生获取新知 识,解决新问题。找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导入】出示空杯子,问:杯内有没有物质,如果有,里面的是什么?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它与我们的生 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

16、呢?今天 我们就来探究空气的成分。【提问】1 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吗?2 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呢?【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强调烟和雾的区别)【分析讨论】1 实验前,将集气瓶容积 5等分2引导学生依据观察红磷燃烧现象的方法观察、描述燃 烧现象,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 你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是哪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另一种物质具体来自于哪里? 为什么红磷要过量,剩余的红磷为什么不燃烧? 钟罩或集气瓶内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为什么水面上升只1/5而不是全部? 猜想剩下的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1.观察、思考、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生成,同时集气瓶内水面逐渐,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集气瓶内 水面上升了约体积,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积的。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集气瓶内,火焰。2. 了解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找教案 找教案找教案 找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思考】实验中,如果进水量非常少时实验失败,原因你能找岀来吗?介绍给大家【拓展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 实验中应遵照什么原则选择药品?能否选择 硫、铁丝、蜡烛?如果选用蜡烛做此实验应做如 何改进?有哪些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