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1页
护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2页
护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3页
护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4页
护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护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二。一一年十月'、建设基础 (一)专业现状(二)需求分析 (三)目前存在问题 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二)具体目标三、建设内容(一)专业与行业需求对接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课程体系建设(四)教学运行与保障 (五)课程建设(六)实训基地建设(六)教学团队建设(八)社会服务(九)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四、建设进度五、护理专业群建设(一)助产专业六、资金预算七、保障措施八、预期效果护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刘玲华项目组成员:陈红宇、付沫、陈兰、宋国菊、汪国

2、珍、姚斌、郑蓉、管祥兵、程家娥、徐元屏一'、建设基础(一)专业现状护理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经历了从中专到大专二个办学阶段,已 有近60年的专业办学历史。专科层次的护理专业是学校于2002年3月由原湖北省中医药学校和湖北省荆州卫生学校合并组建的当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办、并开 始招生。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专业基础学科配套齐全,办学基础设施和专 业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目前,本专业以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为主,兼顾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各类岗位培训。每年招生数 1000人左右,新生报到率95%Z上,全 部为第一志愿,毕业生就业率达

3、 95%已形成立足荆州、辐射全国的格局。我校护 理专业服务区域能力强,据调查,荆州市三甲医院护士长60溢我校毕业生,荆州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50湖理人员是我校毕业生。护理专业培养是培养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实施整体护理所必需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强的社会适 应能力,能胜任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预防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工作。根据就业导向和相关医学类专业教育规律和特点,护理专业确立了适合人才 培养特点的“ 2+1”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并积极进行临床实习阶段的“实习就业一 体化”

4、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根据护理岗位需求,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 护理理念指导下建立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思想道德与人文修养模块、专业基 础模块、专业技术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实践教育。多年来,护理专业注重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符合高等专科学校人 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校内实训基地 4877ml,有公共课实验室3个, 专业基础课实验室13个,专业课实验实训室17个,形成了职业氛围浓厚、仿真 效果良好、软硬件配套、仪器设备先进、利用率高的、能满足护理专业实验实训 教学、且在全国同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护理基础及临床技能实训中 心。该中心先进的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有心肺听诊多媒体

5、教学系统、腹部检查多媒 体教学系统、操作台柜、多功能病床、基础护理模型人、接生示教模型、婴儿多 功能温箱、注射模拟手臂、臀部注射模型、导尿模型、除颤仪、多功能床边监护 仪、呼吸机、输液泵、自动洗胃机、吸痰器、心电图机、电子气管插管模型、高 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型等,基本满足了本专业教学需要。学生在与职业岗位基 本一致的仿真实践教学环境中进行操作训练,大大提高了职业技能;实训课开出 率达100%。学校在校外与47家二甲以上的医院(其中三甲医院有 18家)建立了 护理专业教学基地,并制定了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实训规章制度,确保了学生 校外临床实习实训教学需要。护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高级职

6、称占38.78%,中级耳R称占46.94%, 初级职称占14.28%,青年教师硕士及在读硕士 14人,“双师”型教师占85.7%。 年龄结构中中青年教师和高中级职称教师占多数,研究生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偏小, 但整体趋向合理。为了加强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使学生更 好的适应社会,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学校成立了由校内外专家、医院护 理技术骨干以及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产学研工作领导小组。专 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社会需求、行业特点及社会发展趋势及时对专业设置、培 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等进行调整。通过与医院共同安排学生实习、互派教师 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对方单

7、位从事临床护理和担任教学工作,实施“双师型”教师 培养、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护理教学和护理临床等方面的研 究。在各教学基地的大力支持下,护理专业先后从教学基地选拔了31名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兼职副教授”来护理系担任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在实习教学医院聘请了178名实习带教教师担任实习教学工作,形成较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二)需求分析1 .社会需求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范围向医院、社区两大主体拓 展;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增加,独生子女的增多,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的需要,对医疗卫生、护理服务的需

8、求将日益增长;各级医 院要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护理工作的扩大,不仅需要大量 的护理人才,而且对护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行业需求状况根据卫生部全国注册护士信息库数据显示,截止 2009年底,全国31个省区 市的注册护士达到218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比为1: 1.4 (卫生部要求1: 3, WTO要求1:5),医护比为1: 0.64左右(要求1:2),床护比不足1: 0.4 (此为 78年卫生部要求,许多国家为1:1),护士的总量明显不足。截止 2010年底统 计,荆州市现有护士 7249人,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荆州市现有人口为 647万人, 每千人口护士比为1: 1

9、.12,未达到2009年底国家平均值,与发达国家比差距更 大。按国家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荆州市每千人口护士数的缺口约5000-8000人。近几年来,每当学生毕业之际,总有多家用人单位在我校招聘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行业,护理人才属于紧缺型人才。为了满足人才市场对高级 护理人才的需要,加快护理人才的培养适合我国国情。3 .岗位要求卫生部2005年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 »提出的 总目标是:“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护士执业行为,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拓展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教 育,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

10、和医学技术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需求。”护理工作要面向社区、农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要求, 立足社区和家庭,发展老年人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护理等,护理专业就 业岗位扩大到各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养老院等医疗保健机构,这对护理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2008年颁布实施的护士条例规定护士必须通过执业资格考试,2010年5月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护理 专业学生在毕业当年可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据此,用人单位纷纷要求护理专 业毕业生通过执业资格考试,这也对护理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11、(三)目前存在问题1 .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完全满足卫生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2 .课程设计与实际护理工作岗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3 .校内、外护理实训条件仍需加强。4 .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力量较弱。5 .第三方评价机制未能形成。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 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 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1112号)、教育部关于推 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12、(教高 200616号文件)等有关 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学校护理专业与医院、社区护理岗位对接,推进校院对接, 健全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深化“校院合作、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系统培养,根据医院、社区的护理工作任务,基于护 理工作过程,重建课程体系,建设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形成课程标准,实现护理 专业课程内容和护理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强化实践育 人,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具有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护理培训基地, 实现教学过程与护理工作过程对接;围绕护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 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护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

13、接;建设“双 师”结构教学团队;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带动学校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 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二)具体目标1 .明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中职、高职护理专业有效衔接。2 .探寻社会需求,优化护理专业布局。3 .建立健全校院共建、共管的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保障人才培 养工作系统化。4 .推进护理专业与护理岗位对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校院合作的组 织体系和机制建设为重点,根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护理岗位能力要求,通 过校院共建师资队伍、共建课程体系、共建教学实训基地,形成校院合作全方位、 工学结合深层次、教学做合一全过程的“校院合作、

14、2+1工学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护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方 法与手段,着力培养护生的护理职业能力,实现护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5 .构建“立足岗位,面向医院、社区”的护理课程体系。根据护理专业岗位 需求,在现代护理理念的指导下,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围绕护理工作任务和 护理工作过程,参照护士执业资格标准重建课程体系,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 开发及教材建设,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6 .建设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精品课程。以护理工作过程为核心,进一步完善 现有护理学基础省级精品课程,使之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报水平;进一步 加强健康评估、急救护理、妇

15、产科护理和五官科护理校级精品 课程建设,使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中报水平;创建儿科护理、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校级精品课程,力争 5年内使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中报水平。建立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7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围绕护生职业能力、方法 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 在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护理职业教育与终 身学习对接。8 .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疏通护理专业中职、高职、本科升学途径,拓 宽护理专业人才成长渠道,使本校50%Z上的护理专业中专学生升入专科学习,使 50%Z上的专科学生升入本科学

16、习。申请 1-2项继续教育项目。9 .建设多功能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与医院合作完善护理实训基地,购置 智能化水平高的模拟教学设备,形成符合工作岗位真实情境的职业性、开放性强, 岗位覆盖面全,融教学、培训功能为一体的实训环境,满足实训及培训的需要。 充分发挥行业办学的优势,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指导下,加强现有校外47所医院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 2所综合性医院,使其成为示范性护理实训教学基 地。10 .建设高水平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专业骨干教师10名,青年教师6名。对现聘任的178名校外兼职教师分期分批进行护 理教育、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理论培训,使兼职教师比例达

17、 65%使“双师”素质 达90%11 .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1)与医院合作开展基础护理技术培训,规范护理技术操作。(2)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在职急救护理培训、ICU护理培训,提供各项标准 化技能训练。(3)为社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护理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及保育员培 训300人,使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4)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及学生进社区和农村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与救护技术培 训2次。(5)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将5-8名骨干教师送到国内外研修,学习国外先 进的护理理念、教学方法、护理新技术,促进国际护理交流与合作。12 .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建设内容(一)专业与行业需求

18、对接1 .广泛调研,明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对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规格进行广泛调研,确定护理专业的中职、 高职人才需求及培养规格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 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等方面保障中职、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有效衔接。2 .探寻社会需求,优化护理专业布局。开展社会需求调研,根据调研结果, 申请设置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方向,建设其课程体系。(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 .深化“校院合作、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定期召开护理专 业建设委员会会议,由医院、学校共同参与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护理职业标准确定专业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

19、业标准的对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 养,推进素质教育。三年教学进程中,前 4个学期以在校内学习为主,兼到医院、 社区完成教学见习;后2个学期在医院完成教学和实习。2 .建立校院共建、共管的运行机制,健全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组织体系和 管理机制,保障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完善由行业、医院护理专家组成 的护理专业教学建设委员会的职能,使其成为“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纽带和 桥梁。强化47个教学基地教学管理的组织建设,形成由学校教务处、护理系、教 学基地、护理部组成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为工学结合的教 学组织与

20、实施提供保证。(三)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立足岗位,面向医院、社区”的 护理课程体系。为了向医疗卫生行业 输送高质量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同时满足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在进行课程 体系建设时,首先对护理岗位需求进行调研,然后召开由医院护理专家、学校专 业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组成的护理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 刻的分析;再依据专业调研情况及相关职业标准,以实现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岗 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分析岗位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确定本专业的典型 工作任务,将之归纳为行动领域;最后,根据护理专业岗位需求,将行动领域转 化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构建时,在现代护理理念的指导下,以人的健康护

21、理为 中心,围绕护理工作任务和护理工作过程,参照护士执业资格标准重建课程体系。 归纳提炼出护理工作岗位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纵向分专业基础技术和技能、岗位专业核心能力、岗位持续发展拓 展知识、毕业实习四大部分。横向分两个岗位职业技术方向:即护理专业职业能 力需求的共同知识、技术和技能内容整合成基础技术和技能部分;职业核心能力 根据就业的不同需求分化为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方向。(四)教学运行与保障1 .教学运行整个护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二学期,进行基础 领域学习,完成护理专业所需的人文与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学 习和训练。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基本

22、技能培养为目的,重点加强 英语及计算机等工具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接 受新技术的能力。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训I,为培养学生护理技术应用 能力打基础。第二阶段为第三、四学期,进行专业领域学习,根据就业岗位的需 求,按照“循岗导教”的原则,以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 主要在学校通过校内实训室和医院教学基地,完成岗位专业知识的学习、技术及 技能的训练,重点训练职业技术核心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拓展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培养职业岗位后续发展能力。第三阶段是第五、六学 期,为毕业临岗实习,着重强化训练学生岗位职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其岗

23、位适 应能力。各课程设置对应的实践环节,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实施时间交错、体 系并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见图1)。图1护理专业课程运行图2 .建立学校、医院相结合的基础实训I、综合实训I、临岗实习“能力递进式”的实训教学体系(见图2) o公共基础基础能力1234英语基本应用能力课中讲练结合,校内语音室 计算机应用能力课中讲练结合,校内信息中心 就业创业及社交能力课中讲练结合,生活实际积累 化学物质的配制与浓度计算(课中讲练结合,校内实验室)医学基础1234器官、组织、细胞观

24、察能力课中讲练结合,校内实验室 病理标本的正确保存与运输能力课中讲练结合,校内实验室 人体机能正常与异常观察能力(课中讲练结合,校内实验室) 无菌观念的形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解释能力课中讲练结合,内实验室5.指导合理用药能力、常用药品保管、外观鉴别能力课中讲练结 合,校内实验室基础护理能力专业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社区护理能力1 .正确引导和安排患者候诊和就诊能力2 .快速便捷地办理入、出院手续,对出院患者进行出院指导3 .正确铺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帮助患者安置舒适卧位,促进患 者睡眠4 .正确测量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5 .正确运用各种保护具,安全运送患者6 .规范进行热、冷疗操作7 .规范熟练

25、地进行各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及隔离技术操作8 .正确取药、配药及发药9 .规范熟练地进行各种注射及各种皮试液配制,正确判断试验结果10 .规范地进行静脉输液与输血11 .熟练完成吸氧、吸痰、超声雾化吸入12 .规范完成各种清洁卫生护理工作13 .规范进彳f洗胃,正确实施鼻饲14 .规范熟练地进行各种灌肠、肛管排气及各种导尿术15 .规范地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会进行尸体料理以上实训均课中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校内护理实训中心1 .对各系统各年龄段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制订并实施护理计划,进行效果评价;2 .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

26、抢救、护理的能力,包括配合医生实施 抢救、应用常用监测技术对重症患者监护;4 .运用药理知识观察与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能力,包括:对临床常用药品进行制剂的外观质量检查,查阅药物相互作用,检查配伍禁忌和 准确、快速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观察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能力;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进行药物知识咨询和宣教。以上实训均课中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校内护理实训中心1 .社区诊疗护理能力2 .预防保健和家庭护理及指导家庭护理能力3 .康复、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与管理能力以上实训均课中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校内实训中心,社区1心理护理能力对各类人群进行心理护理课中讲练结合护理管理能力护理行政管理和护理业务技

27、术管理课中讲练结合健康教育能力能对各类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课中讲练结合综合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强化与拓展1 .疾病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2 .各系统疾病护理能力3 .急危重症抢救、护理及配合医生抢救能力,对重症患者监护能力4 .心理护理能力5 .正确书写护理记录能力6 .护患、医护、护技人员沟通能力7 .健康教育能力工学结合 实践项目临岗见习、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暑期社会调查实训单元实训内容及实施方式图2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示意图3 .建立校院共建、共管的运行机制。成立 47所教学医院参与的护理专业建设委员会,整体规划护理专业建设,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可操作 的管理办法,保证教学运

28、行的顺利实施。(五)课程建设1.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指标”,进一步完善现有护理学基础省级精品课程,使之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报水平;进一步加强健康评估、急救护理、妇产科护理和五官科护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使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申报水平;创建儿科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校级精品课程,力争5年内使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中报水平。建立突出 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见表 2) o表2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一览表课程目标建设进度(年度完成情况)责任人护理学基础完成国家级精品课申报2011年完成课程设计;2012年规范基础护理操作2013年制作基础护理操作录像校内教师:程家娥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

29、院:宋国菊急救护理完成省级精品课申报2011年完善试题库建设2012年完善校本教材及课程标准2013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校内教师:汪国珍荆州市中心医院:付沫健康评估完成省级精品课程申报2011年制定课程标准;2012年完成课程设计;规范健康评估的操作;2013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校内教师:王进军荆州市中心医院:彭家清妇产科护理继续建设校精品课程2011年完善试题库建设2012年完善课程标准及全部课件2013年制作50%勺课程录像校内教师:徐元屏荆州市中心医院:丁蓉艳五官科护理继续建设校精品课程2011年完善试题库建设2012年完善课程标准及全部课件2013年制作50%勺课程录像校内教师:郭丽君 荆

30、州市第二人民医 院:昌明儿科护理继续建设校精品课程2011年完善试题库建设2012年完善课程标准及全部课件2013年制作50%勺课程录像校内教师:郑蓉荆州市妇幼保健院:邹贤凤外科护理继续建设校精品课程2011年完善试题库建设2012年完善课程标准及全部课件校内教师:胡晓群荆州市中心医院:王课程目标建设进度(年度完成情况)责任人2013年制作20%勺课程录像红内科护理继续建设校精品课程2011年完善试题库建设2012年完善课程标准及全部课件2013年制作20%勺课程录像校内教师:王进军荆州市中心医院:郭建丽2.依据学生职业成长规?再设计课程,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护理专业的不同就

31、业岗位对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基本相同, 而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因岗位不同有所差异。为了避免传统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 学得多会得少,知识了解的面广而操作技能弱和技术应用能力差,专业核心能力 不突出的局面,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融入行业及职业岗位标准,整合、序化教学 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情境。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结构设计以及综合实践的安排上 与岗位挂钩,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护理工 作过程为依据,组织安排教学。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交叉进行,使学生能够感受 到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医院文化,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做相结合,理 论与实践一体化。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32、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改革以 往的传统讲授法,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 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 应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创 建虚拟实训项目,网上学习平台,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4 .加强教材建设。与医院临床紧密结合,围绕护理工作任务,按照护理工作 过程及职业能力要求的修订急救护理校本教材,各专业课程的实训与指导教 材5部。(六)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护理岗位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依据“校院合作、2+1工学结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学校

33、与医院合作将校内现有资源重新优化整合,通过调整整体 布局、加强内涵建设、营造职业氛围、健全制度标准、添置智能化水平高的模拟 教学仪器设备等方式实现学校教学环境与医院职业环境高度统一,成为集教学、 培训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实训中心,成为护理行业技能考核与培训、岗位技能训练、职业资格鉴定为一体的护理职业技能考核与培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仪器设备汇总见表3。( 1)护理实训基地根据护理工作任务的需要,在原有实训室的设备基础上,添置相关设备以提升实训功能,拓宽实训项目,优化已开实训项目,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实训能力。购置智能化仪器设备,提供各种仿真“病人”,建立仿真的实训环境,满足教学和培

34、训需要。计划购置全功能护理人、多功能护理人、男女性透明导尿模型、输液臂、电阻式触摸屏、高级新生儿综合模拟人、高级外科缝合腿训练模型、腹部伤口模拟模块、缝合模块、造口护理模型等设备仪器。接受学生通过各种实训提高实践技能。每年完成50 项护理基本技术实践实训、示教实训,使学生具备护理岗位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每年完成毕业前学生护士执业注册理论、技能培训。( 2)急救实训基地校内急救实训基地计划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医学模拟中心的理念,体现数字化医学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方向,购置一批先进教学设备,引进美国心脏协会( AHA)的急救危重症相应培训内容,完全对应实际工作的诊疗流程,满足本市实际工作岗位对急危重症技能

35、培训的要求,满足学校内各专业教学的要求。主要包括:院前急救模拟实训室、基础生命支持训练实训室、模拟高级生命支持训练实训室。设置场景训练模式院前急救、急救转运、急诊入院,提升学生紧急医疗护理救援能力,培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配合处理能力。建立虚拟训练网络信息平台,模拟人体生理、病理表现以及临床实践中危重症救治场景,学生可上机自我学习,培养其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年完成学生CP曲急救实训项目;为临床护理人员在职急救护理培训、ICU护理培训,提供各项标准化技能训练。( 3)社区护理实训基地校内新建社区护理实训室5 间, 其中 3 间社区健康教育室,2 间模拟社区诊室,建立实训管理制度,编写实

36、训教学相关文件;购置教学和实训设备:计算机、电视机、心电图机、床单位、各种诊疗仪器、DVDM、投影仪、健康教育展牌等设备设备、健康档案软件等。表 3 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室仪器设备预算一览表所属实训室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单价(元)合计(元)基础护理模拟人护理教学病 案211-17001124,00024,000基础护理虚拟静脉注射培训 系统280-000012180,000360,000基础护理全功能护理人1012,000120,000基础护理多功能护理人101,00010,000基础护理男性透明导尿模型17,8007,800基础护理女性透明导尿模型17,8007,800基础护理输液臂104,5004

37、5,000基础护理电阻式触摸屏106,50065,000基础护理臀部注射模型103,45034,500健康评估十二导联训练模型260-20001194,49494,494健康评估高级综合模拟人1560,000560,000外科护理外伤肢体模块381500121,00021,000外科护理控制大腿出血模块381550121,00021,000外科护理伤口护理模块381450121,00021,000外科护理全功能创伤模型201-00001151,63051,630外科护理高级创伤模块套装276-10001110,05010,050外科护理麻醉喉镜DG-03110A12,0222,022外科护理外

38、科急救箱MB717103,00030,000外科护理腹部伤口模拟模块103,78037,800外科护理缝合模块1090900外科护理造口护理模型14,5004,500外科护理敷料柜13,5003,500妇产科护理3维子宫颈扩张示教 模型7970013,0903,090妇产科护理复办新生儿24029,13818,276妇产科护理高级妇科检查模型W4504328,07016,140妇产科护理妇科训练模型W44535210,26020,520妇产科护理电子孕妇腹部触诊 模型CBS08300154,65023,250妇产科护理分娩机砖7K教模型MBF09300145,80023,200妇产科护理会阴切

39、开缝合模型W4409055,62228,110儿科护理高级新生儿综合模 拟人225-050261205,200205,200儿科护理婴幼儿护理台12,0002,000儿科护理婴儿头部注射模型375-3000155,00025,000儿科护理婴儿气道管理模型250-0025014,8124,812儿科护理儿童插管模型255-00001110,12810,128儿科护理高级护理婴儿365-05050120,35220,352儿科护理新生儿护理模型(男/女)CWA094001/CWA094002105005,000五官科护理单眼无影灯108168,160急救护理高级综合模拟人211-00050139

40、0,000390,000急救护理高级模拟训练监护 监控系统210-08001172,00072,000急救护理模拟人急救教学病80-1459127,00027,000所属实训室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单价(元)合计(元)案急救护理AEDg础生命支持训 练系统2006018,6588,658急救护理气管管理模型250000114,74814,748急救护理基本生命支持损伤 组合275-00001121,85221,852急救护理抢救训练模型101-10001112,28212,282急救护理复苏婴儿模型人14001115,8685,868急救护理复苏少年模型人180011110,76410,764急救护

41、理计算机模拟急救训 练系统450-59501108,50085,000急救护理除颤监护仪M4735A260,000120,000急救护理呼吸机鹰牌706222,09844,196急救护理解救套装SR-00111B12,4602,460急救护理硅胶复苏器87005511,9681,968急救护理婴儿硅胶复苏器85005111,5321,532急救护理随身呼吸面罩820011101201,200急救护理折叠式铲式担架ST05006A105,29852,980急救护理气管插管固定器600-0004011,3501,350急救护理自动体外除颤仪 (AEDM3840A149,42249,422急救护理脊

42、椎骨顶板98250012,4062,406急救护理头部固定器983090104804,800急救护理四合一颈托980010102032,030急救护理安全带982513101801,800急救护理儿童硅胶复苏器86005111,5501,550急救护理多功能监护仪115,00015,000社区护理供应室设备185,00085,000社区护理多媒体115,40015,400社区护理DVDM1500500社区护理环形座椅13,0003,000合计3,000,000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办学的优势,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以行业为主导,校院实行紧密、连续、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43、加强现有校外47所医院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2个校外实训基地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1)重点建设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所综合护理实训基地, 使其成为示范性护理实训基地。(2)新建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实训基地。(3)完善“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管理机制,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制定教 学医院工作条例,使医院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医院在教学工作、 临床实训实习、对带教老师培养、学生思想教育、基地组织机构设施、经费使用 等方面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学生实习质量的监控,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 和管理水平。(六)教学团队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培养护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

44、建立 有效的教学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院之间护理技术和经验的交流的制度化建 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通过校院合作的方式,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 教师和兼职教师培养为重点,共建专兼结构的教学团队,提高护理专业专职教师 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临床护理兼职教师的护理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教学团队的 整体水平。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护理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0名、青年教师6名,对现聘任的178名校外兼职教师分期分批进行护 理教育、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理论培训,使兼职教师比例达65%使“双师”素质达90%1

45、.专业带头人在校内和教学合作医院范围内,选拔 2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国内外学习、培 训,参加有影响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开展国内项目调研等工作,使其掌握国内外 护理临床及护理教育发展新动向,提高在国内护理专业领域的影响力。2 .骨干教师在学校、附属医院计划选拔10名专业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或具有 护理教学经历的技术能手作为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参加国内外专业会议、 有计划地出国进行培训,每年不少于 3个月的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进修实践等途径 提高骨干教师教学能力,胜任课程建设与教学教改,成为各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主持一项校级以上课题,每年撰写专业论文1篇,能够下临床顶岗

46、并指导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前专业考核。3 .兼职教师对护理专业178名兼职教师分期分批开展护理教育、教学方法和职业教育理 论培训,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执行兼职教师试讲制、聘用制,要求兼职教师 定期参与校内对应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坚持听课、评课,共同提高。兼职教师负 责学生见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期间的临床指导。4 .青年教师对6名青年教师实施导师制培养,与教学基地共同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进行全程实践锻炼和职业技术培训和授课指导,以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 术和授课水平。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完成汇报课、公开课或专题讲座,参与本教 研室精品课程建设,参与课题研究,每年撰写专业论文 1篇。

47、5 .教师实践能力加大对学校的专任教师临床实践的力度,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进修 或临床上班,每年平均2个月,学习临床最新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面对全 系教师讲座。(八)社会服务1 .对在校学生进行护士执业注册理论、技能培训,使其毕业当年通过国家护 士注册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 .与医院合作开展新护士岗前培训,规范护理技术操作。3 .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在职急救护理培训、ICU护理培训,提供各项标准化技 能训练。4 .对在校学生及社会剩余劳动力进行护理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及保育员 培训,使其在校期间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5 .组织专业教师及学生进社区和农村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与救护技术

48、培训。与 江汉油田第四机械厂社区、荆州市白龙村社区合作,开展健康知识宣传与急救护 理技术培训。6 .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将5-8名骨干教师送到国内外研修,学习国外先进 的社区护理理念、教学方法、护理新技术,促进国际护理交流与合作。(九)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能力为核心,以护理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建立就业(用人)单位、护理学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 业生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作为 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 持续追踪。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

49、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 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 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 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十)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1 .拓宽护理专业人才成长渠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人 们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提醒我们必须拓宽促进护理专业人才成长途 径。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联系,完善护理专业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与开办护理 专业的中职、本科教育学校联系,疏通护理专业中职、高职、本科升学途径,组 织学生参加相关升学考试,鼓励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护理, 使本校50%勺护理

50、 专业中专学生升入专科学习,使 50%勺专科学生升入本科学习。2 .申请1-2项继续教育项目,为基层护理人员终身学习创造机会,不断更新 其护理专业知识与技术。四、建设进度护理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从2011年启动,至2013年验收,具体建设进度见 表3。表3护理专业建设进度表项目名称2011年10月至12月2012年1月至6月2012年7月至12月专业与行业需求对接预期目标:完成中、高职护理专业人 才培养目标调查表。预计投资0.5力兀。建设内容:1 .制作中、高职护理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调研表。2 .成立建设团队及制定 调研计划。验收要点:1.调研表建设团队:由5人组成的专 业与行业需求对接建设团

51、队。责任人:刘玲华、汪国珍预期目标:明确中职、高职护理专 业人培养目标。明确社会对护理专业人 才需求状况预计总投资0.5万元。 建设内容:1 .调研各级各类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护理 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规格 要求。2 .召开护理专业建设委 员会会议,讨论并确定中 职、高职护理人才需求及 培养规格要求3 .初步形成中高职人才 培养目标 验收要点:1 .调研与研讨记录。2 .中高职人才培养目 标。建设团队:由5人组成的课程建设 团队。责任人:刘玲华、汪国 珍预期目标:优化中职、高职护理专 业课程设置,使之衔接。优化护理专业布局。预计总投资0.5力兀。建设内容:1 .制定中职、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

52、置表2 .申请设置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方向。验收要点:1 .中职、高职护理专业 课程设置表。2 .护理专业社区护理 方向申请表。建设团队:由5人组成的 课程建设团队。责任人:刘玲华、汪国珍项目名称2011年10月至12月2012年1月至6月2012年7月至12月1 力/ 工预期目标:启动人才培养模式调研 预计投入资金1力兀。建设内容:1 .形成专业调研表。2 .成立专业建设团队及制 定调研方案。3 .建立校院共建、共管的运 行机制,健全校院合作、工 学结合的组织体系和管理 机制验收要点:1 .调研表。2 .会议记录。3 .各种制度。建设团队:由5人组成的人 才培养模式团队。责任人:刘玲华、汪国珍预

53、期目标:初步形成基于校院合作、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 式。预计投入资金 2.5力兀。建设内容:1 .实施专业调研方案。2 .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会 议,研讨人才培养模式。3 .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初稿)。验收要点:1 .调研资料、调研记录、 调研报告。2 .会议记录、论证意见记 录等。3 .人才培养方案(试行 稿),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建设团队:由5人组成的 人才培养模式团队。责任人:刘玲华、汪国珍预期目标:形成“校院合作、2+1工 学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预计投入资金 2.5力兀。建设内容:1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改 并实施专业倜研方案。2 .召开护理专业建设委员 会会议。3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 订稿)验收要点:1 .调研资料、调研记录、 调研报告。2 .会议记录、论证意见记 录等。3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稿),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建设团队:由5人组成的 人才培养模式团队。责任人:刘玲华、汪国珍课 程 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