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基础知识_第1页
催化裂化基础知识_第2页
催化裂化基础知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提升气提升管反应器的作用提升管在流化过程中,当气速高于带出速度,固体颗粒便被带出。把带出的颗粒沿一根 垂直管道向上运动,这根管道称为提升管。提升管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用于固体颗粒输送;一是作为反应器,亦称为提升 管反应器,催化剂和气相原料在提升管中停留时进行反应, 在出口处反应产物与 催化剂分离。催化剂经再生后又重新进入提升管,构成一循环流化床反应系统。提升管反应器的主要优点是返混较小,效率高,结构简单。目前的催化裂化装置都采用提升管反应器。提升管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形式如图 1所示。提升管反应器的直径由进 料量确定。工业上一般采用的线速 是入口处为4-7m/s,出口处为 12-18m/s。随着

2、反应深度的增大, 油气体积流量增大,因此有的提升 管反应器由不同直径的两段(上粗 下细)组成二提升管反应器的高度 由反应所需时间确定,工业设计时 多采用2-4s的反应时间。近年来由 于进入反应器的再生催化剂温度多 已提高到650-720C,提升管下段 进料油与再生催化剂接触处的混合 温度较高,当以生产汽油、柴油为 上要目标时,反应只需2s左右的时 间就已基本完成,过长的反应时间 使二次裂化反应增多,反而使口的 产物的收率下降。为了优化反应深 度,有的装置采用终止反应技术,即在提升管的中上部某个适当位置注人冷却介质以降低终中部的反应温度,从而抑制二次反应。有的还在注人反应终止剂的问时相应地提高或

3、控制混合段的温度, 称为混合温度控制技术(MTC。此项技术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注入冷却介质的适 宜位置、种类和数量。国内有些炼油厂采用了注入终止剂技术,但是仅是凭经验来确定有关的参数,可靠性差。中国石油大学提出的提升管反应器流动一反应模 型可以对提升管内的反应过程进行三维模拟, 初步解决了科学确定上述有关参数 的问题。图2是在某催化裂化装置的提升管的适当位置注入反应终止剂前后提升 管沿高的温度及反应产二物产率变化情况的模拟计算结果。由此可见,注入终止剂后,汽油和柴油的产率都有所提高。注入终止剂的效果与原工况及注入的条件 有关。提升管反应过程提升管上端出口处设有气一固快速分离构件, 其目的是使催化剂

4、与油气快速分离 以抑制反应的继续进行。快速分离构件有多种形式,比较简单的有半圆帽形、T字形的构件,为了提高分离效率,近年来较多地采用初级旋风分离器。 实际上油 气在沉降器及油气转移管线中仍有一段停留时间,从提升管出日到分馏塔约为 10-20S。,而且温度也较高一般为450-510C。在此条件下还会有相当程度的二 次反应发生,而且主要是热裂化反应,造成于气和焦炭产率增大。对重油催化裂 化,此现象更为严重,有时甚至在沉降器、油气管线及分馏塔底的器壁上结成焦 块。因此,缩短油气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是很有必要的。适当减小沉降器的稀相空间体积、缩短初级旋风分离器的升气管出口与沉降器顶的旋风分离器入口之间

5、的距离是减少二次反应的有效措施之一。 据报道,采取此措施可以使油气在沉降 器内的停留时间缩短至3s,热裂化反应明显减少。提升管下部进料段的油剂接触状况对重油催化裂化的反应有重要影响。对重油进料,要求迅速汽化、有尽可能高的汽化率,而且一与催化剂的接触均匀。原料油 雾化粒径小可增人传热面积,而.只由于原料油分散程度高,油雾与催化剂的接 触机会较均等,从而提高了汽化速率。实验及计算结果表明,雾滴初始粒径越小 则进料段内的汽化速率越高,两者之间呈指数关系。实验结果还表明,对重油催 化裂化,提高进料段的汽化率能改善产品产率分布。因此,选用喷雾粒径小,而 且粒径分布范围较窄的高效雾化喷嘴对重油催化裂化是很

6、重要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雾滴平均粒径从60 ym减小至50 ym时,对重油催化裂化的反应结果仍 有明.显的效果。除了液雾的粒径分布外,影响油雾与催化剂的接触状况的因素 还有喷嘴的个数及位置、喷出液雾的形状、从预提升管上升的催化剂的流动状况 等。在重油催化裂化时,对这些因素都应予以认真的研究。汽提段的作用沉降器下面的汽提段的作用是用水蒸气脱除催化剂上吸附的油气及置换催化剂 颗粒之间的油气,其目的是减少油气损失和减小再生器的烧焦负荷。裂化反应中 生成的催化焦、附加焦及污染焦的含氢量约为 4% (质量分数),但汽提段的剂 油比焦的含氢量有时可达10%(质量分数)以上。因此,从汽提后的催化剂上焦

7、炭的氢碳比可以判断汽提效果。汽提段的效率与水蒸气用量、催化剂在汽提段的 停留时间、汽提段的温度及压力以及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有关。工业装置的水蒸气用量一般为2-3kg/1000kg催化剂,对重油催化裂化则用4-5 kg/1000kg催化剂。 改进汽提段的结构可以提高汽提效率或减少水蒸气用量。据报道,在初级旋风分离器料腿处安装预汽提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油气与催化剂分离的效果。再生器一种新型再生器主要由催化剂进口管道、 鼓风进口管道、燃料进口管道、再生催 化剂出口管道、热风进口管道所组成;各管道端口与再生器中心相通,且相通处 为一个空腔,各管道之间用耐火材料相隔离,整个再生器系统呈封闭状态。这种 再生器

8、,构造简单,造价低。由于有二次热风,催化剂循环煅烧充分,能恢复催 化剂最佳活性,不但催化剂再生效果好,而且燃料来源广泛。再生器的主要作用是烧去结焦催化剂上的焦炭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需的热量。催化裂化再生器再生器的主要作用是烧去结焦催化剂上的焦炭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需的热量。对再生器的主要要求有: 生催化剂的含炭量较低,一般要求低于 0.2% (质量分数)有时要求低达 0.05%0.10%(质量分数)。 有较高的烧焦强度,当以再生器内的有效藏最为基准时,烧焦强度一般为100-250 kg/ ( t*h )。 催化剂减活及磨损的条件比较缓和。 易于操作,能耗及投资较少。 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_为了

9、实现以上目标,工业上有各种型式的再生器,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单段再 生、两段再生、快速流化床再生。表1列出了各种组合方式的再生型式以及它们 的主要指标。图1是单段再生的再生器简图,以下以此图为例说明再生器的基本 工艺结构。再生器的结构再生器的壳体是钢制的大型筒体,国外 最大的直径达16.8m (装置处理能力8.5Mt/a )。壳体内的上部为稀相区,下部为密相区。密 相区的有效藏量由烧焦负荷及烧焦强度确定, 根据密相区的有效藏量和固体密度可决定密相风的容积。所谓有效藏量是指处于烧焦环境中的藏量。 密相区的直径 由空塔气用较高的气速可以有较高的烧焦强度,从而使藏量减少,但床层密度下降而使床层体积增

10、大,因此,气速的选择有一合理的范围。密相区的直径和容积 确定后,即可确定其高度。密相区的床层高度一般为5-7m。为了避免过多地带出催化剂及增大催化剂的损耗,稀相区的气速不能太高,对堆积密度较小的催化 剂一般采用0.6-0.7m/S,对堆积密度较入的催化剂则可采用 0. 8 - 0.9 m/s 。 从密相区向上到一级旋风分离器入口之间的稀相空间高度应大于TDH即使如此,稀相空间仍有一定的催化剂浓度,为了减少催化剂的损耗,再生器内装有两级串 联的旋风分离器,其回收固体颗粒的效率应在 99.99%以上。旋风分离器的直径 不能过大,以免降低分离效率,因此,在烧焦负荷大的再生器内装有几组旋风分 离器,它

11、们的升气管连接到一个集气室将烟气导出再生器。为了使烧焦空气(工厂里多称为主风)进入床层时能沿整个床截面分布均匀,在 再生器下部装有空气分布器,其主要结构形式有分布板式(碟形)和分布管式(平 面树枝形和环形)两类。碟形分布板上开有许多小孔,孔直径为16-25mm孔数为10-20/川。分布板可使空气得到良好的分布,但是大直径的分布板长期在高 温下操作易变形而使空气分布状况变差。目前工业上使用较多的是管式分布器, 这种分布器在树枝形分布管或环形分布管上设有向下倾斜45°的喷嘴,空气由喷嘴向下喷出,再返回上面的床层。待生催化剂进入再生器和再生催化剂出再生器的方式及相关的结构形式随再生 器的结

12、构、再生器与反应器的相对位置等因素而多种多样,同时还应从反应工程 的角度考虑如何能有较高的烧焦效率。 一般来说,待生催化剂从再生器床层的中 上部进入,并且以设有分配器为佳;再生催化剂从床层的中下部引出,通常是通 过淹流管引出。在以馏分油为原料的催化裂化装置中, 一般是处于热平衡操作。但在重油催化裂 化装置中,由于焦炭产率高,再生器内产生的热量过剩,必须另外取走一部分热 量才能维持两器的热平衡。工业上曾经采用在再生器内安装取热盘管或管束的办 法来取走过剩的热量,称为内取热方式。由于操作灵活性差及取热管易损坏, 近 年来,内取热方式已被外取热方式逐渐所替代。 外取热方式是在再生器壳体外部 设一催化

13、剂冷却器(称外取热器),从再生器密相床层引出部分热催化剂,经外 取热器冷却,温度降低约100-200C,然后返回再生器。这种取热方式可以采用 调节引出的催化剂的流率的方法改变冷却负荷,其操作弹性可在0-100%之间变动,这就使再生温度成为一个独立调节变动, 从而可以适合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一 再生系统热平衡的需要。沉降器利用重力的差别使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沉降的设备。将气溶胶或悬浮液导入器内,经一定时间的静置或极慢的流动,然后将沉降物导 出器外。沉降器的分离效率很低,一般仅用于初步分离。有间歇式、半连续式或连续式。 用于气体净化的有降尘室和离心沉降器等。用于处理悬浮液的有锥形沉降器和增 稠器等。气提原理气提是一个物理过程,它采用一个气体介质破坏原气液两相平衡而建立一种新的 气液平衡状态,使溶液中的某一组分由于分压降低而解吸出来, 从而达到分离物 质的目的。例如,A为液体,B为气体,B溶于A中达到气液平衡,气相中以 B 气相为主,加入气相汽提介质 C时,气相中A、B的分均均降低从而破坏了气液 平衡,A、B物质均向气相扩散,但因气相中以 B为主,趋于建立一种新的平衡 关系,故大量B介质向气相中扩散,从而达到气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