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4小题,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变成金刚石B.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C.煤气爆炸D.蜡烛燃烧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相符的是()A氧气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是利用了其可燃性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其可升华的性质C.氮气用作保鲜剂是利用了其稳定性D.人造金刚石制作钻头是由于其硬度大5.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小明利用电解水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气体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举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
2、装置6.硫代硫酸钠(NstSzQ)俗称大苏打、海波,是无色透明的单斜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 醇.硫代硫酸钠(NS2S2C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 +2C. +6D. +47.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受热易分解.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HNOX二4牛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NQ B. N2O C. NO D. N2&自来水消毒过程涉及到下列甲和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的化学式是QHB.物质D属于氧化物C.实验室可用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EA)甲:(O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水分子会停C.水分子的体积
3、增大了D.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X亠H2D.乙是分解反应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空气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C.纯净的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D.石墨与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10.2015年11月2日上午,由肇庆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共同主办的“创 文明城市, 建美丽肇庆”绿色出行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在七星岩东门广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上,团市委书记宣读了 绿色出行倡议书 ,下列不符合 绿色出行倡议书 倡议的是 ()A.选用公交车、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B.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C.外出用餐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D.家长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接送孩子11甲基
4、乙内酰脲是一种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高效消毒剂,其化学式为GHX2Q.下列有关甲基乙内酰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基乙内酰脲属于有机物B.甲基乙内酰脲能够消毒, 是由于甲基乙内酰脲中含有氧气(Q)分子C.甲基乙内酰脲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2D.甲基乙内酰脲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1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空气、雪碧、冰水混合物B.非金属:硫、汞、硅C.单质:液氧、臭氧、水银D.氧化物:干冰、氯酸钾、水13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 码头发生
5、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 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 随后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 现场附近火焰四溅 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是物理变化B.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将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C.将发生爆炸时,应就近隐蔽或卧倒,护住重要部位D.有毒物泄露时,消防员自身不需要做任何保护措施就可以进入现场救灾14不能用来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方法是()A.澄清石灰水B.燃着的木条C.稀盐酸D.紫色石蕊试液3二、填空题(5小题,共22分)15.回答下列问题:(1)_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石墨_ ,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_,5个氯离子_
6、 .(2)考试要用碳素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卷上书写,这样能够保存好长一段时间,是因为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_ .16在S、C H、O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 填入空格中.(1)形成酸雨的一种气体是 _;(2)_ “西气东输”的气体是;(3)_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合物是 _;(4)_碳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能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_.17某兴趣小组要对西江河水进行相关实验,对水进行净化.(1)自制的净水装置如图1所示,请从活性炭、粗沙、细沙中选择,按 照正确的顺序填写:(2)要检验净化后的水属于软水还是硬水,应该用 _(
7、填物质名称).(3)下面图2中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i会议上,我市市长在会上指出:浓度年均值逐步下降,完成省政CDVU2.5微米(填序号)(2)_下列做法能够有效改善大气质量的做法是 _ (填序号)棉花煤石油天然气酒精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大量焚烧垃圾陶瓷企业生产线改用天然气作燃料(3)汽油、柴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黑烟,这种“黑烟”主要是19.大量研究发现,镓元素对诊查患头颈部癌症的病人很有用处. 的部分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F图是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第4(,)镓属于(填“得到由图一元素(填“金属” 者“失去”)电子,变成-可知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 下列与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8、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少丿(填“阴”或“阳”)离子. |:二(填字母)A5三、(2小题,共17分)20.A B、C、D E F、G都是初中阶段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紫红色固体,加热后生成B、C、D三种物质;气体C具有助燃性,D是一种黑色粉末;一种具有吸附性的黑色固体E在气体C中燃烧,生成的气体F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F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1)写出化学式:A_,D_,F_.(2)_写出A加热后生成B、C D三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_ .(3)_F转化成G的化学方程式:.21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9、】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提出假设】猜想1:只有氢气;猜想2:只有一氧化碳;猜想3: _.【提供信息】1、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2、白色的无水CuSO遇水变蓝色【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根据两种物质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现象与结论】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猜想_成立.2无水硫酸铜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 _成立.3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 _ 成立.【分析讨论】(1)_ 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 _ 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_ 元素;
10、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 _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_元素.(2)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_.23.请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要求填空:r?x喷斗繰中标有、仪器的名称:A有两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四、实验题(2小题,共21分)22.实验室利用红磷和白磷两种可燃物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实验 1(察到的现止水夹,实验 2.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有热水,雨入集气瓶,可以观 薛熄灭,冷却后,打开(2)通过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整个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_,a与c对比,说明燃烧的
11、条件是a、b、c一个位置分别放有药品,_. a与b对比,装置:烧,产生大量Pr 实验DF6(3)实验室若利用装置B和C组合或者B和D组合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时,其化学方 程式为,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_ .BC组合比BD组合更好,理由是_.实验室用这两组装置还可以制取一种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 ,要收集较干燥的该气体,应选择 _装置(填装置编号)五、计算题(2小题,共12分)24.中国药学家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从草药中提取出青蒿素(化学式为C5 出Q),从根本上改变寄生虫病的治疗,具有有限的副作用,在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使用 广泛,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大壮举
12、请回答以下问题:(1)_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_ 青蒿素中C、O两种原子个数比为.(3)_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25.实验室利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另一种物质为硫酸锌.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50g充分反应后49.6g(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_g(结果精确到0.1g,下同).(2)计算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72015-2016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A)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小题,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变成金
13、刚石B.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C.煤气爆炸D.蜡烛燃烧【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解:A、石墨变成金刚石过程中有新物质金刚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煤气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14、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相符的是()A.氧气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是利用了其可燃性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其可升华的性质C.氮气用作保鲜剂是利用了其稳定性D.人造金刚石制作钻头是由于其硬度大【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 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要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 种性质决定的.【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是氧气不可燃,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A选项说法错误;B干冰用于人工降
15、雨是利用了其可升华且升华吸热的性质,说法正确,故B不可选;C氮气常温下不活泼,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的性质,说法正 确,故C不可选;D人造金刚石制作钻头是利用了其硬度大的性质,说法正确,故D不可选;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 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8【分析】A倾倒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使用托盘天平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D用手握试管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好坏.【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注意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
16、塞倒放,故A操作错误;B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C错误;D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D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4装满水的玻璃瓶子放进冰箱急冻,玻璃瓶会破裂是由于()A.水分子会停止运动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C.水分子的体积增大了D.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
17、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 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装满水的玻璃瓶子放进冰箱急冻,玻璃瓶会破裂,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 隔增大了,而不是水分子会停止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B装满水的玻璃瓶子放进冰箱急冻,玻璃瓶会破裂,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故 选项解释正确.C装满水的玻璃瓶子放进冰箱急冻,玻璃瓶会破裂,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而 不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了,故选项解释错误.D装满水的玻璃瓶子放进冰箱急冻, 玻璃瓶会破裂
18、, 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 而 不是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 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小明利用电解水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B.试管b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C.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D.电解水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
19、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可以完成该题的解答,对于现象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正氧一,负氢二,同时通过该实验能够得出在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可以据此答题.【解答】 解:A、根据电解水装置可知,试管a中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助燃性,故A错误;B由电解水装置可知,试管b中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C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C错误;D电解水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D正确.故选D.【点评】熟记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能够根据图象得出电源的正负极,并根据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来判断水的组成元素.6硫代硫酸钠(NstSQ)俗称大苏打、海波,是无色
20、透明的单斜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 醇硫代硫酸钠(NQSQ)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 +2 C. +6 D. +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 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x+(-2)X3=0,则x=+2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 本题.7.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 受热易分解.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HN
21、OX二千牛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 NQ B. N2O C. NO D. N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 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方程式中的已知条件可得,X的化学式中N原子的个数应为1 + 1-0=2, H原子的个数应为4-2X2=0,0元素的个数应为3-2=1.故X的化
22、学式为N2Q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自来水消毒过程涉及到下列甲和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所示: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的化学式是OHB.物质D属于氧化物C.实验室可用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E10D.乙是分解反应【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首先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B、C D E各表示
23、什么分子, 然后再根据D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来判断是否属于氧化物; 根据E物质的化学式即可知道能否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根据乙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等.【解答】 解: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是水分子(H2O);B是氯分子(Cl2);C是氯化氢分子(HCI);D是次氯酸分子(HCIO);E是氧分子(Q).据此分析下列各选项:A、物质A的化学式是H2O,故A错误;B物质D是HCIO,有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E氧气,故C错误;D乙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此类试题属于图示题,
24、 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原子或各分子所表示的意义, 并能把微 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反应类型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空气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C.纯净的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D.石墨与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水的性质和应用;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水的污染源分析;B根据空气级别与污染的关系分析;C根据纯净水的特征分析;D根据石墨与金刚石的结构分析.【解答】解:A、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防止
25、水的污染,故A说法正确;B空气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B说法正确;C纯净的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故C说法正确;D石墨与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助于 解答本类题.10.2015年11月2日上午,由肇庆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共同主办的“创 文明城市, 建美丽肇庆”绿色出行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在七星岩东门广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上,团市委书记宣读了 绿色出行倡议书 ,下列不符合绿色出行倡议书 倡议的是( )A.选用公交车、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B.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C.外出用餐
26、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D.家长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接送孩子【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选用公交车、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可减少污染;B使用环保购物袋可减少白色污染;11C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资源,加重环境污染;D骑自行车或步行接送孩子可保护环境.【解答】解: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倡议;B使用环保购物袋可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倡议;C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资源,加重环境污染,不符合倡议;D骑自行车或步行接送孩子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符合倡议.故选C【点评】 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
27、我们要从多方面分析总结11甲基乙内酰脲是一种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 、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 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高效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4HN2Q.下列有关甲基乙内酰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基乙内酰脲属于有机物B.甲基乙内酰脲能够消毒,是由于甲基乙内酰脲中含有氧气(Q)分子C.甲基乙内酰脲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2D.甲基乙内酰脲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有关 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28、;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C.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解答】解:A.由甲基乙内酰脲的化学式GHN2Q,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 有机物,故正确;B.甲基乙内酰脲是由甲基乙内酰脲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故错误;C.甲基乙内酰脲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4) : (16X2)=3:2,故正确;D.由甲基乙内酰脲的化学式C4H2Q,可知它是由碳、 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故正确. 故选B【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 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9、1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空气、雪碧、冰水混合物B.非金属:硫、汞、硅C.单质:液氧、臭氧、水银D.氧化物:干冰、氯酸钾、水【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单质 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 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雪碧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 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
30、不正确;B硫属于非金属,汞属于金属,硅属于非金属,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液氧、臭氧和水银等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D干冰和水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氯酸钾是由三种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12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 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13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 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 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
31、菇云瞬间腾起 随后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 现场附近火焰四溅 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是物理变化B.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将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C.将发生爆炸时,应就近隐蔽或卧倒,护住重要部位D.有毒物泄露时,消防员自身不需要做任何保护措施就可以进入现场救灾【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 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分析变化类型;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C根据安全避险分析;D根据有毒物质的危害分析.【解答】解:A、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B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32、的原理是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着火点,故 说法错误;C将发生爆炸时,应就近隐蔽或卧倒,护住重要部位,如头部,以减少伤害,故说法正确;D有毒物泄露时,应该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才能进入现场,故说法错误; 故选项为:C.【点评】 本题考查了与生活相关的知识, 要注意与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难度不大.14.不能用来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方法是()A.澄清石灰水B.燃着的木条C.稀盐酸D.紫色石蕊试液【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 可以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只有出现明显的实验现
33、象才可以进行鉴别【解答】 解:A、一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澄 清石灰水能将它们区分开来故A不符合题意;B氧化碳能够燃烧,所以能够被、点燃的木条引燃,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够使燃 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够区分故B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无法鉴别故C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一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能将它们区分开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只有理解了它们的性质才能正确的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二、填空题(5小题,共22分)15.
34、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石墨C,3个五氧13化二磷分子3P2O5 ,5个氯离子5CI.(2)考试要用碳素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卷上书写,这样能够保存好长一段时间, 是因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元素的简单分类;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
35、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2)根据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解答.(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解答】解:(1)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 数字,则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3P2O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
36、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 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氯离子可表示为:5C.(2)考试要用碳素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卷上书写,这样能够保存好长一段时间,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答案为:(1)C、3F2C5、5CI;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铝元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 碳的化学性质、地壳中元素含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在S、C H、O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14(1)形成酸
37、雨的一种气体是SQ;(2)“西气东输”的气体是CH;(3)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合物是HaQ;(4)碳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能使人中毒的气体是CQ.【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性质决定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 解:(1)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故填:SQ;(2) “西气东输”的气体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CH;(3)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常用来制取氧气的化合物,故填:HQ2;(4)碳不完全燃烧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38、,故填:CQ【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 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7某兴趣小组要对西江河水进行相关实验,对水进行净化.(1)自制的净水装置如图1所示,请从活性炭、粗沙、细沙中选择,按 照正确的顺序填写:粗沙细沙活性炭 .(2)要检验净化后的水属于软水还是硬水,应该用(填物质名称)(3)下面图2中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D? J 棉花b 图1)在净水装置中,我们先用粗砂除去较大的不溶性颗粒,再用细沙除去水中较小的不溶物,最后再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正确的顺序填写是:粗沙,细 沙,活性炭;(2)要检验净化后的水属于软水还是硬水,应该用肥皂水,
39、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 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3)由图2中标志的含义可知,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D.故答为:(1)粗沙,细沙,活性炭;(2)肥皂水;(3)D.【点评】 本题考查了净化水、节约用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2015年2月5日在肇庆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我市市长在会上指出:我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2.5个百分点,PM2.5、PM10浓度年均值逐步下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年度考核目标任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影响很大.(1)下
40、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序号)肥皂水151煤石油天然气 酒精(2)下列做法能够有效改善大气质量的做法是(填序号)1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大量焚烧垃圾16陶瓷企业生产线改用天然气作燃料(3)汽油、柴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黑烟,这种“黑烟”主要是碳.【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与水.【分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2)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陶瓷企业生产线改用天然气作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3)根据汽油、柴油的主要成分进行解答.【解答】 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2)加快淘汰黄标车和
41、老旧车、陶瓷企业生产线改用天然气作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大量 焚烧垃圾会加重空气污染;(3)汽油和柴油的主要成分是碳,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黑烟,这种“黑烟”主要是碳. 故答案为:(1);(2);(3)碳.【点评】 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空气的污染,以及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难度不大.19.大量研究发现,镓元素对诊查患头颈部癌症的病人很有用处.下图是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V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
42、子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69.72.(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 质;由题干中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也应为3,C符合要求.故答案为:(1)金属,失去,阳
43、;(2)69.72; (3)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 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小题,共17分)元素(填“金属”或 ”)电子,变成阳(2)由图一可知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下列与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 【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元素周期表的特点“非金属(填“阴69.失去(填“得吉构示意图8,则为稀有气体七学反应中容易离子.1720.A B、C、D E F、G都是初中阶段化学
44、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紫红色固体,加热后生成B、C、D三种物质;气体C具有助燃性,D是一种黑色粉末;一种具有吸附性的黑色固体E在气体C中燃烧,生成的气体F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F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1)写出化学式:A KMnO,D MnO,F CQ.(2)写出A加热后生成B、C D三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2KMnQKMnQ+MnQ+Qf.(3)F转化成G的化学方程式:CQ+C2CQ1.【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是一种紫红色固体,加热后生成B、C D三种物质,因此A是高锰酸
45、钾,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气体C具有助燃性,D是一种黑色粉末,因此C是氧气,D是二氧化锰,则B是锰酸钾;一种具有吸附性的黑色固体E在气体C中燃烧,生成的气体F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知E是碳,F是二氧化碳;F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因此G是一氧化碳,据此完成相关的问题.【解答】解:A是一种紫红色固体,加热后生成B、C、D三种物质,因此A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气体C具有助燃性,D是一种黑色粉末,因此C是氧气,D是二氧化锰,则B是锰酸钾;一种具有吸附性的黑色固体E在气体C中燃烧,生成的气体F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知E是碳,F是二氧化碳;F和G
46、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因此G是一氧化碳,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1)A是高锰酸钾,D是二氧化锰,F是二氧化碳;故填:KMnQ;MnQ; CQ;(2)高锰酸钾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QK2MnQ+MnQ+Qf;(3)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故方程式为:CQ+C喬温【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21某气体由H2、CQ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提出假设】猜想1:只有氢气;猜想2:
47、只有一氧化碳;猜想3:既有氢气又有一氧化碳.【提供信息】1、由H2、CQ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2、白色的无水CuSQ遇水变蓝色【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根据两种物质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现象与结论】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猜想1成立.2无水硫酸铜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2成立.3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3成立.【分析讨论】(1)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水 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氢 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生成,
48、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碳元素.(2)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Q+Ca(QH182=CaCQj +H2Q.【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9【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提出假设】根据气体X由Hz、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可知有三种可能进行分析;【现象与结论】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 分析;【分析讨论】(1)根据氢元素燃烧生成了水,碳元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解:【提出假设】气体X由Ha、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如果
49、是有一种组成,可以 是氢气,可以是一氧化碳,如果是两种就是既有一氧化碳又有氢气;【现象与结论】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猜想1成立;2无水硫酸铜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2成立;3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3成立;【分析讨论】(1)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生成, 推知该气体成分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推知该 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碳元素;(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Ca(OH2=CaCOJ +H?O.故答案为:【提出假设】猜想川:既有氢气又有一氧化
50、碳;【现象与结论】1;2;3;【分析讨论】(1)水,氢,二氧化碳,碳;(2)CO+Ca(OH2=CaCOj +H2O.【点评】物质的推断是初中化学的难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了解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前提条件,解题时还要注意前后步骤间的联系,充分利用综合归纳法得出完整合理的结论.四、实验题(2小题,共21分)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整个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先膨胀,后缩小(先变大,后变小) .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a与c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51、】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即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解答】解:(1)装置1是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实验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烧杯里的22.实验室利用红磷和白磷两种可燃物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实验 1(可以观察到开止水夹进入集气4P+5O2pQ.(2)通过实验2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有热水,象是红磷继观察到实验
52、2点燃燃烧匙中 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 积的匸丄现象,可达到实验的目的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三个位置分别放有药品,水帚迅速插入集气瓶,红磷熄灭,冷却后,打20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 流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空气中氧气含量;白烟;烧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4P+5O2卷:(2)a处的白磷燃烧,会放出热量造成气体体积膨胀,气球变大,燃烧结束后,温度降低, 气压减小,气球变小;a处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也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b处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没有燃烧,对比可知,可燃物
53、燃烧 需要与氧气接触;C处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对比可 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到达其着火点;故填:先膨胀,后缩小(先变大,后变小);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对空气中氧气的测定,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专题】 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为了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 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能够控制反应速率;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解答】解:(1)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防护视角下的Linux命令研究-深度研究
- 工业设备安全漏洞分析-深度研究
- 光电子材料开发-深度研究
- 利记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索-深度研究
- 城市废弃物处理策略-深度研究
- 形状记忆效应与温度响应关系研究-深度研究
- 数据库性能监控与调优-深度研究
- 医疗数据挖掘策略研究-深度研究
- 2025年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异构云资源协同-深度研究
- 医学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专题课件
-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创新与实践路径
- 2024年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2024年湖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油烟机清洗安全合同协议书
- 2024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双酚A和雌激素的去除及微生物研究
- 气胸病人的护理幻灯片
- 《地下建筑结构》第二版(朱合华)中文(2)课件
- JB T 7946.1-2017铸造铝合金金相
- 包装过程质量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