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安全与相关病毒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输血安全与相关病毒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输血安全与相关病毒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输血安全与相关病毒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输血安全与相关病毒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输血安全  输血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患的重视,而输血安全与相关病毒标志物是研究的重点。迄今为止,通过研究发现与输血相关的病毒有:HAVHFV,还有SEN病毒、TT病毒、HGV病毒、朊病毒(TSE)、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型和型(HTLV一,HTLV一)等。现就近来研究较多的与输血安全相关病毒研究进展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1  SEN病毒 1999年6月,

2、Diasorin Research Centre 的Panielli领导的研究小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由于这种病毒最初是在一个名字字头为 SEN 的患者血液中发现的,故命名为SEN病毒。他们认为这种病毒极有可能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并可能是80%的输血相关的 NANE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1.1  流行病学特点  Primi 的研究表明,SENV的感染率在献血者中为13%,在接受过输血的人群中超过70%。SENV-D 和 SENV-H 在供血者中感染率

3、(低于1%),而在与输血相关的 NANE 肝炎患者中感染率超过50%,这表明 SENV-D 和 SENV-H 可能与输血相关的 NANE 肝炎的发生有关。SENV 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的输注来传播。 1.2  临床特点和致病性   SENV 有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尤其是慢性 NANE 肝炎患者中,SENV 的检出率很高(68%),但大多数 SENV 阳性者并不发病。SENV可长期存在于感染

4、者体内,在31例感染者中,45%体内 SENV 可持续存在1年以上,13%可持续12年。对10例 NANE 肝炎患者进行病毒血症发生与ALT水平变化相关性的研究表明,SENV 感染发生于ALT升高之前或与ALT升高同时发生。SENV 可与其他病毒联合感染,在 HCV 感染者中,SENV 检出率可达11%;在HBV感染者中可达20%,而在HIV感染者和静脉吸毒的人群中 SENV 的阳性率超过21.5% 。 2  TT病毒 1997年日本的 Nish

5、izawa 等以5例输血后非甲至庚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代表性差异分析(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法从血清中克隆出新的病毒,并以患者姓名的缩写字母命名为TT病毒(TTV)。到目前为止,TTV 的全基因组结构已被鉴定,为了进一步了解 TTV 感染与肝炎和输血安全的关系,大量深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 2.1  流行病学特点  TTV感染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用Okmoto 等设计的一套引物在不同的国家检测TTV的检出率从1.9

6、%83%不等。而Leary 用一套更新、更灵敏的引物来检测 TTV DNA,在志愿献血者中TTV阳性率至少为34%,在职业献血者中为39.6%, 在非甲至庚型肝炎患者中为59.6%,在静脉吸毒者中为81.7%,而在血友病患者中为95.9%。有证据表明 TTV 可通过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传播。 2.2  临床特点和致病性  Nishizawa等曾报告在受血者感染 TTV 后,表现为一过性病毒血症,与ALT水平异常有关, ALT到达高峰值的前24周,血清 TTV

7、 DNA 阴性,随ALT升高 TTV DNA 阳转,并与ALT几乎同时达到峰值,并于输血后46周转阴。TTV 可长期存在于感染者血清中,Matsumtr 等曾对21份可能来源于献血者的 TTV 感染血清标本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这些感染者中38%的人在1年内清除了 TTV, 29%的人最终在五年内清除了 TTV,而33%的人在22年中持续有 TTV 感染。因此,目前的研究倾向于认为 TTV 不具致病性。 3  HGV&

8、#160;病毒 1995年美国两所独立的研究单位相继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地从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分离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分别命名为庚型肝炎病毒 (HGV)和 GB 病毒-C (GBV-C) 。后来证实它们是同一种病毒的不同的变种株。 3.1  HGV 在献血者中的流行   HGV是一种全球性的,在一般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病毒。各国基于输血安全的考虑,对献血者群体作了调查。欧美等发达国家中 HGV 的流行较其他已知的输血传播疾病,如 HBV 等更为明显

9、,其 HGV-RNA 阳性率大约是1%4%,抗-E2(抗 HGV包膜蛋白E2的抗体)阳性率为3%14%;发展中国家 HGV-RNA 阳性率为8%14.6%,抗一E2为13.2%24.2%4。中国预防科学院和病毒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已经筛选过的(按卫生部规定进行了两次常规检测)合格的血浆样品中,可检出4.3% (l2/279)的 HGV-RNA 阳性。Nubling 等也发现用于制作血液制品的血浆中存在 7%40%的 HGV-RNA 阳性率。国内不少研究比较无偿献血者、职业献血

10、者、单采血浆献血者发现,HGV-RNA 检出率无偿献血者最低或为零,单采浆献血者最高;抗-E2检出率也是无偿献血者最低,单采浆献血者最高。这些都反映了 HGV 在献血者中的普遍性,提示存在着受血者被动感染 HGV 的危险。 3.2  HGV 的感染与清除  感染 HGV 后很快血液中能检出 HGV-RNA,可早到感染后数日。HGV 感染大多表现出自限性,一般 HGV-RNA 在感染后 12 年内被宿主免疫系统清除。随

11、HGV-RNA 被清除,患者抗-E2,很少见到 HGV-RNA 清除后无抗-E2出现,HGV-RNA 和抗-E2同时存在也很少见。多数患者成功地清除了HGV,其血清转化是 HGV-RNA 转阴,抗-E2变阳性,抗-E2的出现可保护宿主以后不再感染HGV。随访发现抗-E2有的持续多年,有的却消失。部分患者的HGV-RNA阳性持续多年可达46年或更长,认为可能与患者感染时太年轻或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及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 4  朊病毒(TSE) 朊病毒(感染性蛋白质)极微小的蛋白质微粒,类似于病毒,但不含核酸,被认为是绵羊

12、痒病和其他的一些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传染介质。由于 TSE 首先在欧洲流行,欧洲各国对于朊病毒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十分重视。1999 年德国召开了“人与动物蛋白质疾病的特点与诊断”会议,会上有人质疑 PrPc 单独作为病原体致病的可能性,但 2000 年 Jackson 的实验进一步证明朊病毒可单独致病。目前各国输血界对朊病毒感染逐渐开始关注,相关的研究工作随之开展。 尽管并未有确凿事实表明经输血途径可在人体间传播朊病毒,但医学的预防性原则是各国目前的共识,但如何处理输血中可能的朊病毒感染问题却不容易。就现

13、阶段看来,防范可能的朊病毒输血感染重点仍在采供血机构对血制品的输前病毒灭活处理上。新近研究发现血浆分离过程中的一些步骤可具有一定除去朊病毒能力5。事实上,鉴于B淋巴细胞在朊蛋白感染过程中重要作用,使用白细胞滤器可能是理论上有效防止输血感染朊病毒的简单可行方法,值得深入研究。但是究竟淋巴细胞滤除何种水平才能有效防止输血感染朊病毒,尚未见正式报告。 虽然中国尚未见朊病毒感染的公开报道,但已专门召开了相关会议探讨朊蛋白的基础与临床。 5  相关病毒筛选与输血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对输血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

14、采供血机构已经建立了严格可靠检测方法在献血前筛除可能含有致病因子如 HIV、HBV、HCV 等的献血者,但对于 SENV、TTV TSE、HGV 这几种可经血液传播而致病性尚不肯定的因子的控制方法仍在探索之中。       从输血安全出发,对某几种因子进行筛选应基于科学的依据是:(1)这几种因子经血液传播;(2)这几种因子对受血者组织器官存在或可能存在损害;(3)筛选的方法有效。但目前,几乎所有的输血治疗专家不支持血液筛选,且现在没有一个国家在进行上述几种因子筛选,  

15、60;也无相关的国际标准要求。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推行公民无偿献血,加强对献血者的询问,控制曾经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的人员的献血间隔,谢绝有不良或危险行为的人员献血,是积极的。同时应进一步从分子病理学等方面深入研究上述几种病毒的近期和远期的致病性,建立经济有效、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真正实现献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Martina H.New hepatitis virus discovered . 

16、;Molecular Medicine Today, l999,5(1l):462. 2  Umemura T, Yeo AE,Sottini A,et al .SEN virus infe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ransfusion-associated hepatitis . Hepato1ogy,2001,33(5):1303. 3

17、  Nordbo S A ,Krokstad S ,Winge P ,et al .Prevalence of GB  virus  C (also called hepatitis G virus) markers in Norwegian blood donors. J  Chin M

18、icrobiol ,2000,38(7):2584. 4  Abek. G B virus-c/hepatitis G virus. Jpn J Infect Dis ,2001,54(2):55. 5  Peter R ,Foster R, Brenda D .Studies on the removal of abnormal

19、0; prion protein by processes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human plasma.Vox Sang,2000,78(1):86.    【参考文献】 1  Martina H.New hepatitis virus discovered . Molecular Medicine T

20、oday, l999,5(1l):462. 2  Umemura T, Yeo AE,Sottini A,et al .SEN virus infe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ransfusion-associated hepatitis . Hepato1ogy,2001,33(5):1303. 3  Nordbo S 

21、A ,Krokstad S ,Winge P ,et al .Prevalence of GB  virus  C (also called hepatitis G virus) markers in Norwegian blood donors. J  Chin Microbiol ,2000,38(7):2584.

22、 4  Abek. G B virus-c/hepatitis G virus. Jpn J Infect Dis ,2001,54(2):55. 5  Peter R ,Foster R, Brenda D .Studies on the removal of abnormal  prion protein 

23、;by processes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human plasma.Vox Sang,2000,78(1):86.    【参考文献】 1  Martina H.New hepatitis virus discovered . Molecular Medicine Today, l999,5(1l):462. 2  Umemura T, Yeo AE,Sottini A,et al .SEN virus infe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ransfusion-associated hepatit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