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继发性肠套叠的病理与诊断_第1页
小儿继发性肠套叠的病理与诊断_第2页
小儿继发性肠套叠的病理与诊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儿继发性肠套叠的病理与诊断        近20年我们三家医院共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532例,经手术证实套入部有器质性病变的87例,本文探讨套叠部大体病理解剖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分析了术前诊断困难的原因,提出了疑诊要点与诊查手段。 临 床 资 料本组87例,男48例,女39例。5个月2岁15例,37岁43例,813岁29例, 平均年龄5.5岁。以呕吐、腹痛、果酱样便典型急性肠套叠症状就诊的57例,其中41例采用空气或水灌肠套叠整复,7例获得复位,但其中5例在不同时期再发

2、套叠,有2例反复3次再发套叠。表现为进食后腹胀、腹痛、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症状而就诊的11例,平均病程7个月,其中1例回盲部克隆病患儿病程达5年。以腹痛、腹泻、血便、腹块、消瘦或皮肤紫癜等单一或两种症状就诊的19例。体检触摸到右下腹肿块的7例,右上腹肿块31例,其他部位肿块8例。X线检查78例,腹部有明显液气平面的57例。钡灌肠梗阻端杯口影61例。B超检查37例。发现肿块29例,其中1例肿块中心部有一小的液性暗区。4例B超报告为消化道肿瘤。87例手术所见:小肠套叠12例;回结型73例;结结型2例。美克尔憩室48例,其中41例行套叠段肠切除肠吻合术,7例行套叠复位、憩室切除术。过敏性紫癜11例,肠

3、重复畸形9例,恶性淋巴瘤8例,其他病变11例,皆采用肠切除肠吻合术,诱发肠套叠的病变见表1。表1继发套叠的病变分布病变例 数美克尔憩室48过敏性紫癜11肠重复畸形9恶性淋巴瘤8肠息肉2先天性肠狭窄4其他5讨论小儿特发性肠套叠多发于婴幼儿,而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年长儿。病变部位的肠腔狭小,近段肠管扩张,蠕动增强为诱发套叠的病理基础1。由于引起套叠的病变与部位不同,则出现各种复杂的临床表现。一、 病因与病理本组48例美克尔憩室引起的肠套叠中41例有憩室内翻。由于憩室翻入肠腔内,其本身就形成了套叠的头部,加之局部肠腔变小,肠内容物通过时阻力增大,同时近端肠管蠕动增强,则使近端肠管套入远端,形成了顺行性

4、套叠。肠重复畸形引起肠管狭窄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2,管壁瘢痕挛缩;肠道肿瘤则肠壁直接受侵而狭窄。两者皆多是近端肠管扩张,包套在远端肠管外,形成逆行性套叠。本组17例中,15例为逆行性套叠。引起逆行性套叠的主要原因是近段肠管扩张易于包套。远端肠管塌瘪,难使肠重复部或肿瘤部套入其内。此外,本组15例逆行性套叠段短,最长的8.0?cm,其原因是:肿瘤与肠重复段较粗不易于包套。系膜的隔挡及壳部收缩不易向前推进。其他原因引起的肠套叠,皆有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或影响肠正常蠕动的因素存在。由此可见,继发性肠套叠可有以下病理特点: 病变皆在套叠的头部; 套叠的头部多存在管腔狭窄; 肿瘤和肠重复畸形诱发的肠套叠多属

5、逆行性的。二、 临床特点小儿肠套叠90%以上为特发性的,但随年龄增大两者之比则发生相反的比例,4岁以上患儿继发性肠套叠占60%以上。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多为肠道先天性畸形,本组15例中,14例美克尔憩室,1例肠重复畸形。学龄期儿童除美克尔憩室外,还多见于肿瘤、过敏性紫癜等。肿瘤引起的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同3,本组8例恶性淋巴瘤引起的肠套叠皆无急性肠梗阻表现,其中7例以腹块和不全性肠梗阻就诊。根据大体病理解剖推论,由于瘤组织硬韧,且大多环肠管周径生长,套叠的壳对其包压尚不能使管腔完全闭塞而梗阻。此外,因套叠进展缓慢,套入段短而对套入部系膜血管压迫轻,临床上很少见到果酱样便。另4例其他肿瘤中,3例以急性

6、肠套叠就诊,1例以慢性不全性肠梗阻就诊。本组8例肠重复畸形引起的肠套叠中,7例有阵发性腹痛史,1例顺行性套叠呈急性肠梗阻表现,3例为亚急性肠梗阻表现,3例表现为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症状,1例单纯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过敏性紫癜继发的肠套叠除肠梗阻症状外,由于肠壁出血渗出入腹腔,而出现腹膜炎症状,同时伴有腹胀。本组11例手术中皆证实有血性腹水。美克尔憩室引起的肠套叠多具本病的典型症状。大多空气整复困难,整复后易再发套叠。三、 诊断本组仅10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继发性肠套叠4, 诊断率为11。其中4例肿瘤引起的肠套叠,B超探查到了瘤块,钡剂灌肠梗阻端杯口状影。6例过敏性紫癜诱发的套叠,超声探查到了腹部肿块

7、。本病诊断困难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以急性肠套叠就诊的病例临床表现与特发性肠套叠基本相同; 临床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与警惕,而不能及时采用有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 急诊入院来不及做相应的辅助检查; 部分病例辅助检查仍找不到诊断本病的客观依据。但若对本病引起重视,详细询问病史,正确选择辅助诊查方法,可提高诊断率。我们认为当遇下述情况时应想到本病: 3岁以上的肠套叠; 再发或反复出现肠套叠; 有腹痛和消化道出血病史者; 空气整复失败者; 过敏性紫癜合并肠梗阻者; 查不到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不全性肠梗阻; 平素常有阵发性腹痛者。皆应作为疑诊本病的依据,而采用相应的辅助检查。超声检查

8、是诊断肠套叠简单而有价值的方法,近年来亦在治疗中用于空气或水灌肠套叠整复的监测。我们是在近10年开始认识并应用于本病的诊断中。本组确诊的10例皆是在B超检查帮助下做出的。尤其对肿瘤等占位病变引起的肠套叠更具诊断意义。但对美克尔憩室和肠狭窄引起的肠套叠则只能证明有无套叠的存在,难以发现诱发套叠的病灶。钡剂灌肠亦是只能做出肠套叠的诊断,不能证明有无继发病变。由此可见,继发性肠套叠的诊断比较困难,只有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依据病史、治疗经过(包括空气整复失败)以及超声和X线检查等,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单位:韩福友(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二医院小儿外科)张旗涛(150086哈尔滨

9、医科大学附二医院小儿外科)王振东(黑龙江省红兴隆中心医院)于泓(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参考文献1,Baracchini A,Chiaravalloti G,Quinti S.Intestinal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Minerva Pediatr, 1995,47:215-219.2,Chung JL, Kong MS,Lin JN. Intussuscep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risk factors leading to surgical reductin. J Formors Med Assoc, 1994,93:481.3,McGaath F, Moote DJ,Langer JC. Duodenojejund intussusception s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