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溱潼凹陷低熟油生物标记物特征与分布规律我国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质演化不算复杂,所经历的地热不高,因此确定盆地中石油成熟度相对容易。生物标志物许多指标可用于研究烃源岩和石油成熟度,Peter和Moldowan(1993)将这些指标进行了总结。现在常用的是甾、萜烷异构化指标:C29甾烷20S/(20S+20R) (平衡值=0.55)和C31藿烷22S/(22S+22R)(平衡值=0.6)。这两项指标一般在生油门槛和生油主峰以前(Ro<0.91.0%)已达到平衡。一、溱潼凹陷低熟油及烃源岩成熟度界定及分布特征低熟未熟油成熟度界限一般界定为Ro<0.7%。C29甾烷20/(2
2、0S+20R) 与C29甾烷/(+)是判断烃源岩成熟度常用的指标,因此可以根据原油或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演化化学指标界定低熟油的范围。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实际地质条件的差异,不同研究者提出的判识指标及其界限值具有一定的差异。从图5-2-1中可以看出,针对溱潼凹陷的低熟烃源岩而言,在Ro=0.7%时,所对应的 C29 甾烷20/(20S+20R),C29甾烷/(+)值分别为0.33和0.34左右,C31升藿烷22S/(22S+22R)为0.57左右。由此,获得溱潼凹陷低熟烃源岩主要分布区域为断阶带的E1f2、E1f3段,地(坡)垒带E1f3段和外斜坡带的E1t2、E1f3段。 图5-2-1 烃源岩有机
3、质演化化学指标与Ro关系图根据镜质组反射率RO值和甾烷C29 20/(20S+20R)值确定溱潼凹陷的门限深度和划分(表5-2-1),从表中可以看出,溱潼凹陷自西向东主要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深度由浅变深趋势与苏北盆地总体特征相符合。表5-2-1 苏北盆地各凹陷生油门限深度及其成熟度地化参数表(据黄第藩,2003,有修改)方 向西 东南 北凹 陷洪泽金湖高 邮溱 潼海安盐城区 带西斜坡卞闵扬深凹带斜坡带深凹带斜坡带断阶带代表层位E1f4E1f2E1f2E1f4E1f2E1f4E1f1E1f2E1f4、E1t2E1f2门限深度,m230018501900260023002700210022502800
4、2800门限温度,80808085899286919595地温梯度,/100m2.85-3.122.66-3.932.20-4.003.6-4.02.04-4.251.67-3.72虽然不同学者对不同地区未熟-低熟油的判识参数选择略有差别,但总的研究发现,C29甾烷立体异构化参数是定量判识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因此,可将29甾烷20/(20+20)<0.33(0.31),C29甾烷/(+)<0.34(0.29)作为判识低熟油的界限(区,图5-2-2),区内的甾烷异构化参数范围分别0.230.29和0.240.28,而该值与“九五”攻关成果确认的低熟未熟油判别标准相符合,可以确认部分
5、原油达到了低熟油的范畴,即:外斜坡的殷庄油田殷2井E2d1段和S183井E1t1,断阶带的角墩子油田S228井E2d1段和草舍油田S120井E2S1段以及坡垒带的茅山油田的S168E1f3段的原油。总体来看,溱潼凹陷原油甾烷异构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于区的原油,则主要体现为低熟油与成熟油的混合特征。通过和烃源岩的进一步对比发现,溱潼凹陷低熟油主要是来自断阶带和斜坡带的阜宁组,大部分是通过断层运移、聚集成藏;仅有少量是以自生自储为主。根据以上所划分标准,溱潼凹陷低熟原油和烃源岩分布比较广泛,除了斜坡带茅山油田阜三段原油成熟度较低,大部分属于低熟油外,在断阶带祝庄油田S260、S255井阜二段、阜三段
6、、阜四段和泰一段,淤溪油田S153井阜二段、阜三段、阜四段和泰一段和草舍S120井阜二段和阜三段原油成熟度较低,部分处在低熟油的范围。斜坡带许庄S259井阜三段,边城油田S257井阜三段,叶甸地区S256井阜二段、阜四段,戴南油田S263B和S287阜二段和阜三段及台南S217井阜二段和阜三段也分布有低熟油。甲基菲指数MPI1值在0.240.64之间,按照Radke 的换算公式,换算的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0.54%0.63%之间,对于上述所判断出的断阶带和斜坡带的低熟油来说,充分显示出其未熟、低熟的特征。另外,各样品的三芴系列含量很低,无论在断阶带,还是斜坡带,硫芴含量普遍高于氧芴。一般说来,
7、在低熟条件下,用三芴相对含量判识氧化还原环境较为可靠,因为在强还原环境中,硫取代了其基本骨架五圆环中化学活性较强的C-9碳原子而成硫芴,若在氧化环境的滨浅湖和沼泽成煤环境中易被氧化成为氧芴。因此溱潼凹陷低熟油主要形成于偏还原的沉积环境。 图5-2-2 原油(油砂抽提物)成熟度判识二、低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及成因机制与成熟油相比较,低熟油的化学组成更为复杂多变。(一)低熟油族组成特征族组成是原油烃类组成和成因类型的宏观反映。溱潼凹陷低熟油与其它演化程度偏低的低熟油不同,具有自身特点,表现为饱和烃含量偏高(50%65%),极性组分“非烃+沥青质”含量较低(15%35%)的特点(表5-2-2、图
8、5-2-3)。由于非烃+沥青质的百分含量与C29 甾烷20/(20S+20R)参数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因而将它作为成熟度的又一重要判识参数,界定低熟油的比值范围为15%30%,由此也进一步验证了对上述低熟油的判识。此外,与成熟原油相比,饱和烃/芳烃稍高(2.695.50),同时低熟油非烃/沥青质(>2.5%)相对较高,这是其低演化的重要标志,因为在成熟原油中该比值通常小于3(王铁冠等,1995)。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与低熟油的形成与生物类脂物的早期转化成烃有关(黄第藩等,1987)。表5-2-2 溱潼凹陷低熟油族组成油田井号(层位)族组成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非烃+ 沥青质饱和烃(
9、%)芳烃(%)非烃(%)沥青质(%)角墩子S228 (E2d1)64.0615.3618.491.824.2710.3020.11草舍S120 (E2S1)51.1310.5329.325.264.865.5334.5茅山S168(E1f3)41.3810.3437.938.624.104.4046.55殷庄殷2(E2d1)50.9018.9211.264.502.692.5015.76S183(E1t1)66.2612.2014.231.635.508.8115.86图5-2-3 溱潼凹陷未熟-低熟油样品的族组成图(二)饱和烃馏分组成特征图5-2-4 不同低熟油饱和烃馏分色谱特征低熟油饱和烃
10、馏分的烃类组成与成熟原油并没有本质区别,主要由各种链烷烃(正烷烃、支链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和各种环状烷烃(甾烷和萜烷)组成。而差异主要体现在各类化合物的分布形式上。1正烷烃一般来说,原油成熟度越高,正烷烃含量相应增加。从原油饱和烃中较轻的馏分如正构烷烃的缺失来看(图5-2-4),该区部分原油遭受过水冼和生物降解作用,可能与第三系油藏较浅的埋深有关。由于沉积环境、原始母质及相对演化程度上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低熟油正构烷烃分布形式上的差异是显著的。从低熟油总体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来看(表4-2-3),其原始生烃母质富集层的类型是低等生物菌藻类和细菌生源为主。表5-2-3 低熟油饱和烃分布特征构造带
11、井号碳数分布主峰碳Pr/PhPr/nC17Ph/ nC18OEP沉积环境坡垒带S168 Ef3C13C36C17、C250.440.972.471.06半咸水外斜坡殷2Ed1C12C38C17、C201.000.630.611.07微咸水S183 Et1C12C38C25、C270.721.070.891.07微咸水断阶带S228 Ed1C15C38C250.470.801.341.10半咸水S120 ES1C14C36C17、C250.771.021.891.09半咸水2单甲基支链烷烃单甲基支链烷烃包括异构(2-甲基)、反异构(3-甲基)和中间取代(X19化合物)的支链烷烃,具有异构>
12、反异构> X化合物特点,该特点与我国其他地区低熟油分布特征一致。单甲基支链烷烃主要存在于细菌(Holzer等,1979)和高等植物中,由于细菌生源的单甲基支链烷烃不具有奇偶碳数优势,因此从溱潼凹陷低熟油的检测结果来看,大多应属于细菌蜡生源产物。3类异戊间二烯烷烃我国低熟油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类异戊二烯烃中植烷优势较强,尤其在强还原、高盐度的环境下。当然,不同成因造成低熟油Pr/Ph值不尽相同,因为该值与烃源岩生源构成和沉积环境双重因素密切相关。据王铁冠等(1995),不同成因的低熟油具有明显不同的Pr/Ph值,半咸水-咸水环境的Pr/Ph<0.5;淡水-微咸水湖相环境为0.52.0;异
13、常高的比值则与煤系地层形成的低熟油密切相关。虽然已有研究表明(Kenneth E,1995),在生油窗内的样品,高的Pr/Ph值(>3.0)指示着氧化条件下陆源有机质的输入,而低的Pr/Ph值(<0.6)指示有机质形成于还原环境,但对界于0.82.5之间的比值,若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要把该比值作为判断古环境的标志,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w(Pr)/w(Ph)值变化范围并不是一致的,其影响因素较多,如姥鲛烷和植烷的来源及成岩作用的影响等。因此,使用w(Pr)/w(Ph)值这一参数时,还应结合其他标志(如伽马蜡烷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溱潼凹陷的低熟油来说,Pr/Ph为0.441.00,总
14、体体现了微咸水-半咸水的沉积环境。4胡萝卜烷系列类胡萝卜素稳定性较低,在沉积过程中极易遭到氧化破坏。溱潼凹陷低熟油中普遍存在类胡萝卜烷系列及-胡萝卜烷,但丰度不高(图5-2-5)。这些化合物的存在还表明,烃源岩有机质输入与色素生源有关,并具有较好的沉积保存条件。5环状萜烷类(1)倍半萜烷类是三个异戊二烯(半萜)的聚合物,这类化合物目前大多用于说明有机质的来源或原油的图5-2-5 低熟油的类胡萝卜烷及-胡萝卜烷(m/z125)质量色谱图(15:C18C22类胡萝卜烷;611:C24C29类胡萝卜烷)成因类型。早期报道存在于源自高等植物的树脂和香精油中,被认为是陆源植物的生物标志物,如桉叶油烷,碳
15、数组成为C15。后来发现,其分子结构与8,14-断藿烷相关,因此,C14C16补身烷系列又被认为是具有细菌生源意义的生物标志物。最近的研究表明,8(H)升补身烷与8(H)升补身烷比值与烃源岩埋深和 Ro之间的关系存在良好的负相关,由此也反映出该比值在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是个好的成熟度指标(汪立群,2005)。溱潼凹陷普遍检测到了具有细菌生源意义的补身烷系列(图5-2-6),但未检测到桉叶油烷,由此认为,该凹陷低熟油的形成,细菌生源有一定贡献或存在细菌对有机质的改造作用。总之,细菌在原油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另外,角墩子油田S228井生物降解非常严重,只检测到8(H)-补身烷和8(H)-升补身烷。
16、表5-2-4 倍半萜烷类综合鉴定表序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Mr化合物名称1C14H26194C14,倍半萜烷2C14H26194C14-二环烷3C15H282084,4,8,8,9-五甲基十氢化萘4C15H28208C15,倍半萜烷5C15H24204-杜松烯6C15H283704,4,8,9,9-五甲基十氢化萘7C15H282088(H)-补身烷8C15H28208C15,倍半萜烷9C15H282088(H)-补身烷10C16H302228(H)-升补身烷11C16H302228(H)-升补身烷图5-2-6 殷2井原油倍半萜烷质量色谱图(2)三环萜烷(m/z=123和m/z=191)和四环萜烷二
17、萜类是可靠的高等植物(树脂)生源标志物,在溱潼凹陷原油中只检测到的海松烷和松香烷化合物,但含量极低,表明高等植物对低熟油形成的贡献不大。三环萜烷被认为来自菌、藻类,在研究区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且含量较为丰富,碳数范围为1926,以13(),14()-构型为主,而13(),14() -构型的丰度较低,在C19C24之间的略有双峰出现,应该指示样品的成熟度不高。检出的四环萜烷主要为C24、C25-17,21断藿烷和C27-8,14断藿烷(图5-2-7),与藿烷一样,同为细菌生源。另外,还检出了羊毛甾烷(图5-2-8),一般认为,羊毛甾烷是生物体中羊毛甾醇的成岩作用产物,存在于被子植物(单子叶和双子
18、叶)、裸子植物、鞭毛藻类、硅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但也可能是来自成岩过程中角鲨烯环化形成甾醇的中间产物(chen et al.,1989,Chaffee et al.,1991)。至今为止,在较淡水沉积岩和非常咸水沉积岩中尚未检测出该化合物,因此,羊毛甾烷在地质体中的存在具有较强的环境指示意义。羊毛甾烷的存在,还表明了溱潼凹陷原油的母岩成熟度较低这一事实,因为当Ro0.63%时,羊毛甾烷就基本消失了。图5-2-7 S120井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分布图5-2-8 羊毛甾烷质量色谱图(3)三萜类化合物检测到的三萜类几乎全部由藿烷系列和伽马蜡烷组成(图5-2-9、表5-2-5),且异常丰富,奥利烷含量
19、较低。未检出藿烯类化合物,表明细菌生物生源产物对原油的重要贡献。图5-2-9 低熟油中五环三萜烷质量色谱图C27三降藿烷的3种异构体的热稳定性顺序为Ts>Tm>17(H)-。若Tm化合物大量存在说明此时有机质成熟度较低,Tm主要来自可溶有机质和干酪根低温热降解产物,特别高的Tm/Ts说明新产生的Tm向Ts的转化程度很低。本区低熟油Ts均小于Tm。伽马蜡烷/C30藿烷比值范围为0.260.51,而较高的伽马蜡烷/C30藿烷值是微咸-半咸水环境烃源岩的重要标志(宋一涛,2004)。(6)甾烷类化合物许多学者认为,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C31C35升藿烷主要与浮游藻类有关,指示着沟鞭藻
20、生源输入的贡献,但甲藻甾烷丰度极低(表5-2-6,图5-2-10,图5-2-11)。另外,存在微量的脱A-胆甾-13(17)-烯。表5-2-5 三萜类化合物综合鉴定表序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Mr化合物名称1C27H4637018(H)-22,29,30-三降新藿烷(Ts)2C30H52412C30萜烷3C27H4637017(H)-22,29,30-三降藿烷(Tm)4C27H4637017(H)-22,29,30-三降藿烷5C29H5039817(H),21(H)-30-降藿烷6C29H5039818(H)-30-降新藿烷(C29Ts)7C30H5241218(H)-重排藿烷8C29H503981
21、7(H),21(H)-30-降莫烷9C30H5241218(H) 奥利烷10C30H5241217(H),21(H)-藿烷11C29H5239817(H),21(H)-30-降藿烷12C30H5241217(H),21(H)-莫烷13C31H5442617(H),30-升重排藿烷14C31H5442617(H),21(H)-30-升藿烷(22s)15C31H5442617(H),21(H)-30升藿烷(22R)16C30H52412伽马蜡烷17C31H5442617(H),21(H)-30-升莫烷(20R)18C32H5644017(H),21(H)-30,31-二升藿烷(22S)19C32H
22、5644017(H),21(H)-30,31-二升藿烷(22R)20C32H5644017(H),21(H)-30,31-二升莫烷21C33H5845417(H),21(H)-30,31,32-三升藿烷(22S)22C33H5845417(H),21(H)-30,31,32-三升藿烷(22R)23C33H5845417(H),21(H)-30,31,32-三升莫烷(22S)24C33H5845417(H),21(H)-30,31,32-三升莫烷(22R)25C34H6046817(H),21(H)-30,31,32,33-四升藿烷(22S)26C34H6046817(H),21(H)-30,3
23、1,32,33-四升藿烷(22R)27C34H6046817(H),21(H)-30,31,32,33-四升莫烷(22S)28C34H6046817(H),21(H)-30,31,32,33-四升莫烷(22R)29C35H5848217(H),21(H)-30,31,32,33,34-五升藿烷(22S)30C35H5848217(H),21(H)-30,31,32,33,34-五升藿烷(22R)表5-2-6 甾类化合物鉴定表序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Mr化合物名称1C21H36288孕甾烷2C22H38302升孕甾烷3C27H483725(H),13(H),17(H)-重排胆甾烷(20S)4C27H
24、483725(H),13(H),17(H)-重排胆甾烷(20R)5C26H46358C26-甾烷6C27H483725(H),14(H),17(H)-胆甾烷(20S)7AC27H483725(H),14(H),17(H)-粪甾烷(20R)+5(H),14(H),17(H)-异胆甾烷(20R)7BC29H5240013(H),l7(H)-24-乙基重排胆甾烷(20S)8AC27H483725(H),14(H),17(H)-胆甾烷(20S)8BC28H5038613(H),17(H)-24-甲基重排胆甾烷(20R)9C27H483725(H),14(H),17(H)-胆甾烷(20R)10C29H5
25、240013(H),17(H)-24-乙基重排胆甾烷(20R)11C29H5240013(H),17(H)-24-乙基重排胆甾烷(20S)12C28H503865(H),14(H),17(H)-4-甲基胆甾烷(20S)13C28H503865(H),14(H),17(H)-24-甲基胆甾烷(20S)14AC28H503865(H),14(H),17(H)-24-甲基粪甾烷(20R)14BC28H503865(H),14(H),17(H)-24-甲基胆甾烷(20R)15AC28H503864-甲基胆甾烷15BC28H503865(H),14(H),17(H)-24-甲基异胆甾烷(20S)16C2
26、8H503865(H),14(H),17(H)-24-甲基胆甾烷(20R)17C29H524005(H),14(H),17(H)-24-乙基胆甾烷(20S)18C29H524004-甲基甾烷19 AC29H524005(H),14(H),17(H)-24-乙基胆甾烷(20R)19 BC29H524005(H),14(H),17(H)-24-乙基粪甾烷(20R)20C29H524004-甲基,24-甲基胆甾烷21C29H524005(H),14(H),17(H)-24-乙基胆甾烷(20R)22C29H524004-甲基,24-甲基胆甾烷23C30H544144-23,24-三甲基胆甾烷异构体24
27、C30H544144-23,24-三甲基胆甾烷异构体25C30H544144-甲基,24-乙基胆甾烷26C30H544144-23,24-三甲基胆甾烷异构体27C30H544144-23,24-三甲基胆甾烷异构体28C30H544144-甲基,24-乙基胆甾烷图5-2-11 S168井E1f3原油饱和烃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m/z231)质量色谱图图5-2-10 S168井阜三段(E1f3)原油甾烷质量色谱图(三)芳烃馏分 芳烃馏分是溱潼凹陷低熟油(油砂)可溶有机质中一个重要馏分,约占氯仿沥青“A”的10%19%。溱潼凹陷低熟油(油砂)的芳烃馏分组成中有常规的烷基苯系列、萘系列、菲系列、芘和
28、等化合物。而样品中最丰富是菲系列,菲系列的生源尚不明确,但藻类是菲系列化合物的主要生源之一。其次为惹烯、荧蒽、芘和(图5-2-12,5-2-13)以及脱羟基维生素E和一些具有明确生源意义的化合物,如芳构化萜烷、芳构化甾烷、卡达烯、西蒙内利烯和微量的降西蒙内利烯等。惹烯在低熟油的芳烃馏分中体现了较高的含量。有研究认为惹烯、卡达烯和西蒙内利烯都是典型的树脂类化合物,他们的存在表明有陆源高等植物生源的输入。需要提出的是,S228井的RIC图中最高峰为,通过鉴定及与当地实际地质情况结合,认为该化合物应该为氘替代了中氢原子,而这种化合物主要在实验室中合成,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并
29、非样品真实情况的反映。图5-2-12 部分低熟油中芳烃馏分相对含量分布图1脱羟基维生素E图5-2-13 部分低熟油中芳烃总离子流图 脱羟基维生素E可以作为成熟度及沉积环境的有效判识标志。溱潼凹陷低熟油维生素E分布形式基本相同,具有型式,而位于断阶带S183井和S228井则体现出了更为相似的维生素E分布形式(图5-2-14)。Sinninghe Damste等(1987)认为,脱羟基维生素E的/比值能反映沉积时期的古盐度,/比值越高则盐度越低。总的看来,该凹陷低熟油应来自微咸水-半咸水的沉积环境。 图5-2-14 部分低熟原油(油砂)中脱羟基维生素E的分布型式将C29甾烷异构化参数值、5(H)-
30、粪甾烷及脱羟基维生素E丰度、/比值及分布型式、伽玛蜡烷/C30藿烷和Pr/Ph同时应用于原油的判识,可以直接区分来自差别较小的沉积环境的低熟油(表5-2-7)。表5-2-7 不同沉积环境低熟油的判识标志井号沉积环境Pr/PhC29甾烷20S/(20S+20R)C29甾烷/(+)5(H)-粪甾烷伽玛蜡烷/C30藿烷MTTC分布型式MTTC/三芳甾烷L/(L+H)1-甲基-3-植烷基苯S168半咸水0.440.290.25+ +0.48»>10.04+ +S183微咸水0.710.290.29+0.26»>10.03+ + +S228半咸水0.470.260.24+
31、 +0.37»>10.03+ + +S120半咸水0.770.230.26+ +0.51><10.06+殷2微-半咸水 1.000.270.28+ + +0.26+ + +注:MTTC为脱羟基维生素E三芳甾烷L/(L+H)为(C20 + C21)/(C20 + C21+ C26 + C27+ C28)“+”为含量中等;“+ +”为含量较丰富;“+ + +”含量丰富2.芳构化甾类检出的芳构化甾类有单芳、双芳、三芳甾烷,脱A-单芳甾烷,甲基-A环-单芳甾烷等,而以三芳甾烷和甲基三芳甾烷含量最高(图5-2-15)。一般,低熟油中L/(L+H)比值较低<0.09,而在
32、成熟原油中该比值通常大于1.0。3.芳构化萜类检测出多种芳构化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图5-2-16),如图所示依次为C21三芳-脱A-羽扇烷,C21三芳-脱A-五环三萜烷,C21三芳-脱A-奥利烷,C21三芳-脱A-乌散烷和C22三芳-脱A-五环三萜烷,这类化合物属于高等植物有机质的细菌作用产物,它们的检出表明低熟油的生烃母质经历了早期成岩过程的细菌改造作用,其生源除了藻类以外,还有少量高等植物的细菌作用产物。据前人的研究,这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微咸-半咸水及淡水-微咸水环境的有机质富集层中,而在半咸-咸水及咸水环境的样品中尚未检出或含量极低,由此可以推断,溱潼凹陷的沉积环境为微咸-半咸水的环境。
33、图5-2-15 角墩子油田S228井低熟油的三芳甾烷及甲基三芳甾烷质量色谱图图5-2-16 角墩子油田S228井低熟油的芳构化-脱A-三萜烷质量色谱图4.含硫化合物(烷基噻吩类)含硫芳烃以少量存在。主要检测出长链烷基噻吩,长链烷基四氢噻吩、长链烷基苯并噻吩。通过以上所检出的各类生物标志物发现,溱潼凹陷低熟油生源构成中均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但其中都含有不等量的其他生源,菌藻、藻类、细菌、色素类等生源,表明了生源构成的多源复合型,而陆相湖泊中生长的各种水生生物及外来有机质都有可能成为沉积有机质的生物来源(表5-2-8)。(四)低熟油的成因机理探讨饱和烃馏分中各类生物标志物相对组成的差异是不同原始母
34、质生源构成的反映。图5-2-17展示了凹陷内典型低熟油饱和烃分布特征及生物标志物生源构成(表5-2-9,5-2-10)。这些低熟油的共性是高等植物生源输入明显,以高等植物蜡质生源的高碳数正烷烃为代表,占了生源构成的40%70%;其次是菌藻类生物,以低碳数正烷烃为代表,占了生源构成的12%40%,显示出断陷湖盆近物源、富含陆源有机质的特征;其他诸如细菌类,在其母质构成中也较为丰富,说明微生物在烃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有不容忽视;藻类和色素类等生源虽有检出,丰度却不高。但就不同构造带的低熟油来说,其饱和烃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如S228和S183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但S168、S120和殷2却体现出高
35、等植物和菌藻类的均势现象。表5-2-8 溱潼凹陷低熟油中检出的生物标志物生源类型饱和烃馏分芳烃馏分高等植物生源未经微生物改造l C29甾烷l 奥利烷l 海松烷和松香烷l nC22+正烷烃系列l 卡达烯l 惹烯、西蒙内利烯微生物改造l l 芳构化脱A-三萜类微生物生源藻类l 4-甲基甾烷l 甲藻甾烷l 芳构化甾烷l 脱A-单芳甾烷菌藻类l 三环萜烷系列l nC21-正烷烃系列细菌l C14-C16补身烷系列l 四环萜烷l 藿烷、莫烷、新藿烷、重排藿烷系列l 苯并藿烷原生动物l 伽马蜡烷高等植物-光合细菌色素生源l 胡萝卜烷及其降解系列多重生源l 羊毛甾烷l 脱羟基维生素E系列l 常规多环芳烃图5
36、-2-17 饱和烃馏分生源构成1菌藻类生源;2细菌生源;3藻类生源;4原生动物生源;5高等植物生源;6色素生源生源;7多重生源和未知生源总之,溱潼凹陷低熟油生源构成体现了多源复合型特征,而高等植物和菌藻类微生物是低熟原油最为重要的成烃母质。虽然苏北盆地第三纪烃源岩沉积时水质较咸,盐度达到1630(黄第藩,2003),但从溱潼凹陷的伽马蜡烷指纹分布特征及生源构成情况分析,可能主要受到泰洲凸起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影响,致使沉积环境发生改变,水质淡化,还原性变弱,在这种条件下,陆源物质的生物蜡、各种藻类和低等水生生物的类脂物、孢子体及埋藏有机质的其它可溶部分构成生烃物质,经过低温化学反应如脱官能团、加氢
37、或歧化反应转化成烃;同时异养腐生的细菌与真菌曾大量繁殖,细菌的活动不仅有利于有机大分子的降解,加速原始细胞形态与结构的破坏,而细菌自身的加入也可以提高有机质富氢程度,使之早期生烃,形成低熟油气。三、油源分析溱潼凹陷未熟-低熟油主要分布在外斜坡的殷庄油田,断阶带的角墩子油田和草舍油田以及坡垒带的茅山油田。主要的地化特征是C29甾烷异构化参数20S/(20S+20R)小于0.29,/(+)小于0.28,存在明显的5乙基粪甾烷,同时检出脱羟基维生素E,但胡萝卜烷和伽马蜡烷的含量不高,具有较强的植烷优势。通过对低熟油15项指纹参数的一一对比(图5-1-18),溱潼凹陷低熟油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S18
38、3(E1t1)、殷2井(E1d1)和S228(E1d1)(A类),第二类是S120(E1s1)和S168(E1f3)(B类)。图5-2-20 B类油源对比1.C2920S/(20S+20R), 2.C29/(+), 3.C31升藿烷22S/(22S+22R), 4.Ts/(Ts+Tm), 5.伽玛蜡烷/C30藿烷,6.20RC28/C29, 7.20RC27/C29, 8.(孕甾烷升孕甾烷)20RC29, 9.升藿烷指数, 10.三环萜烷/藿烷, 11.C19+C20三环萜烷藿烷, 12.规则甾烷17()H-藿烷C29-C33, 13.C29藿烷/莫烷, 14.(藿烷+莫烷)C29/C30, 15.C30重排藿烷C29Ts进一步油源对比后认为:A类低熟油(位于殷庄和角墩子)的地化特征总体上与与泰二段、阜二和阜四段烃源岩相似(图5-2-19)。位于断阶带的角墩子低熟油来源于阜四段和阜二段。而位于坡垒带的殷庄油田低熟油主要来源于泰洲组;B类油中S120(E1s1)来源于阜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3 My friend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2025年北京市平谷区九年级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茶叶委托加工合同的示范参考例文
- 2025物资采购补偿贸易合同 标准版 模板
- 2025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签订超声波清洗机及心电图机项目合同书
- 火车站站台屏蔽门开关流程
-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课件
- 2025年上海市房屋交易合同全新规定
- 《服务中心业绩评估》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低空监视雷达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学习《吴军阅读与写作》 (50讲 )
- 12J003《室外工程图集》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 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笔记
- 2024至2030年中国桌上游戏(桌游)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尾矿库基本知识
- 财会实操-体育馆的账务处理分录
- DL∕T 1094-201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导则
- 双汇冷链物流-2
- 2024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试题答案解析及备考指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