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光的折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能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的最一般的事物中探究科学规律的兴趣,逐步养成正确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使学生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二教材重点、难点重点:科学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
2、究能力。难点: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三教具:激光笔、水槽、光的折射演示仪、硬币、筷子、杯子、水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光现象:筷子在水中变弯,海市蜃楼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告诉学生,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光的折射有关。那么,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师生互动实验,用两个相同的开口较大且深的杯子、水、硬币、筷子等带领学生在做完课本上的实验后,启发指导学生利用现有器材设计并完成实验。( 1)做好筷子折断实验,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折断。( 2)在杯子中放入硬币,把杯子端到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向杯子中倒
3、水,则可再次看到硬币,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能再看到硬币?2、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分三步进行:显示折射光线:通过多媒体展示,激光笔被固定,射出光线照在容器P点形成光斑,让学生猜想,容器中加水后,光斑P的位置是否不变。然后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发现,光斑位置改变,教师问:光斑位置为什么改变了?教师请同学们猜想,学生猜想: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改变。教师引导:空气和水中的光线看不到,怎样显示出来?学生讨论方法:空气中制造烟雾,在水中滴加牛奶或肥皂水,或者用纸板、玻璃、铁片、水槽壁等做光屏显示光路。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器材:激光笔、水槽、光的折射演示仪做实验。实验结束后,
4、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师生共同总结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是光的折射。教师提出问题:上面的实验还有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说出在发生光的折射时,在空气中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学生回顾光的反射规律,猜想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猜想)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2、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3、入射角改变折射角也改变。学生解释光的折射有关物理量多媒体展示: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相关物理量组织学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方法,然后用同样的实验方法,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实验结束后,
5、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教师引导: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光的折射,如果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是否也发生光的折射,是否也遵循光的折射规律。学生先猜想,然后实验验证。总结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都要发生光的折射,都遵循光的折射规律。学生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教师提出问题: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砖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那么,让光从水或玻璃砖中斜射入空气中是否仍满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学生猜想结果:折射角小于或大于入射角。教师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怎样使光从水中或玻璃砖中斜射入空气中。学生实验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请学生画出光从
6、玻璃或水中斜射向空气中的光路图。教师问学生:根据大家的探究实验,你还有哪些新的想法或观点。教师点拨:折射角入射角的条件;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教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玻璃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那么请同学们猜想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或玻璃中,情况会是怎样的?你的猜想是什么?猜想的依据?请同学们实验验证一下。学生实验后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提出要发生折射现象的条件应是什么?学生回答。3、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1)有经验的渔民怎样叉鱼(2)钢笔错位现象(3)解释眼睛受骗,池水看起来很浅,跳下去却很深。(4)海市蜃楼多媒体展示:教师浅析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筷子在水中变弯的原因,然后让学生
7、讨论尝试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渔夫看到的鱼在哪儿?为了巩固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讲述小故事:有人想难为聪明一休,搬来一个很高的铁桶,在和一休一样高的桶壁上凿了一个洞,让一休通过洞看桶底的字,无论一休怎样踮脚也没有看到。聪明的一休脑袋一转,想出了办法。你能帮助一休想出办法吗?小结:学生小结,通过本节学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知道生活中哪些折射现象及应用。(四)比一比,赛一赛:(五)板书设计: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
8、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光的折射教学设计2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通过对折射现象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
9、识,具备了学习光的折射的基础知识,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较强也为上好本节课打下基础。但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比直线传播和反射要少得多,“叉鱼”、“看彩虹”不要说是城镇学生,连乡村学生见过的也不多,因此在折射现象的呈现环节必需充分、直观。由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不长,动手实验有一定的模仿性,在这一阶段需作必要的演示指导。有光的反射探究的'经验,只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光路的可视化问题,折射规律的探究操作就不困难了。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反射角、法线等。针对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实验、观察分析、
10、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猜想、做出假设,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和观察,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改精神。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4)会用光的折射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及总结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领略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奥妙,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知识;( 3)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的热情;1、光的折射概念及折射规律;2、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作图、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一、引入新课让学生做一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二、进行新课(一)、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1、提出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汇编职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全人员管理篇
- 艺术节主持词
- 70MW光伏发电项目工程(EPC)总承包投标文件 承包人实施计划
- 《市场营销学导言》课件
- 《天猫规则学习》课件
- 空调维修公司保安工作总结
- 财务工作品质提升总结
- 儿童新媒体编辑工作总结
- 2003年广东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脑病科中医健康宣教课件
-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英语试题(无答案)
- 物业管理服务领域:保利物业企业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 如何在地震演练中应对火灾和燃气泄漏
- 融媒体专题报道方案
- 工作失误汇报
- 呼吸科主任述职报告
- 旅游法规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汇编
- 11054-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期末统一考试《流通概论》答案
- 晋江物流行业分析
- 编译原理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