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力学(静力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参考学时:30 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2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理论力学(静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并指出工程监理专业学生学习理论力学(静力学)的目的及其重要性。静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特殊情况,即物体的平衡问题。研究物体的平衡就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平衡应满足的条件,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条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所以, 静力学主要解决以下两个基本问题: ( 1 )力系的简化;( 2)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静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图的方法是学习后续许多课程的基础,在工程技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第二章静力学
2、基本概念和静力学公理(4 学时)一、基本要求1、掌握静力学基本概念,力的概念、刚体的概念、平衡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静力学公理的内容。3、掌握约束和约束反力的概念。4、熟练掌握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分析图的方法。二、重点、难点1、 力、刚体、平衡、约束的概念。理解五个公理两个推论。2、3、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第三章平面力系(14 学时)一、基本要求1、 掌 握平面汇交力系的几何法和解析法合成的方法。2、 掌 握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应用力系的力多边形封闭和静力平衡方程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3、 掌 握力矩的概念,合力矩定理,掌握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
3、成方法和平衡条件,应用平衡方程解决平面力偶系的平衡问题。4、 熟 悉力的平移定理及适用范围。5、 掌 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方法,分析简化结果。6、 掌 握固定端约束的特性和约束反力的表示方法。7、 掌 握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掌握应用平衡条件解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熟悉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8、 掌 握静定的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9、 熟 悉平面平衡力系的平衡问题。二、重点、难点1、 掌握力的分解与力的投影。2、 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3、 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4、 熟练掌握用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5、 掌握力矩和力偶矩的概念。6、 力矩的计算。7、
4、力偶的性质。8、 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的应用。9、 主矢和主矩概念的理解。10、 主矢、主矩以及力系合成的最后结果计算。11、 熟练掌握三种形式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12、 熟练掌握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第四章空间力系(4 学时)一、基本要求1、掌握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投影的计算方法。2、了解在空间力系中,力对点之矩的矢量表示,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的关系。3、掌握力对轴之矩的计算及符号表示。4、了解空间汇交力系的解析法合成、平衡条件,用平衡方程解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5、了解空间一般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了解用平衡方程求解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二、 重点、难点1、 空间力在坐标
5、轴上的投影计算。2、 空间力对轴之矩的计算及符号表示。二、参考学时分配表:序号内容讲授习题课实验课讨论课实训案例电化1绪论22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423平面力系1264空间力系4合计228三、能力及技能培养内容:早1内容习题内容习题课弟一早绪论弟早静力学基本概念和 静力学公理通过习题练习熟练掌握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正确 画出受力分析图2课时第三章平向力系熟练掌握力的分解与力 的投影,平向汇交力系的解 析合成,用解析法求解平面 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正确 理解主矢和主矩的概念和它 们的计算,熟练掌握用静力 学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的 平衡问题。熟练掌握求解物 体系统的平衡问题。6课时第四章空间力
6、系掌握力在空1可直角坐标 轴上投影的计算方法。力对 点之矩的矢量表小,力对点 之矩与力对轴之矩的关系。 用平衡方程解空间汇交力系 的平衡问题。了解用平衡方 程求解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 问题。注:习题练习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习题要切合实际,力求简单。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参考学时:35 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一、基本要求1、明确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2、初步了解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基本概念。3、了解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4、初步了解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二、重点、难点1、材料力学的任务2、变形固体及其
7、基本假设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一、 基 本要求1、建立内力的概念,能熟练地运用截面法求轴力,并画出轴力图。2、建立应力的概念,能灵活地运用强度条件解决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3、 建立变形和位移的概念,明确虎克定律的物理含义及其适用范围;并能正确计算拉压杆的变形和位移。4、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明确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差别。5、了解超静定问题的基本概念,会分析超静定次数。二、 重 点、难点1、拉压杆的概念2、内力和应力的概念3、拉压杆的内力和应力4、材料的力学性质5、许用应力和强度计算6、拉压杆的变形计算7、超静定问题第三章 剪切与扭转一、基本要求1、明确剪切和挤
8、压的概念,能正确地确定剪切面积和挤压面积,掌握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计算。2、熟练地确定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图。3、牢固地掌握实心和空心圆轴横截面上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和计算公式,并准确地计算最大剪应力。4、运用扭转角计算公式计算圆轴的相对扭转角。5、运用圆轴的强度条件,对圆轴进行强度计算。6、正确理解剪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的含义。二、 重点、难点1、剪切的概念2、铆接件的破坏形式及相应的强度计算3、剪应力互等定理4、剪切虎克定律5、扭转变形及内力图6、圆轴扭转时的剪应力计算7、圆轴扭转时的相对扭转角的计算第四章 梁的内力一、基本要求1、准确地计算梁的支座反力,并会校核。2、熟练地计算梁上任意指
9、定截面的内力(剪力和弯矩)。会确定弯矩为极值的截面位置并计算弯矩极值。3、正确地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了解根据内力方程画内力图的方法。4、掌握M Q与q之间的微分关系,并理解其几何意义。5、牢固地掌握荷载与剪力图、弯矩图之间应服从的规律;并熟练地运用这些规律画Q图、M图和校核Q图、M图。二、重点、难点1、平面弯曲的概念2、梁及其反力计算3、平面弯曲梁的内力4、内力方程和内力图5、弯矩M剪力Q与荷载集度q之间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 第五章 截面的几何性质一、基本要求4、 掌 握静矩、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积、主轴和形心主轴的定义及特征5、 会 确定截面的形心位置,尤其能熟练地确定具有对称轴的截面的
10、形心位置6、 牢 记矩形截面、圆形截面的极惯性矩计算公式。二、重点、难点1、静矩、形心及其关系2、惯性矩、惯性积、极惯性矩3、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4、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第六章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一、基本要求1、掌握有关梁弯曲的基本概念2、正确理解和掌握梁弯曲时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明确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分布规律;能熟练地运用该公式计算梁任一横截面上任意点处的正应力以及最大正应力。3、掌握梁弯曲时的剪应力计算公式;明确剪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分布规律;能熟练地计算矩形截面梁和工字型、T型截面梁腹板上任一点 处的剪应力以及最大剪应力。4、灵活运用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11、解决三类强度计算问题:强度校核、截面设计、确定许用荷载。5、掌握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并会进行剪应力强度校核。二、重点、难点1、有关梁弯曲的基本概念2、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公式3、梁弯曲时的剪应力计算公式4、梁的强度计算5、弯曲中心的概念第七章弯曲变形一、基本要求1、掌握挠曲线、挠度、转角的概念及挠度、转角间的关系。2、熟练应用积分法、叠加法计算梁的位移,会对梁进行刚度校核。3、了解超静定梁的概念。二、重点、难点1、挠曲线概念2、平面弯曲时梁横截面的位移3、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4、积分法求位移5、叠加法求位移6、刚度校核7、求解简单超静定梁第八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一、基本要求1、建立应力状
12、态概念及其研究方法。2、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法;熟练掌握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计算。3、明确空间应力状态下三个应力的排法,正确理解、应用广义虎克定律。4、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以及金属材料破坏的主要形式;理解四个强度理论的基本观点、强度条件;掌握用强度理论对杆件进行强度校核。二、重点、难点1、基本概念2、平面应力状态的分析3、空间应力状态下任一点的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4、广义虎克定律5、强度理论第九章压杆稳定一、基本要求1、掌握压杆稳定、失稳现象、临界力、临界应力、长度系数、柔度、稳定安全系数和折减系数的概念。2、掌握细长压杆临界力的计算公式。3、掌握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及临界应力的公
13、式,熟练地计算细长压杆的临界应力和临界力。4、掌握压杆的稳定条件。会运用安全系数法和折减系数法对压杆进行稳定性计算。二、重点、难点1、压杆稳定性的概念。2、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欧拉公式)c3、临界应力、柔度、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4、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5、压杆稳定的实用计算。6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参考学时分配表:序号内容讲授习题课实验课讨论课实训案例电化1绪论12轴向拉伸与压缩5223剪切与扭转324梁的内力525截面的几何性质26梁的应力与强度计算5227梁的变形318应力状态与强度埋论29压杆稳定2合计计2876三、能力及技能培养内容:早1内容习题内容习题课代'K弟一早绪论
14、尺N 弟早轴向拉伸与压缩熟练地运用截面法求轴力,并回出轴力图; 着重理解应力的概念,能灵活运用强度条件 解决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止确计算拉压杆 的父形和位移2课时第三章剪切与扭转熟练地确定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图;掌握 实心和空心圆轴横截面上剪应力的分布规 律和计算公式,并准确地计算最大剪应力; 运用圆轴的强度条件,对圆轴进行强度计 算。第四章梁的内力准确地计算梁的支座反力;熟练地计算梁上 任意指定截面的内力(男;W口弯矩),会确 定弯矩为极值的截面位置并计算弯矩极值; 正确地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了解根据 内力方程画内力图的方法;熟练掌握荷载与 剪力图、弯矩图之间应服从的规律;并熟练 地运用
15、这些规律回Q图、M图和校核Q图、 M图。2课时第五章截面的几何性质确定截面的形心位置,尤其能熟练地确定具 后对称轴的截面的形心位置;矩形截面、圆形截面的极惯性矩计算公式。第八章梁的应力与强度 计算熟练地运用正应力计算公式计算梁任一横 截面上任意点处的正应力以及最大正应力; 熟练地计算矩形截面梁和工字型、T型截面 梁腹板上任一点处的剪应力以及最大剪应 力;灵活运用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解决三 类强度计算问题:强度校核、截面设计、确 定许用荷载;掌握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并 会进行剪应力强度校核。2课时第七章梁的父形熟练应用积分法、叠加法计算梁的位移,会 对梁进行刚度校核。1课时第八章应力状态与强度
16、理论掌握平面应力状态"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法;熟练掌握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计算; 掌握用强度理论对杆件进行强度校核。第九章压杆稳定掌握细长压杆临界力的计算公式;掌握欧拉 公式的适用范围及临界应力的公式,熟练地 计算长压杆的临界应力口临界力。注:习题练习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习题要切合实际,力求简单。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训课 为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在授课中间穿插一些 实验早1实验题目实验目的简述计划学时弟早低碳钢与铸铁试件的 轴向拉伸与压缩实验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屈服极 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截面 收缩率;测定铸铁拉伸时的强 度极限;
17、观察拉伸过程中的各 种现象,绘制拉伸图,比较低 碳钢(塑性材料)与铸铁(脆 性材料)机械性质的特点;测 定压缩时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和 铸铁的强度极限;观察低碳钢 和铸铁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 象,并进行比较,绘制压缩图。2学时代*弟二早低碳钢与铸铁试件的 扭转实验测定低碳钢扭转时的剪切屈服 极限、剪切强度极限和铸铁扭 转时的剪切强度极限;观察低 碳钢和铸铁扭转时的破坏现 象。2学时弟八早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测定矩形截面梁在纯弯曲下的 正应力,并与理论公式进行比 较,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练习电测法的多点测量。2学时建筑力学(结构力学部分)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 参考学时:40学时一、课程内
18、容第一章绪论§1-1杆件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内容:结构的概念,结构的分类,杆件结构力学的对象和任务§1-2杆件结构的计算简图。内容:计算简图,杆件结构的简化要点包括杆件的简化,支座的简化和分类及结点的简化。§1-3 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内容:梁、刚架、桁架、拱、组合结构。§1-4 荷载的分类。内容: 分布荷载和集中荷载,恒载和活载、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 2-1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内容: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几何可变体系和几何不变体系。§ 2-2 平面体系自由度的概念。内容:刚片、自由度、约束的概念。&
19、#167; 2-3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律。内容:两刚片的组成规则,三刚片的组成规则,二元体规则,瞬变体系的概念。§ 2-4 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2-5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第三章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3-1 静定梁。内容:单跨静定梁,斜梁,多跨静定梁。§ 3-2 静定平面刚架。内容:静定平面刚架的类型,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 3-3 三铰拱。内容:概述,三绞拱的内力计算,拱的合理线概念。§3-4 静定平面桁架、组合结构内力计算方法。内容:桁架的有关概念,用结点法和截面法解算桁架结构内力。组合结构的概念和内力计算。
20、167;3-5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和受力特点。内容:静定结构的基本特征,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常用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第四章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4-1 计算结构位移的目的。内容:位移的概念,计算位移的目的,位移计算的假定。§4-2 功 广义力和广义位移。内容:功、实功和虚功、广义力和广义位移的概念。§4-3 计算结构位移得一般公式。内容:外力虚功和虚应变能,虚功原理,利用虚功原理计算结构的位移。§4-4 静定结构由于荷载引起的位移。内容: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公式,不同类型的结构位移计算公式,位移计算举例。§4-5 图乘法。内容:图乘法适用条件及图
21、乘公式,图乘计算中的几个问题。§4-6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和温度变化下的位移计算。§ 4-7 线形变形体系的几个互等定理。内容:功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反力互等定理。第五章力法§ 5-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5-2 力法的基本概念。内容:基本结构和基本体系的概念。§ 5-3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内容:超静定次数的概念。§ 5-4 力法的典型方程。内容:主系数、副系数、自由项的概念,力法的典型方程。§ 5-5用力法计算超静定刚架。§ 5-6对称性的利用。内容:结构的正对称和反对称,荷载的正对称
22、和反对称。§ 5-7用力法计算绞接排架§ 5-8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内力。内容:固端弯矩和剪力、线抗弯刚度(线刚度)的概念,转角位移方程和旋转角的概念。第六章位移法§ 6-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6-2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的确定。内容:位移法计算的基本未知量,位移法基本结构。§ 6-3 用位移法计算刚架的步骤和示例。内容:直接利用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 6-4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内容:附加刚臂和附加链杆的概念,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6-5 用剪力分配法计算等高饺结排架。内容: 柱顶作用水平集中力时的单阶柱绞接排架
23、,一般荷载作用时的单阶柱绞接排架。第七章 渐近法与近似法§ 7-1 概述§ 7-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内容:力矩分配法的解题思路,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概念。§ 7-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及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 7-4 无剪力分配法。内容:无剪力分配法的应用条件,固端弯矩,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无剪力分配法的解题方法。§ 7-5 用近似法计算多跨多层刚架。内容: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分层法,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法反弯点法。§ 7-6 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和变形特点。第八章影响线和内力包络图§ 8-1 影响线的概念。§ 8-2 用静力法作简支梁的影响线。内容:支座反力影响线、弯距影响线、剪力影响线。§8-3利用影响线求量值。§8-4最不利荷载位置。§8-5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内容:包络图的概念,弯距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8-6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二、能力及技能培养的内容1、习题及习题课章节内容课外习题内容课内习题讨论 课第一章绪论弟早平闻体系的几何组成分 析要求学生对体系作出准确 的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 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体系,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TS 3306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rocess assessment - Process assessment model for quantitative processes to support higher levels of process capability in
- 【正版授权】 ISO 9038:2025 EN Determination of sustained combustibility of liquids
- 【正版授权】 ISO 8600-1:2025 EN Endoscopes - Medical endoscopes and endotherapy devic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SO 7012-3:2025 EN Paints and varnishes - Determination of preservatives in water-dilutable coating materials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in-can isothiazolinones with LC-UV a
- 【正版授权】 ISO 16363:2025 EN Space data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 Audit and certification of trustworthy digital repositories
- 【正版授权】 ISO 14721:2025 EN Space Data System Practices - Reference model for an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 (OAIS)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34:2024 EXV-CM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34: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motor-compressors
- 2025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宣传活动方案
- 小学生种植综合实践课程
- 护理核心制度培训
- 冲压工理论知识试题(附答案)
- 全媒体运营中的用户画像构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601-700题)
- 华北电力大学丁肇豪:多主体数据中心算力-电力跨域协同优化
- 科技公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比较
- 颅内出血护理操作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八年级第二单元A卷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新版供电营业规则考试题库
- 2025年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公务员遴选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170题及答案(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