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导学案_第1页
《诗两首》导学案_第2页
《诗两首》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两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 内容。3. 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导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导学难点】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课时】2课时【预习导引】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匿笑(n 1 )沐浴(mu )祷告(d d o)并蒂(d i )姊妹Z i )莲蓬(p e ng )菡萏(h a n )( dn攲斜(j i )荫蔽(y i n )2. 解释词语:匿笑:偷偷地笑。 沐浴:洗澡。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3. 朗读这两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4. 把你阅读课文时不

2、理解之处写在下面。【导学过程】一、导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母亲爱孩子,但作为孩子,应该怎样爱自己的母亲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歌金色花,看看在他的笔下, 孩子是怎样爱自己的母亲的?二、泰戈尔简介。(多媒体投影)泰戈尔(1861 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 学英国。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 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 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 短篇小说。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

3、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 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 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 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三、检查预习。见预习1、2.四、朗读课文。1.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2. 指名朗读,评价。3. 齐读。五、探究质疑:1. 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写孩子与妈妈的三次嬉戏,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

4、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3. 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讨论并归纳:因为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 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 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做了好事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 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而瞒着妈妈。4. 为什么妈妈见了他说:“你这坏孩子?”讨论并归纳:因为妈妈找不到孩子,是多么着急。何况一整天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

5、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讨论并归纳: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 象实在新奇而美妙。六、再次朗读金色花,体会作者的感情。七、课外作业:以“我为妈妈做件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要求:有新 意,有文采,有丰富的想像力。第二课时一、导入:冰心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

6、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让我们沿着她铺起的爱的长途, 感受她内心对母亲至 真至纯的感激和爱。二、冰心简介。冰心(1900201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 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1919年9月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她又发 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等揭示社会、家 庭、妇女等人生冋 题的“问题小说”。1921年发表的笑,委婉地抒写了洋溢在心中的对于生 活的爱,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1922年,发表往事。这组散文叙写了童年时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

7、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 语记录下来。后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 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 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四、研读课文:1. 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 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讨论、明确:不

8、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 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2. 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 ?一看红莲心情:烦闷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红莲:开满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二看红莲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心情:不适意,徘徊(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 无法可想。)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 三看红莲)三看红莲环境:雨肆意地下着红莲: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 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3. 理解最后一节的含义及作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揭示主题,借物喻人!五、拓展延伸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