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24中15高二上期中生物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72a3d8eb-89b0-4706-bbb9-c9499b0b6307/72a3d8eb-89b0-4706-bbb9-c9499b0b63071.gif)
![大连24中15高二上期中生物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72a3d8eb-89b0-4706-bbb9-c9499b0b6307/72a3d8eb-89b0-4706-bbb9-c9499b0b63072.gif)
![大连24中15高二上期中生物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72a3d8eb-89b0-4706-bbb9-c9499b0b6307/72a3d8eb-89b0-4706-bbb9-c9499b0b63073.gif)
![大连24中15高二上期中生物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72a3d8eb-89b0-4706-bbb9-c9499b0b6307/72a3d8eb-89b0-4706-bbb9-c9499b0b63074.gif)
![大连24中15高二上期中生物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72a3d8eb-89b0-4706-bbb9-c9499b0b6307/72a3d8eb-89b0-4706-bbb9-c9499b0b630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科试卷命题学校:大连二十四中学 命题人:刘恒 校对人:韩志萍 一、选择题(共40小题,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1关于激素和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B都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C都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都可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说法,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B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不等交换,导致染色
2、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A能稳定遗传 B单倍体 C有杂种优势 D含四个染色体组5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物种组成B新物种形成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C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6-8题)。6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
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谓“生物类型”是指_。A品种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7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_。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 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8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对除草剂敏感的为敏感性生物类型,那么在原来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抗药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与敏感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的关系是_。A无敏感性个体 B抗药性个体多于敏感性个体C无抗药性个体 D敏感性个体多于抗药性个体9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
4、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10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A抗维生素D佝偻病B苯丙酮尿症C猫叫综合征D多指症11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分成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相同C女性患者的儿
5、子发病率不同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12 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B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C自然条件下,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13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 AF1,基因出现重组 BF1,性状开始分离 CF2,性状开始分离 DP,基因开始分离14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6、; 15下列关于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叙述不正确的是A模拟运动时,血糖含量及激素分泌情况属于物理模型建构过程B模拟吃饭后,血糖含量及激素分泌情况属于概念模型建构过程C模拟活动结束后,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属于概念模型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既有物理模型又有概念模型16光刺激15分钟导致肾脏功能障碍的小鼠体内水分向细胞内液转移,引起细胞水肿。这种情况发生在神经细胞时,将会引起嗜睡、烦躁、昏迷等,其原因是A神经细胞神经递质合成减少B神经细胞内电解质浓度降低C神经细胞质膜上递质受体减少D神经细胞质膜上离子通道数量减少17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
7、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反射活动过程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18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A语言中枢B身体感觉中枢C躯体运动中枢DA项、B项和C项19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高低 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2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
8、缩 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 BCD2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形成突触小体 B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位22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A大小便失禁 B触觉完全丧失 C躯干冷温觉丧失 D躯干痛觉丧失23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B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D激素的分
9、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24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25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促性腺激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26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
10、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27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A学习是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C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瞬时记忆加以注意可以形成短期记忆28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B脑干有维持生命必要的呼吸中枢C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D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29下列关于内环境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B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
11、差较大C在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D是多细胞动物体能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30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A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C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子D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31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以及Bgl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ABamH I和EcoR I;末端互补序列AATTBBamH I和Hind ;末端互补序列GATCCEcoR I和Hind ;末端互补序列AAT
12、TDBamH I和Bgl II;末端互补序列GATC32菊花的紫花和白花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紫色(R)对白色(r)显性。现克隆到控制紫色的基因R,如果打算利用上述材料开展研究,那么下表选项中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A 将R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大量表达紫色蛋白生产紫色蛋白用作染料B 某紫色植株与纯合紫花植株杂交 判断基因型C 将控制开紫花的基因转入其他植物中 改变受体植物花的颜色D 用紫色杂合子的嫩芽组织培养获得纯合子植株
13、0; 用于育种33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 高产、感病; 低产、抗病; 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不可行的是A. 利用、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品种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D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获得c34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B果蝇(XXY)可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COY果蝇最可能是因为其母本减数分裂异常所致D果蝇的性别取决于Y
14、染色体是否存在35人类常色体上-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A都是纯合子 B都是杂合子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 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 36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利用了花粉细胞的全能性Ba-h过程中细胞内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D不考虑突变,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37下列关于常见激素的作用,错误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
15、糖原分解B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类药物抑制女性排卵的口服避孕药C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随肠液运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抗利尿激素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分重吸收38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39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检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据表分析错误的是检验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98.
16、5pmol/L9.01-19.5促甲状腺激素0.09pmol/L0.35-4.94A患者的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B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可能是缺碘造成的C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D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40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右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激素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下降后逐渐恢复二、简答题(共5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41、(14分
17、)回答有关血糖调节问题:(1)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 和 。(2)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 ,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 。(3)某物质X有降低血糖做作用,若要验证一定量的X(注:用生理盐水配制X溶液)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的范围,可进行如下实验:用_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用_小鼠作为对照组2;实验组注射_,对照组1、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_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_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
18、,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4)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 。健康动物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42、(12分)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 所
19、决定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 (相同、相反)。(2)用a刺激神经,电位计c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3)用b刺激骨骼肌, (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原因是 。图中神经肌细胞接头d处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 和突触后膜,d处可发生的信号转变过程为 。43、(10分)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回答有关问题:(1)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_,Ee的基因型频率为_。亲代群体中灰体
20、果蝇的百分比为_。(2)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若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为基因突变;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3)若该黑檀体果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CGC CGC TAC CCT
21、TTA GAG TTA CAC TGT GAC 乙链GCG GCG ATG GGA AAT CTC AAT GTG ACA CTG 甲链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个氨基酸。44、(14分)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有研究者开展四倍体青蒿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实验过程中用1mol·L-1HCl解离的目的是_。镜检时,应不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_期且染色体_的细胞进行拍照。(2)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梁柱核心区施工方案
- 探索初中跨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
- 企业保安雇佣合同范例
- 二手商务车买卖合同范例
- 水下打捞团队施工方案
- 冠名合同范例
- 农场经营合作合同范例
- 乡村别墅代工合同范例
- 轻质土路堤专项施工方案
- 农村门脸出售合同范本
- 王崧舟:学习任务群与课堂教学变革 2022版新课程标准解读解析资料 57
- 招投标现场项目经理答辩(完整版)资料
- 运动竞赛学课件
-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台账
- 202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DB15T 2058-2021 分梳绵羊毛标准
- 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对比论证 课件14张
-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7.4 实践与探索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 山东省莱阳市望岚口矿区页岩矿
- 《普通生物学教案》word版
-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