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预测_第1页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预测_第2页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预测_第3页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预测_第4页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21我国移动通信市场进展状况及趋势预测2005年,我国移动通信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移动增值业务进 展步伐逐步加快,产业合作向纵深层次拓展,市场秩序和竞争不 断规范,移动通信不仅推动了电信行业的整体进展,而且对整个 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日益深远的阻碍。移动通信市场进展状况2005年,我国移动通信市场进展态势依旧良好,尽管用 户年绝对增量开始减少,但移动通话量仍快速增长,移动通信收 入比例上升,而且移动增值业务种类不断丰富、收入贡献日益增 加,移动通信对固定通信的替代日益明显。移动电话用户年绝对增势趋缓 新增用户要紧来自预付费 用户截至2005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93亿

2、,比2004年同期增长17.5%,增长速度下降了6.5个百分点;移动电 话普及率达到30.3部/百人,比2004年底提高4.4部/百人。2005年全年新增移2 / 21动电话用户5860万户,与自2001年开始连续四年 每年超过6000万的增量相比, 新增用户出现走低趋势。 移动用户 总体增长之因此放慢,要紧是由于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 都市地区的普及率已较高,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进展水平制约, 使增长有限;另外,2005年移动通信市场价格战全面回落,竞争 趋于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用户进展。从移动用户的构成看,2005年,GSM用户依旧占居移动用 户的主体,市场份额高达91.3%,C

3、DMA也有一定进展,其市场份 额已从2004年同期的8.4%上升到8.7%,提升了约0.3个百分点; 在新增用户中,有约81%的来自预付费用户,从而使预付费用户 在用户总数中的比例由2004年的59.3%上升到2005年的62.7%。 移动通信市场低端用户涌现,预付费用户(包括一人多卡)大幅 增加。移动通话量接着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移动通话量仍保持快速增长,全年移动通话总 时长累计达12508.8亿分钟,首次突破万亿分钟, 比2004年同期 增长32.6%。3 / 21由于通话总时长基数日益庞大,因此移动通话量增 长速度与前几年相比明显趋缓。移动本地通话量仍是移动通话量的要紧构成部分。20

4、05年,移动本地通话时长累计达11788.6亿分钟,占移动通话总时 长的比例高达94.24%,对移动通话时长增长贡献率为96.4%。移动通信收入稳步增长 收入比例上升2005年全年我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累计达到2616.4亿 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7.2%,高于整个电信行业收入增长速度5.5个百分点。移动通信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定,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例达45.1%,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2.5个百分点,对整个 电信行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63.2%。2005年,我国移动通信收入增长率仍低于用户增长率,4 / 21但差距仅减小0.3个百分点,这与同期ARPUF降趋势减缓一致。 同时,收入增长率与话务

5、量增长率的差距也大大缩小,这要紧得 益于每分钟创收(ARPMI能力下降幅度的减小。ARPU与ARPM下 降趋势减缓讲明2005年移动通信市场价格战逐渐平息。移动增值业务进展步伐加快 业务种类趋向多样化近几年来, 随着产业链的日益完善, 移动增值业务获得了 长足进展。除了SMS之外,MMS CRBT(个性化回铃音)、IVR、WAP等业务进展迅速,音乐、游戏等应用业务快速成长,打破了 移动增值业务以SMS攵入为主的单一收入结构,为移动通信行业 进展带来动力。200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将近2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5%,增值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18.3%。自中国移动于2003

6、年5月领先推出CRBT业务后,市场反 响热烈,2005年更是受到用户普遍欢迎,成为继SMS业务后另一 个在移动增5 / 21值业务领域的杀手级应用。2005年中国CRBT业务的 用户渗透率可能已接近20%,用户数将达到8000万,市场规模可 能达到30亿元。受网速慢、费用高、业务单一等问题困扰,进展一直专门不顺利的WAP业务, 在2004年出现反弹迹象后,2005年保持了 快速增长,2005年上半年WAP用户达到了120%勺增长速度,2005年中国WAP3户可能超过5000万户,市场规模大致为12亿元。IVR业务在2004年异军突起,成为移动增值业务中进展比较强劲的增长亮点。2005年,IVR

7、的迅猛进展势头大有赶超WAP的趋势,2005年底IVR用户可能达到2000万户,市场规模超过20亿元。此外, 娱乐类业务如手机游戏、 综合信息类业务如移动秘 书、图铃下载类业务等在2005年也取得了快速进展, 移动商务和 移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等行业应用实现了由部分试点到全面启 动的突破,针对3G的大数据流量移动增值应用开始受到关注。6 / 21移动通信对固定通信的替代与分流日益明显与固定电话相比,2005年移动电话用户连续了快速增长 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新增用户的差距在2005年出现了反弹,达到了1993万户,这使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 用户规模差距进一步扩大到4300万户。

8、固定电话新增用户出现急 剧下降的要紧缘故是随着运营商业务进展策略的改变和移动通信 资费的进一步下降, 小灵通业务进展受到了抑制。 截至2005年底, 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用户的比值为1.12,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 数是固定电话的1.52倍;假如考虑到小灵通的可移动性, 移动电 话加小灵通与传统固定电话用户的比值为1.81,移动电话加小灵 通新增用户数为传统固定电话的4.34倍。由于可移动性、 灵活性以及实际使用资费的不断降低, 在 本地业务市场,移动话音对固网话音的替代效应日趋明显。2005年,固定电话本地通话量(含无线市话本地通话量)比上年增长5.6%,只有同期移动本地通话时长增长率的六分之一

9、。 自2002年 开始,本地固定电话平均每用户每月通话次数持续下降,2005年 更降至每用户每月167次。假如考虑到7 / 21小灵通的专门性,传统固 定电话人均业务量的下降曲线将更为陡峭。而与此同时,由于移 动业务量增长明显超过其用户增长,每用户每月通话时长(MO)U仍快速上升,2005年达到每用户每月250分钟。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特点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仍然呈现“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局面。2005年,中国移动在国内移动运营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进一 步加强,用户市场份额将近66%;中国联通用户市场份额较2004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为34.1%。近几年,小灵通的快速进展对移动通信市场进展带来巨大 冲击,截至2005年底,小灵通用户达到8533万户,占可移动电 话用户(移动用户加小灵通用户)的17.8%。一方面移动资费的 不断下降削弱了小灵通的价格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3G牌照发放的 临近,固网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