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中图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中图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 6课时分层集训(十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建议用时:40 分钟)A 组跨越本科线图至图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时期到图时期的变化过程(图时期到图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读图,回答12 题。车林腕合村幣物城锁厢耕抱1 依据图中信息,从到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是()A.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B. 河流的含沙量增大C. 结冰期变长D. 无变化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1. B2. B第 1 题,从图中可知从到林地减少,耕地增多

2、,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 量增大。第 2 题,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与植被、地形等有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 题。【导学号:29790068】A風仑山/秦岭一张何高疼荒漠知高山草器幣城阚叶林3.图中为( )-2 - / 6A.草原C.针叶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3. A4. D第 3 题,读图可知,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 200400 mm 其东、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其西边为温带荒漠, 地的植被应为草原。第 4 题,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

3、西宽度为南方地区宽,北方地区窄,其形成 的主导因素是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而北方地区只受东南季风影响, 故 D 项正确。秦岭东段支脉伏牛山系北麓重渡沟、植被覆盖率在98 鳩上,且区内分布有 800 亩竹林,可与蜀南竹海相媲美。 某中学地理夏令营来此考察, 体验了沟内滴翠河和金鸡河沿岸“高5. 重渡沟金鸡河()A. 径流量季节变化比较小B. 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C. 补给水源以冰雪融水为主D. 径流含沙量比较小6.夏令营登依剑峰途中穿过的自然带依次是()A. 落叶阔叶林带一针叶林带一冰川带B. 落叶阔叶林带一针阔叶混交林带一针叶林带C. 常绿阔叶林带一落叶阔叶林带一针叶林带D. 草原

4、带一落叶阔叶林带一高山草甸带7. 滴翠河沿岸的 800 亩竹林,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和水源B.纬度和土壤C.水源和技术D. 土壤和植被覆盖率B.荒漠D.针阔混交林-3 - / 65. D6. B7. A第 5 题,重渡沟金鸡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补给水源是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植被覆盖率高达98%保持水土能力强,径流含沙量小。选 D。第 6 题,重渡沟地处秦岭北麓温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基带应是 落叶阔叶林带,随海拔升高更替为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最高海拔1668 米,没有冰川带。选 B。第 7 题,我国竹林适宜生长在水热丰富的南方地区。滴

5、翠河沿岸位于阳坡、冬季风背风地带,水热条件较好,能够满足竹子生长要求。选A 下面两幅图中,甲图为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 题。【导学号:29790069】糠能IM加讣w/WWWW电少飾-曲一药北京*林啊Snr沪m叶杭*Hr艰绅单rMfTWH和,两存a甲粤曲M咎蓉.盅康U闷拦里4*應崎肃屯出“片WBA Adin wWM. rm fi叶耐杯利片闻KRhPjooafc乙&在 A 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A. 受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 受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C. 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 受地形影

6、响,属非地带性9.在乙图中,D 处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A. 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B. 受到西风的影响,西风带来丰富的降水C. E 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D. 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D9.q 第 8 题,甲图反映从低纬到高纬自然带的变化,据图例可知,A 处为苔原带,处于亚寒带针叶林的包围之中,苔原带位置应偏北,此处出现苔原带,反映地形因素的影响,属非地带性。第 9 题,乙图反映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据图例可知,D 处为草原,周围地区为温带荒漠,则D 处水源较为充足,反映高山冰雪融水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4 - / 6B 组名

7、校必刷题(2016 -全国卷川)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 次冰期(末次冰期)、2 次冰期和 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011 题。-5 - / 6A5、f AA A叫、&亠宀II *杲幣山At 5,.-r、耳舌宝IMA區历二衣冰潮肿山峰经历点扛和倒魏第*二欣冰期的山峰A只妊方卓拆冰期的山邮10 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 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 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 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 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11 .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

8、拔更低10.B11.B第 10 题,材料中提示经历 1 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1 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 3 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2 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由图可知果洛山经历3 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1 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2 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B 项正确。第 11题,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B 项正确;点苍山与末次冰期分布的最低纬度相差不大,因而日照时数差异不大,A 项排除;植被分布与有无冰川发育无关,C 项排除;海拔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D 项排除。12.(2018 -石

9、家庄模拟)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 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 000 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011 题。-6 - / 6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7 - / 6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例沾li需水M博斯腾閒一一*全三迸节r; |LIF r I治0,弹港t - m一.E:: i : r亍 i r yt z逖論袪怦枷诚枷痕由”h揺丽(1) 推

10、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2)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3) 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图可知, 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但是周边有高大山脉(天 山),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所以补给形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该地适宜的湖水深度适合芦苇生长,芦苇又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又是飞鸟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提供肥料。湖泊、飞鸟、鱼群、芦苇形成一个完整的 生态体系。第(3)题,注意湖泊、地下含水层、盐池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二图,博斯腾 湖湖水水位高,盐池水位低。通过与盐池之间的含水

11、层渗透,或经过地下径流将湖水输 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少;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 水汇入湖泊。(2) 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为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提供肥料。(3) 博斯腾湖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 累,形成盐层。13.(2017 全国卷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 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

12、得优势,植物多 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 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 2 0002 600 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 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8 - / 6(2) 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3) 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4) 说明从 2 300 米至 2 600 米

13、,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解析 第 (1) 题,根据材料中的描述,正常情况下,随着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呈现低 高低的规律。读图,找出不符合此规律的坡向与高度并加以分析。第 (2) 题,正常情 况下,阴坡水分状况优于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于阳坡。图中 2 300 米以上部分就体现了 这种差异。第 (3) 题,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根据材 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 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判断阳坡温度高, 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低。第 (4) 题,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 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 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 减小。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 米左 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越低,干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