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毕业论文 - 副本_第1页
农业毕业论文 - 副本_第2页
农业毕业论文 - 副本_第3页
农业毕业论文 - 副本_第4页
农业毕业论文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系别: 专业名称: 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评 阅 人:成绩:二O一二 年 月 日第页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得分评阅人评语: 评 阅 人: 年 月 日 目 录关键词1前言11 病虫害的种类与发生31.1 玉米大、小斑病31.2玉米丝黑穗病31.3青枯病31.4地老虎41.5玉米螟52防治技术52.1播期防治82.2苗期防治52.3拔节期防治52.4灌浆期防治5参考文献9致 谢9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及防治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

2、、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针对不同生育时期提出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前言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 病虫害的种类与发生 1.1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

3、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二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症状识别: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特点是病斑小,一般长不超过1厘米,宽只限在两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 1.2 玉米丝黑穗病 本病主要为害玉米的果穗和天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为害相当严重。 症状识别:本病是苗期从玉米

4、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散,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物。 影响发病的因素:病菌以落入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的一种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特种孢子-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后,菌丝进入植株生长点,随植株生长,蔓延至果穗和天花,形成孢子堆,成熟后又散出孢子,完成其1年1次的侵染循环,无再侵染产生。 土壤和粪肥的带菌量以及土壤的温湿度条件是影响本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1.3 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

5、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症状识别: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退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捏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影响发病的因素:青枯病的病因尚有争论,因内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镰刀菌引起的;其二,是腐霉菌引起的;其三,是腐霉菌和镰刀菌的复合侵染引起的。但是,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中的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1.4 地老虎 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地老虎的种类很多,但经常发生为害的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生活习性:地老虎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

6、成虫4个阶段。成虫体翅暗褐色。小地老虎前翅有两道暗色双线夹一白线的波状线,翅上有两个暗褐色的肾状纹与环状纹,肾状纹外侧有1条尖三角形的黑色纵线;黄地老虎前翅仅有肾状纹和环状纹。卵均为半圆球形,初产时黄色,以后变暗。小地老虎幼虫身体表面布满黑色圆形小颗粒;而黄地老虎幼虫体表则没有显著颗粒。 影响地老虎发生的因素:秋季多雨是两种地老虎大发生的预兆。因秋季多雨,土壤湿润,杂草滋生,地老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又有充足的食物,适于越冬前的末代繁殖,所以越冬基数大,成为第二年大发生的基础。 1.5 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但主要为害的

7、作物是玉米、高梁、粟等。 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为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此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子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子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子粒,造成严重减产。 2防治技术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种植抗(耐)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采用生态控制、物理诱杀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防治策略51-论文-网-欢迎您2.1播期防治 一是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农大108

8、可抗玉米大斑病、粗缩病和黑粉病,中抗小斑病,郑单958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二是播种时,种子要用冷水浸泡1224h或50温水浸泡68h,浸泡过种子摊开阴干,然后用种衣剂或药剂拌种,可防治玉米病虫害3三是减少迟播春玉米和早播夏玉米播种面积,推迟夏玉米播期,可以有效降低玉米粗缩病发病率51-论文-网-欢迎您2.2苗期防治 防治对象为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等根据当地玉米生育进程及玉米病虫发生规律,春玉米应在4月30日以前播种,夏玉米应在6月10日以后播种,以避开玉米九叶期麦灰飞虱危害传毒,从根本上解决玉米粗缩病问题苗期要重点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外部环境,

9、及时拔除粗缩病病株,减少毒源玉米苗枯病一般发生在播后至7月上旬,一般可结合田间管理防治,也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1 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2.3拔节期防治 防治对象为褐斑病、纹枯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玉米褐斑病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5kg/hm2,或12.5%禾果利粉剂450g/hm2对水450kg喷雾如结合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防治,可用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喷雾有弯孢菌叶时可加5%退菌特,掌握每隔7d用药1次,连续用23次玉米纹枯病田间发病初期,用井冈霉素水剂或可溶性粉剂112.5g/hm2对水喷施玉米基部,视病情发

10、展连喷23次,每次间隔7d左右在春玉米田1代玉米螟产卵盛期和夏玉米田2代玉米螟产卵盛期,用Bt可湿性粉剂4.5kg/hm2,按药、水、干细沙比例为0.41.010.0配制成颗粒剂丢心或与其他药剂混配喷雾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花叶株率达5%以下时可以不施药,花叶株率在5%10%时进行挑治,花叶株率达到10%以上时进行普治,花叶株率超过20%或玉米累计有卵30块/百株以上,需连防2次,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135180 g/hm2丢心4,5另外,玉米螟性诱剂应用效果也及时追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性汛期注意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降低湿度51-论文-网-欢迎您2.4灌浆期防治 防治对象为玉米锈病、

11、玉米螟、玉米蚜虫等田间初见玉米锈病病叶时,用20%三唑酮乳油900mL/hm2,或12.5%烯唑醇(禾果利)450600g/hm2对水喷雾防治,视病情酌情补治玉米螟虫穗率达10%或花丝有虫50头/百穗时,先剪去穗顶花丝,再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900mL/hm2对水喷玉米穗顶当玉米蚜虫株率达30%40%,出现“起油株”(蜜露)时,选用对蚜虫高效、对天敌杀伤小药剂防治,如24%抗蚜·吡虫啉450600g/hm2,或10%吡虫啉(蚜虱净)450600 g/hm2,或抗蚜威150g/hm2对水喷雾6玉米收获后,要将秸秆粉碎还田,或集中销毁,以压低翌年玉米螟越冬基数。3参考文献 1

12、 柏新娣,范志军,何香竹.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9(9):36-37. 2 顾秀艳,王醒.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民营科技,2008(7):98. 3 张振林.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J.农家顾问,2007(4):35. 4 焦素环.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7(7):18-19. 5 吕国忠,陈捷.我国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治策施J.植物保护,1997,23(4):20-21.致 谢本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形成是在×××老师支持、鼓励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完成的过程,玉米灌溉定额为: 干旱年:地面灌1

13、9002300立方米/每公顷;管输灌14001700立方米/每公顷;喷灌10001200立方米/每公顷。 一般年:地面灌16002100立方米/每公顷;管输灌11001500立方米/每公顷;喷灌8001000立方米/每公顷。 湿润年:地面灌13001600立方米/每公顷;管输灌9001100立方米/每公顷;喷灌650800立方米/每公顷。 玉米播种时滤水量在50100立方米/每公顷。玉米灌溉一般为湿润年710叶期灌一次,一般年710叶期、抽雄前10天至开花后20天各灌溉一次。干旱年56叶期、拔节期、抽雄前10天至开花后20天、灌浆期各一次。 3 玉米丝黑穗病(乌米)发病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丝黑穗

14、病是危害玉米的主要病害,玉米一旦染病造成损失很大。 3.1 发病规律 病菌的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三年左右,玉米播种发芽时,冬孢子同时萌发侵入玉米。从种子萌发至5叶期,都可侵染。病菌侵入后,蔓延在生长锥基部的分生组织中,花芽分化时菌丝向上蔓延至花蕾原始体,形成丝黑穗。 3.2 防治 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减少初侵染来源。一是铲除病苗和可疑苗;二是中期铲除病苗;三是后期割除病株,并把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施用腐烂的粪肥;加强苗期,促进快出苗,增强抗病力;剂处理种子:用吉农高新吉农4号种衣剂处理种子可兼治地下虫害和丝黑穗病,也可用立克秀拌种,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 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 玉米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由灰飞虱吸食叶片汁液后,使玉米植株中毒感染病。染病症状是:植株扭曲生长,有的植株发生矮化、节间缩短,呈丛生型(君子兰苗),叶色浑绿,叶片厚短而宽,硬而脆,密集丛生。背面叶脉上产生粗细不一的蜡白条纹突起,用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矮化严重,一般是在四至五叶片染病,一般不能抽穗,造成绝产,七叶片之后感病的植株能抽穗结实,但发育不良,减产幅度很大,因此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上的指名病害。 玉米粗缩病具体和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