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动点问题及中考压轴题_第1页
初二动点问题及中考压轴题_第2页
初二动点问题及中考压轴题_第3页
初二动点问题及中考压轴题_第4页
初二动点问题及中考压轴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动点问题及中考压轴题1.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m,AD/ BC /B=90° , AD=24cm AB=8cm BC=26cm 动点 P 从A开始沿AD边向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B以3cm/s的 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外一点也随之停 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M平行四边形?(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M等腰梯形?(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M直角梯形?分析:(1)四边形PQCM平行四边形时PD=CQ(2)四边形PQCM等腰年$形时QC-PD=2CE(3)四边形PQC

2、M直角,$形时QC-PD=EC所有的关系式都可用含有t的方程来表示,即此题只要解三个方程即可.解答:解:(1)二.四边形PQCDH亍为四边形 .PD=CQ .24-t=3t解得:t=6(2)过 D作 DEL BC于 E则四边形ABE师矩形BE=AD=24cmEC=BC-BE=2cm.四边形PQCM等腰梯形,QC-PD=2CE即 3t- (24-t ) =4解得:t=7 (s)即当t=7 (s)时,四边形PQC3等腰梯形.(3)由题意知:QC-PD=ECf,四边形PQCM直角年$形即3t- (24-t ) =2解得:t=6.5 (s)即当t=6.5 (s)时,四边形PQCD;直角梯形.点评:此题

3、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判定,难易程度适中.2.如图, ABC中,点。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O作直线MIN/ BC,设MNft/ BCA勺外 角平分线CF于点F,交/ ACB内角平分线CE于E.(1)试说明EO=FO(2)当点。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 AEC笈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AC边上存在点0,使四边形AECF1正方形,猜想 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根据CE平分/ ACB MN BC找到相等白角,即/ 0EC=ECB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得 0E=0C 同理 0C=0F 可得 E0=F0(2)利用矩形的判定解答,即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3)利用已知条件及正方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1);CE平分/ACB ./ACEW BCE . MN/ BC /0EC= ECB /0EC= 0CE .0E=0 C同理,0C=0F .0E=0 F(2)当点0运动到AC中点处时,四边形AEC笈矩形.如图 A0=C0E0=F0四边形AEC助平行四边形,. CE平分 / ACB 1 ./ACE=/ACB1同理,/ ACF=/ACG1 1/ECF力ACE廿ACF=2 (/ACB廿ACG = 2X1801° =90° ,四边形AECFt矩形.(3) 4ABC是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ECF1正方形, .ACL EN 故 /A0M=90

5、 , . MM BC ./BCAW A0M丁. / BCA=90 ,.ABC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等角对等边”证明出结论(1),再利用结论(1)和矩形的判定证明结论(2),再对(3)进行判断.解答时不仅要注意用到前一问题的结论,更要 注意前一问题为下一问题提供思路, 有相似的思考方法.是矩形的判定和正方形的性质等的 综合运用.3.如图,直角梯形 ABCN, AD/ BC /ABC=90 ,已知 AD=AB=3 BC=4动点P从B点出 发,沿线段BC向点C作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沿线段DA向点A作匀速运动.过Q 点垂直于AD的射线交AC于点M交BC于点N P、Q

6、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 位长度.当Q点运动到A点,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 Q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NC MC勺长(用t的代数式表示);(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CDQ勾成平行四边形;(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射线 QN恰好将ABC勺面积和周长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 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探究:t为何值时, PMC%等腰三角形.分析:(1)依据题意易知四边形 ABNQ1矩形NC=BC-BN=BC-AQ=BC-AD+BQ AD已知,口刖是 t ,即解;: AB/ QN.CMm ACAtB.CM CA=CN CB, (2) CB CN 已知,根据勾股定 理可求

7、CA=5即可表示CM四边形PCDM成平行四边形就是PC=DQ列方程4-t=t即解;(3)可先根据QNff分 ABC的周长,得出MN+NC=AM+BN+AB此来求出t的化然后根据 得出的t的值,求出 MNC勺面积,即可判断出 MNC勺面积是否为 ABC面积的一半,由 此可得出是否存在符合条件的t值.(4)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不确定,因此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当MP=MC,那么PC=2NC据止匕可求出t的值.当CM=C时,可根据CMff口 CP的表达式以及题设的等量关系来求出t的值.当MP=P的,在直角三角形MNPK先用t表示出三边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 t的值.综上所述可得出符合条件的t的

8、值.解答:解:(1) V AQ=3-t .CN=4- (3-t) =1+t在 RtABC, AC2=AB2+BC2=32+42 .AC=5NC 45+5f在 RtzXMN。,cosZNCM=WC = E, CM= 4 .(2)由于四边形PCDM成平行四边形PC=QD 即 4-t=t解得t=2 .(3)如果射线QNB ABC的周长平分,则有:MN+NC=AM+BN+AB 51即:4 (1+t) +1+t=4(3+4+5)解得:t= 3 (5分)33而 mn=3nc=3(1+t)3-4X(1+t) 2= 8 (1+t) 23 X4X1-2X1-258当 t= 3时,SAMNC =1+t) 2= 3

9、不存在某一时刻t,使射线QN恰好将 ABC的面积和周长同时平分.(4)当MP=MC (如图1)WJ 有:NP=NC即 PC=2NC 4-t=2 (1+t)解得:t= ?当CM=CPf (如图2)则有:5军(1+t) =4-t11解得:t= 9当PM=PCf (如图3)则有:在 RtzXMN珅,PM2=MN2+PN2 33而 MN=&NC=4 (1+t)PN=NC-PC =1+t) - (4-t ) =2t-33. a(1+t) 2+ (2t-3 ) 2= (4-t ) 2 103解得:t1=钎,t2=-1 (舍去)103钎时,PME等腰三角形点评:此题繁杂,难度中等,考查平行四边形性质

10、及等腰三角形性质.考查学生分类讨论和数形结 合的数学思想方法.4.如图,在矩形 ABCg, BC=20cm P, Q, M, N分别从 A, B, C, D 出发沿 AR BC CB DA 方向在矩形的边上同时运动,当有一个点先到达所在运动边的另一个端点时, 运动即停止.已 知在相同时间内,若 BQ=xcm(xw0),贝U AP=2xcm CM=3xcm DN=x2cm 一 Q 宜 b(1)当x为何值时,以PQ MN»两边,以夕!形的边(AD或BQ的一部分为第三边构成一 个三角形;(2)当x为何值时,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

11、形能否为等腰梯形?如果能,求 x的值;如果不能,请说 明理由.分析:以PQ MNte两边,以夕!形的边(AD或BQ的一部分为第三边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必须条件是点 P、N重合且点 Q M不重合,止匕时 AP+ND=AD 2x+x2=20cm BQ+MCBC即 x+3xw20cm 或者点Q M重合且点P、N不重合,止匕时AP+NaAD即2x+x2w20cmi BQ+MC=W x+3x=20cmi所 以可以根据这两种情况来求解x的值.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话,因为由第一问可知点 Q只能在点M的左 侧.当点P在点N的左侧时,AP=MQBQ=ND当点P在点N的右侧时,AN=M Q

12、BQ=PD所以 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列出方程关系式.如果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则必须使得 AP+ND= AD即2x+x2w20cmi BQ+MCBC即 x+3xw20cmi AP=ND!P 2x=x2, BQ=MCP x=3x, xw0.这些条件不能同时满足, 所以不能成为等腰梯形.解答:解:(1)当点P与点N重合或点Q与点M重合时,以PQ MN为两边,以矩形的边(AD或BQ 的一部分为第三边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当点P与点N重合时,由x2+2x=20,彳3x1= V21 -1 , x2=- VH -1 (舍去).因为BQ+CM=x+3x=4 倾-1) <20,此时点Q

13、与点M不重合.所以x=遮1-1符合题意.当点Q与点M重合时,由x+3x=20,彳4x=5.此时DN=x2=25>20,不符合题意.故点Q与点M不能重合.所以所求x的值为直1-1 .(2)由(1)知,点Q只能在点M的左侧,当点P在点N的左侧时,由 20- (x+3x) =20- (2x+x2), 解得x1=0 (舍去),x2=2.当x=2时四边形PQMNI平行四边形.当点P在点N的右侧时,由 20- (x+3x) = (2x+x2) -20 ,解得 x1=-10 (舍去),x2=4.当x=4时四边形NQMPI平行四边形.所以当x=2或x=4时,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4、.(3)过点Q, M分别作A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 F.由于2x>x,所以点E 一定在点P的左侧.若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则点F 一定在点N的右侧,且PE=NF即 2x-x=x2-3x .解得x1=0 (舍去),x2=4.由于当x=4时,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不能为等腰梯形.点评:本题考查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图形的边的特点.5 .如图,在梯形 ABCD, AD/ BC, / B=90° , AB=14cm AD=15cm BC=21cm 点 M从点 A开 始,沿边AD向点D运动

15、,速度为1cm/s;点N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运动,速度为2cm/s、 点M N分别从点A、C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 为t秒.(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MNC牖平行四边形?(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MNC牖等腰梯形?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求得 t值;(2)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下底减去上底等于 12,求解即可.解答:解:(1) v MD/ NC当MD=NC即15-t=2t , t=5时,四边形MNCDI平行四边形;(2)作 DELBC 垂足为 E,贝U CE=21-15=6 当 CN-MD=12寸,即 2t- (15-t ) =12

16、, t=9 时, 四边形MNCDI等腰梯形点评:考查了等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动点问题是中考的重点内容.6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Lfr, AD/ BC / C=90 , BC=16 DC=12 AD=21 动点 P从点 D出 发,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B上以每 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P、Q分别从点D 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 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1)设BPQ勺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2)当t为何值时,以R 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若过点P作PMLBC于M 则四

17、边形PDCMfc矩形,得出PM=DC=1,2由QB=16-t,可知: 1s= PMK QB=966t ;(2)本题应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若 PQ=BQ在RtAPQMfr,由PQ2=PM2+MQPQ=QB 将各数据代入,可将时间t求出;若BP=BQ在RtAPMEfr,由PB2=BM2+PM2BP=BQ将数据代入,可将时间 t求出;若PB=PQ PB2=PM2+BM2PB=PQ将数据代入,可将时间 t求出.解:(1)过点P作PMLBC于M,则四边形PDCMfc矩形. .PM=DC=12vQB=16-t,1 121 .s=2?QB?PM= (16-t) X 12=96-6t (0<t<

18、2 ).(2)由图可知,CM=PD=21 CQ=t,若以B、P、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分三 种情况若 PQ=BQ在 RtAPMCfr, PQ2=t2+122 由 PQ2=BQ得 t2+122= (16-t ) 2,解得2 ; 若 BP=BQ 在 RtAPMBfr, PB2=(16-2t ) 2+122,由 PB2=BQ2I ( 16-2t ) 2+122= (16-t ) 2,此方程无解,. B什PQf _16若 PB=PQ 由 PB2=PQ2% t2+122= (16-2t ) 2+122 得 町- 3 , t2=16 (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二一2§或时,以B

19、、P、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梯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在解题(2)时,应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防止在解 题过程中出现漏解现象.7.直线y=- 34x+6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动点P、Q同时从。点出发,同时到达A点, 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沿路线O?B?A!动.(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勺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S=485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 O 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 个顶点M的坐标.分析:(1)分别令y=0, x=0,即可求出A、B的坐标;

20、(2)因为OA=8 OB=6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B=1Q进而可求出点Q由。到A的时间是8秒, 点P的速度是2,从而可求出,当P在线段OB上运动(或0&t<3)时,OQ=t OP=2t, S=t2,当P在线段BA上运动(或3 <t08)时,OQ=tAP=6+10-2t=16-2t,作 PD!OAT点 D,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PD=48-6t5 , 利用S= 12OQK PD即可求出答案;(3)令S=485,求出t的值,进而求出OD PD,即可求出P的坐标,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 边平行且相等,结合简单的计算即可写出M的坐标.解答:解:(1) y=0, x=0,求得 A (8,

21、0) B (0, 6),(2) v OA=8 OB=6 .AB=10.丁点Q由。到A的时间是81=8 (秒), 点P的速度是6+108=2 (单位长度/秒).当P在线段OB上运动(或OCt<3)时,OQ=t OP=2t, S=t2.当P在线段BA上运动(或3<t<8)时,OQ=t AP=6+10-2t=16-2t ,如图,做PD! OAT点D,由 PDBO=APAB得 PD= 48-6t5 . . S= 12OQ?PD=- 35t2+245t.(3)当 S= 485 时,: 485 >12X3X6.点 P在 AB上当 S= 485 时,-35t2+245t= 485 .

22、 t=4 .PD= 48-6X45= 245, AD=16-2X4=8AD= 82-(245)2= 325 . OD=8- 325= 85P ( 85 , 245 )M1 ( 285, 245), M2 (- 125, 245 ), M3 ( 125,- 24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梯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在解题(2)时,应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防止在解 题过程中出现漏解现象.动点问题及四边形难题习题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 ABCO菱形,点A的坐标为(一3, 4),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 AC交y轴于点M, AB边交y轴于点H(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连接B

23、M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 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 C匀速运动, 设4PMB的面积为S (SW 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 COAB中,OC / AB,以。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 B, 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 A(8,0), B(810), C(0,4),点D为线段BC的中点,动点P从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 OABD的路线移动,移动的时间为 t秒.(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2)若动点P在线段OA上移动,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 OPDC的面积是梯形 COAB面积的士?7

24、(3)动点P从点O出发,沿折线OABD的路线移动过程中,设 AOPD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 t的取值范围;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 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 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 1秒后,4BPD与4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 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 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 4BPD与4CQP全等?(2)若点Q以中的运动速度从点 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 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 4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

25、一次在4ABC的哪条边上相遇?A4.如图,已知 AD 与 BC 相交于 E, /1 = /2=/3, BA CD / ADB= 90° , CHL AB 于 H,八CH交 AD于 F./ (1)求证:CD/ AB;d/(2)求证: BDEE ACEQ' Q口C(3)若。为 AB中点,求证:OF= 1BE.D 5、如图1 42l ,在边长为a的菱形 ABCDK Z DAB= 60° , E是异于A、 D两点的动点,F是CD上的动点,满足 A E+ CF=a说明:不论 E、F怎样移动,三角形 BEF总是正三角形.6、如图1 438,等腰梯形ABCD43, AD/ BC

26、AB=CD / DBC= 45°,翻折梯形使点B重合于点D,折 痕分别交边 AB、BC于点F、E,若AD=2, BC=8,求BE的长.7、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E为BC的中点,连接 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 .方,(1)求证:AB CF ;/%(2)当BC与AF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AyC:阳、四边形ABFC是矩形,并说明理由.b/-二8、如图l480,已知正方形 ABCD勺对角线 AG BD相交于点 O, E是AC上一点,过gA作.AGk?-EB, 垂足为 G, AG交BD于F,贝U OE=OFF(1)请证明0E=OF(2)解答(1)题后,某同学产生了如下猜测:对上述命题,

27、若点 E在AC的延长线上,AGLEB, AG交EB的延长线于G, AG的延长线交DB的延长线于点F,其他条件不变,则仍有 OE=OF问:猜测所得结论是 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9已知:如图4-26所示, ABC中,AB=AC / BAC=90 , D为BC的中点,P为BC的延长线上一点, PE ,直线 AB于点E, PH直线 AC于点F.求证:DE! DF并且相等.10已知:如图4-27 , ABCM矩形,CEL BD于点E, / BAD的平分线与直线 CE相交于点 F.求证:CA=CF11已知:如图4-56A.,直线l通过正方形 ABCD勺顶点D平行于对角线 AC

28、E为l上一点,EC=AC并 且EC与边AD相交于点F.求证:AE=AF本例中,点E与A位于BD同侧.如图4-56B.,点E与A位于BD异侧,直线EC与DA的延长线交 于点F,这时仍有 AE=AF请自己证明.动点问题练习题1、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的边长为4厘米,长为1厘米的线段 MN在4ABC的边AB上沿AB方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B点运动(运动开始时,点 M与点A重合,点N到达点B时运动终止),过点M、N分别作AB边的垂线,与 ABC的其它边交于P、Q两点,线段 MN运动的时间为t秒.1、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t为何值时,四边形 MNQP恰为矩形?并求出该矩形的面积;(2)线段MN在运动

29、的过程中,四边形 MNQP的面积为S,运动的时间为t.求四边形MNQP的面积S随运动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如图,在梯形 ABCD中,AD / BC, AD3, DC 5,发沿线段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D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1)求BC的长.当MN / AB时,求t的值.C运动;动点t秒.AB 4夜,/ B 45 .动点归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 CD/以每秒1(3)试探究:t为何值时,4MNC为等腰三角形.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1梯形,3),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动点 M在OA上运动, 点出发到B点.两个动点

30、同时出发,速度都是每秒 个点也随即停止,设两个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口BDOA/ BG , A的坐标为(6 >从O点出发到A点;动点位长度,当其中一个点到1A,点B的坐标为(4, ,AB上运动,从A 缎火时,另一(2)求线段AB的长;当t为何值时,MN/ OC设aCMN勺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S是否有最小值? 若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连接AC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 t ,使MNW AC互相垂直?*yC若存在,求出这时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N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t ,使得PDL AB?若存在,请估计t的值在括号2、如图,在 RtAB

31、C中,Z C= 90° , AC= 12, BC= 16,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边向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 Q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以每秒4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 P, Q分别从点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PCQ于直线PQ对称的图形是 PDQ设运动时间为t (秒)(1)设四边形PCQDJ面积为y,求y与t的函数关系式;(2) t为何值时,四边形 PQBA1梯形?(3)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D/ AR若存在,求出(4)通过观察、画图或折纸等方法,猜想是否存在时刻中的哪个时间段内(0wtw1; 1vtw2; 2vt W3;

32、 3vtw4);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3、如图,A B分别为x轴和y轴正半轴上的点。 OA OB的长分别是方程 x214x+48=0的两根(OA> OB),直线BC平分/ ABO交x轴于C点,P为BC上一动点,P点以 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 B点开始沿BC方向移动。(1)设 APB和 OPB的面积分别为 S、求Si : S2的值;(2)求直线BC的解析式;(3)设PA P0= m, P点的移动时间为t。当0V tw 4、亏时,试求出m的取值范围;当t> 4H5时,你认为m的取值范围如何(只要求写出结论)?4、在 ABC中, C Rt , AC 4cm,BC 5cm,点D在BC上,

33、且以CD = 3cm,现有两个动点 P、Q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 P以1cm/s的速度,沿AC向终点C移动;点Q以1.25cm/s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过点P作PE/ BC交AD于点E,连结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 x秒。(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AE DE的长度;(2)当点Q在BD (不包括点 R D)上移动时,设EDQ的面积为y(cm2),求y与月份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x为何值时,EDQ为直角三角形。5、在直角梯形 ABCD中, C 90 ,高CD 6cm (如图1)。动点P,Q同 时从点B出发,点P沿BA,AD,DC运动到点C停止,点Q沿BC运动到

34、点C 停止,两点运动日的速度都是 1cm/s。而当点P到达点A时,点Q正好到达点C。设P,Q同时从点B出发,经过的时间为t s时, BPQ的面积为2y cm (如图2)。分别以t, y为横、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 已知点P在AD 边上从A到D运动时,y与t的函数图象是图3中的线段MN。11)分别求出梯形中 BA,AD的长度;(2)写出图3中M,N两点的坐标;(3)分别写出点P在BA边上和DC边上运动时,y与t的函数关系式(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在图3中补全整个运动中 y关于t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ADAd6、如图J/彳面直小坐标系中,已知点PzA6,4j3), 金/AB上从点AlMCB以每

35、电4等边ZXPMN .(1)求僧I AB的解析式;(图2)(2)求等边4PMN的边长(用t的代数式表示),并求出当等边 4PMN的顶点M运动到与原点。重合日t的值;(3)如果取OB的中点D ,以OD为边在RtzXAOB内部作如图2所示的矩形ODCE,点C在线段AB 上.设等边 4PMN和矩形ODCE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请求出当00 t 0 2秒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S的最大值.7、如图1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 ABC / ACB=90 ,AC=8帚"和 BC2D2两个三%形 沏个2>示),将纸片 ABC=6.沿斜边 AB的中线CDS这张纸片剪成 AC1D1 也应逐DB<AB)方向平移(点A,D1,D2, B始(图1)(图2)终在同一直线上),当点 Di于点B重合时,停止平移.在平移过程中,CiDi与BC2交于点E, AC1与C2D2、BC2分别交于点F、P.(1)当 ACiDi平移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猜想图中的 DiE与D2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设平移距离D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