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225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225_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225_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225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修正版出凝血试验的自动化一、凝血仪的检测原理和方法要点1 :凝固法(也称为生物学法)(如即将凝血因子或激活剂加入到血浆中,使血浆发生凝固,凝血仪记录血浆凝固过程中一系列的变化光、电、机械运动等),并将这些变化的信号转变成数据,计算机处理分析后得出检测结果。目前在凝血 仪上使用的凝固法大致分为三类:(1)光学法待测血浆在凝固过程中,纤维蛋白原逐渐转变为纤维蛋白,其理学性质也发生改变,透射光和散射光 强度发生改变,凝血仪根据这种光学性质的改变来判断凝固终点。光学法可分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 法。(2) 黏度法在待测血浆中加入小磁珠,禾U用变化的磁场使小磁珠产生运动,随血浆的凝固,血液黏度增加

2、,小磁珠的运动逐渐减弱,仪器根据小磁珠运动强度的变化来确定凝固终点。(3) 电流法该法将待测血浆作为电路的一部分,由于纤维蛋白具有导电性,可利用电流的切断与否来判断纤维蛋白的形成与否,即判断凝固终点。要点2:发色底物法该法主要是利用测定产色物质的吸光度变化来推算所测定物质的含量。基本原理为:首先人工合成含某种活性酶裂解点的化合物,此化合物上连接有产色物质(如对硝基苯胺,PNA,待测血浆中含有活性酶而连接PNA的或往样品中加入活性酶,化合物中的产色物质可被裂解下来,使待测样本出现颜色变化,根据此颜色变化 可推算出被检物质的含量。一般产色物质选用PNA游离的PNA呈黄色,测定波长为 405nm化合

3、物为无色。利用该法检测的物质有ATrn、PLG PC PS等。要点3:免疫学法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对被测物质进行定量。自动凝血仪多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 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要点4:血凝仪性能评价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血凝仪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性能评价:精密度(correlatio n(Precision )、线性(linearity)、污染率(carryover )、准确性 (accuracy )、相关性研究study )和干扰(interferenee)。有关DIC的早期实验诊断中那项指标是肝病患者必备的A. 血浆Fg含量B. 3P试验C.

4、FD P定量D. ATffi含量E. 血浆因子忸:C:答疑编号 700811330101【正确答案】E【解析】由于血浆F忸基本上不在肝脏中合成,所以其减少与否和肝脏变化无关。所以当临床上多肝病患者早期诊断DIC时,血浆因子W: C减低与肝病无关,只与DIC有关。当血浆因子W: C小于50%寸,可作为肝病患者早期DIC的诊断指标之一。肝病并发DIC时,你认为下列哪一组试验最有诊断价值A. F忸:C降低,vWF Ag增高及vWF Ag/FW : C比值增高B. APTT、PT、TT延长C. AT- m、PC纤溶酶原降低D. 血小板 3 -TG、PF4和血清FDP增高E. 3P试验阳性,FDP含量增

5、高;答疑编号 700811330102【正确答案】A【解析】肝脏虽然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但是FW不在肝脏内生成。 所以,FW :C降低减低是诊断肝脏病合并DIC的特点。此外疑难 DIC诊断中提出vWF Ag增高及vWF Ag/FW : C比值增高。所以,综合在一起是肝病并发DIC时,最有诊断价值的一组试验。以下那项诊断DIC的指标不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PLTB. FgC. AT-川D. FD PE. F W : C答疑编号 700811330103【正确答案】C35%所以不适宜肝脏病人合并DIC的【解析】AT- m在肝脏疾病本身就比正常水平低 诊断。39.2 C,血压80/50m

6、mHg下肢皮肤有大片淤斑,Hb 90g/L ,9,未见幼稚细胞,PLT 35 X 10 /L ,凝血酶原时间18s (对 X线检查提示右肺大片阴影。患者的诊断是患者男性,56岁。高热、咳嗽3天。来诊是体温WBCI3X 10 /L,中性粒细胞 0.86,淋巴细胞 0.21 照12s),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肺部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急性白血病C.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 肺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E. 维生素K缺乏答疑编号 700811330104【正确答案】D肝素治疗时将APTT控制在正常对照的A. 1.0 2.0 倍B. 1.5 2.5 倍C.2.03.0倍D.2.53.5倍E.

7、3.5 4.5 倍答疑编号 700811330105【正确答案】B【解析】APTT是监测普通肝素的首选指标。据报道,应用小剂量肝素(5 00010000U/24h ),可以不作监测。应用10 000u/24h者,APTT可延长至正常值(3143S)的1.51.7倍,也不至于引起出血并发症。但是在应用中等剂量(10 00020 000U/24h )和大剂量(20 00030 000U/24h )时,必须作监测试验,使APTT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52.5倍。这既可取得最佳抗凝疗效,又无严重的出血风险。监测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实验室指标是A. A PTTBPTC. D-二聚体D. He P testE

8、. Fg答疑编号 700811330106【正确答案】D【解析】目前多用抗因子Xa 活性作为监测LMW的指标。一般认为,LMW的抗因子Xa 活性维持在0.54.0个抗因子Xa单位/ml为佳。最近。有人用 Hep test作为LMWH 的监测指标,认为这是一种简便,敏感和实用的指标。以Hep test小于120s为最佳选择。针对PT检测口服抗凝剂存在的缺点,可选择以下哪种试验A. A PTTB.F1+2C. He P testD. TATE. 计算INR答疑编号 700811330107【正确答案】B【解析】PT是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测指标。但是在口服抗凝剂的起始阶段,首先是半衰期短的因子四活性迅

9、速减低,随后才是因子X和因子n的活性减低。因此,当PT开始延长时,仅反映因子四活性减低,而不能全面反映其他因子的活性。这也就意味着 尽管PT检测值在有效范围内,患者也不一定达到足够的抗凝目的。另外,应用小剂量 口服抗凝剂时,PT也不够敏感。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检测F1+ 2,使其稳定在0.101.5nmol/L之间对监测口服抗凝剂较为理想。提示溶栓后再栓塞的 TAT检测范围是A. < 6 1 g/LB. < 10 卩 g/LC. < 20 卩 g/LD. > 10g/L 20g/LE. > 20 1 g/L 40 1 g/L;答疑编号 700811330108【正确答案】E【解析】在溶栓治疗开始的120min内,血浆TAT(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小于6ug/L 时,在鉴别血管持续开通和未通溶栓治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和93.3%,故TAT也可以作为观察溶栓治疗疗效的指标。评估阿斯匹林治疗效果时,血小板聚集试验所用的促聚剂是A. 瑞斯托霉素B. 肾上腺素C. 花生四烯酸D. AD PE.胶原:答疑编号 700811330109【正确答案】C【解析】因为阿斯匹林是通过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