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理想的风筝》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理想的风筝》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理想的风筝》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理想的风筝》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理想的风筝》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六年级理想的风筝教案导语: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春天,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

2、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提问导入。1、(板书:风筝)风筝,同学们见过的,有的也放过的。(在“风筝”前用彩色粉笔加上“理想的”三字)(1)“理想”和“风筝”是截然不同甚至是不相干的,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并说是“理想的风筝”呢?(2)请说一说你认为的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样的。2、学生漫谈。3、小结:大家刚才说的都是理想的风筝的模样、怎样放飞,而本文的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笔下,理想的风筝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学习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

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正形;说说文中生词的意思。2、讨论思考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课文主要写“我”回忆刘老师辛勤从教、春天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课文可以分成三段:一(1-3)每逢春天到来,“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放上天空的风筝。二(4-9)回忆刘老师的为人和他放风筝的情景。三(10-11)写“我”对分别近30年的刘老师的怀念之情。3、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和文章脉络。4、质疑。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疑问?5、交流学习心得。四、作业

4、。1、钢笔描红。2、反复朗读课文,直至做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词。2、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反复品读,互动探究。1、课文中有许多地方写得细腻传神,试着找几处读一读,揣摩这些地方为什么要写得这样细腻。2、小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三、重点探究。1、第一段重点探究。(1)欣赏描写春天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地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2)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情不自禁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我

5、”对刘老师的回忆:“想起想起)2、第二段重点探究。(1)这一段写了刘老师的哪两个方面的情况?(在课上讲课和在课后放风筝)(2)有感情地读刘老师在课上讲课的情景。(理解: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板书:身残志坚)(理解:“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酸涩”指内心的辛酸苦涩。刘老师遭遇不幸,截去了左腿,还用女娲造人的故事,引起学生的笑声。笑过之后,会想到老师的.悲苦和快乐,激发哀悯和同情之心。“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

6、的心跳”,表现了同学们尊敬、难受和激动的心情。(3)读刘老师在课余放风筝的有关内容。(理解:刘老师课余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的流露。)(4)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课余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联系?(体会刘老师课上和课余放风筝的情景,都展示了他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板书:热爱生活)(5)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加深感悟。理解:他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一句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女娲氏造人的传说的一些内容。3、第三段重点探究。(1)离开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估计有两种可能。(倘若倘若)(2)他“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3)两处省略号的理解。4、默读课文,质疑,解疑。四、总结。1、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热爱生活的标志。刘老师尽管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中的“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不懈追求。)2、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恰当的感情。3、你对刘老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