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教学内容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33d4fda1-0184-4dda-b93b-61204d150e11/33d4fda1-0184-4dda-b93b-61204d150e111.gif)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教学内容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33d4fda1-0184-4dda-b93b-61204d150e11/33d4fda1-0184-4dda-b93b-61204d150e112.gif)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教学内容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33d4fda1-0184-4dda-b93b-61204d150e11/33d4fda1-0184-4dda-b93b-61204d150e11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知识点总结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I=I 1 =I 2 =I 3 =In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I=I 1 +I 2 +I 3+In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 1+U 2 +U 3 +Un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 1=U 2=U 3=Un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 1+R 2 +R 3 +Rn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常见考
2、法本知识是电学的重点,年年必考。属于考试水平中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这部分经常出现在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中。误区提醒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并联电路像河流,分了干路分支流,干路开关全控制,支路电器独立行。串联等流电压分,并联分流电压等;串联灯亮电阻大,并联灯亮小电阻。【典型例题】例析: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A.V 1示数增大, V 2的示数增大B.V 1示数减小, V 2的示数增大C. V 1 示数减小, V2的示数减小D. V 1 示数增大, V2的示数减小解析:分析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还是考查对公式U IR 的理解在串联电路中,由于R 的变化,引起 I 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从图中看:R1 和 R2 串联, V1 测的是R1 两端电压 U1,V2测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 2 ,画出便于分析的图进一步分析可知,滑片 P 向右移动, 变阻器电阻增大, 根据 I u/R ,总电压不变, 总电阻变大, 电流 I 减小 致使 U 1 的变化: U 1= I R 1,其中 R1 不变, I 减小, U1 减小。U2 的变化: U2 U U1, U 不变, U 1 减小, U2 增大。答案: B初中物理:串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企业用人合同范本
- 产权商用租房合同范本
- 养殖出售合同范例
- 劳动合同兼职合同范例
- 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或建议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履约验收标准范本
- 专利交易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公众号收购合同范例
- 足浴店劳动合同范本
- 豆制品供货合同范本
- GB/T 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则
- GB/T 3860-2009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 股票基础知识(入市必读)-PPT
- 雅思阅读题型与技巧课件
- 招商银行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
- 公文与公文写作课件
- 车削成形面和表面修饰加工课件
- 基于振动信号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word版)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 DB11_T1713-2020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