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1三、.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 1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2五、.观测周期3六、.沉降观测3七、.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4八、.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4九、.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5十、测量管理制度 .51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T8-2007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5、本工程施工图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1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工程地址:万州周家坝建设单位
2、: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设计单位: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七星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宏峰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村 2-3 组(心连心广场对面), 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 27924.52 叭总建筑高度 78.1m,地上 19F,地 下 1F,框剪结构。三、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3.1 观测目的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 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 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 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
3、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 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3.2 观测原则1 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四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23.3 .观测点布置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设在房屋周边各大角,长边增设观测点,观测点数不少于 6 点 为了便于观测,沉降观测点布置于通视好的墙上, 以减小搬动仪器的次数而造成的误差 叠加。沉降观测点置于相对标高+0.700 处,以便观测方便。观测点采用20 钢筋制作,采用后植筋锚固方式埋入结构柱内,为了保证观测点牢固性,埋入深度不小于 10
4、0,外露部分长度为 60, 上端焊圆形铁球以便观测,并涂上防腐 漆,如右图所示。潴觀点大徉2、.1 .U.:.根据观测原则要求,共布置 4 个沉降观测点,具体点位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附图)四、各控制点的放样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 2级电子经纬仪 DJD2 进行复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 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幢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 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幢均采用首个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在固定的竖向钢筋砼柱抄测+0.7M控制点,以供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五、观测周期5.1
5、施工阶段3在建筑物首层施工完成后,拆模后进行沉降观测点布置,并进行首次观测。施工至0.000 标高后换成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三五层观测 1 次;封顶后至竣工验收,根据施工 进度每一 三个月观测一次;使用期间第一年至少观测 35 次,第二年不少于 2 次,以后每 年观测 1次,直至隔半年最大沉降量不超过 3mm 可停止观测。当建筑物出现下沉、上浮,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或裂缝发展迅速,应每日或数日连续 观测。5.2 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地基变形沉降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中指出,一般工程若沉降速率小于 0.010.04mm/d,可认为建筑物已经
6、进 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六、沉降观测1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 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2、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 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 10-15M 处或每隔 2-3 根柱基上。g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色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匡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3、 沉降观测的标志,
7、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 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型式。 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 并涂 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 窗台线、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 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有关 规定执行。4、 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求施测。5、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1对二级、三级观测点,除建筑物转角点、交接点、分界点等主要变形特征点外,可允 许使用间视法进行观测,但视线长度不得大于相应等级规定的长度。1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
8、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 重机4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1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仓库进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 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6 每周期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 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七、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1、 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2、 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 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3、 施工测量记录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要求编制、编号,根据资料
9、内容和数量 多少组成册装订。施工测量技术资料主要包括:(1) 业主提供的规划委员会红线桩坐标及水准点通知单。(2) 工程定位图(总平面、建筑场地原始地形图)。(3) 设计变更文件及图纸。(4) 现场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点成果表及验收单。(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中施工测量记录。(6) 必要的测量原始记录。(7) 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八、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测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电子经纬仪DJD2台1工程开工即组 织进场2水准仪DZS3-1台13激光垂准仪ZJ3台14钢卷尺50M把17.5M把25.0M:把45水准标尺5M根152、施
10、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姓名岗位名称资格祭秀香技术负责人工程师张继勇专业质检员持证罗峰施工员持证九、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 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2、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检定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 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进行自检。3、 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4、 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5、 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6 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十、测量管理制度1、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 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3、 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 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4、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位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 及时汇报。5、 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6 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同施磷处理对紫花苜蓿品质及磷素利用率的影响
- 2025版冷链物流专用木箱纸箱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视节目版权购买与播映合同4篇
- 2025年电梯门套安装工程安全防护合同4篇
- 2025年度企业内部员工退休生活补贴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院品牌形象授权及宣传推广合同4篇
- 个人汽车按揭贷款合同(2024版)
- 二零二五年度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承包施工合同3篇
- 2025年度商铺租赁与转让综合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储罐租赁及节能减排合作协议2篇
- 道路沥青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度正规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服务
- 《田口方法的导入》课件
- 内陆养殖与水产品市场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医生给病人免责协议书(2篇)
- 票据业务居间合同模板
-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2教材习题答案
- 应急预案评分标准表
- “网络安全课件:高校教师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素养培训”
- 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及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