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巨额浮亏 只怨买前未加思量_第1页
理财产品巨额浮亏 只怨买前未加思量_第2页
理财产品巨额浮亏 只怨买前未加思量_第3页
理财产品巨额浮亏 只怨买前未加思量_第4页
理财产品巨额浮亏 只怨买前未加思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财产品巨额浮亏 只怨买前未加思量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向来以稳健为标榜,但“滑铁卢”事件也时有发生。该款产品主要挂钩恒生中国企业总回报指数、恒生总回报指数、MSCI台湾总回报指数、韩国KOSPI200指数、富兰克林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和美林亚太精选指数等。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向来以稳健为标榜,但“滑铁卢”事件也时有发生。面对如此心凉的投资回报率,投资者的愤怒是显而易见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于情而言,银行显然伤害了投资者的感情。然而于理而言,合同上清清楚楚的条款又将银行的责任推在一边。部理财产品亏损并非外资行“专利”据商报记者了解,渣打银行一款产

2、品非保本浮动型QDII产品,委托起始资金1万美元,预期收益率在850%至4400%之间。然而截至今年2月3日,该产品已亏损近41%,这远远超出了产品预期的亏损幅度。购买了该产品的投资者张女士表示,本来以为会获得预期的高收益率,谁知道竟然亏损了这么多。该款产品主要挂钩恒生中国企业总回报指数、恒生总回报指数、MSCI台湾总回报指数、韩国KOSPI200指数、富兰克林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和美林亚太精选指数等。简而言之,该款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股市。由于2008年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因此这一产品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收场。据悉,目前渣打银行还在运作中的部分产品也有账面亏损的情况,而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发

3、售于2007年。事实上,这几年来,关于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诉也屡有发生。大多数网友炮轰的外资行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境外代客理财、结构性理财产品等。有投资者表示,这些理财产品大多数不保本,并且这些产品的设计和理财协议条款也非常复杂,银行将自身的风险控制到最小,而投资者却要承受高风险低收益的结果。对比近期到期的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南洋商业银行推出的2011年第30期“汇益达”理财人民币4个月汇率挂钩产品没有实现预期6%的收益率,不过也有5%。除开外资银行,某些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时有亏损,甚至是国有大行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例如,中信银行(601998 估值,测评,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于2007年9

4、月发行的代客境外理财2号,当时最低投资门槛为5万元,这款产品计划于2010年9月20日到期清算。截至2010年8月12日,这款投资标的为“霸菱香港(中国)基金”的理财产品,以人民币认购的净值为06168元,平均亏损达三成以上。当时不少投资者想通过办理展期业务来挽回些损失,谁料到一年多过去后损失反而进一步加剧。根据中信银行最新公告显示,2月7日该理财产品人民币参考净值为05461元,若投资者仍持有该理财产品,亏损达4539%。投资者的愤怒于理“没支持”对于投资者来说,抱着保值增值的心态而来,然而却失望而归还“赔了夫人又折兵”,愤怒生气是情理之中的。因而一些投资者想通过法律渠道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但

5、现实往往是徒劳无功。某外资银行法律顾问表示,由于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都签订了相关合约,并且合约条款中都会详细说明“合同并未到期时无法排除到期时会有变化的可能”。对此,商报记者也咨询了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后被告知,这样的投诉并不少见,然而往往投资者不占理。由于投资者是自愿签订合同的,也就代表愿意承受一切投资后果。而倘若想要从销售误导角度来投诉,则需要投资者提供证据来证明银行确实存在销售误导的行为。负责任地说,这场仗很难打。因而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仔细阅读合同非常必要。一位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在阅读说明书时,最好掌握三个原则:一是“由后及前”,二是“由浅及深”,三是“由小及大”。因为关于

6、风险提示的这些文字往往是以更小的字体、更浅的颜色标注,并且一般出现在说明书中最不起眼的角落。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可分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其中只有保本保收益型产品的收益率是可以提前确定的,而其他两种类型的产品只能看预期收益率能够实现的概率。因而预期最高收益率并不代表实际收益率,而跟踪市场上以往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可以看到,达到“最高预期”的概率并非百发百中。此外,投资者还要注意合约期,风险是否存在上限以及签约以后是否具备反悔期等这些细节问题,从而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向来以稳健为标榜,但“滑铁卢”事件也时有发生。该款产品主要挂钩恒生中国企业总回报

7、指数、恒生总回报指数、MSCI台湾总回报指数、韩国KOSPI200指数、富兰克林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和美林亚太精选指数等。分析延伸谨慎选择理财产品“勿盲目”某国有银行理财师吴先生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亏损的产品都是一些挂钩基金、股票、股权、大宗商品、信贷资产等的结构性产品,虽然其预期收益率较高,但到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也较大,比较适合于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因此,投资者首先要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在购买产品前,还要仔细阅读产品信息,对资金投向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从而做出理性判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者也要学会止损,当出现亏损,特别是大幅亏损时,投资者不要一味地在

8、乎所谓的手续费便宜等因素,很多理财产品在展期内亏损幅度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因此,投资者在续投理财产品时也要分外谨慎。吴江农商行理财产品“高价”诱人 四成未达预期最高收益近来,吴江农商行多款理财产品遭遇收益“缩水”。根据银率网此前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报告,2012年1月各商业银行共1770款理财产品到期,其中,1541款产品披露了到期产品数据,11款产品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有7款为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发行。记者翻阅这几期理财产品发行文件后发现,这7款理财产品中有6款为信托类产品,期限在50天到100天不等,预期最高收益率多在65%,普遍高于同类型同期限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同时,这7款产品

9、的收益截止日均恰为2011年12月30日。“如果理财产品到期,在12月底之前客户没有将资金划出吴江农商行,这笔资金将为该行年底冲量一笔不小的存款。”一地方银行行长对记者称。根据证监会此前公示,吴江农商行作为14家申请上市地方银行之一,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缩水的预期收益根据记者调查,上述7款未达到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为该行发行的金鲤鱼理财系列的1622期,产品大多发行于去年四季度,其中6期产品的类型为信托类。这6期产品的发行文件显示,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委托给国联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国联聚富18号单一资金信托合同”,“用于投资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流通的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券等或者用于

10、存放同业、同业拆借等货币市场投资工具”。“这类信托类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往往取决于受托机构的投资成绩。”上述地方银行行长称。据了解,这几款理财产品期限为50100天,最高预期收益65%,普遍高于市场上同类型同期限产品。参照银率网数据,产品期限同为50天左右,发行于2011年10月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为5228%,11月为5391%,12月为5344%。100天期限的同类型产品,10月份发行的预期收益为5630%,11月为5813%,12月为5533%。“65%的最高预期收益应该会让产品销售更为顺利,提高和大行、股份行理财产品之间竞争力。”但这位地方银行行长认为,“大型银行在理财产品上运作空间更大。

11、在理财资金的增值上,大行的投资渠道更多、交易对手的选择也更多。”事实上,这7款产品的最终收益,亦没有预期收益那么诱人。根据银率网此前公布的理财产品到期报告,相较于预期收益,这些产品实际收益普遍低115个百分点。同时,吴江农商行2011年总计发行理财产品17期,也就是说,未达预期收益的产品占到四成。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吴江农商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节奏。截至记者发稿,该行已经公布“金鲤鱼35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售公告。今年以来,该行已有7期理财产品面世,接近去年全年发行理财产品的一半。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向来以稳健为标榜,但“滑铁卢”事件也时有发生。该款产品主要挂钩恒生中国企业总回报指

12、数、恒生总回报指数、MSCI台湾总回报指数、韩国KOSPI200指数、富兰克林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和美林亚太精选指数等。揽存之虑横向比较14家申请上市银行2010年年报,四家农商行(张家港农商行、常熟农商行、吴江农商行、江阴农商行)资产规模相对偏低,其中又尤以吴江农商行资产规模最低,为40002亿元。据记者了解,吴江农商行2011年经营计划为,资产总额超过455亿元,人民币存款超过400亿元,本外币信贷资产总量超过335亿元。而截至2010年底,吴江农商行本外币存款总量(不含汇出汇款)、本外币贷款总额仅分别为35095亿元、22730亿元。记者发现,吴江农商行上述7款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13、的收益截止日期,巧合均为12月30日。也就是说,如果客户在12月31日前不将理财资金转账,这7款全额认购3000万元的理财产品将为该行年底冲量不低于21亿元的存款。“银行理财业务可以起到稳定客户和吸收资金的作用,有益于增加银行存款规模,不仅可以满足贷存比等监管要求,还可以通过合理合规的资金运用,起到增加资产规模的作用。”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在题为区域性银行拟上市 借道理财增加资产规模的报告中指出。他表示,根据普益财富理财产品数据,无论从产品发行数量还是银行给出的产品定价来看,2011年,申请上市的几家农商行都加大了理财产品的开发力度。理财:银行理财产品为何出现爆炸式增长即使在最为挑剔的投资者眼里

14、,去年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不能忽视的投资渠道之一。在“跑赢CPI”的口号下,去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不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均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9176款,较2010年增长71%;产品发行规模为1649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134%。那么,为什么2011年银行理财市场会火爆异常?这又透露出经济发展和居民投资中的哪些动向?股市、楼市资金向银行理财市场转移“手中有钱,算计理财”。从银行理财市场、黄金市场、艺术品市场等新兴投资渠道掀起的热度看,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不折不扣的全民投资时代,老百姓的投资意识已经被唤醒。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城镇居民

15、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79%。显然,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收入为银行理财产品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国内通胀压力一度凸显,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在储蓄存款利率低于CPI时,为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居民的投资热情更为高涨,原来只追求微利和保本的居民开始更加看中收益率。但是,曾经“一本万利”的楼市和收益较高的股市均表现低迷。以往炒股、炒楼的投资者开始转移投资阵地,资金从楼市和股市大量流出,在这种抵御通胀风险的背景中,风险较小、甚至还能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受到投资者的热捧,着实火了一把。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受地产调控影响,去年地产股市值

16、蒸发2128亿元,同比下降2087%。在股市、楼市这两大传统投资渠道失去吸引力时,“把钱存到银行”成为居民最保险的选择。但是银行的产品千差万别,许多手握重金的投资者不愿意把钱存为利息固定的定期存款,而是用于了购买收益率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尤其是,资金大量回流到个人手中后,许多银行打出了高收益旗号来吸引高端客户,银行的高端理财开始出现火爆。相对于以往与股票、基金形成个人理财“三分天下”的态势,去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堪称一枝独秀。银行负债资源争夺加剧除去需求旺盛之外,发行量突飞猛进,也是银行理财产品放量增长的重要原因。这既是因为理财产品能够给银行带来丰厚的收益,也源于其获得的资金能够在一定程

17、度上缓解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普益财富近日发布1月银行理财市场月度报告,当月公布到期收益率的919款产品中,年化收益率达6%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计49款。而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约为43%。可见,尽管银行理财的收益无法与过去炒股、炒房的利润相比,但是整体表现稳健,对比于股市、楼市“一片哀鸿”,仍能差强人意。针对去年的市场状况,许多银行开发了风险较低的稳健型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挂钩国债、金融债等信用等级较高的投资标的。获得购买者认可的银行理财产品品种也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针对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获得了长足发展。近日发布的2011中国高端理财市场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12月,开展私人银

18、行业务的中外资银行各有9家,管理的客户资产规模估计已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另外,一些银行创新推出了针对特殊客户群体的个性化理财产品,比如说浦发银行(600000 估值,测评,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的“同享盈之爱你99情人节专属理财计划”。去年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受存贷比限制,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出现了一定的流动性压力,因此对存款的争夺有所加剧。在负债资源的争夺中,发售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就成为了银行的一种策略。一些短期和超短期的理财产品曾在去年年中大幅增长,并呈现出一定的高收益化倾向。但是这种短期理财产品存在着较大风险,为加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防止误导销售,去年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

19、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随后,银行理财市场中的高收益产品逐渐减少,其他品种的发售数量和规模则继续创出新高。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向来以稳健为标榜,但“滑铁卢”事件也时有发生。该款产品主要挂钩恒生中国企业总回报指数、恒生总回报指数、MSCI台湾总回报指数、韩国KOSPI200指数、富兰克林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和美林亚太精选指数等。发展还需继续规范据了解,目前市场环境中颇受投资者追捧的理财产品多为资产组合类产品。这类产品尽管预期收益率水平不高,但是风险也相对较小,投资方向主要为债券、信托贷款、银行拆借等。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中也充斥

20、着一些风险较高、投资方向不透明的产品。由于股市表现不佳,许多挂钩股票和基金的理财产品陷入了亏损,一些银行一两年前发行的此类信托理财产品由于亏损而不得不展期。在银行理财产品总量、品种不断增多的过程中,投资标的以及盈利条件的不透明性依然被诟病,尽管近些年在信息披露上已经迈出了很大步伐,但是一些购买者仍不清楚所购买产品背后的基础资产。事实上这类资产有的是向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针对这样的高风险产品,银行更应利用信息优势,充分披露其中的风险。此外,尽管许多理财产品收益期限短、设计灵活,但是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针对不同客户进行的个性化设计仍然不多。正如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人们对QD

21、II的收益和风险有了重新认识一样,随着近些年股市、期货市场大幅波动,国民的金融素质和风险意识都有了很大提升,相应地必将带来投资偏好的变化。而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收益可观、风险较低的稳健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垂青。对于产品的设计者来讲,既要创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又要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如此我国的银行理财市场才能规范健康发展。银行理财产品转向中长线继情人节多家银行发行了期限相同、收益相同的理财产品之后,记者又注意到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开始“转向”,虽然期限和收益还是非常雷同,但与去年短期理财产品大行其道有所不同,现在中长期理财产品开始增多。据业内人士透露,原因在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运行模式以

22、及销售流程受到严格监管。近期理财产品中长期多在某事业单位工作了5年多的陈静,几年省吃俭用终于攒足了10万元。看着身边的朋友、同事都在规划自己的“小金库”,陈静也想投资理财,出于对资产保值的考虑,他决定把钱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没买时常听人说收益高,要买时才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名堂真不少,收益高的风险大且设计复杂,承诺保值的产品收益又相对较低,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多月,却发现选择的空间越来越窄。”陈静说,最后自己选择了一款稳健性产品,一年的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50%。也确实如陈静所说,近段时间以来,相比短期产品,中长期理财产品呈现出扎堆发行的态势。“和往年一样,春节长假之后,客户手中的资金宽裕了,就

23、开始理财了。”某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普通老百姓追求的是稳健性投资,和陈静一样,顾忌比较多。出于这方面考虑,各银行发行了大量年化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记者从这位经理手中接过的产品表上看到,10款产品中,有6款的期限在3个月以上,1款为228天。不过,相比短期理财产品,购买中长期产品的门槛也提高了,多数产品的起售点已从之前的5万元提高至10万元。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各银行的情人节理财产品期限和收益都相同,因为有特定的寓意。而对比近期市场上正在发行的产品之后记者发现,除了大家都热衷于中长期产品之外,收益率、投资方向也非常相似,在3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表格中共25款产品,有5款产品的起息日是21日,7款产品的起息日是23日,预期收益率的也都在480%500%之间,投资方向为同业、债券类产品。有业内人士分析,原因在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运行模式以及销售流程受到严格监管,产品创新受到一定的限制。投资者多看中稳健型产品在一家商业银行的大厅里,一位客户经理正在接待3位前来咨询理财产品的客户。“15款产品,既有保本保收益的,也有无风险提示的,看得有些眼花缭乱了。”客户这样告诉记者。对此,这位客户经理介绍说,相比于1月份发行量锐减的局面,2月份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速度有点快。收益方面,中长期产品的收益率略有上涨。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