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2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2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2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ABCD2、A、B、C.D.3、AC4、A.5、A.C.6、A、C、7、基础检测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秦军汜(s i)南共(g mg)其乏困秦伯说(yu e)夜缒(zhu i)而出若不阙(ju e)秦杞(q i)子、逢孙、佚(y i)之狐许君焦瑕(xi a)杨孙戍(sd)之微夫(f 口)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y®,不知(zh i)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共其乏困 ( 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 ( 厌:厌烦 )以乱易整,不武因人之力而敝之朝济而夕设版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

2、相同的一项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敢以烦执事列句子中,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吴广以为然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 C.以为”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失其所与,不知列句子中“以”以其无礼。敢以烦执事。D.替代)损害)济:渡河)微:略微)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D.秦伯说,与郑人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B 、以乱易正,不武。D 、越国以鄙远。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

3、易正,不武。(被动句)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既东封郑9、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公从之。B、烛之武退秦师。C夫晋,何厌之有。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君知其难也D11.文学常识填空失其所与,不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 国史官 所著, 主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又名细的 (体裁)史书,相传为 末年 要记载了 (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

4、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B. 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并称为“春秋三传”二、思维图谱课内阅读演练在阅读中训练你的思维1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B 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矣D无能为也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4、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

5、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 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 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 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15、 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后“夜缒而出,见秦伯”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6、试比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异同。17、 用自己的话给下列人物写一句话的评说。(可多角度、有创意地评论

6、)(1)烛之武:(2)佚之狐:18、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译文:(2)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译文:(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译文:三、多维视角阅读宫之奇谏假道 ,完成 19 23 题。宫之奇谏假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 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 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 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

7、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 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 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 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 “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选自左传 ?僖公五年有删节)19、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假:借) B.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

8、从:跟随)C.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浓郁的香气)D. 虞不腊矣。 (腊:岁终祭祀,这里指举行腊祭)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是寡人之过也B. 以其无礼于晋C. 桓庄之族何罪D. 师还,馆于虞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宫之奇以其族行 虢,虞之表也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21、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宫之奇通过分析虞、虢、晋之间的关系 ,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B. 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 的对话来揭示主题。C. 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

9、,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 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D. 宫之奇认为应该实行德政,力谏虞公,这反映了当时国君至上的人本思想。2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遂袭虞,灭之,执虞公。23、左传中哪两句名言出自这个典故?虞公为什么会灭国?这则故事对你有何启示?参考答案:1.C (A 项“汜”读 “ f cn”,B 项“共”读“ g mg”,D 项“逢”读“ p eng”。)2.D(厌:满 足;微: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3.B 4.D 5.A( B项的“说”,通“悦” ;C项的“知”,通“智” ;D项的“共”,通“供”。)

10、6.D( A、B、C项均用作介词,D项用作连词,表承接。) 7.D (否定判断句)8.B (B项为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其余的均为使动用法。A项为“使削减” ;C项为“使灭亡” ;D项为“使成为疆界” 。)9.D (D用于主谓之 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B项介于姓和名之间的助词;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 C 11 . A左传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编年体 春秋 鲁 左 丘明 春秋B公羊传穀梁传12.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代词,指 佚之狐的建议;B项介于姓和名之间的助词;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3. C(A项名词用作动词,驻军;B项是“出使

11、的人” ;D项是“结盟”。)/ 14. A(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不是“反面” )15.一是交代了烛之武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危难时 刻,能够接受规谏,勇于自责。三是赞颂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的 爱国精神。 / 16.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17. 示例: ( 1)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大勇:只身赴敌营,说服秦伯退兵; 大智: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 2)佚之狐力荐烛之武,可谓慧眼识英雄。18、 ( 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你知道那是很难的。( 2)失掉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是不符合用武的准则的。(3)(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