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x客运专线XXTJ标2单元路基过渡段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DK1656+097.08DK1710+585.95编制: 审核: 审批: xx项目经理部xx 目 录1过渡段形式32过渡段设计情况33A、B组填料要求54过渡段填料施工工艺 65基底处理 66A、B组填料检测 87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0 路基过渡段 AB 组 填料 施工 作业 指导书 1路基过渡段形式:半填半挖横向过渡、堤堑过渡、路桥过渡、路涵过渡、路隧过渡、桥桥过渡、桥隧过渡等形式。2. 过渡段设计情况:过渡段基床表层范围内掺入5%水泥。台后的正梯形部分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其后再设置一段倒梯形过渡过段
2、,采用A、B组填料。在路基与桥台结合部设宽10cm带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厚10 cm,宽15 cm。在渗水墙底部设直径=100mm渗水管将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过渡段桥台基坑应混凝土回填。2.1半填半挖横向过渡: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床底层采用、组填料或级配碎石,底层换填、组填料。2.2堤堑过渡:基床表层、底层及底层以下均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2.3路桥过渡: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方段底层及底层以下正梯形部分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倒梯形部分采用、组填料;挖方段底层底宽m的倒梯型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2.4路涵过渡: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底层及底层
3、以下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和、组填料。2.5路隧过渡:隧道与土质、软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相联时,a.若路基与斜切式洞门相联,隧道线间沟的水需经过路基侧沟排出,其过渡段长度不小于27m.其中与隧道相联段应有不小于7m长采用C25混凝土浇筑,20m长的级配碎石过渡段,其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的水泥,底层底宽不小于5m的倒梯形范围采用级配碎石掺的水泥填筑; b.当路基与翼墙洞门相联时,路基范围设置不小于20m的过渡段,过渡段范围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的水泥,底层采用底宽不小于5m的倒梯形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的水泥填筑。2.6桥桥过渡: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底层及底层以下填料,当桥与桥间距60m时,表层
4、以下两端桥头顶宽3m的正梯形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筑,其间均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当中间存在挖方时,基床底层换填2.3m的级配碎石;当桥与桥间距60mL150m时,表层以下两端桥头顶宽3m的正梯形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筑;其余若为填方则均采用A、B组填料填筑,满足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当两桥间存在土质、软质岩、或强风化岩短路堑时,基床底层应换填、组填料,换填厚度满足相应的要求,如两桥之间的短路堑长度20m,则表层以下2.3m范围全部挖除换填A、B填料;当两桥之间存在弱风化硬质岩路堑时,应满足土石结合纵向过渡设置要求,如硬质岩路堑段长度20m,则基床底层换填、组填料,换填厚度应与两端土质路堑协
5、调一致。2.7桥隧过渡: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底层及底层以下填料,当桥与隧间距60m时(土质、软质岩、或强风化硬质岩 ,表层以下及路堑段基床底层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路堑基床换填厚度应满足相应的要求.当路基与隧道斜切式洞门相联时,则与隧道相联段基床表层与底层均应换填C25砼,长度不少于7米,并满足隧路过渡段有关要求,当桥与隧间距60m0m(土质、软质岩、或强风化硬质岩路堑 表层以下台后路基顶宽3M的正梯形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筑,靠隧道侧底宽5M的倒梯形范围内换填级配碎石掺水泥,两者之间路堑地段换填、组填料,换填厚度满足相应的换填要求,路堤地段均填筑、组填料;当路堑直接与隧道斜切式洞门
6、相连时,则与隧道相连段的路堑基床表层与底层采用C25砼换填长不小于7m,并满足隧路过渡有关要求.3、 A、B组填料要求3.1、A、B组填料,其颗粗最大粒径一般不宜超过60mm,其细粒含量应满足相应类别A、B组细粒含量标准。采用碎石类土作为A、B组填料的,要求填料中的粗颗粒的母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软化系数kr0.75;填料中的细粒土(小于0.075mm)含量应小于15,对于基床底层液限WL40%,且塑性指数Ip17,对于基床以下部分,液限应WL40%。对于浸水地段或高路堤路基填料还应满足设计图中要求。采用砂类土(砾砂、中粗砂)作为A、B组填料的,砾砂中大于2m
7、m的颗粒、粗砂中大于0.5mm的颗粒、中砂中大于0.25mm的颗粒应坚硬,不易风化,颗粒级配应良好,并含有不宜大于10的细粒含量,且液限WL40%,以保证具有较好的粘结性。3.2、若不满足上述标准必须进行颗粒改良,规划、筹建A、B组填料的生产加工基地,要实行工厂化生产,使其颗径和细粒含量满足要求。3.3、对A、B组填料颗粒改良拌合必须均匀。3.4、对于天然填料颗粒应做矿物成分分析和液塑限指标试验,以确定其抗风化、软化性能及水稳性能,以确保路基填筑的长期稳定性。 4 、过 渡段 填料施工工艺 4.1、基底处理过渡段基底处理完成经检测达到下列要求后,进入过渡段填筑施工。(1)黏性土地基:地基应满足
8、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1.8MPa和地基基本承载力200kPa。(2)粉质土地基:地基应满足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3.0MPa和地基基本承载力200kPa。(2、检测顺序检测按以下顺序进行:先进行K30检测,待其合格后,在同一位置附近进行Evd、EV2及空隙率n检测。检测中,严格按照程序标准作业,保证检测质量。K30或Ev2检测时,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用毛刷扫去松土;当处于斜坡时,应将荷载板支撑面做成水平。将荷载板放置于测试地面上,应使荷载板与地面良好接触,根据需要可铺设一层标准砂(23mm)。过渡段采用、组填料检测标准:K30150MPa/m;vd40MPa, v2 60MPa;n 28
9、% ; 一般情况下,Ev2/Ev12.6,当2.6 3.5 时, Ev1 应不小于 Ev2 规范规定值的 60% 。 过渡段碎石褥垫层检测标准:a. 褥垫层位于路基基床底层:K0.95、n28%、Evd40MPa。b. 褥垫层位于路基基床底层以下:K0.92、n31%、Evd40MPa;5、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5.1过渡段级配碎石和与其连接段的A、B组填料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5.2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5.4 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5.5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1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2 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3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5.6路堤与路堑过渡段(1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时,在路堑一侧应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为0.6m左右,并应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2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