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以各法各祭各祖-最新文档_第1页
各以各法各祭各祖-最新文档_第2页
各以各法各祭各祖-最新文档_第3页
各以各法各祭各祖-最新文档_第4页
各以各法各祭各祖-最新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以各法 各祭各祖“中国人长期以来将祖先意识当成是人与动物之间差异的主要方面。以祖先崇拜为线索的家族主义,已经被认定是我们的民间传统的核心组成部份。” 1 的确如此,不论是在 川东的汉族地区, 还是在贵州山地的苗族村落, 都存在形式不一 的祭祀祖先的活动, 这也是中国人普遍具有的祭祀祖先的习俗的 一个反映。民俗学家与文学人类学者李祥林教授认为, 对祖先亡灵的祭 奠,不仅仅是奠祭亡灵寄托哀思, 更在其行为的原始底蕴上饱含 着生者盼望死者的生命复活、 祈求死者的灵魂转生这一人类的原 始信仰, 体现着人类原始生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 因而祭祖 习俗才得以在民间长久流传。 2不过,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

2、尼迪克特认为, 这种“习俗是基 本的”,“因而习俗就存在于意识关注的领域之外”。 3 事实 的确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汉族地区,人们似乎并没有把 这种习俗当做一种特别的行为方式, 认为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 事情。但在人类学者的眼中,正是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习俗,却 反映出了特定人群的特定文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苗族的祭祖活动, 深富民族特色并广为皆知的就是大型的牯 脏节。按照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的杨馆长的介绍, 牯脏节是“苗 族最大的祭祖活动”。 但是这种仪式曾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不为外 人了解,所以杨馆长说:“过去外人讲苗族丢坟,忘了祖宗。事 实上不是这样的。每个民族由他祭祖的方式,只是方式不同

3、。我 们苗族没有上坟的习惯。 上坟的已是汉化了。 苗族怀念前辈人是 很强烈的。说苗族忘了祖宗,这是一种不了解。” 4 当代文学 人类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徐新建教授,对月亮山苗族(以下简称 “苗族”) 的祭祖活动牯脏节, 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考察和 描写。本文将以徐教授对牯脏节进行详细描述的两部民族志文本 所描绘的苗族祭祖仪式, 与笔者自己所置身的川东丘陵汉族地区 的祭祖活动,从组织规模、持续时间、祭祀形式、祭祀对象乃至 其包含的现实功能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 并初步探讨不同的仪式 背后的形成机制。苗族的牯脏节, 往往成为当地一项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 具 有范围广泛、规模宏大、仪式庄严隆重、间隔及持续的

4、时间都比 较长等特点。其范围之广泛,乃是因为该地的牯脏节的举办,往 往是穷全村(或曰寨)之力,遍邀亲友参与。如此一来,参与一 次祭祀活动的人, 就不限于本村寨的原有居民, 而成为一次以本 村寨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的范围网,波及之处,往往在 数个乃至数十个村寨, 甚至会有来自更遥远他方的文人学者、 驴 友游客参与其中。其规模宏大可以 1996 年加两寨的那次牯脏节 为例,参与人数即达四五千之巨, 作为“牯脏”待敲的牛即达五 十三头 5 。而仪式庄严隆重之处,主要表现在对牯脏牛的选择(毛旋要长得正)及饲养的严格要求方面 6 和节日期间的一系 列隐语与禁忌方面 7 ,以及大型的簸箕饭、牛转塘、

5、芦笙舞等 活动上。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都很长,首先表现在,牯脏节是每 十三年举行一次 8 ,即使除去前期准备时间,正式的祭祀活动 也会持续十三天 9 。相较而言,笔者所在的川东汉区(以下简称“汉区”)的祭 祖活动, 就没有那么复杂。 该地区对于祖先的祭祀往往采取小家 小户各自独立祭祀的方式, 或者直系三代以内的联合祭祀。 祭祀 的仪式也较为简化,但祭祀频次较为频繁,但凡逢年过节、家有 红白喜事之时,家中长辈都会准备一些瓜果饼干、白酒肥肉,端 至家祖坟头 (倘若遇着家中事务繁忙, 也可在自家八仙桌的上首 位设祭,于焚香烧纸之时邀请祖先到家中“就餐”),焚香烛、 烧纸钱、放鞭炮,老者三拜九叩, 年轻

6、人点头作揖略微示意而已, 待纸钱燃尽,旋即收拾供奉之物折返回家,祭祀活动宣告结束。纵观苗族大型的牯脏节祭祖仪式与汉区分散简化的祭祖活 动,二者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首先,组织规模上,苗族的祭祖 活动,以牯脏节为纽带,是一次以村寨为单位的大规模的、异常 隆重的集体组织的活动; 而汉区的祭祖活动, 则是家户式的离散 性活动,虽在特殊的年节时间点上(如清明节、春节等)会出现 大范围的祭祖活动, 但那也是自发而非有组织的活动, 本质上仍 是离散性的家户式行为。其次,时间上,苗族的牯脏节,举办的 周期是十三年, 持续时间亦是十三天; 而汉区扫墓式的祭祖活动,虽具体的间隔时间不定,但最多不会超过一年,且祭祀

7、活动持续 的时间非常短暂,往往以分钟计。第三,祭祀形式上,苗族的祭 祖有杀猪待客、分簸箕饭、跳花场舞、牵牛转塘、吹笙鸣炮、敲 锣打鼓、杀牛祭祖、分肉送客、停鼓封寨等诸多仪式活动;而汉 区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为较为直接的烧纸钱、 上香烛、奉贡品、 放鞭炮、礼叩拜等形式。第四,祭祀对象上,苗族祭祀的主要对 象乃是这个族群的先祖,从他们的祝词中可以看出,他们缅怀、 崇拜的是带领他们从远方不涉艰苦迁徙而来的先祖一一这一点, 同样可以从他们的服饰的花纹及祭祀活动中作为象征符号的麻 丝及鱼干中窥见一斑;而汉区祭祀的祖先,多为本家高祖以降的 亡故亲属。最后,从功能上看,苗族的祭祖还隐含着对生的期盼, 牯脏节

8、中有特别的跳花场环节, 其目的是为年轻一代提供相互认 识了解交往的机会,同时,亲友间互赠礼物,也是一种经济上的 相互支持;而汉区,则将对死的崇敬和对生的期盼做了明显的区 分,以春节为例,汉区在春节前的腊月,各家各户都会在亲属圈 范围内错开时间,各自举办一次以杀年猪为标志的“过客”活 动,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分享一年的劳动成果和悠闲时光,而在春节后,从大年初二开始,又会再次举办一次以“吃猪脑壳”为标 志的“团年”活动,“过客”时也祭祖,但仅限于主办家庭,“团 年”时的祭祖,范围就比较大,同一直系的各家各户都要到祖宗 的坟头烧香祭奠一番。从上述诸多不同可以看出, 苗族与汉区居民,虽然具有共同 的缅怀先

9、祖、期盼生命的原始信仰,但其表现方式却大相径庭。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大不相同的祭祖仪式的存在及持续呢?根据本尼迪克特提出的“文化模式”理论, 笔者认为:苗族 与汉区居民这两个社会群体, 基由各不相同的选择因素, 比如生 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族群迁徙发展历史、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发 展水平乃至宗教信仰等,在整个人类的各种意图、 动机乃至各类 事项所构成的巨大的弧形内,作出了不同的合符自身群体发展需 要的选择,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模式,并以习俗的方式, 留传至今。在那些各不相同的选择因素之中, 笔者认为最为明显的是他 们各自栖身的自然生态环境。 也正是因为这大相迥异的自然生态 环境,极大地影响了

10、他们对于祭祀方式的选择,形成了各富特色的祭祖仪式。众所周知,苗族作为主要生活在贵州山区的少数民族,其生存的地理环境是异常艰难的, 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不同村寨之间 的日常联系的稀疏。而为了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 或对抗其他民 族的侵扰,他们又必须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于是就靠这种大范围 的、集体式的祭祖活动来团结族人。而一个族群,经过一段时间 的繁衍发展之后,其直系的范围必然不可能异常庞大, 而要维系 一个族群的团结并保有一定的自保能力,一定的规模是必须的。 那么,就必须有一个全族人都崇拜和信仰的远祖,这就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苗族祭祀的祖先乃是远祖而非近祖。同理,因其生存环境的艰难, 使得苗族人的经济

11、生活并不宽 裕,而传统的祭祖活动一一牯脏节, 对于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村寨 的经济承受能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故而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养 生息。而好不容易才来一次的集体狂欢, 持续的时间自然会长一 点儿,所需采取的庆祝方式自然也会丰富多采一些; 而汉区的祭 祀,因其次数频繁,又不得不简化内容和形式,否则就只能一直 沉溺于祭祀活动中而无暇他顾了。最后,同样因为地理条件所限, 同时又限于自古以来实行族 外婚的文化传统, 某个村寨的青年男女接触外村外寨的青年男女 的机会比较少, 自然十分期望借助这个难得的机会, 寻找合适的 人生伴侣。于是牯脏节自然而然地在祭祖的象征性仪式上又增加 了一个对于生的繁衍的功能性作用。 汉区一般地理条件较好, 交 通便利, 加之又是以姓氏宗族为别, 青年男女相互交流沟通的机 会相对较多, 对这类集体性的带有强烈目的性的交友活动, 兴趣 也就不那么强烈了。综上,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 导致了苗汉之间有关祭祖活动 的巨大反差,沿袭至今,苗汉族人,仍旧各以各法、各祭各祖。 当然,笔者在此仅就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略论一二, 至于更深层 次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乃至宗教等方面的原因,还有待于 更深入的考察和论证研究!注释:1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版,第 140 页。2 参见李祥林 亡灵奠祭中的生命祈盼“烧纸钱”民 俗别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